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淮海戰役是誰指揮的?是粟裕,還是劉陳鄧?

2024-01-13歷史

淮海戰役是誰指揮的?是粟裕,還是劉陳鄧?

這個問題一直爭論很大。

民間多認為,論首功之臣,必然是粟裕,因為他在淮海戰爭中的表現實在太亮眼太絕倫,毛主席也曾說過:「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還有學者認為,是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淮海戰役的具體指揮者就是他們三人。鄧公在晚年也無限感慨地說,毛主席親自交代‘我把指揮權交給你了。’

那麽,淮海戰役究竟是誰指揮的?

想知道確切的答案,還得從權威戰士著作中找結論。

三天定主帥

粟裕是一員有勇有謀的大將,從豫東戰役開始代陳毅職,他就成為蔣介石眼中的釘子。

蔣介石麾下的名將邱清泉、杜聿明、黃維等,曾經都宣稱無人可敵,但碰上粟裕就得小心翼翼。這是因為,粟裕太適合大兵團作戰了,而且,他從不按規則出兵。

在豫東戰役中,蔣介石一直自傲的「共軍逢邱不打」的邱清泉,就被粟裕釣「大魚」,此戰粟裕帶領解放軍吃下國民黨9萬多人,至濟南戰役,又吃下了10萬多。

蔣介石恨得咬牙切齒。

但戰場形勢不由人,國民黨兵力從1947到1948年,瞬息損失70余萬,許多國民黨軍官都被打怕了。

這些都是淮海戰役的前提。

淮海戰役中,粟裕等最終要和邱清泉、杜聿明、黃維等蔣介石麾下共8個名將兵團正面作戰。淮海戰役緊隨濟南戰役和遼沈戰役發生,局勢息息相關,這也是國民黨兵力減少的理由。

當時的形勢是,粟裕帶領的華東野戰軍(三野)在濟南一帶作戰,開展濟南戰役。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麾下的中原野戰軍(二野),在三野往西的河南一帶作戰,遊擊擴大戰場。東北野戰軍(四野)正發起三大戰役之一的遼沈戰役,也在遠遠策應中原的戰局。

蔣介石座下的許多兵團因此不敢大動,接連的失敗讓他們不敢隨意挪窩,怕被各軍連吞帶吃。

1948年9月22日,濟南戰役正酣,粟裕發現原計劃的蔣介石各兵團沒有來援助濟南,就知道他們怕了。兩天後,濟南戰役結束,粟裕正式給中央軍委發電報,提出新的作戰方案。

並起名「淮海戰役」。

當天,中央軍委看了粟裕的報告,連連點頭,毛主席當即給二野劉陳鄧發電,征求對方意見。

因為一切還需要二野的策應配合。

二野看後,立即回電,說「同意粟裕提出的第一作戰方案」,即接下來三野南下攻打兩淮,見機收復寶應、高郵。

在三野以宿遷到新安的運河車站間為據點,布線打國民黨增加的援敵時,二野在周圍打圍,共同殲滅援敵。之後繼續見機,以三野往東占領黃海邊的連雲港和海州等為最終目標。

這麽一來,粟裕就能把山東、濟南到蘇北的一大片戰場都連通了。

這個時候,本來是要粟裕當淮海戰役主要指揮的。

但二野在往徐州策應的時候,一路攻克鄭州和開封,提前進入徐州戰區。因為戰程提前,就面臨新的問題,即兩大野戰軍可以合並打淮海戰役,而不是僅僅策應。

那麽,誰來當兩軍總指揮?

在中央軍委沒有下命令的時候,粟裕在10月31日,給軍委再發一份電報,他提出:此次戰役規模超前,請陳軍長和鄧政委統一指揮。

之所以沒提到劉伯承,是因為劉伯承這時候正在豫西處理其他。

毛主席等考慮之後,在11月1日、即遼沈戰役結束前一天,同時發電二野和三野,命令: 淮海戰役統一由陳、鄧指揮!

陳毅和鄧小平那邊收到軍令後,也深感這次戰役太關鍵,又電復軍委,提出新請示:我們當負責指揮,但因通訊工具不暢,請軍委多對三野進行直接指揮。

也就是說,此時淮海大戰在即,指揮人主要定為二野的陳鄧,粟裕則看情況,可由軍委直接進行指揮。這就是著名的 「三天定主帥」

關於這一結論,可參考中央文獻研究室出版【鄧小平實錄1904-1997】,裏面有說明淮海戰役的最終指揮所成立。

在國家人民文學出版社【解放戰爭】一書中,則有「三天內各方電文」的詳細載錄。

當然,這裏面還藏有一個關節,即淮海戰役是邊打邊改,到後來,整場戰役的指揮又變成五人,裏面既有劉陳鄧,也有粟裕。

鄭州之變與毛主席考量

在淮海戰役發起前,二野先攻打了鄭州。

本來在軍委、二野及三野的估量裏,蔣介石各兵團會死守鄭州,發起阻擊,因為這時的中原形勢已對國民黨非常不利。

縱觀兩軍局面,遼沈戰役中,四野吃下東北大部,華北野戰軍也即第五支野戰軍,在華北占據有利地勢,中國北面大部地區將無國民黨立錐之地。

而粟裕的三野透過濟南戰役,在山東一帶繼續擴大戰果,劉陳鄧的二野又防守河南, 對國民黨來說,爭奪中原變得勢在必行。

他們也無法有效增兵西北,因為西北的解放軍一野同樣咄咄逼人。

蔣介石發話,「如果再將徐蚌一帶也丟掉,則半壁江山盡失。」

因為中原太重要了,「得中原者方可得天下」。

但怪異的是,在二野攻打鄭州的時候,國民黨又一次沒有來增援,反而退守徐蚌一帶重地。在河南南部,蔣介石的幾個兵團也沒有前往阻擊。

二野的秦基偉一看國民黨唱「空城計」,窮追猛趕急行軍,在曠野上截住了國民黨原駐守鄭州部隊,一陣痛殺。這也形成「鄭州之變」。

究其原因,是因為國民黨實在兵力大降,且內部不和的矛盾突出,導致好幾個兵團間面和心不和。而且他們從豫東戰役起,就「謹遵委座命令,死守徐州周邊。」

但正因為鄭州輕易失守,解放軍接下來攻開啟封也勢如破竹,得以直接東進,直取徐州,這也使粟裕最初的「淮海戰役計劃」起了新變化。也是後來二野和三野聯合作戰,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央軍委重新采納粟裕等建議,決定新領導人的原因。

權威戰史中,把「鄭州之變」前,軍委同意的粟裕計劃稱為「小淮海」,而把後面的聯合作戰,稱為「大淮海」。

當然, 另有軍史專家稱,可能粟裕還有一層考量,即當時他是三野的副司令員,不便直接指揮二野部隊, 因此大義交出指揮權,請二野來做指揮長。

但在毛主席這邊,他還有新的考量。

我們說淮海戰役是邊打邊變,比如在戰局中,一開始本來是直取兩淮和寶高等地,連通魯南和蘇北,但後來行程提前,兩軍聯合起來,戰局遠遠擴大,成為以徐州為中心,西至河南商丘,北到山東臨城,東延黃海邊的海州,南擴淮河的北岸的大作戰,縱橫竟達幾千裏。

毛主席命令改變初衷,先打徐州東線的黃百韜兵團,吃下他後,再殲兩淮和寶高之敵,然後再吃連雲港周邊。

中間二野在中原一帶騰挪,壓力巨大。

至11月6日,淮海戰役正式打響。

蔣介石再派重兵,這一次,國民黨動用了8個兵團,9個綏靖區司令部,約80萬兵力。而解放軍二野加三野,以及一些歸屬冀魯豫軍區的地方部隊等,合60萬人左右。

毛主席說:「60萬對80萬,這是一鍋夾生飯,夾生就夾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至11月16日,毛主席再做新指揮部署,同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人商量後,發電二野、三野,命令成立總前指揮部。

毛主席特別說明,要建立一個「五人指揮所」,即:鄧小平做總前委書記,劉伯承、陳毅、粟裕和譚震林為總前委委員。

也就是改為讓這五個人一起指揮淮海戰役。

因為要吃下蔣介石這麽多的名將指揮的主力,必須展開正面大型攻擊。

「粟裕立了第一功」

毛主席對淮海戰役的指揮人重新決定,同樣是基於大局的考慮。

他有特別指定,讓其他人到粟裕的原指揮部住地——安徽肖縣菜凹統一開會。這個指示, 無疑是對粟裕第一提出「淮海戰役計劃」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還特別誇贊粟裕「在淮海戰役中立了第一功」。

那麽,除了粟裕是提出戰役計劃的第一人,能讓毛主席如此贊揚,是否還有其它原因?

據中共新聞網後來總結,應該還基於兩個原因。

一是粟裕前面在豫東戰役吃敵9萬多,濟南戰役又吃10萬,到淮海戰役時,兩軍以少勝多,竟吃敵55.5萬,且一舉擊斃蔣方名將邱清泉,又俘虜杜聿明和黃維等,可謂削掉蔣介石所謂的大半江山。

毛主席既是高興,也是對粟裕一直以來的功績進行綜合肯定。

二是粟裕堅持在長江以北打,而不是長江以南,理由是戰備更充足,後勤更有利。

雖然淮海戰役曾改初衷打法,但總體並未大變,仍然是依循了粟裕的大致戰略建議。

這也是淮海戰役最終能成功之關鍵。

因此,粟裕能得到毛主席這樣的贊揚,更堪稱無愧。

【小結】

淮海戰役是以二野和三野為主力,綜合完成的一場少數的正面戰役。

能有出奇制勝之結果,與指揮人的付出自然分不開,蘇聯的史太林也因此特別傳達贊美:這是戰爭史上的奇跡,中共之指揮十分值得我方觀摩學習。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檔案室,期待您的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