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冰雪尖刀連】中主角們所在的第七尖刀連,是隸屬於誌願軍第9兵團,有關該兵團的介紹,雨田君也在之前幾期的文章中也有提過。不過還是有很多網友問——都說它是三野的絕對王牌。
那麽這個9兵團到底有多強呢?
在這裏雨田君就以同時期國軍和我軍其他兵團,進行系統的戰力對比,來好好剖析這個粟裕手中最強王牌的真實戰鬥力。
三野9兵團
三野王牌9兵團
這裏還是按照國際慣例來簡單介紹9兵團。
9兵團從1949年2月編制開始,構成其基幹的軍(縱隊)就一直變動,這裏主要說的是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後入朝作戰到水門橋戰役時期。
該時期的9兵團,其組成是由第20(1縱)、26(8縱)和27(9縱)軍組成,3個軍都是粟裕口中華野五大頭等主力軍之一,其中20和27軍還稱為三野最強的兩個軍。在編制上三野的各軍一直貫徹,粟裕在1949年2月的整編方案:
「中央軍委決定,三萬人左右一個軍(炮兵團除外),但目前全國統一困難,暫時可以按一個野戰軍為單位統一編制。我們每個軍編九個步兵團,另一個炮兵團,共35000人左右」
因此在渡江戰役階段,三野的軍都是33制單位。
渡江戰役時期的第三野戰軍
不過到了1950年初,考慮到渡海作戰和抗美援朝9兵團的獨立作戰的需求。粟裕將9兵團各軍改為和四野其他軍一樣的四單位制,即一個軍有4個師。粟裕將32軍撤編之後的1個師和30軍撤編後的兩個主力師分別加強給入朝作戰的9兵團3個軍。
比如以誌願軍第27軍為例,該軍原轄除了原來的第79師、80師、81師之外,還加了一個94師(原隸屬32軍,同樣也是膠東部隊出身)。
這樣9兵團的一個軍就擁有5萬人左右,其中20軍50569人,27軍50501人,26軍48894人,全兵團總兵力約15萬人。
這個兵團人數規模其實是要超過三野以往的兵團人數,更不要說一野和二野這種小型兵團,略少於四野編制大兵團。
奔赴抗美援朝前線的9兵團
除了兵力多之外,9兵團的裝備也是處於頂尖的存在。
得益於被編入渡海作戰先鋒,以及入朝作戰的要求,軍委對9兵團也進行了較大的加強。
這主要集中在炮兵上
13兵團沒有隊屬炮兵,但每個軍都配屬一個重炮兵團,其中20軍裝備最為豪華,配屬炮兵11團(特縱榴彈炮團)裝備3個美制榴彈炮營,配屬36門105mm美制榴彈炮,26軍則是炮兵14團。裝備3個日式野炮營,裝備36門75或105mm日式野炮營,27軍配屬炮兵第16團,擁有一個榴彈炮營(9門105美制榴彈炮),2個日式野炮營配屬18門日制三八式野炮。
因此入朝作戰的三個炮兵團共裝備有美制105mm榴彈炮45門、日制75mm野炮54門,合計99門重炮,特別是105mm炮極為先進,同時期美軍的師屬炮兵就是裝備這型火炮。
9兵團的105mm重炮
除此之外,在師屬火炮上,原本被編制於團一級的步兵炮、重型迫擊炮(100mm以上)都被集中編入師部,與師屬山炮營一起被編成師屬炮兵團。比如,27軍的3個師屬炮兵團(缺94師資料)合計20門步兵炮,38門山炮和24門迫擊炮,合計72門壓制火炮,平均每個師24門,可以看成是2營單位制炮兵團(我軍一般以12門炮為一個炮兵營)。
15萬人的9兵團,有重炮99門,288門左右的壓制火炮。以及1300門左右以60mm和81-2mm的中小口徑迫擊炮,(其中:20軍392門,26軍435門,27軍494門)。
除了炮兵之外,第9兵團還裝備了3600挺輕重機槍(580挺重機槍),13000支步槍和34000支左右的馬步槍。
因此作為當初粟裕制定的渡海戰役前鋒,9兵團在國內各大兵團中也是處於第一等之列……
作戰中的9兵團機槍組
9兵團有多強呢?
所謂強不強其實要看對手是誰,這裏可以類比於對國軍兵團和我軍內部兵團。
先說和國軍對比,都知道國軍大規模使用兵團番號是在解放戰爭時期,一共成立了22個兵團,除了膠東湯恩伯(範漢傑)的第一兵團是臨時設定之外的戰略單位外,在大決戰時期,國軍最強的兵團有三個,分別是:
邱清泉的第2兵團、廖耀湘的第9兵團和黃維的12兵團。
國軍美械炮兵
邱清泉的第2兵團是由整編第5軍改編而來,其下轄第5、12、70、72和74軍(重組後的),全兵團合計12萬人,五大主力占了兩個。
其中以在淮海戰役前一直沒受到打擊的第5軍最強,下轄第下轄第45、46和200師,號稱徐州剿總第一王牌,在火炮上擁有一個12門制的105mm榴彈炮營,和3個12門75mm山炮製的山炮營。而其他軍則顯得有點平庸,以1947年12月底為例,12軍(東北軍)下轄野炮8門,山炮12門, 70軍(以第5軍為基幹組成)擁有野炮8門,72軍野炮9門,74軍山炮12門,除此之外第2兵團還有一個快速縱隊,除了一個戰車、汽車和工兵營之外,還有國軍一個炮兵第10團(成名於台兒莊會戰,在抗戰中一直是國軍戰略炮兵單位)下轄36門制105mm榴彈炮,以及一個重迫擊炮團36門。
第二兵團司令官邱清泉
合計野炮和榴彈炮75門,師屬壓制火炮才50門,和9兵團野榴炮相差24門,壓制的火炮和步兵炮相差5倍,別說和9兵團相比,除了重炮之外,國軍邱清泉第2兵團就是和27軍相比也剛剛相差不大。
就上述對比上來說,國軍第2兵團別看是5個軍12萬人,但真正能打的也就第5軍而已,不僅人數上對我軍是劣勢,就連在炮兵上也大幅落後於9兵團。
國軍精銳的第2兵團
第2兵團如此,隸屬於華中剿總,戰力要弱於2兵團的黃維12兵團也要弱於我9兵團,而很多人認為黃維兵團比邱清泉兵團強,其實還是因為當時黃維兵團對包圍其的中野在裝備上有絕對優勢,而當華野部隊加入戰鬥之後,黃維就被快速突破。
在淮海戰役中的黃維兵團下轄4個美械軍,分別是第10、14、18和85軍還有一個快速縱隊,全兵團配備75毫米山炮120 門,野炮和榴彈炮60門,全兵團配備,81 毫米迫擊炮200門,60毫米迫擊炮860門。重炮要弱於第2兵團,更不要說和9兵團相比。
無論是從什麽維度上對比,關內的這兩個國軍兵團都要弱於9兵團。
精銳的國軍第12兵團
而關內兵團如此,關外兵團呢?
很多人將遼沈戰役前後的廖耀湘第9兵團稱為國軍最強兵團,巔峰時期第9兵團兵力要超過18萬人,下轄:新1、3、6、49、52和71軍,合計6個軍,其中新1和6軍是國軍五大王牌之一,第71軍是全美械部隊,52和49軍是半美械部隊,按理說擁有駐印軍兩大主力應該會很強才對,但實際上新1和6軍早就不是1945年巔峰時期了。
剛進入東北的國軍美械部隊
新1軍有榴彈炮12門,山炮32門,新3軍(不詳),新6軍榴彈炮8門,山炮30門52軍有4門野炮,11門山炮,71軍山野炮10門(5門山炮)和32門步兵炮,可以看出除了新1和6軍的重炮基本和9兵團一個軍相當,而其他山炮等支援火炮都不如我軍9兵團,因此別看廖耀湘手上人數巔峰時超過9兵團,但在炮兵和其他裝備方面,要弱於我軍第9兵團。
因此,就在解放戰爭時期,誌願軍第9兵團無論是從戰鬥意誌、人員素質還是裝備上看都要碾壓和吊打國軍最強的三個兵團。
國軍廖耀湘兵團
碾壓國軍王牌兵團的9兵團,在我軍內部兵團排名中如何呢?
這個結果同樣也是很很強,當時我軍很多兵團在1950年以後基本上都撤編了,只有少數如9兵團一樣為渡海作戰一直保持龐大編制。而在這些保留的兵團中,9兵團能排在第2,排在第1的則是誌願軍最王牌的13兵團。
當時的13兵團匯集了四野的第38、39、40和42軍4個步兵軍,人數達到了20萬人。同時還配屬了炮兵第1、2和8師,以及汽車、工兵團等配屬部隊,全軍壓制重炮為282門,各軍和師屬炮兵220門,合計500門,火炮是9兵團的1倍多,因此第9兵團真實戰鬥力要弱於13兵團。
有意思的是2個兵團都是隸屬於東北邊防軍,13兵團為一線部隊,9兵團為二線部隊。
東野炮縱,抗美援朝時期是13兵團隊屬炮兵
雨田君說
作為我戰鬥力最強的兵團之一,第9兵團在我軍看來盡管已經很豪華了,但和對面的美軍比卻依舊處於劣勢。當時9兵團主要作戰任務是對美陸戰1師和第7步兵師以及配屬的韓軍作戰。當時一個美軍師的編制是108門105mm以上重炮(含36門重迫擊炮),還有一個坦克團和3個坦克連145輛坦克,一個師的重炮數量就超過我軍第9兵團,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步兵師還得到了來自空中的飛機支援。
可想而知,我軍當年在長津湖打的有多苦。
可即便是這樣艱苦的條件,我9兵團也是按照預定的穿插計劃,直接在長津湖攔截住陸戰1師等部,取得了長津湖大捷,給了氣焰囂張的聯合國軍當頭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