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憑借出色的才華與傑出的領導能力,成功晉升為副國級官員,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的楷模。
在他的職位上,他始終以毛主席的教導為準則,時刻牢記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他對毛主席的話語深信不疑,堅定地踐行著毛主席的思想和指示。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曾犯下過錯誤。並在1980年在老幹部們的強烈譴責下,最後選擇了辭職。
那麽這位曾經的副國級幹部究竟是誰呢?他又犯了什麽樣的錯誤呢?他最後又如何了呢?
年輕能幹的領導幹部
1923年,一個男嬰在山西省武鄉縣的一個普通家庭誕生,他的父親給他取名叫紀登奎。盡管紀登奎的家庭條件並不富裕,但他的父親仍然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因此送他去縣裏的小學上學。
在小學的幾年裏,紀登奎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他在班級中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小學畢業後,他憑借著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武鄉縣的一所中學。
在中學期間,紀登奎受到老師的影響,漸漸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思想,並被其深深吸引。他開始思考社會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難,決心為實作社會的公平正義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就在紀登奎中學畢業後不久,抗日戰爭爆發了。日本侵略者肆無忌憚地闖入了他的家鄉,殘暴對待無辜的百姓。
這讓紀登奎對日本鬼子充滿了無盡的仇恨和憤怒,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將日本侵略者趕出去,為家鄉和人民復仇!於是,年僅15歲的紀登奎參加了革命,加入了中共領導的犧盟會。
由於他在鬥爭中的傑出表現,紀登奎於第二年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獲得了晉東青年救國會委員兼和順縣青年救國會主席的重要職務。
自此以後,他全身心地獻身於華北地區的革命事業。隨後,他接連擔任了魯西區黨常委青年救國會組織部部長、冀魯豫第一地委委員等職位,並且還榮幸地被選為伏牛山剿匪指揮黨工委副書記。
紀登奎不僅積極動員和組織青年參加抗日武裝和前線工作,他還親自參與了敵後抗日遊擊戰爭,為保衛家園、解放全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紀登奎出任了中共河南省許昌地委書記兼宣傳部部長的職位。
1951年,毛主席乘坐專列南下視察時,路過許昌時,聽說了許昌有一位不僅年輕還能幹的領導幹部後,便特地將紀登奎帶到了自己的專列上,自此紀登奎的人生迎來了轉折點。
成為毛主席最器重的人
紀登奎上到毛主席的專列後,就在毛主席的招呼下坐在了毛主席的對面。毛主席打量了一下坐在自己眼前的紀登奎後便笑著說道:「跟我簡單地匯報一下你的工作吧!」
紀登奎便大大方方地將自己的工作情況匯報給了毛主席,毛主席對此滿意地點了點頭。
1951年5月,紀登奎受邀出席了全國第一次宣傳工作會議,在這次的會議上毛主席對紀登奎贊賞有加,並讓其他幹部多向紀登奎學習。
會後,紀登奎就被任命為中共許昌地委書記,當時的紀登奎才28歲。
自第一次向毛主席匯報工作後,毛主席便對紀登奎這個比自己小30多歲的年輕幹部印象十分地深刻。
毛主席每次到河南,就會找來紀登奎,讓其匯報近期的工作,由此可見,毛主席對他的器重程度。因此,紀登奎的職位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1954年紀登奎擔任了河南洛陽礦山機器廠廠長兼黨委書記的職位,紀登奎上崗也正是中國大搞工業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
紀登奎的這次任命,也是多虧了毛主席的建議,這一點我們便可以看出毛主席對於紀登奎工作的認可。
1958到1963年期間,紀登奎先後擔任了中共洛陽地委第一書記、商丘地委第一書記等重要職位。
由於深受毛主席的提攜,紀登奎一直都非常支持毛主席的「群眾造反」路線,但是在特殊時期他並不認同「造反派」奪權的行為。
由於這一點反對,他成為「造反派」「批鬥」的目標,不僅如此「造反派」還將其關押了起來。
半年後,在毛主席的幫助下恢復了工作,並先後擔任了河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央委員、中共中央組織宣傳組成員等職務。
在廬山會議之後,毛主席與「造反派」領導人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毛主席出於對政治的考量便將從未接受過正規軍隊任職經驗的紀登奎擔任了中央軍委領導成員和軍委辦事組成員。
毛主席也在之後將這一做法稱為是「摻沙子」,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牽制「反動派」領導人。
很快這一辦法便奏效了,「反動派」的領導人也就此倒台,自此之後,毛主席對於紀登奎的信任度加重,於是便在1973到1975年間,讓紀登奎當選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國務院副總理的職位。
1976年,毛主席去世後「反動派」也就此倒台,然而紀登奎對於「反動派」 的處理方法卻導致了他最後的辭職
不堅定地立場
「反動派」倒台後,中央內部討論向外通報決定對「反動派」領導人實施隔離審查的檔時,紀登奎卻提出「應該在中央檔中提出其錯誤所在。」
對此便有人稱,紀登奎是中央領導高層對特殊時期提出否定和質疑的第一人。
在國務院會議廳開會時,在面對「反動派」領導人的怎麽處理這一問題上,紀登奎對此的立場尤為不堅定,於是便將他排除在外。
後來,鄧小平登台之後,紀登奎的這一不堅定立場遭到了諸多老幹部的強烈譴責。
於是紀登奎在1980年的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辭去了所有擔任的領導職位,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對於紀登奎之前所做出的貢獻,中央並未否定。相反,在1983年之後,中央決定將紀登奎安排到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工作,並給予他正部長級的待遇。
直到1988年7月11日,紀登奎在北京病逝,享年65歲。
結語
紀登奎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曲折,但無論是在革命年代還是在改革開放後,他始終保持著對人民的忠誠和對事業的熱愛。
他不僅在革命戰爭中為保衛家園、解放全國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建設新中國的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領導角色。
然而,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紀登奎的立場不夠堅定,對於「反動派」的處理方法引起了爭議。這一時期的困難和掙紮讓他最終選擇了辭去領導職位,過上了平凡的生活。盡管如此,中央對於他之前所做出的貢獻並未否定,他仍然受到了一定的重用和尊重。
回顧紀登奎的一生,他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卻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成為了毛主席最器重的人之一。他始終在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無論是在革命戰爭中還是在建設新中國的過程中,都充滿了忠誠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