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多澤強攻渭南,形勢危急,一代名將隕落,李自成痛失左右手

2023-12-21歷史

公元1644年,大順晉王李鴻基鎮守渭南,當他得知潼關、華陽相繼失守,清軍長驅而來,非常憂慮,連夜派人表奏李自成,再請調大兵前來助戰,並請加強西京防務,統籌全域,早定大計。

李自成看過奏章大驚失色,連夜召開會議。

他通報了當前戰備及形勢,並表示:「萬一社稷不保,朕惟有一死殉國,決不能低頭受辱而事滿虜!希望卿等直言陳述意見,以圖挽回敗局。」

大學士宋獻策等出班奏道:「清兵大舉進攻,太原、潼關等地相繼失守,國事至此,實在是危急存亡之秋,臣等才拙智淺,實無挽回敗局之術,惟乞請陛下頒發全銀,賬濟陜甘災民,以收人心;一面整頓兵馬,與滿清接戰,至於成敗利鈍,臣等亦不敢逆料。」

話剛完,只見班內走出耀侯李自明、汝侯劉芳亮等武將20余人,上前奏道:「臣等隨陛下血戰10年,方才掙得這個天下。今日國事到了這一步,臣等只要一息尚存,誓與滿州韃子血戰到底,雖暴屍沙場亦在所不惜。但朝有奸臣,將士終難成功,將來再來個兔死狗烹,未免讓忠臣義士抱恨終生。陛下雖然為李巖昭雪,但奸臣不除,終為國家大患。請陛下將奸賊牛金星宣布罪狀,明正典刑,使人心感奮,才能拼死效力。」

話未說完,牛金星急忙出班向自成叩頭奏道:「李巖犯罪,臣面奉聖旨前去捉拿他的,後來因抗旨謾罵,由隨從武士當場格殺,並非臣私自陷害他的。」

李自成聽了大怒,手拍禦案厲聲喝道:「朕為李巖的死,耿耿於心,一刻不能忘懷。你身為宰輔大臣,不思忠君輔國,專門挾嫌陷害忠良,真正狗彘不如,還敢在朝之上巧言搪塞。」

立即命令侍衛剝去衣服,拿交刑押,候旨處置。吩咐已畢,方才退朝。

第二天早晨,便由上閣發出三道旨意:

第一道,頒發內府全銀賑濟陜甘災民。

第二道,追贈武將蕭應林等12人晉爵,謚號,一並賜祭,賜葬。

第三道,宣布牛金星罪狀,革職逮捕,交刑部會同三法司嚴刑審訊,擬罪上報。

至此,總算還事實一個公道,平了公憤。

一面又傳令歧侯賀珍、汝侯劉芳亮分率精兵3萬人,星夜開赴渭南,協同李鴻基去戰清兵;又命令大學士宋獻策總督西京防務,會同各部準備一切守城事宜。

這時多鐸已經率滿漢大兵由華陰殺到渭南。鎮守渭南的晉王李鴻基便召集諸將商議對策。

李鴻基道:「清兵勢如破竹,長驅直入,我軍連戰皆敗,銳氣已挫,人無鬥誌。這個小小縣城,不僅不可以守,即令守住,對國家大事,也非至關重要。依我意見,不如大家舍命與清兵血戰一場,如果能戰勝,就能挫他銳氣,以後的事也就好辦了。萬一不勝,我們以身殉國,也要殺出威風來,令敵人受到重創,給人留個好樣子。」

眾將聽後,齊聲道:「願聽殿下指揮!」

於是李鴻基令李守信守住城池,自己同王良智等率部下人馬,大開城門,迎戰清兵。

大順軍剛出發,便與滿將桂良的人馬相遇。雙方各把人馬擺開。

李鴻基提刀出陣,大喝道:「滿將報名上來,我刀下不死無名之鬼!」

桂良大聲道:「我是大清國右翼佐領桂良。來將到此,還不快快下馬投降,不失封侯之位。」

李鴻基大笑道:「本王以為是多鐸來了,似你這樣的鼠輩,怎麽能將汙我寶刀。」

桂良大怒,揮刀直取李鴻基,李鴻基即舞刀相迎。交戰十五六個回合,桂良早已招架不住,拖刀撥馬而逃。李鴻基哪能讓他逃走,率領王李二將沖殺過去。

桂良事急了,只得翻轉身來,再與李鴻基交戰,剛剛戰了三五個回合,早已手忙腳亂,一不小心,竟被李鴻基大喝一聲,砍於馬下。

大順軍齊聲吶喊,猶如天崩地裂,蜂擁殺向前去。清兵大敗,沿途死傷遍地,血流成渠。李鴻基等一氣追了20余裏,才收兵下寨。

第二天,多鐸的大隊人馬開到了。李鴻基同王李二將一齊引兵出戰。只見多鐸全身披掛,左右排列著數十名滿將,大叫道:「來將早早投降,以免汙我刀斧。」

李鴻基大怒,揮刀躍馬直取多鐸。多鐸不直接應戰,一揮槍,背後飛出兩員大將,一名叫勒爾保,一名叫阿太,一齊來戰鴻基。

大順軍裏王李二將也一齊引兵向前,只聽得金鼓齊鳴,喊殺連天。戰到五六十回合,王、李二將敗下陣來。李鴻基大怒,立刻奮不顧身殺向前去,大喝一聲,把阿太砍下馬來。王李二將看到鴻基得勝,馬上又引兵反攻上來。

李鴻基大聲呼喊著,攻破敵陣,所向披靡,只殺得清兵拋盔棄甲,大敗而逃。

多鐸大驚,連忙親自上前,督住一班滿將奮勇死戰。清軍火器營趕了上來,一時銃炮齊鳴,矢如飛蝗,一下子又把大順軍殺敗了下來。王良智中箭落馬,被左右救出重圍;李牟一支人馬被勒爾保、僧格二將一直困在西北角上,與中軍不能首尾相顧。

李鴻基一人在萬馬營中,左右沖擊,一連斬了七員滿將。

怎奈那清兵前仆後繼,愈殺愈多,大順軍幾乎傷亡殆盡,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

李鴻基知道不能再戰,急忙殺開一條血路,直向西北方向去救李牟,不料多鐸又親率鐵騎1萬人,迎頭截堵上來。

一時刀槍並舉,弩箭橫飛,李鴻基身負重傷,還力戰不退,只殺得力盡氣竭,嘔血落馬而亡。

後人有詩贊曰:

將軍勇烈冠三軍,百戰建成不世勛。

今日河場身死國,一生功業照乾坤。

李鴻基壯烈殉國,多鐸立即指揮大軍直指渭南縣城。二位李將軍不能抵擋,各自率領殘兵奔向臨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