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荊楚密碼:僭人曾侯乙

2024-06-07歷史

湖北博物館南主館一層東側【曾侯乙】展廳背景墻

作為大型打擊樂器,編鐘興於西周,盛於秦漢。在我心底,編鐘就是曾侯乙。1977年初,駐隨某部在城西擂鼓墩的東團坡上擴建營房,竟讓一座呈蔔字形的大型巖坑豎穴木槨墓 驚現於世。考其出土的镈鐘銘文,得知此乃戰國早期封國曾國國君「乙」的靈魂棲息地。

湖北博物館南主館二層東側【曾侯乙】展廳背景墻

其地宮南北向,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距地表13米,面積達220平方米,好似一座超豪華的「三室一廳」。槨室由底板、墻板和蓋板計171根巨型長方木鋪疊而成,楠木用材500立方米。四下充填防潮木炭60噸,其上逐層鋪築青膏泥、白膏泥、石板和五花土。

湖北博物館南主館二層西側【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國】展廳背景墻

其東室置主棺一具、陪棺八具;有琴2、瑟5、笙2、鼓1等,傍「乙」而聚。西室置陪棺13具,棺內各臥一女,歲當13-25間,各持樂器,一並殉葬。北室置兵器、車馬器及竹簡。中廳似為「乙」之音樂室和禮賓廳,置大量禮樂器。仿佛一座地下音樂宮殿,一鳴而驚世。

戰國,提鏈小口銅鼎(蓋內壁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提鏈小口銅鼎(局部紋飾)

戰國,銅鑊鼎,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四環鈕銅蓋鼎(蓋內及腹內壁均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銅九鼎八簋之一(蓋內及內壁均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大墓出土各類文物15404件,其中青銅器6239件重逾10噸,且多有「曾侯乙」銘記。隨葬九鼎八簋及編鐘、編磬等禮樂器,顛覆了後人對先秦時期禮樂制度的理解。夏商周青銅禮制思想的精髓即「藏禮於器」,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或一鼎無簋,各安其位。東周時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貴族多僭越,曾侯亦自比天子。

戰國,銅盤、銅匜(內壁均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大銅匜鼎,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大銅匜鼎(局部紋飾)

戰國,三足銅匜,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鑄鑲紅銅紋飾盥缶,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曾侯乙墓出土有鑊鼎、升鼎、飼鼎、簋、簠、大尊否、聯座壺、冰鑒和編鐘諸多青銅禮器,品類形制齊全,或成組或成對,撇開僭越之說,至少在工藝上使用了渾鑄、分鑄、銅焊、錫焊、鑲嵌、鉚接和熔模諸多成熟技術,較之商周青銅器,說明戰國時期南方楚地的青銅冶煉技術同樣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並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本土風格。

戰國,銅鑒缶及銅過濾器(內壁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在外展出為復制件)

戰國銅鑒缶(局部紋飾)

戰國銅鑒缶(局部紋飾)

戰國,大銅尊缶(肩部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局部紋飾),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大銅尊缶(局部紋飾)

戰國大銅尊缶(局部紋飾)

戰國大銅尊缶(局部紋飾)

曾侯乙銅鑒缶的形制、工藝和紋飾,讓人不由得聯想起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中的雲紋銅禁,1978年出土於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其四周透雕多層雲紋,那種錯綜復雜,那種玲瓏剔透,非失蠟法莫能為之。有別於商周青銅鑄造的範模法,失蠟法可謂楚文化的最大特色和鑒別標誌。銅鑒缶實乃古代冰箱,觀之讓人因眼花繚亂而頓生無酒亦醉之惑。

戰國,銅提鏈圓鑒(內壁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局部),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銅聯禁大壺(局部),1987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銅聯禁大壺(局部)

戰國,銅尊盤(頸部及盤內均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銅尊盤(局部紋飾)

戰國銅尊盤(局部紋飾)

曾侯乙銅尊盤,顧名思義由酒尊和水盤二器組成。尊口沿為多層套合的鏤空附飾,乍看似雲,實為無數龍蛇相互盤繞,宛若龍遊空中。盤制作更復雜,除口沿外,盤身四摳手亦由無數龍蛇構成。整器飾龍84、蟠螭80。此乃先秦青銅工藝最復雜也最精美者,可謂青銅鑄造巔峰之作。有參與發掘者名黃金洲,他破譯了失蠟法。然而,此器今猶無法復制。

戰國,銅蓋豆(蓋內及腹內壁均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銅碳爐,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銅箕,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銅鏟,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銅長柄鬥(柄部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銅匕(柄部有銘文「曾侯乙作持用終」,左為一組升鼎),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銅鳥喙形器(篆書銘文有「曾侯乙」字樣),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青銅文化從商周一路走來,獰厲與神秘的色彩在漸次淡化。文獻說「漢東之國隨為大」,久之它也從周王室的輔佐力量轉變為楚國的盟國,從在江漢一家獨大到滋養楚國並最終融入楚國。從曾侯乙留下的萬余件遺珍看,可以說包羅了日常生活的犄角旮旯,也隱喻了權貴的奢靡與禮制的崩塌。難怪孔夫子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孟夫子說「君子遠庖廚」。

戰國,谷紋玉環,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雲紋玉玦,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鳥首形玉佩,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雙龍玉佩,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雙龍玉佩,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龍形玉佩,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龍形玉佩,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虎形玉佩,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透雕龍紋玉璜,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金縷玉璜,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雲紋玉璜,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玉韘(張弓防傷拇指之器),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雲紋玉梳,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蜻蜓眼玻璃珠,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十六節龍鳳玉掛飾(局部),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玉有六德,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十六節龍鳳玉掛飾為目前所見最復雜的戰國玉器,全長48厘米,由13塊鏤空玉片及24個環扣套合而成。玉面有浮雕或線刻37條龍、7只鳳和10條蛇。我曾驚嘆這得糟蹋多大一塊料啊!內行人說它以活環和榫相銜接可折疊,五塊料而已。春秋戰國時貴族流行玉組佩,士人視其為完美品德的象征。想象不出此掛飾佩何處?

戰國,【弋射圖】衣箱(局部紋飾),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彩漆木雕龍紋蓋豆(局部紋飾),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透雕漆禁(局部紋飾),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浮雕獸面紋漆木案(局部紋飾),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編鐘鐘架(局部紋飾),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編磬器架(局部),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戰國,漆瑟(局部),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曾侯乙墓一次性出土戰國漆器達220余件,盡管出土後數分鐘即見光氧化而黯然失色,但其無論年代和工藝,還是品類與器型,皆超拔同時代,望之形制簡約而雕琢繁縟,色澤沈澱而典雅蒼古,完美地再現了楚文化的曠世神韻。展廳一隅分置曾侯乙現代貨櫃一般的青銅架楠木彩繪棺槨,重達7噸。或許為了延遲褪色,廳內布光暗淡到了無法拍照。

西周早期,曾侯諫銅鼎(腹內壁有銘文「曾侯諫作寶彜」),2011年隨州葉家山墓地65號墓出土

西周早期,曾侯諫銅簋及銅匕(簋腹內壁有銘文「曾侯諫作寶彜」),2013年隨州葉家山墓地28號墓出土

西周早期獸面紋銅罍(局部紋飾)

西周早期,曾侯諫作媿銅肆壺(蓋內及內壁均有銘文同器名),2013年隨州葉家山墓地28號墓出土

西周早期,曾侯諫銅盤(盤內中央有銘文「曾侯諫作寶彜」),2013年隨州葉家山墓地28號墓出土

那麽稍息。黃鐘大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暫且回放一段「曾世家」。春秋戰國乃亂世,曾侯乙總不會「一個人在戰鬥」。2010年,隨地有農戶在自留地松土時竟翻出十多件青銅器,讓考古人意外發現另一塊葬地,規模甚至大過曾侯乙。最終,那是一個幾乎覆蓋了整個村落的超大型古墓群。忽然想起清涼寺汝官窯的發現,一個字:遷村。

西周早期,龍紋銅鉞,2013年隨州葉家山墓地28號墓出土

春秋早期,曾仲斿父銅壺(局部紋飾),1966年京山蘇家壟出土

春秋早期曾仲斿父銅壺(局部紋飾)

隨著考古發掘,這個「挖出來的700年諸侯國」的動線漸次明晰:西周早期有隨州葉家山墓地,兩周之際有荊門京山蘇家壟墓地,春秋早期有襄陽郭家廟墓地,春秋中期有隨州棗樹林墓地,戰國時期即隨州擂鼓墩曾侯乙;此外還有隨州文峰塔春秋時曾國墓地。名不見經傳的曾國已浮出水面,「漢東大國」分封、族姓、世系、疆域及曾楚關系等忽然鮮活起來。

春秋早期,曾伯文銅簋,1970年隨州均州熊家老灣出土

春秋早期,曾仲大父友(其下並列二蟲)銅簋,1970年隨州均州熊家老灣出土

春秋早期,曾伯文銅【缶霝】,1970年隨州均州熊家老灣出土

隨地扼北進中原之門戶,亦國家戰略資源「金道錫行」。隨侯安逸自守,奈何楚國野心勃勃兵臨城下。熊通說「我蠻夷也」不識規則,「乃自立,為武王」;周王很生氣,隨侯兩頭難。春秋後期吳楚戰爭,闔閭、伍子胥、孫武天團銳不可當,文獻說「吳師入郢」,「昭王奔隨」。隨侯力保昭王,並助其復國。七十年後曾侯乙死,惠王熊章猶贈镈鐘以報救父之恩。

春秋早期,曾侯輿甬鐘(共八件,銘文記載「昭王奔隨」),2009年隨州文峰塔墓地1號墓出土

春秋晚期,曾侯昃銅戈(錯金銘文「曾侯昃之用戈」),2003年襄陽梁家老墳出土

曾侯乙引發36年「曾隨之謎」。文峰塔曾侯輿甬鐘銘文說吳王伐楚,楚昭王逃「曾」。此史跡文獻有載,禮楚者卻是「隨」,可見曾隨一家。隨後葉家山銅簋有銘文「犺作烈考南公寶尊彜」。考,逝父也。南公即【封神榜】西周早期滅商功臣南宮適。曾侯輿銘文恰還追溯其先祖伯適,稱「王遣命南公,營宅汭土,君庀淮夷,臨有江夏」。時間、疆域都對上了。

戰國早期,麻於銅卣(局部),2013年隨州葉家山墓地126號墓出土

戰國早期麻於銅卣(局部紋飾)

戰國中期,錯金雲紋銅鑒缶(局部紋飾),2012年隨州文峰塔墓地18號墓出土

夏商周時山東有姒姓曾國,「曾」亦作「繒」或「鄫」。此曾國非彼曾國,隨地曾國的始祖乃西周開國大將南宮適。曾侯輿還說「余稷之玄孫」,可見為姬姓諸侯國。塵埃落定之後,富足、安逸的宮廷生活多產生藝術家,如陳後主、李後主、宋徽宗。我們從文獻中再難尋覓歷代曾侯的蛛絲馬跡,但從考古發掘可知,他們都酷愛音樂,並具備相當成熟的樂理修養。

戰國,曾侯乙編鐘,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好了現回主場,請聽「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曼妙一刻。近40年前,我為曾侯乙編鐘而來卻吃了閉門羹。這次走過路過,卻又差點兒擦肩而過。「曾侯乙」占據了南主館東側兩層,加之二層西側「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國」,可謂一省之藏的半壁江山。在二層的摩肩接踵中無意間瞥見底層挑空下竟是心心念念的黃鐘大呂,兩架寶貝居然隱跡於一堵高墻背後。

戰國,曾侯乙編鐘,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當初地宮寬敞的中室乃「鐘鳴鼎食」之「正殿」,禮樂之器陳懸井然。一套編鐘沿南、西二壁,一套編磬沿北壁而立;一架建鼓沿東壁聳然於銅座。另有瑟7、笙4、簫2、篪2、小鼓2諸器,列於鐘、磬和建鼓圍合的矩形空間內。望之一如氣場懾人的大型鐘鼓樂隊在演奏「金石之音」和「鐘鼓之樂」,構成古代諸侯宴食祭祀時完整的軒懸(三面懸掛鐘磬)場面。

戰國曾侯乙編鐘(局部)

樂隊C位非編鐘莫屬。鐘架為銅木曲尺結構,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六名佩劍武士,雙手托舉七根彩繪橫梁。65件銅鐘分三層八組懸於架上,上層三組19件鈕鐘;中層短枚、無枚、長枚甬鐘各一組,為11件、12件和10件;下層大型長枚甬鐘兩組12件並惠王贈鎛鐘一件。其最大者通長153.4厘米,重203.6公斤;鐘體總重量逾2500公斤。

戰國曾侯乙編鐘(局部)

鐘架、鉤及鐘體有鍍金銘文3755字,記敘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為祭奠曾侯乙而鑄此彜器並贈曾國,甬鐘鉦間標註「曾侯乙作持」。甬鐘、鈕鐘均在鐘體正鼓、側鼓部,記其所發階名或音名。甬鐘背面鉦間、鼓部有成段文字,論其律名、階名和變化音名等。其擊奏工具有兩大六小八件,據說音域跨五個八度,並可旋宮轉調,演奏古今中外眾多名曲。

戰國曾侯乙編鐘架座

忽然想起「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的三閭大夫,他在【蔔居】裏說,「世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想象中就像在浙博新館聆聽大唐古琴,展廳應有黃鐘大呂的音訊或影片,讓人隨之穿越回2400年前。事實上早在屈子懷沙自沈汨羅江之前,楚懷王即客死於秦。太陽照常升起,編鐘不再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