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54年彭德懷見到賀龍老部下,悄悄告知:你是國防部副部長人選之一

2023-12-30歷史

在解放戰爭時期,根據黨中央的決定,陜甘寧晉綏聯防司令賀龍所領導的部隊被轉交給了彭德懷。而賀龍則承擔起了陜甘寧和晉綏兩個邊區的後方工作。臨陣換將雖然是大忌,但黨中央的決定也必須遵守。

賀龍主動承擔了後方的重任,彭德懷也接管了賀龍的部隊,但在此過程中卻遭到了下屬的懷疑,甚至有人對彭德懷擺出不滿的表情。那麽,彭德懷是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的呢?廖漢生是如何成為彭總器重的呢?

賀龍被調往後方,離開了前線。

1947 年春季,國民黨集中大批軍力,分別從東部和西部對山東和陜北兩個解放區進行了重點進攻。

蔣介石下令胡宗南集團的 20 個旅以及青海馬步芳、寧夏馬鴻逵的 12 個旅,玉林鄧寶珊集團的 2 個旅,總計 34 個旅 25 萬人,分別從三個方向對陜甘寧邊區進行重點進攻。在陜北方面也是如此。



胡宗南口出狂言,聲稱要摧毀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的指揮中樞,並且揚言要活捉毛澤東。

在延安,我軍只有晉綏軍區第一縱隊和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所轄的教導旅等 4 個旅,總共僅有 2.8 萬人,與國民黨軍的實力相差懸殊。

陜北部隊隸屬於陜甘寧晉綏聯防軍,通常由賀龍指揮,但 1945 年他被調往晉綏前線,擔任晉綏野戰軍司令員一職。

彭德懷副主席在緊急情況下主動向毛主席請戰,提出賀龍離開延安,他是否能夠代替指揮他的部隊。

在得到毛主席的批準後,彭德懷立即與賀龍通了電話,商量起來。



這幾支部隊實際上是由賀龍親自培養成長起來的,逐漸發展壯大,它們源自紅二、六軍團、紅二方面軍和八路軍 120 師。

這支部隊一直以來都由賀龍代表,他已經領導這支部隊二十年左右,時間長,感情深。盡管如此,賀龍作為一個有原則的共產黨員,只要黨內有需要,他必定會全力以赴。

因此,他對自己的老部下耐心地指出: 軍隊是黨的軍隊,而非個人的。別人也能領導我帶領的軍隊。軍隊必須聽從黨的指揮。

1946 11 月,賀龍就已經將晉綏軍區的野戰部隊組織成了 3 個縱隊,中央軍委下令其中一個縱隊西渡黃河。

賀龍毫不猶豫地親自前往 1 縱隊的駐地,號召部隊服從命令。



1947 3 10 日,中央軍委釋出命令,要求晉綏 2 縱隊前往陜甘寧邊區,接受彭德懷的指揮。隨後,於 3 16 日,中央軍委將陜北的部隊組建成西北野戰兵團,並由彭德懷負責領導。

7 月時,賀龍因病來到中共中央所在地,以便聽取新的調令。毛主席一見到他就立即從窯洞中走出來問候,並且和賀龍討論了此次會議討論如何組織戰略進攻的問題。

毛主席直接表明,陜北戰場需要一個穩固的後方,因此中央希望由賀老總領導甘寧和晉綏兩地的後勤保障工作,以便彭德懷可以全力投入戰鬥。賀龍當即表示願意服從中央的安排。

7 21 日的會議上,他們召開了一次重要的討論會,專門研究如何應對蔣介石對我們的進攻。最終,會議決定由賀龍以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的身份來統一領導陜甘寧和晉綏兩個邊區的部隊和後方工作,全力支援西北解放戰爭。



賀龍和其他領導在小河會議後,按照中央要求部署了後方工作,並制定了統一的兩個邊區的工作措施。

賀龍在剛剛安頓下來的河東收到了毛主席的命令,要求迅速籌措 7000 至一萬石糧食,以確保作戰計劃的順利完成。

中央軍委於 8 27 日緊急發出電報,要求確保糧食供應。當時,西北解放戰區等機關總共有 8 萬人,他們需要 1.6 萬多石的糧食。

然而,陜甘寧、晉綏兩區的總人口只有 400 多萬,大片土地荒蕪。要在短時間內籌集如此巨量的糧食,簡直是難上加難。



賀龍卻不慌不忙,他從鄰近的解放區調集了 10 萬石糧食,並設法指導各級人民政府動員和組織巨大的運糧隊伍。

賀龍不僅需要考慮部隊的糧食、飲食、物資和裝備,還必須關註武器彈藥的供應。在西北戰場上進行大規模作戰,部隊對武器彈藥的需求量巨大,除了依靠敵人的補給之外,也需要依賴賀龍提供支援。

當時,晉綏地區的軍工規模不大,器材也相對簡陋,缺乏技術人員;而陜甘寧邊區的軍工早已停產。因此,賀龍決定將兩地的軍工合並,集中人力和物力以擴大生產規模。彭德懷也對此表示了支持。



在賀龍的統一籌備下,軍工廠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 1948 年,晉綏軍工已經擁有了 14 座工廠,生產了大量武器裝備,全力支持了西北解放戰爭。

在兵員增加方面,賀龍著重加強了聯防軍區地方兵團的建設,毛主席也對他的做法給予了稱贊。到了 1948 年底,陜甘寧和晉綏地區的野戰部隊已擴編為 7 個縱隊和 2 個旅。

1949 6 月,西北野戰軍已經發展成了三三制編制的 2 個兵團、 6 個軍、 18 個師 22 萬人的大軍,比起之前的 3 個縱隊有了極大的擴充。最終,以極大的優勢獲得了西北解放戰爭的勝利。

多年以後,毛主席提到這場戰爭時,也深有感慨地說: 僅憑那些人,就能取得如此成果、創造如此局面,實在不容易!



毛主席所說的不容易,原因不僅在於我方裝備武器不如對方,其他條件也都是賀龍拼盡全力才創造出來的。

因此,每當毛主席談起賀龍時,總是對他贊不絕口,稱道: 賀老總忠於黨、忠於人民,是守衛邊區後方的 蕭何 ’」

他不僅在後方籌措,還一直牽掛著他的部隊在戰場上的表現。

彭德懷接管了部隊,與賀龍的手下發生了沖突。

然而,彭總這位威風凜凜的人物遇見賀龍手下的賀炳炎和廖漢生時,也經歷了一件罕見的事情。

1947 8 月上旬,西野第一次攻打榆林,為了避免腹背受敵, 1 縱隊只能回撤。當時廖漢生的心情也非常不好。這個時候,彭德懷打電話過來,直接就開始痛罵: 「1 縱是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你們把賀龍的臉都丟盡了!



廖漢生一直因為撤退而感到不滿,當聽到彭德懷這樣指責他時,他的情緒失控了。於是在電話中,他決意要挽回自己的面子,讓彭德懷親眼看看賀龍部隊的真正實力。

廖漢生放下電話後,帶領警衛連進入榆林城內,在選定的有利地形展開部隊動員,決心要堅持擋住追兵一兩個小時。

得知這一情況,賀炳炎立即率領部隊增援,並成功擊退了追捕的敵人。

在廖漢生和賀炳炎的全力協助下,他們分別發動了黃龍戰役和延清戰役。到了 10 6 日, 1 縱隊只剩下了耙子山主陣地。此時,胡宗南立即下令 5 個旅部前來支援,耙子山成為奪取清澗最大障礙。

賀炳炎和廖漢生策劃的多次進攻耙子山的行動,在 9 日晚上都未能取得成功。



賀炳炎率領前線部隊一直未能取得任何進展,戰士們傷亡慘重。就在陷入絕境之際,他接到了彭德懷的電話。

眾所周知,彭德懷脾氣頗大,常常會得罪人。因此,當賀炳炎一接電話就聽到彭德懷在電話裏大聲吼道: 為什麽耙子山還沒有被攻占?我命令你立即奪取它。

賀炳炎的脾氣也很暴躁,聽到彭德懷這樣說話時,他的語氣也充滿了憤怒和不滿,在電話裏大聲吼道: 部隊傷亡慘重,面臨困難! 說完後便掛斷了電話。

賀炳炎視彭德懷為自己的上級,這一點毫無疑問。

賀炳炎和廖漢生心知肚明,未能攻占耙子山將令彭德懷對他們瞧不起。因此,他們決定率領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完成這一任務。直至第十天上午,他們終於攻克了目標地點,然而也付出了慘重的犧牲。



在全軍的配合下,主力部隊終於於 10 日下午進入清澗城內,成功殲滅敵軍 8000 余人,並俘獲了敵師長廖昂。與此同時,我軍還相繼收復了延長、延川、清澗、綏德、瓦窯堡等五個城鎮。

事實上,彭德懷並沒有在意賀龍部下摔他電話的事情。戰爭結束後,他與旅長們一起檢視敵軍的防禦工事時,感慨地贊美他們: 這樣堅固的工事,以及我們這樣的裝備,如果不是革命的軍隊,任何隊伍都無法攻陷。

賀炳炎聽到彭德懷如此贊揚自己,感到有些難為情,便主動走到彭德懷面前,承認錯誤: 彭總,摔電話是我的過失,我打算向總部寫檢討書。

彭德懷笑著搖了搖頭,連連擺手: 不必了,不必了!



盡管彭德懷脾氣暴躁,喜歡罵人,但他從不在乎瑣事,從不和部下計較生氣。

當賀炳炎摔掉彭德懷的電話一事在軍中開始傳開時,賀龍得知後深感擔憂,擔心自己的部下不聽話給彭德懷惹上麻煩。他意識到這些問題都應該由他來承擔責任,因此主動找到彭德懷,希望解決這些糾紛。

然而,新問題又接踵而至,在西野前委擴大會議上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當 1 縱隊和 6 縱隊試圖夾擊屯子鎮外圍的敵人時,由於走錯路線而耽誤了時間,彭德懷指責他們缺乏危機意識。

廖漢生心裏並不痛快,因為實際上這件事是由於彭德懷越級指揮造成的。他沒有想到彭德懷會把錯誤歸咎於他們,所以在彭德懷一說完,廖漢生便立即站起來解釋。

他直截了當地指出了彭德懷的錯誤,即他繞過了兩級指揮,直接向團部下達了口頭命令,並且事後也未通知他們。



他認為彭德懷是不信任他們的,否則不會越級指揮。說到這裏,廖漢生更加憤怒,說出了大逆不道的話,甩著臉色直接表示不滿。

如果你對我們縱隊的領導沒有信心,那幹脆以後就把我們和旅部都取消了吧!你直接去指揮團好了!我不願意再幹了!

賀炳炎的情緒也被廖漢生的發泄所激起,自從他們接受彭德懷的指揮以來,部隊頻頻出錯,領導對戰場情況缺乏理解,卻對他們大加責罵,這讓兩人既委屈又氣憤。

賀炳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件事成為了他們宣泄的途徑,於是他破罐子破摔地說: 對也罵,錯也罵,就你一個人最正確!我也不幹了!

彭德懷感到十分尷尬,因為兩人同時向他示意不滿。幸運的是,他們的前輩賀龍及時出面制止了這種行為。



在會議結束後,召開了一個專門的小會,對他們的反抗領導行為進行了嚴厲批評。他嚴肅地教育他們說: 要反省跟彭總對立的行為。彭總的話就是命令,必須堅決執行,無論理由如何,無論面臨多大困難,都必須堅決執行,沒有商量的余地!

在賀龍嚴厲的批評下,兩人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作為彭德懷手下的戰士,他們應該服從命令,而他們卻因為獲得了一點小功勞就驕傲自滿,這是不可接受的。

他們主動找到彭德懷,表達了認錯和檢討的意願。然而,彭德懷像上次一樣笑了笑,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免了免了。反而還贊揚他們直爽的性格,表示自己也是喜歡有意見就當面指出來的人,這樣會讓大家感到舒適。



除此之外,彭德懷還向他們道歉,並表示在批評別人時不會偏袒任何一方,還承諾今後改進並加強溝通。盡管他們和彭德懷之間存在許多分歧,但正是這次小小的摩擦讓他們認識到,彭德懷是一位 有德可懷 的人。

他們與彭德懷的關系在經歷了一次矛盾之後,逐漸變得融洽起來,甚至最終發展成為了彭德懷的愛將。那麽,究竟是如何促成了他們之間這樣良好的關系呢?

與彭德懷情同手足

自從他們上次鬧矛盾之後,彭德懷對戰士們的情況也十分關心。有一次,大雪紛飛,他在山上露宿,準備進行最後的攻擊。

彭德懷向廖漢生下達攻擊命令之後,表達了關切: 雪下得如此大,會不會對部隊的行動造成影響呢?請確保通知所有人多活動,以免受凍傷。

廖漢生感到彭總的關心讓他心裏充滿了溫暖,他也堅定地向彭總保證,讓他放心,我們的戰士是無怨無悔的。

彭德懷在一縱隊取得重大勝利後,立即發來賀電,激勵他們繼續努力。



他們默契配合,成功地贏得了一場又一場的戰鬥。在持續了十天的荔北戰役中,我軍以勢不可擋的優勢對敵人造成了淪陷性的打擊,共殲敵 2.5 萬人,一縱部隊使敵人死傷俘獲 6500 多人。

彭德懷立即釋出了一縱隊通令,對他們表示嘉獎,並將其視為全軍學習的楷模。

廖漢生在回憶錄中提到了彭總的嘉獎,這讓他備受鼓舞。他寫道:我們再次感受到彭總的謙虛和善於聽取不同意見的高尚品格,他為我們樹立了軍事民主的典範。

自那時起,廖漢生對彭德懷產生了真摯的尊敬和敬佩之情,並且全力支持彭德懷的工作。

1949 2 1 日,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軍,軍長是賀炳炎,政治委員是廖漢生。



1949 3 月,彭德懷接到命令前往太原指揮攻打行動,隨後返回西北。 6 月,彭德懷在禮泉縣召開會議,宣布一野計劃成立兩個兵團,每個兵團下設三個軍,並隨即展開討論如何組建幹部和配置裝備的問題。

當彭德懷要求大家提出建議時,卻沒有人發言。就在這時,廖漢生挺身而出,表示一、二、七軍組成一兵團,兵團的司令兼政委是王震;三、四、六軍組成第二兵團,其司令是許光達,政委是王世泰。

彭德懷疑惑地詢問: 你在忙什麽呢? 廖漢生毫不猶豫地回答道他還是留在原來的部隊。實際上,最初彭德懷打算讓廖漢生擔任兩個軍團的政治委員,但當他主動放棄晉升機會時,彭德懷也由衷地認為廖漢生確實是一個著眼大局的人。

自那時起,他們的合作變得更加默契。解放青海後,他一直在那裏工作,直到 1952 年因病返回北京。在那裏,他重逢了久違的老首長。兩人長時間未見,談起了這些年的變化,彭德懷也告訴他,中央已決定將廖漢生調到西北軍區擔任政治部主任。



1954 9 月,彭德懷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一個月後,廖漢生再次會見了彭德懷,老首長悄悄告訴他: 你是國防部副部長的候選人之一。 果然在 11 月份,周恩來任命了幾位將軍擔任國防部副部長,廖漢生也名列其中。

然而,在 1955 年的官銜任命中,國防部的副部長們中只有廖漢生被授予中將軍銜。 1957 年,剛從南京軍事學院畢業的廖漢生接替劉伯承元帥成為了南京軍事學院的院長。

廖漢生原本覺得作為一個中將,怎麽能接受元帥的職位呢?彭德懷得知後,耐心地對他進行開導,並向他解釋了中央軍委這樣任命的用意,即是為了鍛煉他。面對老首長的安排,廖漢生只能順從,於是,剛剛畢業的他就成為了院長。



廖漢生的升遷與彭德懷的賞識密不可分,當時有 7 位國防副部長,其中 4 位是大將, 2 位是上將,唯獨廖漢生為中將,這表明了彭德懷對廖漢生的器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