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什麽現在集體捧商紂王、秦始皇、隋煬帝等歷史上名聲不好的君主

2024-04-28歷史

歷史總是神秘莫測,充滿了未解之謎。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往往因時代的變遷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商紂王、秦始皇、隋煬帝等人物來說,他們在當時被視為昏庸腐敗、殘暴無道的暴君,但如今卻受到集體追捧,被重新解讀和贊頌。這種現象令人費解,究竟是歷史記載有誤?還是我們的認知出現了偏差?讓我們一探究竟。

歷史記載的多面性

世人常言"歷史是昨日的鏡子"。然而,這面鏡子往往被時間的流逝蒙上了迷霧,使得我們難以看清歷史的本來面目。歷史記載的多面性,正是造成我們對歷史人物評價出現分歧的根源所在。

首先,客觀真實的歷史永遠難以捕捉。歷史記錄的產生,離不開人的主觀判斷。即便是親歷者,由於立場和視角的不同,對同一事件的描述也會存在偏差。更何況大多數史書的編撰者並非親歷者,他們只能根據有限的史料進行二手記錄,難免會出現失真。因此,所謂"客觀真實"的歷史,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復存在。

其次,不同時代環境對歷史記載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每個朝代的興衰更叠,都會帶來新的政治需求和價值取向,從而左右著史書的書寫角度。比如,新王朝為了彰顯自身的合法性,往往會貶低前朝,詆毀前朝君主的種種過失,以此警示後世。這就導致了許多歷史人物形象的扭曲和曲解。

再者,不同的記錄者由於立場和出身的差異,對同一事件也會有不同的解讀。一些出身權貴的史官,可能會受到上層統治階級的影響,對君主的評價往往較為寬容;而一些出身平民的史家,則更多地體現了民間的憤懣情緒。正如顧頡剛先生所說:"歷史就像一堵墻,被後人一遍又一遍地描繪。"

舉例來說,對於商紂王的評價,【史記】中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司馬遷本人的觀點,認為紂王"好色荒淫"、"酷虐好殘",是一個昏庸腐敗的暴君;另一種則是參照了當時一些學者的觀點,認為紂王"有德惠",只是"時運將盡"而已。可見,即便是同一部史書,對同一歷史人物的評價也存在分歧。

總之,歷史記載的多面性,正是造成我們對歷史人物評價出現分歧的根源所在。我們要透過重重迷霧,以理性的眼光審視歷史,方能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

新發現覆寫歷史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隨著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發現為我們重新審視歷史提供了寶貴契機。一些被視為"定論"的歷史記載,在新的考古發現和文獻出土面前,不得不被重新推敲和修正。

還記得當年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秦始皇的嚴厲批評嗎?他將秦始皇描繪成一個"殘暴無道"的暴君,不惜"焚書坑儒"、"苛政猛法"。然而,這一評價在近年來卻受到了極大的質疑和挑戰。

1975年,陜西發現了著名的秦文化遺址"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大量珍貴的竹簡文書。這些竹簡記載了秦朝的法律條文,展現了一個與司馬遷記載大相徑庭的秦朝法制面貌。原來,秦朝的法律制度並非"殘暴無度",而是相當人性化,對犯罪分級分類,量刑較為合理。這些發現徹底推翻了"秦法暴虐"的說法。

更令人震驚的是,2011年河南新鄭發現了一批秦代木牘文書。其中一件木牘上記載了秦始皇曾下旨"有能書者,皆召見,以為師傅"。可見,秦始皇並非"焚書坑儒"那般愚昧,反而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

除了出土文物,一些民間傳說對於修正歷史記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拿隋煬帝來說,史書上對他的評價向來很差,將其描繪成一個昏庸腐敗、荒淫無度的暴君。然而,在陜西關中一帶,卻流傳著許多頌揚隋煬帝的民間傳說。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隋煬帝為了修建大運河而親自督工的故事。據說,隋煬帝為了解決運河工程中的一些技術難題,不遠千裏親自督陣,並與工人同甘共苦,終於讓這項偉大工程得以完工。這些民間傳說,無疑為我們重新認識隋煬帝這個歷史人物提供了新的視角。

總之,新的考古發現、文獻出土和民間傳說,為我們重新審視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一些被視為"定論"的歷史記載,在新發現面前不得不被推敲和修正。這種"歷史修正"的過程,正是人類不斷追求真理的過程,也是我們對歷史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

政治需求的左右

在追溯歷史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政治力量對歷史記載的影響。每一個朝代的興衰更叠,都伴隨著新的政治需求和利益考量,這些需求和考量無一例外地影響和左右了史書的書寫角度和內容。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新王朝為了彰顯自身的合法性,而對前朝君主進行貶低和汙蔑。這一做法,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我們從小就聽說商紂王"好色荒淫"、"酷虐好殘"。然而,你可曾想過,這種評價的由來?原來,這是出自西周人之手,目的就是為了貶低商朝,從而彰顯自己的合法性。在西周人看來,商紂王的種種"罪行",正是導致商朝覆亡的根源,而他們則是受命於天的新興力量。

後來的秦朝,也是如此。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秦始皇不得不貶低戰國諸侯,將他們描繪成"昏庸腐敗"的形象。這就是我們今天對戰國時期評價較差的根源所在。

再看隋朝,隋煬帝在位期間,為了削弱貴族權力,大興土木,修建大運河等一系列政策,無疑觸犯了當時的權貴集團利益。隋朝滅亡後,這些權貴集團為了為自己開脫,便將隋煬帝妖魔化,詆毀為"昏庸腐敗"的暴君形象。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政治力量對歷史記載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每個朝代的執政者,都希望透過美化自身、貶低前朝的方式,來彰顯自己的合法性,從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而且,這種影響並非只存在於朝代更叠之時,即便是在一個朝代內部,由於權力鬥爭和階級矛盾的存在,也會導致歷史記載的扭曲和曲解。

就拿明朝來說,由於明武宗時期發生了"王學之爭",朝廷上下就對理學家和程朱理學產生了分歧。結果,編修【明史】時,理學家們的形象就受到了嚴重汙蔑,被貶為"黨錮之徒"。

再看清朝,由於存在著嚴重的階級矛盾,滿漢之間的對立就表現在了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上。比如,滿人編撰的【清史稿】就將漢人英雄嶽飛妖魔化,將其描繪成"逆臣"的形象。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政治力量對歷史記載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在解讀歷史時,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剝離政治因素的幹擾,方能看清歷史的本來面目。

個人解讀的主觀性

縱觀歷史長河,我們不難發現,即便是同一個歷史人物或事件,也常常會引發不同的解讀和評價。這種分歧,很大程度上源於每個人對歷史的個人解讀存在主觀性。

每個人對歷史的理解,都難免會帶有個人的經歷、立場和價值觀的影子。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歷史的解釋,往往帶有時代的烙印。"我們對歷史的認知,無不受到所處時代環境和精神的影響。

就拿商紂王來說,在封建社會,他被視為"昏庸腐敗"的典型代表,是因為他違背了儒家的"君君臣臣"理念。然而在今天,一些學者卻從另一個角度解讀商紂王,認為他實際上是一位重商主義的先驅,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再看秦始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被視為"暴虐無道"的暴君形象。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審視他的功績,將他視為一代英明君主,是中華文明的捍衛者和統一者。

即便是在同一個時代,由於立場的不同,對同一歷史人物的評價也會出現分歧。比如在明朝,程朱理學就曾引發過激烈的"王學之爭"。理學家們將其奉為圭臬,而反理學派則將其斥為"黨錮之徒"。

這種分歧,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以隋煬帝為例,有的學者認為他是一位昏庸腐敗的暴君,將國力耗盡於興建豪華宮殿和大運河;但也有學者持不同觀點,認為隋煬帝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開明君主,他的一系列政策為唐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由此可見,個人對歷史的解讀是主觀的,每個人看到的歷史面貌都不盡相同。我們應該用理性的眼光審視歷史,努力剝離個人立場的影響,才能看清歷史的本來面目。

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歷史並非一成不變的,它是"活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叠,新的發現和見解不斷湧現,我們對歷史的認知也將不斷深化。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歷史是活的,是流動的,是發展的。"我們應該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歷史認知的不斷更新,而不是固步自封。

總之,個人對歷史的解讀難免帶有主觀色彩,這正是造成我們對歷史人物評價分歧的重要原因。我們要用理性的眼光審視歷史,努力剝離個人立場的影響,擁抱歷史認知的不斷更新,才能真正看清歷史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