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乾隆在路邊吃瓜,誇贊西瓜甜,走出百米後他突然下令:處死瓜農!

2024-04-09歷史

「你們立刻前去,找到剛才贈我們瓜的那位老農,將其正法!」乾隆冷峻地命令道。

侍衛們聽後滿是疑惑地詢問:「陛下,那位老農方才無償饋贈我們西瓜,何以立刻要取其性命?」

這是一則流傳於民間的故事,乾隆為何要如此恩將仇報?瓜農的最終命運又是如何?

愛新覺羅·弘歷,雍正的嫡長子,康熙的賢孫,說他含著金鑰匙出生都顯得過於謙虛了。

乾隆深知治國不易,25歲登基後一直勤勉盡責。為了展現其治國能力,乾隆決定效仿祖父,進行「便衣巡視」。

「便衣巡視」即是身著平民服飾,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深入民間,了解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況。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直觀地看到國家最底層的實際情況,進而制定相應的政策,以期早日解決存在的問題。

康熙時期的暗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乾隆的情況則不盡相同。

某日,乾隆稍作打扮,身著較為華麗的衣裳,帶著幾名同樣身著便裝的侍衛出發了。

或許有人會問:「乾隆難道不怕自己離開後有人趁機作亂嗎?」

這種情況在嘉慶年間曾發生過,當時嘉慶帝外出狩獵,京城中有人發動了叛亂,導致京城陷入一片混亂。

許多大臣聽聞此事後驚慌失措,他們沒有考慮如何平亂,而是在尋找逃生之策。

然而,在乾隆年間並未出現此類情況,這主要得益於他的父親雍正帝。

雍正這位皇帝具有很強的危機意識,從何可見?首先,他是「九子奪嫡」中最終勝出的那位,本以為登基後便可高枕無憂,然而,當他看到國庫的銀兩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雍正本以為父親康熙如此英明,留下的財富應當頗豐,然而事實卻是國庫中的銀兩不足千萬,若此狀況持續,連官員的薪酬都難以為繼。

因此,雍正繼位後開始了一系列改革,經過多年努力,大清的國庫終於充實起來。

雍正駕崩前,國家不僅富強,各地也相當穩定。畢竟,百姓若能溫飽,便不會無事生非。這也說明了乾隆繼位後並無危機意識。

在乾隆的治理下,國家愈發強盛,因此他並不擔心會有意外發生。

一切準備就緒後,乾隆帶著侍衛們步行出發。為了更像普通百姓,乾隆甚至放棄了乘坐馬車。

然而,乾隆出門前未檢視天氣,那天烈日炎炎,沒走幾步,乾隆他們已是汗流浹背。

他們身處荒野之中,雖有村落和店鋪,但都距離甚遠。就在乾隆感到絕望之際,一名眼尖的士兵突然說道:「陛下快看,前方有一片瓜田!」

乾隆聽聞此言,喜出望外,仿佛已嘗到了西瓜的甘甜。

當他們來到瓜田前,帳篷下有一位略顯老態的男子正在打盹。顯然,他是這片瓜田的守護者。

一名侍衛見狀,心想:「這瓜農怎的如此不識時務,不知皇上駕到還敢大睡,看我喚醒他!」

正當這名侍衛準備上前時,乾隆似乎預知了他的意圖,便制止了他:「我們怎能因身份之便,打擾瓜農安歇?在此等候便是。」

乾隆此舉,顯示出他對禮數的尊重。然而,他們等了將近兩小時,瓜農方才醒來。

乾隆雖不願等待,但為了保持「明君」形象,只能忍耐。

瓜農醒來後,看到眼前這群人,也感到些許驚訝。他們的氣質給人一種非凡之感,因此瓜農仔細一想,便覺得有些不妥。

乾隆的打扮頗似富貴人家的公子,這樣的人通常頗為傲慢,然而這群人並未喚醒自己,因此瓜農感到有些詫異。

乾隆見瓜農醒來,便上前禮貌地詢問:「老伯您好,不知您這瓜售價如何?」

瓜農堅定地回答:「不賣!」這話一出,不僅侍衛們驚訝,乾隆也幾乎無法保持鎮定:「我們等了兩小時,您卻說不賣?」

就在乾隆即將失去耐心,侍衛們準備拔刀時,瓜農接著說道:「我可以讓你們免費品嘗。」

乾隆聽後,臉色再次變化,帶著些許尷尬問道:「不用了老伯,我們身上有錢,再說,您日夜守護在此……」

乾隆的話未說完,瓜農便打斷了他:「無妨,這些瓜本就是供人免費品嘗的。」

雖然被打斷有些不悅,但聽到瓜農如此真誠,乾隆也就不再多言。

隨後,瓜農挑選了幾個上等的瓜。他的眼光確實獨到,每個瓜都甘甜無比,乾隆和侍衛們都吃得津津有味。

邊吃邊與瓜農交談,乾隆發現這位老農頗具智慧。

乾隆他們吃瓜的習慣是從外向內,這樣最後只剩下最甜的部份。乾隆稱之為「先淡後甜」,然而瓜農對此並不認同。

瓜農認為應該從內向外吃,這樣甜汁會向兩邊擴散,使得每一口都是甜的,即「全程甜蜜」。

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嘗試這種吃法。

乾隆聽後,對瓜農的見解感到驚訝,僅僅從吃瓜的習慣就能看出這位老農非同一般。

作為皇帝,乾隆自然喜歡有才能的人,於是他便與瓜農談起了在清朝為官的生活。

瓜農對此並不感興趣,甚至有些排斥。但乾隆不願輕易放棄,直接問道:「您願意為官嗎?」

瓜農聽後大笑,隨即拒絕了乾隆。

乾隆仍不死心:「為官有許多好處,至少不必在此日曬雨淋。中國如今富強,俸祿自然豐厚,豈不是美事?」

瓜農依然拒絕:「感謝您的好意,但我最享受的便是這種日曬雨淋的生活。至於爾虞我詐的官場,非我所願。」

乾隆見狀,只得放棄,畢竟強求無益。

「既然老伯堅持,那我也不便再勸,若日後改變主意,盡管嘗試。我們還有要事,就此別過。」

乾隆帶著侍衛們繼續前行。走了約莫十來分鐘後,乾隆突然意識到什麽,下令追殺瓜農。

乾隆為何要這樣做,許多人認為與他被拒絕有關。畢竟他是一國之君,被拒絕多次心中難免不悅。

這方面的原因固然存在,但並非最主要的,那麽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麽?自然是與皇權有關。

有這樣一位才智之人在民間,若不能為皇帝所用,日後若領導民眾起義,該如何是好?因此,為了杜絕後患,乾隆才決定采取行動。

「皇權」這東西實在可怕,它能讓一位皇帝比常人多出無數憂慮。

當侍衛們返回瓜田時,瓜農已不見蹤影,留下的只有一張紙條。紙條上,瓜農再次表明不願入朝為官。

這讓乾隆感到困惑:「難道他識破了我的身份?」

實際上,瓜農不太可能猜出他是皇帝,最多只是認為他是某地的高官。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乾隆的「便衣巡視」並非真正的考察民情,更像是明朝的錦衣衛,四處尋找可疑之人。

乾隆的一生有過輝煌,也有過混亂,因此只能說他與康熙一樣,都是「半明君」。不過,雍正則是一位徹底的明君。

康熙和乾隆在位初期都勵精圖治,但到了後期都出現了各種問題。例如,乾隆效仿康熙南巡江南,名為巡視,實則遊玩,不僅無益,反而耗費了大量資源。

乾隆晚年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包括這次與瓜農的相遇,幸虧瓜農逃得快,否則便成了冤魂。

其實,這並不全怪乾隆,若他只是普通官員,被拒絕也就罷了,不會多想。

從「皇權」二字便可看出,封建社會的思想對人的影響之深。僅僅因為羨慕而得不到,便想除之後快,這種想法實在可怕。

幸運的是,我們已遠離封建時代,否則,一句「我不想當官」可能就意味著一生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