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78年,譚震林談淮海戰役,為何大怒道:「貪天之功,無恥之尤」?

2023-12-20歷史

1978年7月的一天,譚震林受邀來到淮海戰役紀念館作報告。

作為原第三野戰軍第一副政委,譚震林對「淮海戰役」具有足夠的發言權。

然而,在報告現場,一些媒體竟然將淮海戰役中的華東野戰軍(即後來的第三野戰軍)說成是一支「偏師」,還說是中原野戰軍的相關領導指揮了這場戰役。

這些不符合史實的說法,讓譚震林當場大怒,隨即便扔下八個字:「貪天之功,無恥之尤」。

何為「偏師」?其指的是除了主力軍之外的部份軍隊。

這也就是說,淮海戰役的勝利,其主要功勞並非華野,而是中野;至於此次戰役的主要指揮員,則也不是粟裕、譚震林等人,而是中野的相關領導。

那麽,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事實上,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後,毛主席就曾給出過明確的答案:「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難,我們只需看一下當時的戰場指揮員構成就知道了。

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戰軍在相繼攻克鄭州、開封後,進入到徐州地區。

此時,中野和華野兩大野戰軍從原來的戰略上配合作戰,發展成為在戰役上協同作戰,為發起淮海戰役奠定了基礎。

不過,兩大野戰軍想要實作協同作戰,首先就得解決「統一指揮」的問題。

一般來說,誰的實力強,誰的部隊在主要作戰方向和作戰點上負責主攻,就由誰來掌握戰場指揮權。

據記載,當時粟裕指揮的華野有15個縱隊,加上暫時歸華野指揮的中野第11縱隊的話,粟裕手上共有16個縱隊的兵力;而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指揮的中野,只有4個縱隊。

兩者對比,戰場指揮權的歸屬問題不言而喻。更何況,淮海戰役還是粟裕率先向中央建議的,所以此次戰役的指揮權非他莫屬。

但向來謙遜的粟裕並不在乎指揮權在誰的手上,為了部隊的團結,為了將此戰打好,他給中央去電,要求由陳毅和鄧小平統一指揮:

「此次戰役規模很大,請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當時劉伯承還在豫西)。」

最後,在粟裕的建議下,中央才下達命令:「整個戰役統一受陳、鄧指揮!」

不過,當陳、鄧收到電報後,覺得責任重大,加之當時通訊工具又太落後,於是便向中央回復道:

「本次作戰,我們當負責指揮,惟因通訊工具太弱,故請軍委對粟、譚方面多直接指揮。」

所以,此次戰役的實際指揮員是粟裕,而非陳、鄧。

在實際作戰中,粟裕也不負眾望,指揮部隊先後殲滅了老對手黃百韜兵團、黃維兵團、杜聿明集團,取得了淮海戰役的最終勝利。

熟悉歷史的讀者都知道,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中,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都是以多對少,只有淮海戰役是以少對多。

其中,遼沈戰役我軍70萬對敵軍55萬,殲敵47萬;平津戰役我軍100萬對敵軍61萬,殲敵52萬。

而在淮海戰役中,我軍以60萬對敵軍80萬,最終殲敵55.5萬人,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

以至於當淮海戰役的戰報傳到莫斯科後,史太林還曾激動地說道:「60萬戰勝80萬,奇跡,真是奇跡!」

當然了,淮海戰役的勝利,粟裕、譚震林等指揮的華野固然是主力,但若沒有中野的配合,此戰也斷難取勝,更何況還有數百萬支前群眾的支持。

綜上所述,那些媒體將淮海戰役的主要功勞劃分給中野,是不符合史實的,而將此次戰役的主要指揮功勞劃分給中野的相關領導,也同樣是不符合史實的。

所以也難怪譚震林將軍聽後會動怒。作為淮海戰役的主要指揮員之一,譚震林將軍自然對他人篡改歷史的行為感到不滿。

當然了,也許會有人覺得譚震林這是在維護自己的榮譽。但其實不然!

首先來說,譚震林將軍無論對毛主席還是對粟裕大將都非常地敬重,他不希望有人篡改歷史,將淮海戰役之功歸到某個人身上。

其次,作為第三野戰軍的「三號人物」,譚震林將軍雖然不在意個人榮辱得失,但集體榮譽卻必須維護,這是作為一個軍人,一個高級指揮員的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