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中國和日日本在中原大地激戰時,中蘇邊境也不太平。由於史太林搞了幾年大清洗,蘇聯內務委員會遠東局長也是蘇聯將軍的留希科夫逃往日本。日本準備利用這一契機向北進攻蒙古國,進而入侵西伯利亞。
蘇聯大清洗時期是蘇軍最為虛弱的時候,日軍企圖利用炮戰速勝蘇軍,從而奠定北進蘇聯的基調。但誰知日軍太高看自己了,蘇聯早已不是當年的沙俄,雙方在諾門坎的激戰最後也轉為日軍的慘敗。
這場戰爭的背景是日本軍部的南進和北上策略之爭。日本陸軍認為侵略中國只是一個彈板,下一步是要北征西伯利亞從而占領整個亞洲。但海軍認為日軍侵略中國後應該南下東南亞奪取那裏的資源,尤其是尋找日本賴以生存的石油資源。
1939年中日戰爭已經進入了相持階段,日本軍部這幫閑不住的人開始尋找新的敵人,蘇聯就進入了他們視線。日本陸軍準備在中蒙邊境挑起事端,從而進行武力偵查。1939年5月12日小松原道太郎率領日軍第23師向駐守在諾門坎的57特別軍進攻,諾門坎事件就此爆發。但日軍準備並不充足,很快就被蘇軍的鋼鐵洪流給沖下來了。第一次諾門坎事件就這麽以日軍的失敗告終。
蘇日大打出手是第二次諾門坎戰役。史太林敏銳的意識到日軍想要透過一次戰役級規模的沖突摸清楚蘇軍的虛實,因此就派出朱可夫到諾門坎組織作戰。7月2日日軍再次向駐守在諾門坎的蘇軍進攻,此時日軍有3.8萬人,對面的蘇軍僅有1.2萬人。
朱可夫
但即便如此,日軍仍然無法在蘇軍身上占到任何便宜。由於兩次被擊敗,日本軍部惱羞成怒開始大規模向諾門坎地區增兵。但隨後的戰鬥仍然陷入一邊倒的局面。日軍為了籌備進攻,將諾門坎地區的總兵力增加到了8萬多人,還配屬了38門重炮和72門野炮。這已經是關東軍在東北所有的家底。
日軍在此之前從未動用過如此大規模的炮兵,即使是台兒莊血戰也沒有過。炮兵指揮官內山想利用這些重炮擊破對面的蘇軍,從而獲得像日俄戰爭一樣的榮耀。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對面的蘇軍已經增兵到12萬人,57特別軍也升格成了第一方面軍。
7月23日日軍72門野炮開始向哈拉哈河西岸進行轟擊,引誘蘇軍炮兵還擊,從而暴露蘇軍炮兵陣地,然後日軍利用重炮消滅對面的炮兵。但蘇軍炮兵好像並不吃這一套,內山只好改變戰法全力利用炮群轟擊蘇軍,企圖利用炮兵擊垮蘇軍從而獲取戰役的勝利。僅僅23日這一天,日軍就打出了兩萬多發炮彈。
日軍炮兵
為了進一步削弱蘇軍的防禦,小松原道太郎在內山的建議下同意延長一個小時的炮擊,但這一決定坑苦了步兵。由於雙方在哈拉哈河兩岸進行對射,日軍的電話線多處被炸斷。當小松原道太郎的訊息傳達下去時,部份部隊並沒有聽到這一指令。
23日10時日軍步兵開始向蘇軍陣地發起進攻時,他們不僅要遭受敵軍的攻擊,還被背後自己火炮的轟炸。比如沖上蘇軍陣地的第一大隊僅剩下100多人。但即便這樣的情況,日軍還是在哈拉哈河東岸前進了兩公裏。
不過,日軍這一天的進攻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日軍火炮部隊轟擊對面蘇軍的炮兵陣地,但蘇軍的火炮並沒有減少反而感覺越打越多。到了第三天,日軍炮彈已經嚴重不足。第一天的炮戰中,日軍打出了兩萬多發炮彈,第二天和第三天僅有1.5萬發。尤其是到了第三天,日軍炮兵已經被限額在1.5萬發,後勤已經跟不上了。
蘇聯炮兵
由於炮戰速勝論的破產,日軍開始利用夜襲攻擊蘇軍。但蘇軍在陣地前擺了高瓦數的探照燈,日軍的夜襲完全失敗。此時的日軍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不得已從進攻轉為防禦。但這一轉變讓蘇軍開始有機會進行反攻,而蘇軍也證明重炮速勝還是自己更適合。
8月20日5時45分,幾百門火炮和150架轟炸機開始向日軍陣地傾瀉彈藥。一個叫小谷的日軍描述這一景象:「炮彈遮天蓋地的落在我們陣地的前前後後,觀察哨想要尋找蘇軍炮兵的位置但都失敗了,因為蘇軍轟炸機和戰鬥機不斷對我們陣地進行進攻。」
9月16日蘇日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這一次戰役讓史太林笑了好幾年,因為徹底解決了自己遠東地區的威脅。隨後日本開始了南進計劃,太平洋戰爭因此爆發。
諾門坎戰役示意圖
日軍想利用重炮速勝的計劃破產,第一就是器不如人。諾門坎戰役裏日軍投入的火炮數量超過中日對決中的任何一場戰役的火炮數量,如果這些火炮投入到中國戰場,國軍早已被打得節節敗退。
不過,日軍面對的是軍工技術雄厚的蘇聯。日軍加農炮射程是18公裏,蘇軍加農炮射程達到30公裏。蘇軍位於河西高地,日軍炮兵想打到蘇軍炮兵陣地都極其困難。結果在第一天的炮戰中,蘇軍沒有受到多少傷害,日軍反倒是損失了38門大炮。器不如人的不只是大炮,還有坦克。
日軍之所以想到靠火炮取勝,就是因為坦克不是蘇軍對手。諾門坎戰役可以認為是亞洲最大規模的坦克戰,但這只能說亞洲水平太低。因為整個坦克戰中,蘇軍坦克一直在碾壓日軍坦克。日軍坦克普遍10噸以下,裝甲更是只有1公分。日軍最「高級」的89式坦克也只有13噸。相比之下,蘇軍的T-28坦克足足30噸重。
諾門坎戰役的89式坦克
吉丸清武大佐的89式指揮車沒開戰多久就被蘇軍坦克一炮打炸了。T-28面對日軍小罐頭根本都不用開炮,直接就能把日軍坦克撞翻。所謂的坦克大戰很快就變成了蘇軍追著日軍坦克跑。坦克戰結束後,朱可夫給了日軍坦克一個中肯的評價——落後。
第二就是後勤差距明顯。日軍的後勤運輸還停留在亞洲水平,全靠騾馬運輸。光是把新調來的82門火炮運輸到諾門坎前線就花了一周時間。在與蘇軍進行炮戰中,日軍的炮彈很快就亮紅燈了。而這些炮彈幾乎打光了整個東北的庫存。到了後來都把千裏之外的旅順庫存拿來用了。
反觀蘇軍,大量炮彈和人員透過火車、汽車源源不斷運往前線。日軍炮兵感覺蘇軍的大炮反倒是越打越多。最後沒有辦法,日軍還得回到夜襲和集團沖鋒的老路。
諾門坎戰役中的蘇軍坦克
最後就是日軍的思維還停留在日俄戰爭時期。開戰之前,所有日本軍官都認為自己有能力戰勝蘇聯,他們的指揮官中很多都參加過當年的日俄戰爭。但此時的蘇軍與沙俄軍隊完全不是一個維度。沙俄還停留在農業社會,生產力並不比日本好到哪裏。而且沙俄士兵組織度很低,還停留在封建軍隊的水平。
蘇軍已經是一支近代化軍隊,且蘇軍有著政治信仰的加持,組織度甚至高於歐洲的德軍,日軍跟這樣的部隊交手哪裏有勝算。諾門坎戰役是日軍在東亞最大的一次慘敗,超過1.8萬人被擊斃,火炮、坦克損失無數。更讓日軍傷心的是諾門坎戰役並不是幾十萬人絞殺的大戰,僅僅是數萬人規模的作戰。這一級別本是日軍最為拿手的,但在蘇聯面前還是如同兒戲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