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七千漢軍跨越2000裏,救援26個堅守城池的壯士,1900年前的不拋棄

2024-06-03歷史

中國東西兩漢時期,對於西域的掌控力度空前集中,這得益於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在西域地區設立西域都督府,以漢人軍隊駐守西域,控制西域三十六國抵禦匈奴犯邊。

漢武帝當時為大漢王朝搶下了新疆,就如同艾躍進教授所說,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礎就是廣袤的國土面積,在漢朝也確實如此,拿下新疆後,

在如今的庫爾勒市等地開始設立校尉,並在此打通前往西域商業往來的路線,讓西域三十六國對漢朝俯首稱臣,嚴重震懾天山以北的匈奴殘部。

然而在東漢時期,因為王莽之亂,漢朝對西域的掌控逐漸失去控制,此時留在西域堅守的漢家軍隊面臨著嚴重的危機。

在此危機下卻湧現了流傳千年的愛國將領,連嶽飛在詩詞中都贊美這位東漢名將,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呢?

東漢初期的匈奴猖獗

匈奴作為中國歷代漢人王朝的老對手,他們的鐵騎和殘忍讓當時邊境的漢人恨之入骨,自西漢王朝初期,北匈奴經常侵擾邊境漢人,根據古書記載中,

.匈奴人滋擾邊境時「攻城屠邑,毆略畜產」這些匈奴人猶如大寇盜一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為了保衛中國西北邊境,漢武帝時期經歷了文景之治積攢國力之後,開始準備和匈奴大戰一場。

經歷了長達44年的抗擊匈奴戰役,此時的匈奴殘部已經退到了天山以北,西域三十六國緊緊依附著大漢王朝,西漢威名已經響徹西北大地,讓匈奴不敢越雷池半步。

王莽亂政後,中原地區戰亂頻發,社會動蕩,此時的匈奴也找準了時機,開始再次滋擾西北邊境。

東漢初期,百事待興,此時整個東漢王朝需要休養生息,而匈奴此時卻聯合了西域諸國等異族企圖瓜分東漢北部邊境,一度把在此戍邊的邊民當做他們的苦力,

每到秋收時便前來打秋風,並且還殘忍虐待殺害這些邊民,此時的東漢邊境可以說是「北邊無復寧歲。」

匈奴此時卻遇到了一個歷史神轉折點,匈奴原來的單於去世,繼任的單於不能服眾,再加上連年的天災,讓匈奴一分為二,成為了南匈奴和北匈奴。

建武二十四年,南匈奴實在是無法繼續在草原生存下去,只能選擇依附漢朝,東漢同意了南匈奴遷入長城以南,並且最終讓南匈奴安置在東漢的河套地區。

漢明帝登位時,對匈奴的政策進一步收緊,派出竇固、耿秉征伐在天山以北的北匈奴,並讓在西域跋扈多年的北匈奴大敗而歸,再次在新疆屯兵,還讓班超帶著三十幾人在鄯善、於闐等西域國都內清剿北匈奴殘存勢力。

西域諸國已經在匈奴的壓迫下艱難求生,此時的東漢王朝再次踏上西域這片土地,就如同天神下凡,再次解救他們於危難之間。

漢明帝此時還在西域恢復了都護府和戊己校尉制度,讓西域再次掌控在漢人手中。

可惜的是,漢明帝英年早逝,去世之時只有四十八歲,此時帝王更叠引起北匈奴猛烈反攻,救兵遲遲不來,戊己校尉屯兵之處被北匈奴圍城,一場壯烈殘酷的反擊戰就此開始.

慘烈的匈奴圍城戰

公元74年,耿恭和關寵被任命為戊己校尉,此時北匈奴大舉南下,先是闖入車師國,殺掉了車師國國王後,一路打到了耿恭駐守的屯兵之處,將其圍困城中,北匈奴此時氣焰囂張,剛剛大勝車師國讓他們此時士氣大漲。

耿恭率領數百士兵和屯邊百姓駐守金蒲城,面對北匈奴鐵騎進犯絲毫沒有顯露出慌亂,並讓在城頭之上喊道,漢家劍神,其中瘡者必有異!

兵臨城下的匈奴人此時聽聞後紛紛面露驚恐神色,但是遊牧民族的悍勇精神讓他們硬著頭皮開始攻城。

耿恭一聲令下,城頭士兵發射的箭矢黑壓壓的如同暴雨一般落下,匈奴人此時想到剛才耿恭所說的話語,瞬間臉色大變,哀嚎聲遍布城門口。

這些被擊退的匈奴士兵在城門附近安營紮寨,晚上之時,只聽見匈奴賬內滿是哀嚎聲,這些中箭的匈奴人的傷口遲遲不愈合,傷口越來越疼,開始潰爛。

這個情況讓匈奴士兵陷入了恐慌,兵心不穩,耿恭派出數百人小隊開始趁著夜晚敵軍防備不及時而發起進攻。

數百人竟然沖擊數萬人的匈奴士兵,這次奇襲讓匈奴人死傷慘重,匈奴頭領下令撤軍,並且還感慨漢人軍隊實在是讓人畏懼。

匈奴人吃了這次敗仗,士氣雖然受損,但是匈奴人並不肯就此收手,耿恭也預料到匈奴人必定回殺個回馬槍,立刻召集士兵百姓準備前往疏勒城。

疏勒城也就是現在的新疆奇台縣,是一個依山傍水的軍事要塞,在此處駐軍,可以和匈奴人打持久戰。

匈奴人重整旗鼓再次向耿恭駐守的疏勒城發起進攻,這次進攻匈奴人死傷無數,耿恭率領的士兵守城堅如磐石,讓匈奴人十分惱火。

攻城攻不下,那麽就開始支起帳篷準備打持久戰,疏勒城只是一個要塞小城,食物和水源供給十分困難,匈奴人把附近的水源截斷,以此逼迫城內漢軍開啟城門。

疏勒城的漢軍此時面臨的問題十分嚴峻,水源被切斷,西域本身氣候就幹燥缺水,沒有水源供給,士兵和百姓都支撐不了多久。

耿恭開始下令鑿井取水,開始並不順利,直到打井深度到達十五丈時,耿恭為了能夠穩住軍心不散,下跪祈禱神明祝他們獲取水源,此時最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水從打井的地方噴湧而出,此時軍心大振,大喊天佑大漢!

為了動搖匈奴軍心,耿恭還讓士兵們打水在城頭潑水嬉戲,匈奴人看到這一幕齊齊傻了眼,自己本已經截斷水源,這小小的疏勒城到底從哪裏弄出來的水呢?!

疏勒城內最為嚴峻的事情不只是水源還有食物短缺,被圍城後,食物供給來源被切斷,城內士兵只能吧弓弩上的箭弦取下來煮著吃,身上的鎧甲皮革能吃的都拿來煮了,但是這都抵擋不住饑餓的侵襲。

城內士兵此時還接到了一個噩耗,漢明帝駕崩,此時朝堂之上需要為漢明帝舉辦喪儀,全國上下全部守孝,西域這片地區此時屬於無人能夠支援孤島。

即使如此,城內的漢軍依然沒有投降,還把漢軍旗牢牢的掛在城頭之上,誓死不降。

耿恭此時也受到了匈奴人的招攬,匈奴人自古崇拜強者,耿恭英勇善戰,此時在匈奴人心中,他已經不在只是敵人,而是一位讓人敬佩的對手!

耿恭答應了匈奴人的招攬,並且讓匈奴人派使者前來,匈奴使者到了城門之下後,被耿恭抓住並帶上城墻之上,親手殺掉,並且讓城中士兵取走分食。

這也就是千年之後嶽飛那首傳世名句「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由來。

匈奴人目睹自己的使者被宰殺分食的場景後,瘋狂的進攻準備把城內的漢軍抓來報仇,但是漢軍依然悍勇,匈奴人根本就攻破不了這座城池。

此時的耿恭和所有的士兵都在等一個人,那就是此前被派往敦煌駐地求援的範羌。

十三將士歸玉門

範羌趕往敦煌求援時,這則訊息也被上達天聽,漢明帝剛剛去世,此時的漢章帝登基,新帝和朝臣為了要不要出兵西域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朝堂反對派表示,此時西域說不定都已經戰敗,送軍隊去西域,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新帝卻是充滿血性的漢家天子,在支持派的遊說下,堅決要發兵支援,公元75年冬,漢章帝釋出詔令,集結7000漢軍討伐匈奴,解救西域被匈奴圍困的漢軍。

公元76年,漢軍到了柳中城,匈奴人和叛變的車師國軍隊大敗,匈奴人見狀不妙,立刻向北奔逃,車師國再次被收復,

此時卻面對一個比較艱難的選擇,要不要跨越天山,前往耿恭駐守的疏勒城救援,因為此時雖然大獲全勝,但是戰損並不少,很多將領認為此時的耿恭已經被匈奴人所擊殺,沒有必要冒進。

當初被耿恭派出來求援的範羌卻心急如焚,他知道自己此次出來報信,身後還有數百名戰友在等著自己搬救兵救他們,就算是他們都犧牲了,他也要親手為其掩埋屍骨。

範羌帶領著撥給自己的兩千名士兵,前往天山以北的疏勒城,此時正值正月,天山山脈冰封萬裏,寒冷的天氣和險峻的山路,讓範羌所帶領的士兵們行軍極為艱難。

為了能夠解救自己的同袍,範羌和士兵們都咬牙堅持了下來,終於他們趕到了疏勒城,並且成功和城內的耿恭等人會師。

匈奴人根本沒有想到,城內漢軍還能等到援軍,此時會師的疏勒城內加上耿恭只有26名漢軍,曾經數百人卻只留下了26人,這其中的慘烈實在是無法用語言描述。

疏勒城內的漢軍和援軍一同撤退,天山山脈雖然驚險,卻沒有匈奴人的威脅大,這些匈奴人兵肥馬壯,不斷地襲擾漢軍,耿恭和援軍一邊抵抗匈奴人,一邊抓緊時間往南急行。

公元76年三月,耿恭和曾經駐守疏勒城的士兵再次踏入玉門關,從疏勒城出來的26人此時死傷近半,只有13人能夠歸來。

史書描述這十三人:衣屢穿決,形容枯槁,雖然看起來形容枯槁,但是他們是堅守西域的英雄!

當時駐守在玉門關的將領鄭眾十分欽佩這些從疏勒城歸來的將領戰士,並為他們上了奏疏。

「恭以個人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不為大漢恥,這句話振聾發聵,耿恭和其部下,即使被圍困如此之久,內有饑餓之患,外有匈奴侵擾,卻依然堅守城門,誓死不降匈奴蠻夷!真當這一句「不為大漢恥!」

七千漢軍跨越兩千裏奔襲西域,只為解救在西域被圍困的漢軍同袍,其中最讓人感動的是範羌對自己的戰友們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讓堅守在疏勒城的耿恭等人能夠再次回到中原家鄉。

還有耿恭持節不屈,不辱使命的堅守如此長的時間,實在是為其愛國精神所感動。

從漢明帝到漢章帝能夠看出,雖然東漢初期對匈奴的政策有所放松,采取和親等柔軟的手段來遏制匈奴南下,但是西漢一旦國力強盛,就如同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中所說:「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參考資料:【匈奴的發展史,聊聊南匈奴與東漢的多維度關系】

【後漢書·耿弇傳】

【論漢代賦家的民族意識及其歷史建樹】【前沿】2010年 第5期 |

【後漢書】:冬十一月,遣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出敦煌昆侖塞,擊破白山虜於蒲類海上,遂人車師。初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