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介石晚年直言:我這一生只懼怕兩人、敬佩一人!他們分別是誰?

2023-12-24歷史

在電影【大決戰】中,蔣介石在淮海戰役戰前動員時,說了這麽一番話:

「二十年前,我從徐州踏上征途,開始了第二次北伐,中華秋海棠葉遂歸於一統。本黨本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短短二十年之後,這裏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我們的葬身之地了麽?」

雖然歷史上的蔣介石不一定真的這麽說過,但按照他的性格,一定這麽想過。

1928年的所謂「二次北伐」,讓蔣介石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有了不小的聲望。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蔣介石的個人聲望也相應地達到了頂點。

也正因此,蔣介石的內心無疑是高傲無比的,哪怕是敗退到台灣之後,他也不曾放棄過內心的驕傲。

然而,自傲又多疑的蔣介石,卻在晚年期間,曾跟身邊人直言:「我這一生只懼怕過兩個人,敬佩過一個人」。

那麽,能讓蔣介石害怕、敬佩的人,到底是誰呢?

鄧演達和「第三黨」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悍然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至此走向失敗,共產黨選擇了發動武裝起義,以武力推翻蔣介石的統治。而同樣被蔣介石列為打擊目標的國民黨左派,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當時國民黨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鄧演達,他正是蔣介石所說的兩個讓他畏懼的人中的一個。

鄧演達是國民黨的「老人」了,深得孫中山先生的信任。他和蔣介石的關系在最開始也算是很融洽的。1924年2月,身為黃埔軍校籌委會委員長的蔣介石以「環境艱難」為由,撂挑子不幹了,跑回了老家。孫中山因此當即派遣鄧演達前往浙江奉化,勸說蔣介石回廣東。

鄧演達也沒有辜負孫中山的信任,成功將蔣介石勸了回來,執掌黃埔軍校。

在籌建黃埔軍校的過程中,鄧演達可以說是出了大力的,為了保證招生質素,他曾親自前往上海等地考察學生、物色教師,招攬了很多優秀的學生和老師。

然而,當黃埔軍校正式成立後,鄧演達卻受到了王柏齡的排擠,一氣之下選擇了前往德國深造。

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部出現了諸多變故,蔣介石因為肩上兼職太多,沒辦法將太多精力放在軍校上,於是寫信邀請鄧演達盡快回國。不久後,鄧演達就被任命為了黃埔軍校教育長,成為了黃埔三號人物。

鄧演達可以說是一個堅定的國民黨左派,堅決支持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和共產黨關系十分密切。不過,鄧演達的親共主張卻和蔣介石的想法背道而馳。

比如,當蔣介石看到黃埔軍校政治部出版了很多有著共產色彩的宣傳刊物時,說:「如此反宣傳,對於本軍、個人乃至黃埔危害尚小,對於革命前途影響頗大。」

後來蔣介石在南昌建立了中央黨部,準備和汪精衛的武漢國民政府分庭抗禮,鄧演達和蔣介石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惡化。

1927年2月,武漢發起了「恢復黨權運動」,準備控制蔣介石的個人軍事獨裁傾向,並專門成立了一個行動委員會。身為委員會成員之一的鄧演達,接受委派前往廣州,勸說李濟深和武漢方面保持同步,結果遭到了李濟深的拒絕。

此舉讓蔣介石大為光火,尤其是當他得知鄧演達還曾試圖勸導黃埔學生「反蔣」後,氣得大罵:「演達誠妄人也!」蔣、鄧二人的關系至此徹底破裂。

1927年汪精衛正式背叛革命前夕,鄧演達於6月30日發表了【告別中國國民黨的同誌們】宣言,對武漢政權不再支持「聯共」政策,反而試圖對蔣介石妥協的傾向大加譴責,正式宣布辭去總政治部主任一職。之後,鄧演達秘密出國,於同年11月1日和宋慶齡,陳友仁等人在莫斯科發表了【對中國及世界革命民眾宣言】,公開反蔣。

在歐洲住了兩年多後,鄧演達於1930年5月回國,並於三個月後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 人稱第三黨 ),主要政治路線是:「 在資產階級的領導下,實作反帝、反封建、反蔣介石的‘平民革命’,建立以工農為基礎,以農工為中心的‘平民政權’,最終實作社會主義 。」

為了實作這一目標,鄧演達專門組織發起了「黃埔革命同學會」,蔣介石的嫡系羅卓英、杜聿明、宋希濂、周至柔等人都參與了進來,陳誠也被發展為了第三黨的「秘密黨員」。

鄧演達的「第三黨」發展很快,在很短時間內就先後在南京,北京,廣東等14個省市建立了基層黨組織。

1931年8月,鄧演達準備前往江西策劃武裝起義,結果被叛徒陳靜齋泄露了行蹤,於17日在上海愚園路愚園坊20號被當局逮捕,逮捕理由是「鄧演達是共產黨」。

抓到鄧演達後,蔣介石內心又是高興又是糾結。高興的是鄧演達總算被抓住了。當他得知鄧演達回國後內心一直惶恐不安,他寧願鄧演達跑去投奔共產黨,也不願意看到鄧演達回來後自立門戶,跟他搶黃埔學生。一旦失去了黃埔系,那蔣介石就失去了立身之本。抓到了鄧演達,他總算可以睡個好覺了。

蔣介石猶豫的是,鄧演達畢竟非常人可比,黃埔系將領多與他有舊,鄧遠達本人還當過北伐軍總司令政治部主任、武昌攻城司令,打仗時還喜歡身先士卒,在軍隊中威望甚高,別說殺鄧演達了,他連公開審訊都不敢,就怕黃埔系鬧事。

為此,蔣介石多次派人去勸鄧演達,只要願意和他合作,取消第三黨,立馬委任他為「剿匪」副總司令,結果遭到了鄧演達的斷然拒絕。

沒過幾天,「九一八」事變爆發,舉國上下一片沸騰。本就因為扣押胡漢民引發寧粵對峙的蔣介石,遭到了朝野上下一致譴責。各地出現了大量的反蔣活動,以及要求釋放鄧演達的呼聲,蔣介石不得不為下野做準備。

在蔣介石為「將鄧演達放了還是將他殺了」而感到糾結的時候,他的親信戴季陶提出了警告:「 今日可怕的敵人不在汪精衛、陳濟棠。能動搖根基,分散黃埔革命力量的,除鄧演達之外無他人。 」戴季陶的這番話徹底堅定了蔣介石殺鄧演達的決心,而胡宗南等20多名黃埔畢業生,寫聯名信請求保釋鄧演達的舉動,更是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正是因為手裏握著黃埔系,蔣介石才敢決定「二次下野」,他堅信過不了多長時間自己就能重再次上台。問題是,如果鄧演達活著,蔣介石下野之後黃埔系很可能選擇擁戴鄧演達,那他就真的沒戲唱了。

因此,在蔣介石正式下野前夕,密令自己的衛士長王世和將鄧演達暗殺了。

1931年12月,鄧演達被暗殺的訊息泄露,悲痛萬分的宋慶齡公開譴責蔣介石的罪惡行徑,此事黃埔系學生中也引起了巨大轟動,幾乎就在一夜之間,上海等很多大城市都貼滿了「打倒蔣介石!」、「為鄧演達報仇!」之類的口號。

也正因為鄧演達給蔣介石造成了這麽大的影響,哪怕是到了晚年,蔣介石仍然畏懼著他。

毛主席:蔣介石畏懼的「一生之敵」

令蔣介石畏懼的第二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毛主席。

毛主席和蔣介石算得上是「老交情」了,早在1924年他們就見過面。

1924年1月20日,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市廣東高等師範學院正式開幕。當時毛主席是湖南省的國民黨員選出來的正式代表( 根據中共「三大」決議,毛主席以個人身份加入了中國國民黨 ),在會場裏,他第一次見到了蔣介石。不過,當時的蔣介石在國民黨內影響力並不大,只是列席會議,連正式代表都不是,因此兩人之間也沒有什麽交流。

當毛主席在會場內展現個人的影響力和才華的時候,蔣介石只能安安靜靜地聽著,此時的他完全不會意識到,會場上這個操著一口湖南口音的年輕人,會是他的「一生之敵」。

1924年1月30日,毛主席成功當選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在國民黨的黨內地位遠在蔣介石之上。不過僅僅過了兩年,毛主席和蔣介石的身份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當1926年1月國民黨「二大」開幕時,帶領軍隊取得節節勝利的蔣介石成為了「東征英雄」,而毛主席雖然在國民黨當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但手裏沒有一兵一卒,在國民黨內影響力比不上蔣介石。因此他又一次成為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而蔣介石則成為了中央執行委員。

也正是在這一年,蔣介石釀造了「中山艦事件」和「整理黨務案」,開始清理國民黨內的中共黨員。看清了蔣介石反動本質的毛主席,當即辭去了代理宣傳部長的職務,正式和蔣介石分道揚鑣。

當然,對於蔣介石而言,這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古人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誰會在意一個手裏沒兵,喜歡宣揚「農民革命」的書生呢?

進入1927年後,鑒於國共合作徹底破裂,中國共產黨正式決定透過武裝暴動的方式開展革命。毛主席發動秋收起義後,率領部隊開辟並擴大了全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槍桿子裏出政權」「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思想,也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對付國民黨的重要法寶。

1927年至1934年,中國共產黨總共開辟了數十個革命根據地,和蔣介石打了七年的仗,最終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撤出中央蘇區,開始長征。原以為能松一口氣了的蔣介石,眼睜睜的看著損失慘重的紅軍部隊,在遵義會議後就像是有如神助一般,在一年時間裏左右騰挪,轉戰了14個省,將他的追擊部隊遠遠甩在後面,最終順利抵達陜北。

蔣介石再自大,也不得不承認毛主席是一個「大敵」,絞盡腦汁地想除掉他。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不止一次的提出「請毛先生出來做事」,或者「請毛先生來重慶商談抗戰事宜」,結果都被周總理擋了回去。

1945年,蔣介石再三對延安發出邀請,請毛主席前往重慶和他就和平建國問題進行談判。毛主席認為蔣介石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害自己,就在日本宣布投降13天後的8月28日去了重慶,見到了已經19年沒有見過的蔣介石。

在談判期間,蔣介石一直沒有放棄「和平收編」的想法,在他給各戰區司令長官的密令中明確寫道:「 彼如不能在軍令政令統一原則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中統也擬定了「以蔣總統要經常咨詢國事為由,將毛澤東扣押在重慶」的計劃。

對於蔣介石暗中設下的各種手段,毛主席處變不驚。他一邊向延安下達指示,要求盡快運送幹部前往東北等地建立解放區,一邊指示部隊狠狠打擊來犯之敵:「不用擔心我。你們打得越好,我越安全。」就這樣,在9月10日至10月12日的上黨戰役中,我軍殲滅了進犯的13個師和1個挺進縱隊的國民黨軍,鞏固了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後方安全。

而蔣介石果然沒敢動毛主席,在上黨戰役即將結束時和毛主席簽署了【雙十協定】。

1946年,蔣介石悍然撕毀和平協定,對我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解放戰爭全面打響。人民解放軍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只用了三年時間就徹底逆轉局勢,將國民政府打的四次遷徙,從南京跑到廣州,之後又跑到重慶、成都,最終去了台北。

如此「慘痛」的教訓,也難怪蔣介石會對毛主席產生畏懼之情了。

至此,蔣介石兩個畏懼的人都說完了。那麽,讓他敬佩的那個人是誰呢?可能有些朋友猜測是孫中山先生,然而事實上,蔣介石口中敬佩的另有其人。

蔣介石敬佩的人:周恩來

事實上,周恩來總理和蔣介石曾經是一對關系十分要好的同事,彼此之間也十分欣賞。

周總理小蔣介石10歲半,兩人同為浙江老鄉,而且同樣周遊各地求學,並受時代影響成為了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可以說,在最開始,他們兩人的人生經歷還是挺相似的。

1924年蔣介石當上黃埔軍校校長後,為了培養軍事人才,專門請曾在西歐留過學的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張申府,挑選一批有過國外留學經驗的優秀人才前來黃埔執教。正巧周恩來剛於1924年8月從巴黎歸來,於是張申府就將包括周恩來在內的50人推薦給了蔣介石。

周恩來進入黃埔後展現了驚人的天賦,很快就被任命為了政治部主任。正式就職後,周恩來對政治部進行了一番大力整治,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925年2月,國民政府決定東征討伐陳炯明。隨軍行動的周恩來在這期間展現了天才般的組織領導能力,蔣介石因此對他十分欣賞,曾不無驕傲的對人誇耀稱:「 黃埔軍校裏我最得力的助手有兩個,一個是周恩來,一個是鄧演達。

後來蔣介石發動「中山艦事件」後,他手下的人在未得到命令的情況下,直接把聞訊趕來的周恩來給軟禁了。雖然蔣介石知道此事後迅速下令釋放了他,但兩人之間的關系再也不像之前那般和諧了。

1926年7月,國共兩黨決定發動北伐戰爭以統一全國,蔣介石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很多人向蔣介石推薦由周恩來來擔任北伐軍政治部主任,蔣介石自己也有這個意思,遂設宴款待周恩來,邀請惲代英作陪。

在席上,蔣介石稱呼周恩來為「恩來兄」,邀他跟自己一同北伐,結果被周恩來婉拒了。

後來,周恩來以中央組織部秘書的名義前往上海,指揮工人們發動了第三次武裝起義,成功將上海軍閥武裝趕跑了,北伐軍也因此順利的進駐上海。

此事之後蔣介石對周恩來更是刮目相看,逢人便誇贊他。周恩來對蔣介石在北伐期間的表現也是很欽佩,但他也一直沒有放下對蔣介石的警惕之心。尤其是蔣介石毫不遮掩地表示要「收編」工人糾察隊後,更是讓周恩來確認,蔣介石肯定不會真的遵從孫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

果然,1927年4月12日,5天前還一臉慈祥的給工人糾察隊送「共同奮鬥」錦旗的蔣介石,悍然對糾察隊舉起來屠刀,國共合作破裂,周恩來和蔣介石也徹底決裂。

對於中國共產黨,蔣介石從來沒有手軟過,雖然對周恩來十分欣賞,但蔣介石還是多次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捉拿他,結果沒有一次成功。

蔣介石沒有想到的是,1936年,他出重金都沒抓到的周恩來,竟然自己跑來見他了。當然,是在蔣介石被軟禁的情況下。

西安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應張學良、楊虎城邀請,讓周恩來前往西安調停此事。雖然蔣介石手裏有著很多共產黨人的鮮血,周恩來還是盡棄前嫌,勸說張、楊二人釋放蔣介石。之後,周恩來前往蔣介石被囚禁處看望這位曾經的「領導」。

當周恩來見到緊張的躺在床上的蔣介石時,仍然禮貌的稱呼他為「先生」,並關切的問候了他的身體狀況。在會面期間,蔣介石不自覺的又拿出了「委員長」的架子,而周恩來也給足了他面子,表示如果同意國共合作,紅軍可以聽從蔣先生指揮。

這讓蔣介石十分受用,口頭答應和中國共產黨進行合作,並對周恩來說道:「恩來,你是中共最有理智,也最有人情味的同誌。」

不久之後,國共兩黨開始就第二次合作進行談判,在這期間,為了表示中國共產黨的誠意,周恩來決定於1937年3月5日,即宋美齡40歲生日這一天送蔣介石一份大禮。

自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國民黨政權和蘇聯的關系迅速惡化,蔣介石留在蘇聯的長子蔣經國被發配到了西伯利亞,雖然蔣經國寫公開信表示要與蔣介石斷絕父子關系,但是蘇聯方面還是沒有同意他的回國申請。

周恩來為此專門透過共產國際和史太林取得聯系,勸說他同意批準釋放蔣經國回國,並在宋美齡生日當天將此事告訴了蔣介石。蔣介石對此大為感動,專門讓宋美齡前往周恩來的住處當面致謝。

抗日戰爭爆發後,周恩來應蔣介石之邀擔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在爭取蘇聯、美國、英國援助方面立下了極大的貢獻。也正因此,當1939年周恩來因墜馬導致粉碎性骨折,可能有終身殘疾的風險時,蔣介石專門下令,從本就緊張的飛機中抽出一架來,送周恩來前往蘇聯治病。

對於周恩來,蔣介石可以說是十分敬佩和欣賞的。眾所周知,蔣介石有寫日記的習慣。在他持續了57年的日記中,基本上將所有人都罵了一遍,不管是宋子文、孔祥熙、還是宋美齡,他都罵過。然而對周恩來,蔣介石卻不吝稱贊之語,在日記中對之連連稱贊。

後來,蔣介石還曾對身邊的人說:「 周恩來文可安邦,武可定國,可惜他投了共產黨! 」可見,對於周恩來,他是真的十分欣賞和敬佩的,哪怕到了晚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