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88年西花廳海棠盛開,鄧穎超想起周總理:看花的人已經走了

2024-04-22歷史

1988年4月,在北京市 中南海西花廳的大院中,十余棵海棠競相開放,在春風中搖曳著身姿。院子裏宛若一片紅霞,鮮艷妍麗。

海棠樹旁,一位老人孤獨的站在那裏。她癡癡的望著盛開的海棠出了神,似乎在透過它們看著另外一樣東西。

許久,老人才緩緩的移動了腳步。她走到一棵海棠樹下,輕輕地拾起地面上掉落的海棠花,自言自語的說道:

「恩來,你看,你最喜歡的海棠我給你照料的很好。只是你這位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

那麽,院中這位看花的老人和周總理是什麽關系?他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因公得病

1976年1月8日上午9點57分,病床上的周總理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病房中,一位婦人撲倒在周總理的床前,大聲的哭泣著。而這位婦人,正是海棠樹下看花的老人,也就是周總理的妻子:鄧穎超。

1967年2月2日,日以繼夜操勞政事的周總理被查出了心臟病。當時醫生的建議是住院治療,但是卻遭到了周總理的拒絕。他認為,心臟病並不是什麽大病,無需住院治療。

「不行。」陪同周總理前來醫院檢查的鄧穎超立刻就表示反對:

「你這個病,就是因為整日過度操勞才得上的。既然現在醫生都提議讓你住院了,你就聽醫生的,住院接受治療。也趁著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不是很好嗎?周同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我知道,但是我現在確實不宜待在醫院,我還有很多事務沒有處理。人民需要我,國家需要我。」周總理反駁鄧穎超說。隨後,二人就周總理是否應該接受醫生的建議發生了爭執。

最終,鄧穎超還是拗不過周總理,兩人達成了協定:周總理可以不住院接受治療,但是必須配合醫生,按時吃藥,並定期進行檢查。

次日,上班的周總理看見辦公室的門上貼著一張大字報,上面赫然寫著八個大字:「註意睡眠,保證休息。」

周總理欣然一笑,他知道這是同事在關心自己。於是,他就提筆在上面回復了另外八個字:「誠懇接受,要看實踐。」接著便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同年4月,患有心臟病的周總理在日夜操勞下,癥狀愈發嚴重,開始出現了心絞痛和頻發室性早搏的癥狀,每夜必須吸氧才能入睡。

1970年9月5日,周總理被確定心臟已經出現異常。

兩年後,在確診心臟病後的第5年,周總理又被檢查出了膀胱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便中帶血的癥狀越來越嚴重,但是他仍不顧眾人的勸說,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1973年3月,在鄧穎超的強烈要求下,周總理才決定正式向中央請假接受治療。為了不耽誤公事,他還特意寫了一篇報告給毛主席,希望其能夠早日安排人員接手自己還沒有處理完的事務。

毛主席在收到周總理的報告後,感慨萬分,立刻批準了。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周總理在鄧穎超的陪伴下,去到了玉泉山的一個醫院,做了全面的檢查並接受了相關的治療,病情終於得到了控制。離開醫院後,周總理又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始終堅持一邊工作一邊治療,並將工作放到了第一位。

終於,在長期的勞累下,周總理的病情還是惡化了。1974年3月,周總理被查出癌癥復發。同年6月1日,他住進了北京市解放軍305醫院,接受全面的治療。

病房中的周總理仍不「老實」,在病床上處理著公務。鄧穎超曾經和醫院的護士抱怨說:「他把辦公室帶進了病房裏。」

在1974年到1975年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周總理帶病先後出席了「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五周年招待會 和「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會議,並且都做了重要的講話。

除此之外,他甚至還在病房裏接待了外賓。當外賓擔心的詢問周總理的病情時,他只是十分坦然的告訴外賓: 這是自然法則。

病床上,周總理甚至對醫護人員說:他的病在醫院待下去已沒有多少意思了,可否搬回家去住,醫院裏還有好多病人,醫護人員應該去照顧他們。很多人都被周總理這種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但是只有鄧穎超知道,他應該也是想念院中的海棠了。

1976年1月7日晚上,病床上的周總理留下了最後一句話:他這裏沒有什麽事了,醫護人員還要去照護別的生病的同誌,那裏更需要他們……

最後的陪伴

自從1967年周總理被確診得了心臟病,鄧穎超便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照顧他。就這樣,整整堅持了十年。

「我第一次見到她時,她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仍是精神抖擻的樣子。」

北京解放軍305醫院的一名護士在事後的采訪中,是這麽描述鄧穎超的。

「周總理當時住在我們的醫院,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鄧穎超前輩過來看望周總理。早上很早就過來了,然後就一直待在周總理的病床中,直到很晚才回去。當時我們都勸她,周總理有我們照顧就夠了,她老人家也應該註意保重身體。她每次都笑著答應我們,但是第二天卻又早早的出現在醫院的門口。漸漸地,我發現她越來越消瘦。我想,若不是她自己的年齡也很大了,她一定會選擇一直留在醫院照顧周總理的吧……」

1967年,在周總理第一次被檢查出心臟病時,鄧穎超就是否應該住院接受治療與周總理起了爭執。雖然最後沒有說服周總理,但是在離開醫院後,她每日都監督周總理吃藥,定期陪周總理去醫院做檢查。

1972年5月18日,在從醫生的口中得知周總理已經被確診為膀胱癌之後,鄧穎超顯得異常平靜,她只是默默的低下了頭。沈默了許久,她前往了周總理所在的病房。

開啟病房門的那一刻,鄧穎超發現周總理正在等著自己。

「怎麽樣,醫生有沒有告訴你我還能活多久?」周總理笑著問向鄧穎超。原本就強壓著悲傷的鄧穎超在聽到周總理的話後,立刻繃不住了,她一邊哭著一邊朝周總理喊到:

「早就告訴你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非要把自己的身體搞垮幹什麽?」

「鄧穎超同誌,請你註意場合,這裏是醫院,不要大喊大叫。你也不要哭,有病我們就治。」周總理對鄧穎超說。和周總理已經認識了54年的鄧穎超,清楚的了解周總理的個性,她知道現在自己再抱怨什麽都是沒有用的,為今之計就是配合醫院的治療。

此後,鄧穎超的身影就一直往返於305醫院和 中南海西花廳之間。

1975年3月26日晚上,鄧穎超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了家。此刻又從醫院傳來一通電話:周總理的病情突然惡化了。年過七旬的鄧穎超不顧家人的反對,親自前往醫院。當她來到醫院時,才發現周總理已經被送進了手術室。在手術室的門口,還有其他的人正在等候著。

見到鄧穎超,眾人不禁紛紛前來勸說:「鄧前輩,這麽晚了您怎麽還來了?您放心,醫院裏面有我們幾個就可以了。您應該回去歇息歇息,等一有什麽訊息,我們一定馬上通知您。」

「不,裏面現在正在接受治療的是我的愛人,我必須留在這裏。」鄧穎超回答說。

幾個小時後,周總理終於從手術室裏被推出,鄧穎超也終於松了一口氣。

同年4月的一天,病房中的周總理看向窗外,對鄧穎超說:「院子裏的那幾棵海棠樹今年開花了嗎?開的美不美?我真的很想再去看看它們。」

鄧穎超心頭一酸,她也想和周總理再一起欣賞院子中的那幾棵海棠啊,但是周總理當時的病情已經嚴重到無法下床了。次日,鄧穎超便帶著幾株海棠花來到了周總理的病房。

「恩來,你看,它們長得真的很漂亮。你一定要趕緊好起來,到時候親自去院子裏看看這盛開的海棠。」鄧穎超說。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周總理的病房中總是會有幾株盛開的海棠花。

1976年1月,在周總理病逝後,鄧穎超並沒有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整日以淚洗面。她堅強的處理著周總理的後事,甚至告訴醫院的醫護人員:

「恩來說過,現在對癌癥的治療還沒有好辦法,他一旦死去,你們要徹底解剖檢查一下,好好研究研究,能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他很是高興。你們要支持他的這一行動。」

事後,負責遺體解剖的韓宗琦告訴鄧穎超:當他們慢慢將被單掀開,露出總理消瘦的面容和腹部的幾處手術刀疤的時候,他們的心裏都十分難過,當報告各個主要的臟器都有癌瘤轉移的時候,有人再也忍不住哭了出來。聽到這的鄧穎超也忍不住放聲痛哭起來。她明白,這一次,她的愛人是真的離開她了。

美好愛情

1988年4月,在北京市 中南海西花廳的大院中 ,鄧穎超望著院子裏盛開的海棠,想到的不是別的,正是她和周總理的過往。

1904年2月4日,鄧穎超出身在廣西省南寧市的一個官吏家庭。在那樣動亂的大背景下,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鄧穎超三歲時便失去了父親,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不過好在她的母親是一個堅強開明的人。在母親的照顧下,鄧穎超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身上也具備著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愛國情懷。

1919年,鄧穎超以優異的成績被天津市的直隸第一女子學院錄取。在這一年,爆發了浩浩蕩蕩的五四運動,北京的學生打起頭陣。訊息很快便傳遍了全國,傳到了16歲的鄧穎超的耳中。她毅然決定,自己也要參與這場運動。也就是在這場運動中,她認識了自己一生的伴侶:周恩來。

此時的周總理剛從日本留學歸來,就讀於 天津市南開中學。在一次遊行中,鄧穎超很快便註意到了這個走在隊伍的最前面,正在大聲吶喊的風度翩翩的少年,一時間就被其吸引。在遊行結束後,鄧穎超毫不猶豫的來到了這個人的面前。

「你好,我叫鄧穎超。」鄧穎超對周總理說到。

看到面前的女子,周總理也禮貌的向對方介紹了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裏,兩人一起參與了大大小小的各項活動。

1921年11月,24歲的周總理認為,要推進中國的革命,還需要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於是,在這一年中,他憑借著優異的成績拿到了前往法國留學的機會。但是當時的鄧穎超卻無法與他同行。在周總理離開前,兩人約定至少每個月要有一次書信往來。隨後,便各赴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中去了。

1923年,時隔一個月,鄧穎超又收到了來自法國的信件。只不過,這一次信封裏的是一張明信片。在這張明信片上,印有卡爾·李蔔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的畫像。上面寫到:希望他們兩個人將來,也像卡爾·李蔔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一樣,一同被送上斷頭台。

卡爾·李蔔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是一對革命夫婦,周總理的這張明信片,不僅表明了自己投身於革命的決心,更是挑明了自己對鄧穎超的愛慕之情。

很快,鄧穎超便回了一封信給周總理,信中表示,自己願意和他成為第二個卡爾·李蔔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就這樣,兩人正式確立了戀人關系。

1924年,周總理從法國留學歸來。在機場中,他遠遠的就看見了早已等候多時的鄧穎超。當周總理來到鄧穎超的面前時,兩人只是相視一笑。

1925年8月8日,鄧穎超與周總理終於結婚了。婚禮雖然很簡陋,但是對於鄧穎超來說,已經足夠了。婚後,兩人並沒有沈浸在新婚的喜悅中,很快便又投身於中國的革命中去。

一陣春風吹來,將鄧穎超從回憶中拉出。鄧穎超看著這滿院盛開的海棠,突然起身回到了自己的屋中,提筆寫下了【海棠花祭】。

1992年7月11日,鄧穎超逝世。

今時今日,又值人間芳菲的四月天,南海西花廳大院中的海棠一定又再一次絢麗綻放。

「看花的主人」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是他的故事卻被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所記住。

讓我們再次向周總理致敬,向鄧穎超前輩致敬,感謝他們為我們的國家所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