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變後,中央命令重建新四軍軍部。新組建的新四軍下轄7個主力師和一個獨立旅,其中
1師由蘇北指揮部所屬部隊改編而來,師長粟裕,政委劉炎,副師長兼1旅旅長葉飛,政治部主任鐘期光,還有王必成、陶勇這兩員悍將分別為2、3旅旅長;
2師由原江北指揮部所屬部隊改編,師長張雲逸,政委鄭位三,副師長羅炳輝,政治部主任郭申述。下轄3位旅長依次為梁從學、成鈞、譚希林(三人都為開國中將);
3師由黃克誠帶來的八路軍第五縱隊組成,師長兼政委黃克誠,副師長張愛萍,政治部主任吳文玉。所部三位旅長依次為彭明治、田守堯、張愛萍;還有洪學智、韋國清、宋維軾、覃健等名將;
4師是原來的八路軍第四縱隊改編而來,師長兼政委彭雪楓、參謀長張震、政治部主任肖望東。三個旅長依次為劉震、滕海清、譚友林;
5師是原豫鄂挺進縱隊,師長兼政委李先念,該部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只是建制上隸屬於新四軍;
6師由新四軍江南部隊改編而來,師長兼政委譚震林,參謀長兼16旅旅長羅忠毅,另一旅長為江渭清。該師實力較弱,僅有兩個旅外加一個保安司令部;
7師是皖南突圍部隊和第三挺進團合編而來,師長張鼎丞、政委曾希聖、副師長傅秋濤,該師僅下轄一個旅。
由此不難看出,6師在新四軍中實力屬於較弱的一支,不僅兵員不如兄弟部隊充足,軍事幹將也明顯不足。
更重要的是,他們所活動的區域——蘇南地區地形復雜,各方勢力魚龍混雜,既有日偽軍橫行霸道,同時又被長江、蕪湖、天目山等地形限制,輾轉騰挪空間不大,而且地靠淞滬,與敵人相距太近。
1941年8月,處在蘇南的6師在敵軍的重兵壓迫下作戰失利,所部18旅奉命轉移到了江北避敵鋒芒。3個月後,留在蘇南的一個旅,即16旅在溧陽塘馬遭到日偽合圍,旅長羅忠毅、政委廖海濤英勇犧牲。這對6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12月上旬,譚震林率領6師師部北渡長江,進入了粟裕所在的蘇中軍區。
6師師長譚震林,雖然在軍事上也有所貢獻——3年遊擊戰期間,他的張鼎丞、鄧子恢並稱堅守閩西的「東南三傑」,當時的軍事指揮主要就是靠譚震林,但更擅長的還是政治工作。由於他身兼6師師長和新四軍副政委兩個要職,常常而導致他分身乏術。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做出了將譚震林的6師並入粟裕的1師的決定。42年10月26日,毛主席命令:「一、六兩師領導機關對內合並,由粟裕同誌統一指揮。」
至此,粟裕除了指揮1師和已經渡江的18旅,還指揮蘇南地區的16旅。其所轄兵力達到了5個旅,地盤一下子擴大了一倍,成了新四軍各師中實力最強的一支。
1944年12月,粟裕奉中央之命,率領1師和6師主力南渡長江,挺進江蘇、浙江,被任命為蘇浙軍區司令員,譚震林為政委(未到職)。
粟裕於是又成為指揮蘇浙軍區和原蘇中軍區的,所轄跨越江南、江北兩大軍區的軍事主官。
抗戰勝利後,隨著羅榮桓率山東主力挺進東北,新四軍部隊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北遷,以填補羅榮桓留下來的空白。在這一背景下,羅炳輝率領新四軍2師、張愛萍率領新四軍4師、譚希林率領新四軍7師先後進入魯南根據地。(3師黃克誠率部去了東北,5師李先念在中原,6師和1師合並)
此時的粟裕還在長江以南的蘇浙軍區領導工作,本著「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方針,中央決定暫時放棄江南,將粟裕所部也調往山東。
粟裕接到命令後,除留下了一小股部隊在江南堅持遊擊外,主力6.5萬人開始著手分批北渡長江,向魯南挺進。
新四軍江北、江南的主力紛紛北上,給原新四軍和華中局所屬的主要區域帶來了兵力上的空缺。
中央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經過深思熟慮,他們認為「(粟裕)江南撤退,但江北(原新四軍主要地帶)必須控制,不可放松」,新四軍主力北移後,應該重新組建一個新的華中分局,堅持原地鬥爭,由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三人組成。
但問題在於,這三人都不是軍事幹部,華中局書記饒漱石、新四軍代軍長張雲逸等人於是考慮讓粟裕不去山東,而是留在華中主管軍事。
之所以選擇粟裕,首先是因為粟裕在過去的幾年裏戰功突出,已經成了新四軍中最耀眼的明星,黃橋戰役、車橋戰役、天目山戰役讓他大放異彩,毛主席因此對周總理等人誇贊說:「粟裕同誌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指揮四五十萬軍隊」,這是一個大戰略區的級別,由粟裕來指揮華中軍區的戰事正好符合主席的預期。
第二是因為粟裕在抗戰期間,長期在華中蘇浙活動,作戰經驗豐富,對地形民情了然於心。
華中局的電報發出後,中央很快回復:「同意粟裕留華中任司令」。
10月14日,粟裕首次看到了中央任命他為蘇皖軍區(即華中軍區)司令員,張鼎丞為副司令員的電報。他看後頗為不安,認為張鼎丞同誌德高望重,自己過去長期在他的領導下工作,由張出任正職,自己為副更利於工作和團結。
粟裕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饒漱石,饒漱石卻認為,在大規模戰爭即將到之際,還是讓粟裕為正比較好,所以並未同意他的意見。
粟裕返回駐地後,讓機要科暫扣下中央的任命電報,又親自向中央寫了一封電報說明自己的想法。毛主席看後,認為讓粟裕出任華中軍區司令員是非常恰當的,並沒有同意粟裕的謙虛之舉。
華中局於是正式釋出通知,但粟裕仍然覺得不妥,再次給毛主席致電請求改任副職。中央領導經過慎重研究,最終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讓張鼎丞為華中軍區司令員,粟裕為副司令員;同時,將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司令部份開,讓粟裕兼任野戰軍司令員,負責軍事行動。
至此,粟裕才不再推辭。
毛主席的眼光果然準確,粟裕走馬上任之後沒多久,就率領華中野戰軍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光榮勝利。毛主席收到戰報大喜,將其作戰經驗通報全軍,要求各區「仿照辦理」。朱德總司令也盛贊:「粟裕在蘇中戰役中消滅的敵人,比他自己的兵力還多。」
後來,華中野戰軍有序結束蘇北,與陳毅指揮的山東野戰軍領導機構合並,華野由此形成,沒過多久,毛主席就專門給山東軍區發去電報:
「陳(毅)張(鼎丞)鄧(子恢)曾(山)粟(裕)譚(震林)團結協和極為必要。在陳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你們六人經常在一起,以免往復電商貽誤戎機),戰役指揮交粟負責。」
「戰役指揮交粟負責」,這短短的8個字,再次體現了毛主席對粟裕的無限其中,也是他在天目山大捷後,預言「粟裕同誌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的又一次委以重任。
到1949年1月,華野改編為三野時,已經下轄7、8、9、10四個兵團15個軍1個縱隊1個特種兵縱隊,共計58萬人,粟裕也真正成為了指揮四五十萬軍隊的傑出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