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80年代,徐向前突然叫停一項持續20年的重大工程,鄧小平強烈贊同

2023-12-23歷史

新中國成立以後,經歷了無數的坎坷和艱難,有的是敵人造成的,有的則是自然造成的。但無論哪一種阻礙,都在新中國的領導人們英明領導之下,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這些難關。

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國解放軍面臨著一場充滿生機的全新變革時期,鄧小平糊徐向前、葉劍英、聶榮臻幾位中央軍委副主席共同挑起了整軍建軍的重擔。

在我軍這場巨大的轉變時期,幾位開國元帥繼續身負重任,為中國的建設做出巨大貢獻。劉伯承元帥的身體並不是很好,主要以休養為主,極少過問政事。徐向前、葉劍英、聶榮臻三位元帥,則始終站在鄧小平身邊,為他保駕護航。

有了這幾位開國元帥的支持,鄧小平的工作開展起來就會順利很多。其中,徐向前元帥在諸多事情的決策上,提出的建議總會與鄧小平不謀而合,令鄧公獲益良多,經常在主持各種重要會議時,主動邀請徐向前一同參加,徐向前也經常會提出一些極具建設性意義的議題。

重要提議

1982年,徐向前在一次軍隊的重要會議上,就突然提出了一個令與會人員全都震驚的議題——停止已經持續了20年左右的戰備工程。眾人之所以吃驚,一來,徐向前時任國防部長,這個議題由他提出來,極具份量;

二來,他口中提到的這個「戰備工程」,是一項全國範圍內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並且持續了多年的重要工程。此刻,由徐向前提出要停止,自然會讓在場的與會人員吃驚。

說起這項「戰備工程」,可能一些年輕的讀者朋友已經了解不多,但年紀稍微大一些的讀者朋友,相信都會記得這項工程中的一個重要專案,那就是當年在國內辦得轟轟烈烈的「大小三線」工程。

「大三線」、「小三線」國防戰備工程的實施,大概就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末那段時期了。彼時,新中國成立時間不長,距離抗美援朝勝利的時間也沒過去幾年,國際上要面對美國的施壓,國內百廢待興,內外交困之際,又因為國際局勢的不穩定,要時刻準備迎接隨時可能爆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關於當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論調,並非電洞來風,蘇美競賽,互不相讓,誰成為未來的超級國家尚未可知,兩者之間的爭鬥從未間斷。資訊戰、科技戰、冷戰等手段,誰敢保證不會由此引發席卷全球的大規模戰爭呢?

所以,中國作為經歷了二戰的國家,提前備戰不失為明智之舉。但備戰該怎麽備,備到什麽程度,主要防備誰,這些問題都需要確定。當時軍界討論較多的議題,就包含「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哪個國家會打中國」這個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討論非常激烈,爭議也大,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徐向前當時在養病,並未直接參與討論,自然也就沒有給出相關的看法。討論固然有好處,但戰備工作緊迫,必須要有人站出來拍板定調才行。

這個時候,還是素來以高瞻遠矚著稱的毛主席親自拍板定調。毛主席認為,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都不會來打中國,可能來和中國打仗的人,只有美國人、蔣介石、印度人和日本人。

有了毛主席定調,戰備工作的重心和方向就有了,主要需要防備的人也就明確了。但此時還面臨一個問題,戰備工作要準備到什麽樣的一個程度?在明確了防備誰、防備哪裏以後,防備到什麽程度確實就成了關鍵問題。

經過多番商討以後,關於這個問題的戰略指導思想也隨之出爐,「早打、大打、打核戰爭」。顯然,從這個指導思想來看,中國當時的備戰準備十分充分,極力想避免重蹈二戰期間準備不足的覆轍,一旦真的發生世界範圍的戰爭,中國必然會占據有利地位。

相關問題被逐一解決,相關方向逐步確立以後,為了迎接可能發生的大戰,中國主要進行了兩方面的工作:

其一,緊急擴軍。擴大軍隊數量,確保在兵力上不落後任何可能來與中國打仗的國家;

其二,進行戰備工程建設。毛主席提出了「三線建設」的戰略構想,將全國劃分為前線、中間地帶和三類地區,分別簡稱為一線、二線、三線。簡而言之,要將重工業和重要設施,以及軍工企業遷往三線,同時保證三線之間的交通線,構建一個穩定大後方。

此次緊急擴軍,規模之大,可謂是前無古人。擴軍計劃開始實施之初,率先行動起來的是民兵,當時稱之為「大建民兵師」。當時建設民兵師的巔峰時期,民兵師的數量高達5175個,民兵師的兵力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2億之多。

要知道,這個數碼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國、蘇聯的全國人口總數,真可謂是龐大。即便這個數碼放在國內,也已經占據了當時全國人口的三成以上。

對於如此規模的民兵數量,軍中的一些將帥其實是有些看法的,畢竟民兵的數量看上去嚇人,但真正在戰場上能夠發揮出什麽樣的戰鬥力,誰都無法保證。而且,如此龐大的民兵數量,戰時的後勤補給如何保障?

隨著時代變遷,科技不斷發展,機械化部隊逐漸成為戰場上的主角,以前那一套人多力量大的戰法正在逐步淡出歷史舞台。2.2億的民兵在未來的現代戰爭中,究竟能夠發揮多大威力?這些問題無可避免,但軍中將帥中卻罕有人將這些問題擺到桌面上來講。

即便是當時分管過民兵工作的徐向前,也並未就此事發表過什麽看法。這倒不是因為大家不願意說,實在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誰都無法拿出更好的方案。彼時的新中國仍處於艱難時期,想要迎接即將到來的戰爭,也只能采取這樣的戰備手段。

形勢比人強,非常時期就要用非常手段,這樣以量變換質變的辦法雖然看似不高明,在當時卻已經算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毛主席根據當時的形勢,後來又做出了一些改進,將擴軍的主要方向從「大建民兵師」轉移到「擴充主力部隊」上來。

就在我軍積極進行擴軍期間,來自北方邊境的壓力越來越大,珍寶島事件以後,擴軍的腳步更需要加快,誰都說不準大戰何時來臨。截至1969年底,我軍的數量已經擴充到631萬之多,這個軍隊數量雖然不如2.2億民兵數量多,但也已經遠超過了抗美援朝時期的627萬。

足夠的軍隊數量,極大的增強了國防實力,但這些軍隊真的能夠抵擋可能到來的「鋼鐵洪流」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三線建設」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在全國範圍內正式開展。其中「一線」指的是沿海省份和東北地區;「三線」指的是大西南和大西北地區;「二線」則指的是「一線」和「三線」之間的廣袤中間地帶。

毛主席曾在1964年召開的一次中央書記處會議上,談到「三線建設」時明確表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內地建設不好,我就一天也睡不好覺。」可見,毛主席對「三線建設」的重視程度之高。

毛主席為何堅持要擴軍、將沿海工業向內地搬遷,並積極準備工事?這在歷史上是有前車之鑒的,而這個失敗的例子過去的時間並不久遠,正是當時給中國很大軍事壓力的蘇聯,在蘇德戰爭中犯下的錯誤。

蘇聯當年的工業發展很快,也很強大,但蘇聯對於戰爭的準備卻明顯不足,大部份的工業基地都分布於西部地區。這樣的安排導致戰爭爆發以後,蘇軍無法在第一時間將全部的機器撤離工廠,只能一邊打仗一邊組織將工廠內的機器搬離。

但這樣的做法效率很低,加上德軍的進攻腳步很快,致使蘇聯位於西部地區的大量工廠落入了敵人之手。敵人毫不費力地奪得這些工廠以後,將其發展為自己的後勤支持,而蘇聯失去這些工廠以後,還要重新建立工廠,來補充戰爭消耗部份。

蘇聯因為未提前將重工業搬離西部地區,此消彼長之下,不僅自己蒙受了損失,反倒助長了敵人的實力,這也成為蘇聯軍隊後來在蘇德戰爭中處於被動的原因之一。正因為有蘇聯的前車之鑒,毛主席才未雨綢繆,積極進行「三線建設」,避免重蹈蘇聯的覆轍。

除此之外,中國在全面抗戰期間,其實也吃過類似的虧。由於當時中國的許多重要工業都集中在沿海一帶,在戰爭爆發後,被日軍摧毀了很大一部份,損失極其慘重。最重要的是,蘇軍在珍寶島事件以後,也不斷增加地面軍隊的突襲能力和軍隊數量,對中國的威脅越來越大。

中國雖然在緊張局勢期間頂住了巨大壓力,成功試爆了原子彈,從而震驚了世界。但中國試爆原子彈成功的時間,距離美國、蘇聯試爆成功的時間還是要晚了很多,蘇美兩國的核武器儲存量依然遠超中國,這樣的情況令這個北方大國有恃無恐,甚至還囂張的表示,要對中國的核設施進行打擊。

蘇聯海陸空軍大量集結,數千架飛機、數萬輛坦克、各類軍艦800余艘,邊境線上陳兵百萬,面對如此軍事壓力,中國積極擴軍、加強備戰,重視「三線建設」,實為明智之舉。所以,當年「三線建設」得到了全國範圍內的積極響應,在「大三線」的建設之下,各個省份還積極建設「小三線」。

每一個省份都根據省內的地形分布,將重要軍工設施轉移至相對安全的區域。「大三線」、「小三線」工程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在全國範圍內積極執行,對外敵的威脅形成了一道「堅固的抵禦防線」。

時至今日,在全國各地還偶爾能看到當年建設「小三線」工程時遺留下來的軍事設施。這些設施有的已經殘破不堪,有的卻還屹立不倒,但大多數已經失去了軍事作用,只有那些防空洞可能還具備一定的功效。但無論如何,這些設施都承載了當年的那段歷史,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那麽話說回來,既然這項「三線建設」工程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又已經持續了如此多年,明顯形成了一定規模,徐向前元帥又為何突然在1982年叫停這項工程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隱藏在這過去的20年時間裏。

不謀而合

無論是戰備工作、積極擴軍、「三線建設」,在當年都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這些工程在軍事領域發揮作用的同時,中國也因此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換言之,為了建設這些工程,獲得能夠抵禦外敵的能力,背後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原本在60年代初,中國的發展已經逐步開始趨向於經濟建設和民生方向,甚至已經制定出「三五計劃」,就是為了大力發展經濟,將農業發展提到重工業之前,以此來改善百姓的生活條件。

該計劃制定以後,深受全國百姓的歡迎,甚至還被親切地稱之為「吃穿用住」計劃。然而,隨著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不得已停止了這個「吃穿用住」計劃,轉而執行「三線建設」計劃。這一系列的變化,徐向前全都親身經歷,對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迫切心情十分清楚,也從未忘記。

時間來到80年代初,國際形勢與20年前相比已然發生巨變,美蘇對抗成為國際主流。中國的壓力因此得到一些緩解,在國際上扮演的角色也逐漸發生轉變,未來如何規劃和發展,亟需作出一個與時俱進的重新評估。

該不該繼續保持「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論調,逐步成為重要議題。1982年,時任總參謀長的楊得誌,經過商討以後,對未來世界戰爭形勢進行了充分的分析,並大膽地作出了預測。徐向前聽了他們的匯報以後,也明確的表態,「短期內不會發生進攻中國的戰爭」。

短短的一句話,卻給出了重要的資訊,徐向前否定了保持多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論」,並正式在公開場合提出停止持續20余年的戰備工程。「長期保持戰備狀態對國家發展不利」,這個道理許多人都明白,但擴軍、三線建設等戰備工程畢竟已經持續了這麽多年,早已經令許多人形成思維定勢,如今徐向前突然提出停止,自然很多人都會吃驚,甚至還會有些不舒服。

所以,徐向前元帥的這個決定,本身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決定,但在特定的時間裏,想要真正的執行下去,卻無異於一次重大的變革。不得不說,能夠推動這場變革的人,在當時還真就不多了。

楊得誌將軍雖然也是位高權重,又有張震支持,但僅憑他們兩個人想要辦成此事,卻並不容易。只有開國元帥這樣身份的人出面,才能夠穩妥的辦成此事。然而,當時劉伯承元帥身體已經不是很好了,不可能讓他老人家帶病主持工作。

聶榮臻當時主抓的是國防工作,葉劍英則已經淡出軍界,縱觀軍中,還真就是由徐向前元帥出面最為合適,也只有徐向前元帥才有把握辦成此事。當然,徐向前的決定,一定是取得了中央的支持,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這個決定都是一項利於中國發展的重要決策。

不可否認的是,想要停止這項工程並不容易,咱們先說說民兵建設方面的難處和變遷。當年搞民兵建設時,按照中央的要求,除了建設前文提到的民兵師以外,在各個公社還都設有民兵團。

加入到這些民兵組織中的民兵,又不盡相同,他們會被分為武裝基幹民兵、普通民兵和基幹民兵。民兵的龐大數量,為民兵組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基數,再加上民兵組織內的各個層級,令民兵組織給人的感覺極具震撼力。

之所以會如此大力的發展民兵組織,與抗戰時期民兵在遊擊戰中抗擊日寇發揮了重要作用是離不開的。徐向前當時就對民兵工作非常重視,組建過不少民兵遊擊隊,也在抗日戰場上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戰績。

徐向前當年是支持組建民兵組織的,但徐帥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具備戰略眼光的同時,也具備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當他意識到民兵組織的存在,當年確實能夠起到抵禦外敵的作用,如今已經不符合和平年代建設時,就下定決心要停止了。

原因也很簡單,龐大的民兵組織存在,不僅要組織日常的訓練,還要保證民兵的糧食和彈藥供給。如果在戰時,自然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咬緊牙關繼續維持。但若是長期備而不戰,維系龐大的民兵組織就是一項巨大的負擔了。

對於民兵組織帶來的壓力,首當其沖的便是地方政府,他們的感受最深,對此也頗有微詞。在這種情況下,正是徐向前果斷提出對民兵隊伍進行裁撤改革,更是直接取消了武裝基幹民兵,給國防和地方政府來了一次「減負」。

徐向前的想法是,訓練和打仗還是由軍隊來做比較好。事實也是如此,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變化,發展的重心也在轉變,從戰爭到和平,從百廢待興到大力發展經濟,每一步都要做出相應改變才行。

所以,當徐向前提出了停止這項持續了20多年的工程時,讓很多人感到震驚,卻得到了鄧小平的強烈支持。因為鄧小平也是一位具有劃時代眼光的領導人,他與徐帥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又怎能不支持呢?

其實在80年代,徐向前元帥與鄧小平的想法經常會出現類似「心有靈犀」的想法,這種情況的頻頻出現絕非巧合,而是兩位老革命家對未來局勢走向正確判斷的高度統一。其中外交戰略調整和裁軍決策,都是如此。

上世紀70年代,中央曾提出過「一條線」的外交戰略,簡單來講,就是從日本到歐洲,再到美國這樣的「一條線」。以中國當時的國際地位來看,這項外交策略是發揮了作用的,徐向前意識到世界局勢發生變化以後,對此觀察、研究了長達數年之久。

最終,徐向前得出了「一條線」外交戰略已經不適合當前國際局勢的判斷。徐向前的想法,得到了陳雲的贊同,兩人一起將這個想法又向鄧小平反映,結果發現鄧小平也是這個想法。

1985年,鄧小平在軍委擴大會議上提出新的論斷:

「戰爭的危險是存在的,但畢竟和平力量的發展,超過了戰爭力量的發展……」

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全方位」外交戰略得到了一次軍隊內部的公開「亮相」,實作了外交戰略與時俱進的改變,對國家外交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裁軍也是如此,時間來到80年代初,解放軍員額已經達到了400多萬。軍隊數量多,給人一種戰鬥力強的感覺,但無論是徐向前還是鄧小平,都是指揮過軍隊親臨過戰場的人,他們對軍隊的認識要遠比很多人更深。

也正因為如此,兩位老革命家對於軍隊都有自己的看法,軍隊絕不是越多越好。在鄧小平看來,以當時的國情來看,軍隊有300萬足以。而徐向前則敏銳的註意到,軍隊當時的問題並不僅僅在於數量龐大,軍隊內的編制同樣不是很合理。

其一,軍隊當時的官兵比例不合理,已經達到了1:2.45。也就是說,每3.45名官兵中,就有一名軍官,每名軍官管理的士兵還不到兩個半。而同時期的其他幾個國家軍隊的比例都要高於這個數碼,西德更是達到了1:10的高比例;

其二,軍隊當時普遍存在「頭大身小」的情況,軍隊數量雖然龐大,但連隊並不充實,反而是總部、軍區、各類兵種機關的數量很多。針對這種情況,徐向前的想法是,撤銷一些兵種的總部,將其全部並入總參謀部,與鄧小平的想法基本一致。

裁軍,面臨的困難和阻力比解決民兵組織問題要大得多,幾乎每一個動作都要涉及很多人、很多事,其中不乏一些高級別的司令員和政委,更涉及到許多官兵的免官、轉業問題。

但徐向前、鄧小平兩位老革命家半生戎馬,一生為國,自然不會畏懼這些困難。他們頂住所有的壓力,在「絕不手軟」的基礎上相互配合,面對困難時攜手共進,終於實作了這次百萬大裁軍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