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宋希濂帶兵由滇西攻入緬甸,蔣家父子不阻撓,結果會如何?

2023-12-21歷史

1949年宋希濂率軍攻入緬甸,蔣家父子未加阻撓,結局會是怎樣?

1959年12月4日,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中將主任、蔣軍第十四兵團中將司令宋希濂獲得特赦,與杜聿明、王耀武、楊伯濤等人都當了政協文史專員辦公室專員,每月薪金兩百元,雖然在當時算得上高薪,但讀者可能會覺得高。

實際上,這是事實,原軍統局總務處少將處長、雲南「遊擊總司令部」中將司令沈醉在回憶錄中有詳細記載:「杜聿明宋希濂等回到北京不久,薪金由過去的每月一百元提到二百元。

他們接到這一通知書時,無不心情激動萬分。」分到了樓房(第二批特赦的沈醉也分到了),每月拿著兩百元薪金,宋希濂仍然還有一點遺憾,他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我想把我那十多萬人拉到滇西,萬不得已之時,亦可退到緬甸去,緬甸沒有多大軍事力量,是擋不住我們的。

當我向胡宗南說明這個方案的概要後,胡宗南從座位上跳起來拍著我的胳膊,興奮地說:‘老宋,這個計劃好極了!

好極了!’(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三輯,宋希濂回憶文章)」

1949年8月11日,宋希濂與胡宗南密談六小時,商議從滇西入緬的軍事計劃。宋希濂作為川湘鄂黔邊區「最高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兼第十四兵團司令官、第十四編練司令部司令官,手下有十萬美械和半美械有戰爭經驗的部隊,出滇西入緬,足以橫掃東南亞。

宋希濂還希望胡宗南能加入,因為胡宗南有三個兵團的十二個滿編軍,以及一些未公開的部隊。胡宗南對這個計劃十分感興趣,表示願意出一個軍,與宋希濂分進合擊,打通入緬通道。

如果北面戰事不利,他們將往南攻擊前進,利用他們的戰車和重炮,誰敢阻攔就轟開。

在1949年8月24日,宋希濂和胡宗南興奮地向蔣介石報告,但是結果卻讓他們大失所望。蔣介石對他們冷嘲熱諷:「兩廣的防守已經無法維持,西南也不能失去!

」他憤怒地指責胡宗南和宋希濂是未戰先怯、臨陣脫逃的將領。他說:「高級將領的職責是守土有責,他們應該在與敵人接觸之前,就有一個應對方案,而不是想方設法逃離戰場,找尋安全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

這次川黔兩地的作戰,大多數將領都有這種心態。」蔣介石特別點名批評宋希濂:「你六個軍至少有十萬人的兵力,雖然不能完全殲滅敵人,但至少應該能夠阻止敵人深入四川。

為什麽你現在卻讓敵人直接進入重慶的外圍呢?這次西南軍事的失敗,你應該負最大的責任。」蔣介石的訓斥讓宋希濂直接懵了,胡宗南習慣看風使舵,一看宋希濂挨罵,他再也不提向緬甸進軍的事情了。

胡宗南和宋希濂擁有三十萬和十萬人馬,聯手對抗緬泰軍隊,但蔣介石卻派出特務監視宋希濂,不準他擅自行動。1949年10月中旬,宋希濂正準備離開恩施時,陳以忠飛來傳達蔣介石的命令,要求宋希濂守住恩施,如果不行也要在黔、彭一帶設防。

宋希濂知道自己不是陳賡的對手,所以還是決定撤退,最後在江口鎮被蔣介石的兒子小蔣追上,兩人密談了很久。事後,夏泉源告訴陳康黎,蔣介石的兒子命令宋希濂在綦江、南川以東地區阻止敵軍西進。

陳康黎表示,這個任務難度太大,宋希濂無法完成。

宋希濂在回憶錄中提到,1949年是他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年,也是蔣介石走向失敗的一年。他那時才42歲,就已經有了白發,頭發也掉了不少,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讓他身心疲憊,毫無樂趣,甚至在當年石達開被活捉的大渡河時,他都有自殺的念頭。

他在【我在西南的掙紮和被殲滅經過】中回憶說,他南下的腳步被蔣介石父子牢牢控制,就像陷入泥沼一樣,每一步都艱難無比。

盡管蔣家父子設定了無數障礙,但宋希濂的決心並未動搖,他知道留在這裏抵抗只有死路一條。於是他在1949年11月23日離開白馬場,前往南川召開緊急會議。

那時,他領導的十萬大軍已經只剩下司令部直屬的警衛團、通訊營、工兵營約兩千人,一二二軍丁樹中殘部約三千人,一二四軍顧葆裕殘部一千八百余人,再加上川湘鄂邊區軍政幹部學校的學生教導總隊三千人,總計還有一萬多可戰之兵。

看著這一萬多人,宋希濂下定了最後的決心:「不管任何困難,不管任何風險,我們都要盡快前往西昌,然後是滇緬邊境的騰沖一帶。

對於有家室顧慮、身體不適或者不願意再往西行的人,我們將發放三個月的薪水,讓他們在當地遣散。」

老蔣派特務監聽宋希濂通訊,讓宋希濂感到失望和痛苦:「這件事讓我對蔣的觀念發生了改變,我決定和他斷絕關系。

」宋希濂雖然決心與老蔣斷絕關系,但他並不想起義,更不願意投誠,因此他選擇了唯一的出路——從滇西進入緬甸,建立自己的體系,自立為王。

然而,宋希濂的行動被陳賡追擊,而老蔣卻搞笑地不幫助宋希濂,反而支持陳賡。老蔣派郭汝瑰來牽制宋希濂,而郭汝瑰是我們熟悉的潛伏特工,此時他已經辭去「國防部三廳」廳長職務,被老蔣任命為二十二兵團中將司令兼七十二軍軍長。

老蔣並不知道郭汝瑰幾天後就要起義,卻派他來對付宋希濂,這實在讓人驚訝。1949年12月6日,郭汝瑰的先頭團即將追到宋希濂的司令部駐地牛喜場,宋希濂嚇得立即逃跑:「郭汝瑰深夜派隊伍來,可能是奉蔣的密令,趁我不備來解決我。

好漢不吃眼前虧,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宋希濂瞥了一眼手表,他從牛喜場逃離的時間是淩晨三點,這一跑,就像放飛的鴨子和脫韁的羊群——整個軍隊在黑夜中四散奔逃,宋希濂由滇西入緬的計劃,最終成為了泡影,他自己也在企圖自殺(被警衛排長袁定侯阻止)後成為了俘虜。

蔣家父子拖住了宋希濂進軍西南由滇入緬的步伐,郭汝瑰讓宋希濂最後的殘部四散,這就留下了歷史上的一個謎團:1949年12月,宋希濂本打算率領軍隊從滇西進入緬甸,而當時緬甸的軍事實力並不強,他們完全可以抵擋住這支軍隊。

如果胡宗南沒有拖後腿,蔣家父子和郭汝瑰也沒有阻撓,結果又會是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