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如何評價粟裕的「尤其善於組織大兵團作戰」?

2024-01-07歷史

1984年2月5日下午16時33分,一代名將粟裕在北京病逝,享年84歲。

圖|粟裕

粟裕將軍去世後兩天,即2月7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央顧問委員會、中央軍委釋出訃告:

「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軍事家、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粟裕同誌,因病久治無效,於1984年2月5日16時33分在北京逝世終年77歲。」

……

不過出乎預料的是,粟裕將軍的夫人楚青在看到這篇訃告後,又急又氣,立馬去找了張愛萍,當面詢問:

「昨天朱雲謙、張震兩同誌在我家時,朱同誌當面表示,這個稿子已經作廢,我也明確表示不同意用這個稿,現在竟然不和我們商量,並且不向我們通報的情況下播發了這個稿子的訃告,不知道中央是不是有什麽新的精神指示?」

張愛萍表示自己對這件事情不知情,後來了解事情的經過後,立即指示,起草訃告應該征求楚青的意見,並明確指出楚青到起草組參加起草工作。

圖|粟裕、陳毅在孟良崮戰役中

五天以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央顧問委員會、中央軍委重新釋出了粟裕將軍的訃告。

新版本的訃告對比舊版本的訃告,除了開頭一致外,增加了不少內容,多了粟裕將軍生平的一些經歷以及有關評價,其中特別突出的一條是:

「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粟裕同誌始終戰鬥在第一線。他努力學習並創造性地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指揮過一系列重大的戰役、戰鬥,尤其善於組織大兵團作戰,表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戰功。」

一句「尤其善於組織大兵團作戰」,也引得後來人們深思。

毛主席:粟裕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粟裕將軍是擅長組織大兵團作戰的,特別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體現的更是淋漓盡致。

無論是從蘇中七戰七捷,還是到後來的淮海戰役,無不表現粟裕將軍在戰役關鍵時候的匠心獨運。

尤其是在1948年初,粟裕三次鬥膽直陳,建議中央放棄南渡的想法,而是將兵力都留在中原,打大規模的殲滅戰。

黨中央毛主席采納了粟裕的意見後,曾提出一個任務:

「四至八個月內,殲敵5至6個旅至11至12個旅。 」

按照中央的部署,粟裕指揮了豫東戰役。

豫東戰役一開始的目標是圍繞邱清泉的整編第五軍做文章,可粟裕匠心獨運,根據戰場形勢變化,臨時調整戰略部署,圍繞開封做文章,一下子取得了殲敵9.4萬余人的戰績。

如此漂亮的戰績就連毛主席也不能不贊嘆:

「解放戰爭好像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岰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圖|毛主席

粟裕的三次「鬥膽直陳」直接促成了後來淮海戰役,曾參與指揮淮海戰役的華野副參謀長張震評價稱:

「為爾後的戰爭實踐證明,是非常正確的,使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行程大為縮短。」

毛主席了解粟裕善於組織大兵團作戰,是在抗戰末期的天目山戰役。

1945年年初,國民黨軍第三戰區部隊連續兩次發動對我蘇浙軍區,都被我軍粉碎,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心腹大患。在蔣介石指示下,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顧祝同從福建調來了李覺第25集團軍,兵分三路對我軍發起第三次進攻。

當時,粟裕指揮的蘇浙軍區下轄3個縱隊十個支隊,總計兵力在2.5萬人,而李覺的第25集團軍則有12個師42個團總計6.5萬兵力。

李覺很聰明,他知道我軍善於遊擊作戰,即集中主力各個擊破,因此下令給各個部隊,采取步步為營、齊頭緩進的戰術,並嚴令各個部隊不允許輕敵冒進(註意這個詞,在後來解放戰爭時期,華東戰場上國民黨軍常用這一戰術)。逼迫我軍與之決戰。

粟裕對敵人的想法心知肚明,為了打破敵人的圍剿,他用了一招——示敵以弱。

粟裕在李覺大軍猛撲之際,先指揮大軍連打了幾仗硬頂,以示我軍固守的決心,然後再後撤,誘敵深入。

圖|粟裕

為了能讓敵人上當,粟裕下令給各部隊,在途經大山路間時,要將破軍帽、破軍衣、米袋子、爛草鞋丟得遍地皆是。不僅如此,粟裕還指示讓人擡著一口大紅棺材出動,表明我軍確實是敗退並處於大踏步的後撤中。

一開始李覺並不上當,在前方不斷傳來「捷報」的同時,李覺仍然嚴令各部不允許輕敵冒進。

為了將示敵以弱這一招坐實,粟裕決定將這出戲唱地更逼真一些,他決定放棄天目山,將後方的被服廠、醫院、軍械廠、後方醫院都撤到蘇南、皖南、浙西一帶,主力大規模的集結於孝豐地區。

撤退過程中,粟裕還將一部份俘虜的傷員隨意的丟棄在路邊,任由這些國民黨傷兵逃歸原部隊,還派出一部份後勤人員,四處籌集糧食,以表明新四軍糧食不足的情況。

李覺大部隊謹小慎微的追擊,一開始絕不輕舉妄動,但時間一長,也架不住上封催促,加上前方確實傳來各種各樣的「捷報」,所以他也下定決心,讓各個部隊大膽追擊,去搶奪戰利品。

6月,李覺下令三個「進剿」的兵團冒進,直插孝豐地區,意圖與我軍決戰,6月19日,敵左路兵團52師輕敵冒進,直插孝豐以西的西圩市,與其他各個追擊的兵團拉開了至少20公裏的差距。

戰機稍縱即逝,粟裕更不猶豫,下令全軍出擊。

當天晚上,在「為皖南事變死難烈士報仇」的口號聲中,敵52師全軍覆沒。

敵左路兵團全軍覆沒後,粟裕立即指揮各縱隊,壓向敵右兵團。

圖|天目山第三次反頑戰役示意圖

6月21日晚,敵右路兵團被積壓在在孝豐東南的港口、白水灣狹小山谷內。

一場激戰下來,粟裕指揮部隊全殲了敵右路兵團79師一部以及突擊一縱,殘敵向臨安方向逃竄。

6月23日,第四縱隊(第三次天目山戰役,粟裕集中蘇浙軍區一、三、四縱隊)對大茅山發起進攻,全殲了敵突擊第一、第二縱隊以及第79師殘部。

第三次天目山反擊戰大獲成功,共殲敵9800余人。

應該說這一戰粟裕在戰略戰術上運用相當成功,先是示敵以弱,然後集中主力殲敵一路,趁敵慌亂之際又圍住另外一路。

這場成功運動大兵團作戰的戰術,讓遠在延安的毛主席也誇贊不已,他對在場的周恩來、曾山說:

「粟裕同誌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大兵團作戰

如何才能叫做善於組織大兵團作戰?

從字面意思來看,大兵團作戰就是規模比較大,殲滅的敵人比較多,達到了戰役級別的規模。

過去我們看戰史,總能看到這樣的字樣,即會戰、戰鬥、戰役。

「會戰」,即戰爭雙方主力或戰區主力間的作戰。

「戰鬥」,顧名思義即是有組織的武裝沖突,其實戰鬥的規模從小到一個班,大到一個集團,都叫戰鬥,一般而言,戰鬥只有兩種模式,即進攻和防禦。另外還包括戰鬥結束後恢復部隊戰鬥力。

「戰役」是戰爭的局部,是「戰鬥」的集合,是在一定的區域內,一定區域和時間內所進行的一系列戰鬥的總和。可影響戰爭全域。

通常而言,戰鬥的規模小而戰役的規模大,但也有例外的,比如在戰役期間進行的戰鬥,規模一般就很大。

比如遼沈戰役期間的黑山、大虎山阻擊戰,這兩場阻擊戰本質上是戰鬥,即在有限的地域和時間裏的戰鬥,但因為雙方投入的部隊人數很多,所以規模很大。

所以戰役有時並不看雙方參與人數,而是看是否決定了戰爭的走向。

顯然,一場規模宏大的戰役,對於參戰各個兵團的任用和布置,是很關鍵的,比如哪個集團打阻擊、哪個集團攻堅,哪個集團做預備隊,作為指揮員,對他手中的這幾十萬大軍,都應該做到了如指掌。

大兵團作戰的難點也就體現出來了。

一個不熟悉指揮的人,就算是在指揮的位置上,讓他指揮100個人出行,都難免出事故,更何況是幾十萬人在戰場上廝殺。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在諸多開國將帥中,就絕不僅僅只是一個粟裕擅長大兵團作戰。

比如林彪、彭德懷,他們都有指揮百萬大軍作戰的經驗,如果在上升到高一點的層次,那麽毛主席、朱老總、周總理肯定也都算。

有人認為,朱老總沒有指揮過大兵團作戰,他的地位高只是因為他是人民軍隊的建立者,其實這話是不對的。

圖|朱老總

姑且不論在後來解放戰爭期間,朱老總作為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親自參與指揮,有證據表明朱老總應該是我軍高級將領中,最早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人。

1933年1月底,蔣介石親自到南昌兼任「剿共」總司令,並調動了五十萬大軍發動了對中央蘇區的「圍剿」,因去年10月的寧都會議上,毛主席被被解除了職務,調離了紅軍的領導崗位,因此這一戰是朱老總、周恩來配合指揮的。

應該說在中央紅軍第四次反「圍剿」作戰,有很多不利因素。

一方面是外因,蔣介石動用了空前規模的兵力,遠遠要超過前幾次兵力圍剿,另外一方面,在毛主席被解除職務以後,中央蘇區彌漫著「左」傾錯誤的思想。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這一戰打不好,紅軍長征的局面就要提前一年。

體現朱老總大兵團作戰能力的是在黃陂、草台兩次伏擊戰中。

2月9日,中央紅軍根據收集到的情報,決定趁國民黨軍尚未部署完畢,向南豐發起進攻。

在南豐久攻不克,陳誠大軍壓境的情形下,朱老總果斷決定,由強攻南豐改為圍城打援,當時國民黨軍在兵力上整體占優勢,且相互之間靠的很緊,紅軍與之在南豐地區決戰,也基本上毫無勝算。

思考再三,朱老總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戰略,誘使敵人露出破綻。

「誘敵深入」,關鍵的一個字在「誘」上。

中央紅軍撤圍南豐後,陳誠仍然按照原定方案,意圖與紅軍在南豐、南城決戰,於是為了分散敵人,朱老總以紅11軍佯裝主力,由新豐街渡河到黎川,誘惑敵主力,讓陳誠誤以為我軍主力已經返回了黎川。

陳誠接報後,果然上當,立即派所屬的第二、第三縱隊向黎川開進,與此同時,陳誠命令嫡系的羅卓英率11師由宜黃進軍之黃陂,調第一縱隊的李明第52師、陳時驥第59師由樂安向東南推進,在黃陂與第11師會合,再向廣昌、寧都進攻,切斷紅軍的退路。

這麽一來也造成了一個後果,就是國民黨軍中路的第一縱隊與第二、第三縱隊分隔的太遠。

朱老總透過實地勘察分析,發現敵52師、59師去黃陂必經登仙橋一帶 ,此地山高林密,恰好適合紅軍大兵團伏擊,於是決定集中主力在黃陂埋伏。

一場激戰,第52師、59師全軍覆沒,如果不是後來陳誠接報後,調第二縱隊、第三縱隊火速馳援,就連趕往黃陂途中的11師也難於幸免。

圖|中央紅軍第四次反「圍剿」要圖

黃陂一戰後,陳誠惱羞成怒,將分進合擊改為中路突破,意在奪取廣昌,當時廣昌是中央蘇區的大門,陳誠目的仍然是尋求與紅軍主力決戰。

面對敵人來勢洶洶,朱老總仍然采取分散敵軍註意力的想法, 他調紅11師第二次佯裝主力,在廣昌一帶擺出陣勢,給敵人營造死守廣昌的架勢,陳誠仍然上當,命令中路縱隊加快行軍速度至廣昌前沿。

當時國民黨軍第二縱隊作為前縱隊,進軍速度最快,與第一縱隊殘部、第三縱隊組成的後路縱隊拉開了50公裏的差距,當時後路縱隊的11師一馬當先,已進軍至草台崗,59師殘部以及第九師後路跟進。

朱老總當即立斷,指揮主力埋伏在草台崗伏擊11師。

一場混戰下,第11師基本上全軍覆沒,尾隨的第59師殘部以及第九師本來打算增援第11師,結果被我軍牢牢擋住,再難寸進。

第11師基本覆沒給陳誠造成的打擊很大,他賴以為發家的資本基本上被打空。

到這時,中央紅軍的第四次反「圍剿」戰役便結束。

整個過程中,朱老總在戰術上運用的相當成功,也開創了中央紅軍大兵團作戰的先河。

粟裕:大兵團作戰還必須向大兵團的殲滅戰發展

講到這裏,諸位大概能明白一些,什麽叫指揮大兵團作戰?

縱觀粟裕在解放戰爭時期打得比較出彩的戰役,其實在戰略戰術的運用中,總能找到一些毛主席、朱老總早年在土地革命時用兵的影子。

其實不僅僅是粟裕,在諸多開國將帥中,只要是善於打大兵團作戰的將帥,他們所指揮的戰役,其實都有學習的朱老總的影子。

這似乎也說明了,為什麽朱老總是唯一的總司令。

圖|朱老總

粟裕將軍逝世後,在他的訃告中「尤善指揮大兵團作戰」其實不是唯一的個例。

原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張震將軍(1955年授中將,1988年授上將)去世後,官方在釋出的訃告中也有一句:

「他軍政兼優、文武雙全,深思熟慮,多謀善斷善於組織實施大兵團作戰。在軍隊軍事工作、政治工作、後勤工作等方面均有獨到見地和重要建樹。」

不少的媒體文章中斷章取義,稱粟裕將軍去世後,訃告中有一句形容絕無僅有,或者是「軍中獨一份」,其實是不恰當的。

過分的解讀只會暴露自己在某一方面知識的短缺。

粟裕將軍功績彪炳,是毋庸置疑的。

大兵團作戰,一直就是我軍的拿手好戲,只是一般不熟悉我軍歷史的人,他們總是會牽強附會,認為我軍兵力少,裝備劣,只會打遊擊戰。

當然,也不能否認的是,在解放戰爭初期,也確實出現過我軍從遊擊戰過渡到大兵團作戰不適應的情況,特別是以前從地方部隊轉化為正規軍以後,但似乎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不是誰天生就是軍事家。

縱觀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哪一次的經驗教訓不是血與火的錘煉中總結出來的。

從解放戰爭一開始爆發,毛主席就格外重視大兵團作戰,特別是後來向大兵團殲滅作戰的方向去轉變,他曾在解放戰爭每一個時期,規定了全國各大野戰軍殲敵數,甚至具體到每個月的殲敵數,以便於對比敵我此消彼長的變化。

對於大兵團的殲滅戰,毛主席有過一個比較簡單的形象說法:

「我軍必須集中絕對的優勢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或者四倍於敵的兵力,至少也應是三倍以上,去消滅敵人。」

「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擊潰十個師不如殲敵一個師。」

粟裕秉承的就是毛主席大兵團作戰的思想,對大兵團作戰有很深的體會,甚至到後來,粟裕的思考同毛主席也不謀而合:

「大兵團作戰,最能解決問題,還必須向大兵團的殲滅戰發展。」

從蘇中七戰七捷脫穎而出以後,毛主席就意識到粟裕的能力。到華中、山東兩大野戰軍會師以後,陳毅也看出了粟裕的本事。

1947年8月4日,粟裕向中央檢討了南麻臨朐戰役的失利後,陳毅心中兀自趕到不安,於是在8月6日給中央發電稱:

「……最近粟、我共談,粟態度可佩,昨夜長談,對今後共同工作很有好處。我認為中國共產黨20多年來創造傑出軍事家並不多。最近粟裕、陳賡等先後脫穎而出,前程遠大,將與彭、劉、林並肩邁進,這是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的偉大收獲。」

黨中央並沒有責怪粟裕的意思,戰事失利自然是多方面的因素,同日,中央復電華野:

「粟裕同誌於4日電悉,整個形勢是好的,望安心工作,鼓勵士氣,以利再戰。」

圖|毛主席

華野的許多老將,如陶勇、王必成等都很佩服粟裕大兵團作戰的本事,曾問過他本領是從哪兒來的。

粟裕回答道:

「我除了跟毛主席學習外,主要還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實踐使我學會了打仗的本領,也使我在軍事上獲得了大豐收,向黨和人民交了一份比較好的答卷。今後現代化戰爭,也還是離不開實踐,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必須牢牢的掌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