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29師成立,385旅為何沒有386旅名氣大?看看大授銜的結果就懂了

2024-03-04歷史

鄂豫皖根據地的紅4軍最早成立於1931年1月,由許繼慎任軍長的紅一軍和蔡申熙等領導的紅十五軍合編而成。紅4軍成立後,軍長由曠繼勛擔任,不久後徐向前接替曠繼勛出任軍長。當年冬季,紅4軍和紅25軍合編為紅四方面軍。在鄂豫皖的歷史上,紅4軍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是老大哥一般的存在。

紅軍成立後,參加了許多重要的戰役和戰鬥,打了許多惡仗和硬仗,是四方面軍中的絕對主力,王宏坤、陳再道和許世友都擔任過紅4軍的軍長。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徐向前率領四方面軍所屬的第5、第9和第30三個軍渡過黃河與馬家軍作戰,紅4軍和紅31軍則留在了陜北。

不久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陜北紅軍主力被改編為八路軍。紅4軍、紅31軍和陜北紅軍一部合編為八路軍129師,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為副師長。當時129師下轄兩個旅,385旅由紅4軍改編而成;386旅由紅31軍改編而成。部隊改編完成後就開赴了抗日前線,386旅在戰場上大放異彩,打出了一系列伏擊戰,給了日軍沈重打擊。

惱羞成怒的日軍為此打出了「專打386旅」的旗號。和386旅傲人的戰績相比,385旅的名氣就小了不少,這是為何呢?第一個原因就是385旅軍政主官的配置和386旅相比要弱了不少。當時385旅的旅長是王宏坤,副旅長是王維舟,參謀長是耿飈,政治部主任是蘇精誠。386旅的旅長是陳賡,副旅長為陳再道,參謀長是李聚奎,政治部主任為王新亭。

王宏坤是王樹聲的堂弟,紅軍時期曾在1933年和1936年兩次擔任紅4軍的軍長,是四方面軍中的老資格,後來的成就也很大,擔任過海軍副司令和第二政委。雖然王宏坤打仗也很厲害,但和386旅的旅長陳賡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的。再對比一下副旅長,385旅的副旅長王維舟是一位老革命,長期在川東遊擊軍中任職,十分擅長政工工作。

386旅的副旅長是陳再道,他是四方面軍出身的猛將,也擔任過紅4軍的軍長。後來許世友也來到386旅擔任副旅長。陳再道和許世友都是能獨當一面的將才,在指揮作戰方面是比王維舟要強的。55年大授銜的時候,386旅的指揮班子當中,旅長陳賡是大將,副旅長陳再道和許世友是上將。參謀長李聚奎和政治部主任王新亭也都是上將。

385旅的領導班子在55年大授銜的時候,只有王宏坤一人獲得了軍銜,被授予上將軍銜。參謀長耿飈由於當時已經不在軍中任職,因此沒有獲得軍銜。他如果參加授銜的話,很可能也是上將。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385旅在軍政主官的配置上明顯比386旅要弱一些,這也是385旅名氣不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385旅改編完成後並沒有全部開赴抗日前線,旅長王宏坤和副旅長王維舟率旅部及770團留在了後方,保衛陜甘寧邊區的安全,只有陳錫聯的769團上了全線。而386旅是全員開赴了全線,兵力更多,打得仗自然也要多了不少。385旅只有一個團上了前線,兵力有限,打得大仗沒有386旅多,因此名氣也就沒有386旅大。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當時385旅中補充了不少新戰士,戰鬥力受到了一定影響。草地分別後紅4軍和紅31軍都參加了南下作戰,百丈關決戰中紅4軍作為絕對主力被頂在了最前頭,付出了很大的傷亡代價。之後張國燾率部退守川康一帶,繼續和劉湘對峙,這裏是不毛之地,人煙稀少,紅4軍不僅沒有得到補充,還因為凍餓、傷病和開小差等原因導致進一步減員。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紅4軍由於減員太大,沒有跟隨徐向前過黃河,而是留在了陜北。之後紅4軍在陜北補充了不少兵員,這些新戰士雖然也都十分勇敢,但戰鬥力和那些老紅軍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幾點原因加起來導致紅4軍改編成385旅後,名氣沒有386旅大。即便如此,385旅也在抗日戰場上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同樣值得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