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編與考公,是今人生活中一種非常具有穩定性的追求,古人亦是如此。
「世卿世祿」到「以吏為師」
古代社會人分四類,士農工商,排在第一位的是士人,也就是讀書或者做官的人。雖然說學而優則仕,然而在歷史早期,做官倒不一定憑借考試。春秋時期有所謂「世卿世祿」一說——一個人能不能做官以及做什麽官,並不依賴自己的能力,而是依賴血統。簡單來說,你爺爺做什麽官,你爸爸就做什麽官,你爸爸做什麽官,你就做什麽官。【公羊傳】曾經記載「世卿非禮」,看起來是對世卿世祿現象的一種批評。而批評世卿世祿,恰恰說明春秋時期世卿世祿的情況太普遍了,幾乎成為所有諸侯國人才更叠的基本模式。
世卿享受世祿,雖說其中並非都是草包,但是照這樣子「近親繁殖」,有本事的卿士大夫肯定越來越少。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出現了矛盾,一方面是用人陳陳相因,沒什麽新鮮血液加入;另一方面,有些不能做官的人,卻接受了教育,在生活中鍛煉出了能力與才幹,他們又迫切地想要加入到官僚隊伍中來。人才和職務不匹配的矛盾愈演愈烈,簡直到了不容水火的地步。要想解決這種矛盾,單靠人才努力是不夠的。歷史趨勢的大變革與大轉折,徹底帶動了人才任用的新局面,這就是戰國時代的到來。
戰國時代是諸侯力政的時代。因為戰爭的需要,人成了寶貝。畢竟戰爭帶來了巨大的人口消耗,無論是統帥還是士兵,都在迅速新陳代謝。戰國時期的幾個主要國家,諸如魏國、趙國、秦國,都展開了人才爭奪戰,其中統一意誌最堅決的秦國,對人才的渴求最大。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推行軍功爵制,「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這種做法打破了世卿世祿的舊秩序,建立起了一種人才進取的新途徑。史書中講述的多數人物,都是在軍功爵體系中獲得一份出身的人。不過秦國大量的公務員,也就是當時慣常稱作「文法吏」的那批人,他們如何進入官僚隊伍,如何獲得晉升,要掌握哪些知識,需要依靠史書和出土材料的相互印證才能予以呈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斯。李斯本來是楚國人,做一名郡小吏。他在廁所看到老鼠偷食,見到人來了連忙嚇得躲起來;而他去倉庫的時候,發現糧倉裏的老鼠吃得肥賊大胖,見到人來了,一點也不怕,勝似閑庭信步。李斯恍然大悟,原來人不就和老鼠一樣嗎?本事都差不多,全看所處環境如何。於是他馬上就去向當時最大的學問家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之後告訴荀子,天下的機會在秦國。我要是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真就不是有本事的人了。李斯說了這樣一句話,叫做「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這個話可以看作很多人加入官僚隊伍的基本情緒。
【大秦賦】中的李斯
後來李斯向始皇帝建議,將各種非法家學派的書籍都收繳了,人們要是想學習知識,就到官府來,找官吏來學習。這叫做「以吏為師」。
以吏為師就牽扯出秦國自身培養官吏的基本方式。並不是李斯到了秦國之後,秦國才知道以吏為師,而是秦國本身的公務員培養模式就是這樣,一個人想擔任官吏,就得向官吏來學習如何擔任官吏。
法律知識
在秦國擔任官吏,基本學習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個是法律知識,還有一個是文書行政知識。在秦代,這套知識就是在官府工作的過程中學習來的,以吏為師就是一方面學法律,一方面學文書。
法律知識可以說是囊括生活中絕大多數方面。1975年,湖北雲夢發掘了一批秦國墓葬,其中編號為M11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竹簡,其內容都是法律文書,包括【秦律十八種】【效律】【秦律雜抄】【法律答問】【封診式】等等。十八種秦律十分詳細,有規定農業生產的【田律】,規定倉庫儲存的【倉律】,規定貨幣流通的【金布律】,規定官營手工業運作的【工律】【均工】和【工人程】等等。M11墓主人喜的身份就是基層文吏,他將這些法律文書隨葬,說明他很可能生前使用過這些法律。和今人不一樣的是,今人不會在自己的工作中大量了解法律知識。即便是公務員,也只是對本行當的知識有所了解。喜則不同,一方面他對幾乎所有社會生活觸及到的行當的相關法律,都有所涉獵;另一方面,這些法律以非常精美的文字抄錄,說明他很珍視這些法律。
這種情況就值得玩味了。過去常說,秦國以及秦朝都是以嚴刑峻法統治天下,所以招致了民間的不滿,這種情況當然是實情。不過從基層公務員的角度出發,他們對於法律的尊重和熱愛又是發自內心的。抑或可以由此推知,整個秦國的公務員培養中,「以法為教」並不是空話,反映出當時公務員分職尚處於萌芽狀態。舉個簡單的例子,秦及漢初的鄉官一般叫做「鄉有秩」和「鄉嗇夫」。有秩指的是官員從政府收取俸祿,嗇夫則是上級派駐機構的長官名稱。換句話說,秦漢之際的基層官吏並沒有特別具體的職務分工,大致處於一種無所不統的狀態。如果是這樣,基層公務員需要全面系統地掌握各種法律文書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了。
北京大學的陳蘇鎮教授指出,「漢承秦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漢朝繼承了秦朝的文法吏制。具體來說,漢朝既繼承了秦朝的法律,也繼承了執行法律的官僚體系。出土的張家山247號墓漢簡中有一套【二年律令】,這套材料被判定為可能是漢初呂後時期的法律。縱觀【二年律令】可以發現,漢初法律完全繼承自秦律,幾乎沒有改動。其實這種情況非常好理解:劉邦以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們,除了有限的幾個人,多數都沒什麽文化,讓他們自己建立起一套法律體系,無異於癡人說夢。而且蕭何這批漢初的文官制度建立者們,本身都在秦朝做過官吏,他們對秦律很熟悉,所以就拿來照搬了。【漢書·刑法誌】稱作「相國蕭何攈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
文書行政知識
法律需要用文書予以執行,秦漢國家運作的核心就是文書行政。這是公務員必須掌握的知識了。文書行政的知識包括兩部份,一個是文書的撰寫,諸如用固定的格式書寫,用標準的字型書寫,另一個是文書的傳遞和收發。今天的公務員工作中,這兩部份都有專門的課本加以講授,在古代應該也不例外。
【二年律令】中有個【史律】。「史」雖然是歷史的史,但指的卻不是歷史的意思,在古代,「史」指的是撰寫文書的人,故而「史」可以看作所有古代公務員的本職工作,亦即處理文書。【史律】講的是如果要具備撰寫、制作文書的能力,需要受到哪些訓練,做點什麽準備。
這個準備工作令人望洋興嘆。跟隨官吏學習的學生叫做「史學童」,他們得認識五千個字,才能成為「史」。這五千個字,不是只認識當時通行的小篆一種字型,而是要認識八種字型。這八種字型按照【說文·敘】的記載,包括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和隸書。算下來,相當於需要認識四萬個字了。光是認識字還不行,隔幾年他們還要參加考試。根據考試的成績高低推薦他們擔任不同的官職。
【漢書·藝文誌】中記載了另一個版本的【史律】,說蕭何最開始規定了漢朝公務員學員的基本條例,要求每個史學童得認識九千個字,每個字要掌握六種古今字型,分別是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如果按照這個版本的記錄,在當時想成為一名初級公務員,就得認識五萬四千個字了。
當然,古籍在傳抄過程中可能出現錯誤,比如「五」和「九」這兩個字就可能抄寫訛誤。所以不妨給他們減減負,就當在秦漢時代擔任公務員,起碼認識五千個字。據說現代人只要掌握三千個漢字,就能具備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了。當然要往前數幾十年,如果會寫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了。和秦朝公務員比較起來,今人的識字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史」是秦漢最基層官吏的基本稱謂,幾乎所有人為吏的進身之路都是從「史」開始的。中國人民大學的朱騰教授指出,在秦國的中央和郡縣各個層面中,大量的史官存在是其官僚體系的常態。
秦國的公務員之所以如此重視識字,與它以文書行政規範所有的行政事務的上傳下達有關系。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收錄的【內史雜】中記載了這樣一條法律:「有事請也,必以書,毋口請,毋羈請。」規定很清楚,所有的行政事務都要落實在文字層面,口頭傳達死無對證,後面追究責任沒有憑據。秦國重視文書,目的在於將人的消極因素降到最低,保證命令的有效傳達和落實。
另一個原因是,秦朝雖然已經實作了「書同文」,不過畢竟文字套用的場合不同,所需字型也不一樣,而且秦的官吏還要處理前代遺留下的文書,不認識此前的六國文字也說不過去。這些情況都要求秦吏必須既掌握大量的文字,還要掌握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
懂法律,會寫字,是不是就能擔任一名合格的公務員了呢?也不完全是。因為公務員還得熟悉一套文書行政的規矩。比如說,中央下發的文書,傳到郡裏,某月某日傳到的,收到文書的人要登記,然後他抄錄一份繼續向縣裏傳遞。同時,他還要寫一份回執發回中央,註明本郡已經收到了這份文書,而且向下傳達了。縣接到郡傳來的文書時,還要重復上述流程。整個秦國以及秦朝的行政機構被一個文書網絡編連起來。
裏耶秦簡中有幾條關於任命典和郵人的文書材料,可以用作類似文書傳遞方式的例證:
卅二年正月戊寅朔甲午,啟陵鄉夫敢言之:成裏典、啟陵郵人缺。除士伍成裏匄、成,成為典,匄為郵人。謁令尉以從事,敢言之。(J1⑧157正面)
正月戊寅朔丁酉,遷陵丞昌卻之啟陵:廿七戶已有一典,今又除成為典,何律令應?尉已除成、匄為啟陵郵人,其以律令。/氣手。/正月戊戌日中,守府快行。
正月丁酉旦食時,隸妾冉以來。/欣發。壬手。(J1⑧157背面)
這段材料大致的意思是,秦始皇三十二年正月甲午日,啟陵鄉的鄉嗇夫行文給遷陵縣,請示能否任命成裏的匄和成兩個人擔任成裏典和郵人。正月丁酉日,遷陵丞昌批復啟陵鄉嗇夫,啟陵鄉的成裏已經有裏典了,不能再設立一個,所以安排匄、成兩個人同時擔任啟陵郵人。除了啟陵鄉嗇夫、遷陵縣丞和成、匄四位主角之外,材料中還有氣、冉、欣、壬幾個邊緣角色。他們是什麽人呢?這時就要考慮下簡牘的形制了。
這條簡的正面是啟陵鄉的請求內容,是上行文書;背面則是遷陵縣的批示意見,是下行文書。如果從縣裏的下行文書已經發出來,怎麽又會在同一條簡上出現呢?所以可以判斷,這一條簡是保存在縣廷的文書抄寫副本。具體的流傳是:啟陵鄉發出的文書在正月丁酉日早上食時送達縣廷,傳送人是隸妾冉。縣廷的某史欣啟封這封文書,交由書手壬登記,以示簽收,並將文書原本送給縣丞昌處理。縣丞昌處理完畢,令人於當天日中將批示原本送回啟陵鄉,送回之前又讓書手氣繼續抄錄了自己的批示副本,以示工作流程完畢。
一份簡單的關於人事任命的文書,牽動起縣鄉兩級數人共同參與。足見秦國的基層行政規模和行政效率。
當我們觀察秦代地圖時,看到的是郡縣和交通線。實際上在物質形態的交通網背後,還有一個同步存在的、同樣繁盛熱鬧的文書交通網。不僅如此,秦漢公務員頭腦中也要有一個文書交通網,明了自己發出的文書到了哪裏,自己收到的文書是從哪裏來的。一旦輕忽,罪責不淺。
可以想象的是,秦朝的驛道上每天都奔走著傳遞文書的郵人。各種文書根據不同的等級和急迫程度,還會選擇不同的傳遞方式。比如最「刺激」的傳遞軍情的文書,送這種文書的人叫作「奔命」。對比古希臘馬拉松誕生的傳說,就能很直觀理解奔命的意思了。
如果對秦國公務員的基本修養做個小結,可以說學法、識字、通文書,是他們要掌握的基本工作內容。無論是最基層的官吏,還是最高層的相國,日常行政中處理的公務大致不外乎這些內容。工作責任不僅重大,其形式和細節又堪稱繁瑣。秦國公務員的晉升空間也談不上有多麽寬敞。想來,他們也很艱難,應該也是在自己的日常行政之路上奔命吧。
曲柄睿(北京師範大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