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鄧小平輕評毛主席,共識中仍顯不足

2024-02-06歷史

鄧小平輕評毛主席,共識中仍顯不足。

在1980年,鄧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記者法拉奇采訪時,對毛主席給出了高度評價:「沒有毛主席,中國人民或許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久的時間。」

這一評價公正客觀,充分體現了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要角色,得到了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共同認同。然而,如果深入探究,這一評價其實還是過於保守。

如果沒有毛主席,我們不僅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時間,更可能陷入絕境,被反動派徹底消滅。

1927年,為了應對蔣介石的白色恐怖,中國共產黨發起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中國革命正處於困難時期,這三次起義具有重要意義。

遺憾的是,由於敵我實力差距懸殊,這三次起義均以失敗告終,給中國革命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中,許多領導人被捕、犧牲或逃亡,大多數人看不到希望。

只有朱老總保留了一些「火種」,但這在當時並不確定,他也不知道這支部隊的未來,被反動派吃掉也是可能的。

在黑暗籠罩下的中國革命,毛主席在井岡山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它燃燒得越來越旺,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為革命者帶來了希望。

歷史已經證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中國革命走上正軌的起點,這無疑是毛主席的偉大貢獻,無人能替代。令人費解的是,這個創舉當時卻被中央批判為封建思想,嚴重違反了共產黨的革命道路,甚至撤銷了毛主席的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

按照鄧小平的說法,如果沒有毛主席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那麽,誰能引領我們找到這條路呢?是南昌起義的周恩來、賀龍、朱德?

還是廣州起義的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甚至是中央的那幫人?別開玩笑了!

重大的歷史危機下,毛主席領導的中央蘇區曾經取得反「圍剿」戰爭的勝利,並且將蘇區建設的繁榮昌盛。然而,中央派來的領導人剝奪了毛主席的軍事指揮權,並否定了遊擊戰爭的策略,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的失敗,紅軍被迫開始長征。

在當時,沒有人能預見到長征的成功,前途一片迷茫。甚至蔣介石也乘機調動數十萬大軍進行圍追堵截,湘江一戰更是讓八萬紅軍損失五萬,幾乎面臨滅頂之災。

在這種危機情況下,毛主席深知不能再繼續下去,否則紅軍和中國革命都將面臨危險。

因此,毛主席挺身而出,主動找到張聞天、王稼祥等人,堅決反對王明、博古、李德的錯誤路線,最終說服了他們,召開了遵義會議,成功扭轉了中國革命的道路。

試問,如果沒有毛主席,還有誰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呢?張聞天和王稼祥嗎?他們二人無非是執行命令的機器,缺乏獨立思考和決策能力。

周恩來嗎?周恩來無疑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但在那個生死存亡的時刻,他或許無法擔此重任。盡管周恩來的地位已經很高,但在與王明、博古的鬥爭中,他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那麽朱德、彭德懷這些前線將領呢?雖然彭德懷曾經當面痛斥過李德,但這並不能改變中央的決策。事實上,軍事將領無法左右中央的決策,甚至彭德懷已經做好了被砍頭的準備。

在這個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只有毛主席站出來,才能引領我們走向勝利!當時的博古並不認可這個觀點,周恩來專門找他進行思想交流,告訴他:「你和我都是從事具體工作的,不適合做最高統帥。

在中國歷史上,能幹大事的人,都是最了解底層百姓的,你和我都是留洋回來的,理論知識或許很紮實,但對中國實際情況的了解還遠遠不夠。

但我們有一位最了解中國的人,那就是毛澤東,紅軍的多次起落也充分證明,只要毛澤東來領導,紅軍必定興盛,而一旦把他排除在外,紅軍必定會陷入困境,這你也親身體會過,只是很多人不願面對現實。」

最後,周恩來對博古說:「雖然毛澤東也有一些缺點,但我們應著眼於全域,為了戰勝蔣介石,我們一定要放下個人恩怨,一心一意輔佐毛澤東,才能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

歷史已經證實,周恩來這段話是十分準確的,只有毛澤東領導紅軍,紅軍才能打勝仗,才能真正實作長征的偉大目標。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這是黃克誠和鄧小平等領導人對毛澤東的高度評價。他們認為,毛澤東作為黨和國家的主要締造者,多次在危機中挽救了革命,這是黨內任何其他人都無法比擬的。

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革命可能會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而朱老總的評價則更為準確,他稱毛澤東是中國人民最偉大的領袖,解決了中國的問題。

這些評價都強調了毛澤東在中國革命中的關鍵作用和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