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名人名聯趣味故事選(32)——乾隆

2024-05-20歷史

百金贖一字

乾隆二十六年, 王傑赴京趕考, 途中盤纏用盡, 食宿無著, 書童唉聲嘆氣, 王傑卻毫不介意。他們走過一個小集鎮, 王傑命書童從行囊裏取出文房四寶, 他揮筆寫了一個鬥大的「子」字, 讓他拿到當鋪當50 兩紋銀, 作為路上膳宿之用。書童將信將疑找到了當鋪, 當鋪的小夥計聽說一個字要當50 兩紋銀, 執意不收。正在爭執不休, 掌櫃的聞聲趕來, 問明情況, 又看了看王傑那遒勁蒼涼的手書, 當即付銀50 兩, 將書童打發走了。

王傑來到京城, 經過殿試, 終於奪魁, 中了頭名狀元, 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有一天, 乾隆命群臣為金殿擬寫一副對聯, 要求上下聯各三個字, 橫額五個字, 既要頌揚皇帝聖德, 又要囊括萬裏河山。群臣聽了, 面有難色, 有人存心刁難王傑, 向皇帝進言說:「王大人才智超群, 獨占鰲頭, 何不大展雄才, 以謝皇恩。」金殿上群僚隨聲附和。

王傑拱手道: 「下官獻醜了。」說畢吟出一聯:

天一統

地萬年

橫額: 天子重英豪

乾隆聽罷, 連聲稱好。即命快快書來, 懸於金殿之上。王傑大筆一揮寫對聯, 但在寫橫額時故意漏掉一個「子」字, 乾隆十分吃驚, 問王傑是怎麽回事。王傑說:「啟稟萬歲, 這個字臣已經寫過了。」隨即將赴京趕考途中寫字當銀的原委稟告一番, 並將當票呈驗。

乾隆隨即命人快馬日夜兼程, 用百兩贖金, 贖回王傑書寫的「子」字, 又親自嵌在橫額之中。遠遠望去, 竟是天衣無縫, 渾然一體。

絕對試考生

乾隆年間的一次科舉考試, 有兩個考生名列前茅, 連主考官都難分高下。時值乾隆正出巡江南, 駕幸杭州。考官便將兩卷呈皇帝定奪。乾隆閱後, 微微一笑, 說:「朕明日題一對, 命二生續, 對者即狀元。」

次日早晨, 乾隆到了西湖, 只見風拂垂柳, 裊煙淡淡, 當即在湖邊題下上聯:

煙鎖池塘柳

二考生來了。甲舉目一看, 大驚失色, 惶惶而走; 乙則冥思苦想良久無對, 怏怏離開。

結果,欽點了甲為本科狀元。有人不解,乾隆得意道: 「朕乃絕對,誰人能續 ? 其能在瞬間斷定,才華必高也!」

原來這「煙鎖池塘柳」五字, 初看似乎簡單, 然而卻形象地把西湖綺麗美景, 凝練地描繪出來, 而且這表面平平的五字, 卻內涵「金木水火土」五字, 要續此對, 也要五行。這就不是一般能做到的了。然而, 後來有許多人給這位皇上的「絕對」續了下聯, 例如:

炮堆鎮海樓

不僅內涵五行, 而且氣魄也不亞於上聯。

出回文聯

清代北京有個叫「天然居」的酒樓。一次, 乾隆皇帝以它為題作對聯, 上聯是: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但下聯卻苦索不得。因為下聯必須符合這樣的條件: 後五字是前五字的顛倒, 語意通順, 是個完整的句子, 又要平仄協調, 這的確困難。他於是令群臣屬對。大家正在大傷腦筋之時, 紀曉嵐已經對出下聯:

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

一時傳為佳話。後來, 有個書生認為紀所作並非「絕對」, 只不過是「的對」( 的當的對子) , 則他的對句是:

僧遊雲隱寺, 寺隱雲遊僧。

姬對難乾隆

乾隆皇帝擅長對對聯, 並常借此考人、戲人, 誰知有一次他竟被一名歌姬難住了。

有一天, 乾隆喬裝改扮, 同張玉書上街坊酒樓飲酒。席間, 他乘酒興指著旁邊一名姓倪的侍候歌女, 出了條上聯叫張玉書對。聯曰:

妙人兒倪氏少女

這是「妙」、「倪」兩字的拆字聯, 要使結構、意義對得工整確非易事。張玉書一時苦思莫對。歌姬見狀, 隨即答道:

大言者諸葛一人

她將「大」、「諸」二字拆開, 結構組合與上聯非常吻合。乾隆大加贊賞, 命張玉書賜酒三杯。

張舉壺篩酒, 不巧酒已喝完, 傾壺只滴出幾點。歌姬見狀, 笑著又出一聯請乾隆對下聯:

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

這上聯既暗含前三個字的偏旁, 又冠以數碼, 窘得乾隆面紅耳赤, 無以為對。幸好此時樓下走來一個賣花人, 張玉書靈機一動代對道: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這樣才算給他解了圍。

從此, 他再不輕易用對聯戲人了。

以聯借題發揮

乾隆皇帝有一次南巡來至一湖畔, 見一寒士倚著岸邊的一棵大樹在雨中垂釣。因那雨絲在風中斜傾, 垂釣的寒士半身幹, 半身濕, 濕的那邊, 雨水順著衣裳流入湖中, 乾隆見了覺得十分有趣, 遂出一上聯請那寒士對。聯曰:

半邊淋雨, 點點滴滴, 化為長江巨浪, 東至廣, 南至廣, 西至廣, 北至廣。登秦樓而閱五大名峰, 觀山觀水觀日月, 大清一統天下。

那寒士聽了, 不緊不慢地對道:

一介寒儒, 磊磊落落, 才成錦繡文章, 鄉之魁, 庠之魁, 會之魁, 殿之魁。步金階以入十八學士, 安民安國安社稷, 今朝萬古忠臣。

上聯, 乾隆借題發揮, 從雨點寫到向四面八方曲折奔流的長江巨浪, 進而寫到「大清一統天下」,

語中頗有洋洋自得之意, 不可一世之情; 下聯中, 那寒士也不肯甘拜下風, 說憑著自己的才華, 完全可以在科考中步步奪魁, 進而施展「安國安民安社稷」的抱負。句中的「十八學士」, 系指唐太宗造文學館, 以杜如晦等十八人為學士, 分成三批, 每天六人值班討論典籍, 時人號為「十八學士登瀛洲」。

此聯出句不凡, 對句精妙, 且不卑不亢, 得之自然。

巧改王傑聯

清朝乾隆年間, 陜西韓城的王傑奪得三元之首, 金榜題名, 中了狀元。可與他同科應試的江南諸學士多有不服, 一番謀劃之後, 欲借屬對揶揄王傑。其中一人出聯曰:

泰岱千峰, 孔子聖, 孟子賢, 自古文章傳東魯。

新科狀元王傑, 風華正茂, 翰墨橫溢, 哪甘這等羞辱, 下聯信口而出:

黃河九曲, 文王謀, 武王烈, 歷代道統在西齊。

對得江南諸公瞠目結舌, 啞口無言。後來, 訊息傳到乾隆皇帝耳中, 乾隆認為王傑聯句雖好, 但仍不足。於是, 皇上幫助王傑禦筆親改四字, 下聯則成這樣:

岐山一脈, 文王謀, 武王烈, 歷代道統在西齊。

文武百官齊聲贊頌聖上所改之聯更絕。

和珅媚對乾隆

一天, 乾隆退朝後, 在乾清宮召見擅長寫詩的官員。乾隆說:「今天召見卿等作對, 不談政事。」

眾官異口同聲地請求乾隆出對。乾隆搖頭晃腦地笑道:

白狼山上響金鐘

百官聞聽, 面面相覷, 不敢答對。因為乾隆出的是下聯, 要求對上聯, 誰敢居於皇帝之上? 這是乾隆有意為難大臣的做法。

和珅是乾隆的寵臣, 慣於獻媚取寵。他眼看百官噤若寒蟬, 正是自己炫耀才能的時候。於是,他恬不知恥地跪下說: 「啟稟萬歲,臣請詩仙李白作對,陛下恩準嗎 ?」乾隆點了點頭說: 「卿且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