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聶鶴亭閑聊時曾對閻仲川說:南昌起義,我和林彪在一個部隊當排長

2023-12-10歷史

前言

1955年9月,新中國舉行第一次授銜儀式。

其實就在授銜之前,對於沒個戰功赫赫的將軍應該授予什麽軍銜,就已經有訊息流傳出,盡管絕大多數將軍都對授予軍銜表示沒有異議,但還是有少部份人對自己的軍銜不滿意。

就連毛主席也打趣稱: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授銜時。」

比如開國中將聶鶴亭。

聶鶴亭將軍原來曾擔任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副參謀長,後來授銜時被定為中將,當時聶鶴亭身邊不少戰友和部下,有的被定為上將、有的被定為中將,聶鶴亭心裏感覺很不服氣,因此去找了時任總幹部部部長的羅榮桓。

羅榮桓是第四野戰軍政委、華中軍區第一政委,與聶鶴亭是老相識,關系也一直很不錯,心直口快的聶鶴亭當即去找老首長抱怨。

沒想到的是,羅榮桓後來聽了他的描述,氣得大發雷霆:

「你自己的錯誤本身不知道嗎?難道還要我來提醒你?給你中將的稱號就不錯了,你若不想要,就還回來,正好讓軍委省事點!」

也因為這件事,本該參加1955年9月授銜儀式的聶鶴亭,一直到1956年1月25日才被補授了中將軍銜。

畢竟當時聶鶴亭還在擔任著裝甲兵副司令員。

心直口快一直是聶鶴亭性格上的一個弱點,這也極大的影響了他後來的發展。

據原來在東北民主聯軍、第四野戰軍司令部任作戰參謀的開國大校閻仲川回憶:聶鶴亭任副參謀長期間,閑談時曾對底下的參謀、科長們說,原來南昌起義時,我和林彪在一個部隊裏當排長。

這又是什麽情況呢?

這一切的一切,還要從大革命時期說起。

如果說評選對聶鶴亭影響深遠的人,無疑當屬許繼慎。

1905年,聶鶴亭出生於安徽阜南縣南鄉,幼年時入私塾學習,因家貧迫於無奈而輟學打工,1921年又考入安慶皖江師範專科學校體育系,畢業後任中學體育教員。

也就是在學校期間,聶鶴亭結識了許繼慎,許繼慎那時就已經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並積極在學校宣傳革命思想,盡管他與聶鶴亭不是屬於同一所學校,但因他性格開朗、思想進步,當時不少同學都願意同他打交道,聶鶴亭也是其中之一。

在許繼慎的引導下,聶鶴亭讀了各種各樣的進步書刊,其中包括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國民黨左派朱蘊山創辦的【評議報】、布哈林闡釋馬克思主義常識的【共產主義ABC】。

因為讀的太入迷,聶鶴亭手不釋卷,幾乎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思想上也逐漸開始傾向於進步。

1921年5月,安徽鳳陽稅關監督倪道烺、安徽軍務幫辦兼皖南鎮守使馬聯甲為擴充軍費,強迫省議會削減本已決定增加的教育經費。當時安慶各校師生均聯名反對,結果遭到了血腥鎮壓,當時許繼慎、聶鶴亭都參與了這次學生運動。

在學生中,聶鶴亭人高馬大,反動軍警奈何不了他,就把棍棒對準了他的同學,事後聶鶴亭人沒事兒,但隨同去的50多名同學卻被打傷,更有兩人因此而送命。

1923年秋,許繼慎因在安徽安慶領導數千名學生痛打賄選的省議員,遭到了反動當局通緝,被迫逃亡上海。

聶鶴亭幾次參加反帝愛國運動,卻屢屢被反動當局鎮壓,內心深處也突然意識到,無論是體育救國還是讀書救國,其實都是沒有用的,如果不真刀真槍的拿起來同他們對抗,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

五卅運動後,聶鶴亭參加了北伐軍。

當時,聶鶴亭參加的部隊,恰好是葉挺的獨立團。

1926年北伐期間,聶鶴亭奉令離開部隊,到老家安慶領導武裝暴動,以積極策應北伐軍。

到南昌起義時,聶鶴亭已經擔任了第25師73團的一名排長(該團為原葉挺獨立團)。

值得一提的是,該團絕大多數都是由共產黨員組成,時任25師73團團長周士第就是一名共產黨員。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決心以革命的武裝來對抗反革命的武裝,周恩來積極動員,利用掌握的國民黨軍第二方面軍部隊發起南昌起義。就在南昌城頭激烈的戰鬥時,25師尚在馬回嶺,按照事先計劃,南昌起義成功後,將從南昌發一輛空的火車,拉上25師一起參加起義。

當時,聶榮臻已經奉命到馬回嶺控制25師,他與周士第攜手,將前來勸說的張發奎、李漢魂趕走,一個師浩浩蕩蕩的抵達武漢,被改編為葉挺部十一軍第25師,周士第任師長。

聶鶴亭當時奉令帶領全排,執行警戒九江方向的敵人。

起義軍出發之前進行了改變,聶鶴亭升任第十一軍第25師73團3營6連連長。而林彪當時和聶鶴亭一樣,都在3營,只是一個是六連連長,一個是七連連長。

這一情形幾乎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主角楊立青身上的故事一樣。

可見在楊立青身上,也有著聶鶴亭的影子。

不過,和林彪一直留在起義部隊不同,聶鶴亭在起義軍南下失敗以後,就離開了部隊,等到他上井岡山時,情形已經變的完全不同。

其實說到底,聶鶴亭還是吃了性格上的虧。

1927年9月,起義軍兵敗潮汕,當時從朱老總率領的25師從三河壩激戰就聽到了這個噩耗,對於起義部隊而言,這樣一支僅有3000人不到的孤軍,未來將會何去何從,成為所有人心頭的一個疑問。

值得一提的是,三河壩戰役雖然是朱老總打的,可實際上卻是25師師長周士第配合指揮的。

南昌起義軍原本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張發奎的部隊拉起來的架子,對於這支部隊,朱老總幾乎沒有威望,只能依托於周士第,到後來起義軍兵敗潮汕,朱老總帶著三河壩戰役以及南昌起義部隊的潰軍一路北上,抵達江西天心圩後,已經跑了不少人。

抵達天心圩以後,朱老總、周士第、李碩勛開會,當時周士第提出要離開部隊,南下去尋找黨組織接受指示,朱老總只是擔憂的問了一句:

「部隊是你們帶出來的,你們都走了,部隊怎麽辦?」

一直到許多年以後,周士第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感到後悔:

「本質上還是缺乏堅定意誌。」

聶鶴亭後來也提出要離開部隊,他離開部隊的理由雖然與周士第相同,但細節上卻有出入。

透過贛南三整,朱老總整頓了部隊,首先是整頓了隊伍中的黨團組織,其次是整頓了部隊的。為了不引人註意,朱老總用了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的番號,取消了軍、師、團等華而不實的建制,而是將部隊縮編為6個連、一個迫擊炮連,一個重機槍連。

當時,林彪任第五縱隊第二大隊大隊長,而聶鶴亭任副大隊長。

應該說贛南三整對這支部隊起到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據粟裕將軍多年後回憶稱:

「「在此以前,我們這支部隊只知道打仗,現在也搞群眾工作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前進。」

1927年11月,朱老總率領部隊轉戰湘南,因為缺乏補給,部隊仍然面臨困難,好在也是幸運,當時駐紮湖南郴州的範石生是朱老總的好友,對共產黨人本身抱有同情,他聽說朱老總的部隊在附近活動後,立馬派人進行了聯系。

朱老總聽說老友就在附近的訊息後,寫了封回信,雙方約定了見面。當時朱老總提出了三個要求:

一、同意合作後朱德部隊的編制、組織不變,要走隨時可走。

二、南昌起義軍改用十六軍四十七師一四〇團番號,隱蔽起來。朱德化名王楷,任四十七師副師長兼一四〇團團長。

三、按一個團的編制先發一個月的薪餉。

其實以上三個要求無疑是屬於「霸王條款」了,可範石生不僅全盤接收,不僅予以補充,還允許朱老總自由活動,當時朱老總率領的這個團,仍然照常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任務,組織赤衛隊、農民自衛隊等等。

然而在當時,聶鶴亭卻不能接受。

聶鶴亭的性格很剛烈,而且信仰也很堅定,他不能夠接受部隊在起義的情況下,還要在範石生麾下,以國民黨部隊的名義進行活動。

「我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怎麽可以再加入國民黨的隊伍。」

聶鶴亭當時就對朱老總提出:

「我要南下去尋找黨中央。」

不少的資料中在提到這一段時,都是一筆帶過,稱是聶鶴亭接到了上級的指示,可實際上當時朱老總的部隊已經與中央失去了聯系,畢竟那時部隊也沒有電台,加上周士第、李碩勛(原25師黨代表)也離開了部隊。

一聽聶鶴亭要離開部隊,朱老總與陳毅第一個念頭就是勸,畢竟當時部隊中基層黨員已經不多了,想要維系部隊,就必須要依靠黨的基層指示,聶鶴亭無疑肩負著重任。

可無論朱老總、陳毅如何勸說,聶鶴亭始終不聽:

「不行不行,我要到上海去找黨中央。」

朱老總也沒有辦法,只好放他離開。

據說朱老總發起湘南起義前,聶鶴亭曾奉命參加在汝城秘密組織的湘南、粵北各縣黨組織會議,按照當時的情況,本來朱老總是要對他委以重任,也希望他能改變看法留在部隊,但最終,聶鶴亭還是離開了。

相比於周士第,聶鶴亭是幸運的,他南下到了上海以後,順利找到了組織,並在 組織委派下前往皖北恢復在那裏的黨組織。

1927年11月,廣州起義,聶鶴亭被派往廣州,任起義軍總指揮部參謀。

其實,從離開起義部隊的時刻,聶鶴亭就後悔了,也正如周士第後來所想的那樣,盡管聶鶴亭離開部隊,從本質上而言不是思想動搖,但顯然聶鶴亭負氣出走還是給她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不過也很遺憾,廣州起義失敗後,聶鶴亭本來是跟隨大部隊,打算撤往粵北,當時朱老總聽說廣州起義後,曾計劃派部隊到粵北,結果走到半路上聽說起義失敗,只能遺憾的退回來。

聶鶴亭與朱老總再一次失之交臂。

1929年秋,聶鶴亭被派往江西,任紅四軍軍部參謀,值得註意的是,這是一個團級職務。

當時,毛主席聽說中央給紅四軍派來一個軍事幹部,還十分高興,特意命令夥房炒了四個菜招待,朱老總、陳毅聽說聶鶴亭回來以後,還很高興,特意去看望,幾人高興的握手。

聶鶴亭對當年離開的事兒萬分後悔,還向朱老總道歉,朱老總大度的表示:

「好啊,葉挺獨立團的聶鶴亭來了,我們是殊途同歸,又走到一起啦。」

一直到許多年以後,聶鶴亭回憶起這件往事,仍忍不住感慨:

「這輩子最佩服的就是朱老總。」

上了井岡山後,聶鶴亭與許多當年在部隊的老戰友會面,如林彪、粟裕等等,林彪當時已經是第一縱隊司令員,而粟裕也已經是團長。

粟裕對這位老首長很尊敬,一口一個「老班長」。

一直到1930年10月,聶鶴亭才調任紅四軍第12師35團任副團長。

1931年春,聶鶴亭又調任33團團長。

與當年這些老戰友相比,聶鶴亭已經同他們拉開了不少差距。

參加紅軍的聶鶴亭逐漸沈穩,後來成為獨當一面的將軍,只是性格上仍然是一如既往直率,有話就說。可有些時候又不免欠缺穩重。

後來聶鶴亭的女兒聶秋莎在談到父親時曾有一句精準評價:

「我爸爸的脾氣特別大,因為他說話太直,不像別人會講方式方法,得罪了好多人。」

1937年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因為新四軍普遍缺乏幹部,因此葉挺當時向中央請求,派聶鶴亭到新四軍來工作,時任新四軍參謀長的周子昆也很想讓這一員戰將到新四軍。

聶鶴亭大革命時期就在葉挺手下,對葉挺為人十分佩服,其實兩人在性格上頗有類似之處,兩人相互欣賞,當時聶鶴亭也想到新四軍去工作。

不過,那時的聶鶴亭已經在中央軍委總參謀部工作了許多年,又是擔任著作戰局局長,盡管毛主席同意了他到想新四軍去,可仍然有些舍不得,臨別時派人去請聶鶴亭,兩人見一見,吃個飯。

可沒想到的是,聶鶴亭擔心毛主席挽留他,考慮再三,決定不去赴約,悄悄一個人離開了延安。

幾乎每次都是如此,聶鶴亭離開延安以後,雖然在新四軍工作順利,但回憶起這件往事,總是不免後悔,事後幾次想找毛主席解釋,但卻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

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發起遼沈戰役,據說在戰役發起之前,聶鶴亭曾建議林彪先打錦州:

「南下攻打錦州,只要攻克錦州,東北戰局就會大大改觀。」

不過,林彪有自己的顧慮,對這一建議沒有采納,後來是中央再三電示,林彪才改變了註意。

毫無疑問,作為一員戰將,聶鶴亭是合格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聶鶴亭也逐漸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1950年9月,摩托裝甲步兵司令部在北京成立,許光達任司令員,聶鶴亭任副司令員。為中國裝甲部隊建設事業,聶鶴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裝甲部隊在建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從蘇聯方面采購的裝備,但這部份裝備的使用,我們必須要彎下腰來向人家學習,可在當時,不少的蘇聯教官對於中國其實骨子裏很輕視,處處以老大哥自居,很多性格剛烈的老將軍沒辦法接受這樣的態度。

可是聶鶴亭接受了。

當時應聘到裝甲部隊的幾個蘇聯顧問,如切爾卡斯基少將、馬雷金少將、基裏琴科中將,聶鶴亭都把他們當老師尊重,事事請教詢問,在這些蘇聯教官的幫助下,聶鶴亭摸透了從蘇聯采購的絕大多數技術裝備。

1954年1月,聶鶴亭在陪同北韓人民軍代表團期間,曾當著所有人的面,詳細介紹蘇聯的T-34坦克和美國的M4坦克的效能優劣,並且還介紹了蘇聯CY-76自行火炮的效能,給在場所有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聶鶴亭與這些來自蘇聯的教官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聶鶴亭將軍光輝的一生,值得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