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從「宅茲中或」到東西二帝——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與洛陽(廿七)

2024-01-24歷史

即便再對考古或者青銅器不感興趣的人,哪怕只是知道一點歷史的常識,也應該都應該知道一件文物的存在,那就是「何尊」。這座在1963年出土於陜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也就是今天寶雞市陳倉區的西周時期青銅器,現收藏於 「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而它之所以成為或許是名氣最大的商周青銅器,就是因為在它的尊內底鑄的銘文中,有這麽四個字—— 「宅茲中或」 。 那麽,我們本篇文章就從這四個字聊起吧。

唯王初堙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逑文王,肆文王受茲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或,自茲乂民。’嗚呼,爾有唯小子亡識,視於公氏,有庸於天,徹命敬享哉!助王恭德欲天,臨我不敏。」王鹹誥,何賜貝卅朋,用作□公寶尊彜。唯王五祀。

眾所周知,「何尊」金文中的「宅茲中或 」四字,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次出現「中國」這個詞匯。其實,不止如此,還有一個字同樣是第一次出現且對中國文化甚至文明影響深遠,那就是「德」。在易中天教授的【易中天中華史】一書中,就曾經提到過關於「何尊」上出現「德」字的意義: 「何尊是第一個出現「德」字的器物。何尊之前的器物,無論青銅器還是甲骨文,都‘德’字無心。在這之前,無論是表示得到還是表示道德,全部是無‘心’,全是‘得’。何尊之後的銘文,表示道德的有「心」,表示其他如人名的無‘心’。證明了周王朝以德治國的理念。 」 至於這個「德」是否和之後的以德治國有什麽關聯,那就只能說見仁見智了。

接著說「宅茲中或 」。這四個字,以現在的普遍解釋大體就是,要居住在天下之中的地方。這一點上,似乎並沒有什麽太大的爭議。而且,鑒於「何尊」本身所承載的功能和金文所記載的內容上看,這個周天子準備「宅茲 」的地方,也確實就是武王伐紂之後確定營建的「成周」雒邑,也就是洛陽。這就是為何在很多文章以及報道中所提到的,洛陽就是最早的「中國」。當然,這個「最早中國」,一方面指的是文明、文化層面上的,還有一方面我覺得更多的則是地理意義上的。

在日本學者平勢隆郎所著的【從城市國家到中華 :殷周 春秋戰國】一書中,提到了一個觀點,那就「中或 」指的並不是洛陽,而是陜西的鎬京。也就是西安一帶。他例舉了 【左傳·昭公九年】 中的一段話: 「先王居梼杌於四裔,以禦螭魅,故允姓之奸,居於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使逼我諸姬,入我郊甸,則戎焉取之。戎有中國,誰之咎也?後稷封殖天下,今戎制之,不亦難乎?伯父圖之。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昭公九年,指的是魯昭公九年,即公元前533年,按周紀年的話,是周景王時期。這段話中,提到了陸渾戎的由來,以及西周的王都鎬京被西戎占領,同時,對秦國的態度也不夠友好。這裏面提到「戎有中國 」中的「中國」二字,如果我們完全不考慮起民族意義和文明意義的話,在那一時期「中或」或者「中國」,所指的也許確實不是一個固定地點,而更應該是根據華夏主流文明王室都城所在之地變化而變化的。西周時期,「宗周」鎬京猶在,那後世回顧那一時期所提到的被「西戎」占領的「中國」,指的顯然卻是西周故都鎬京以及周邊的王畿區域。

所以,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對於周朝,或者說前秦時期各類史籍上關於「中或」或者「中國」的定義,所指的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地點或區域,而是王朝核心所在地。而在「何尊」上所刻的 「宅茲中或」, 由於銘文中已經對所記錄的歷史事件特有所指,所以這個 「中或」 ,自然也就是洛陽無疑,這個 「最早的中國」,也算得上實至名歸。

既然提到了周景王,除了他曾經在洛陽會見老子之外,那咱們就順著聊一聊在他在位期間,由於一個歷史事件而產生的一個成語典故——「數典忘祖」。這是記載在【左傳·昭公十五年】中的一個故事。原文如下:

十二月,晉荀躒如周,葬穆後,籍談為介。既葬,除喪,以文伯宴,樽以魯壺。王曰:「伯氏,諸侯皆有以鎮撫王室,晉獨無有,何也?」文伯揖籍談,對曰:「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以鎮撫其社稷,故能薦彜器於王。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而遠於王室。王靈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獻器?」王曰:「叔氏,而忘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無分乎?密須之鼓,與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闕鞏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處參虛,匡有戎狄。其後襄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受之,以有南陽之田,撫征東夏,非分而何?夫有勛而不廢,有績而載,奉之以土田,撫之以彜器,旌之以車服,明之以文章,子孫不忘,所謂福也。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且昔而高祖孫伯黡,司晉之典籍,以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晉,於是乎有董史。女,司典之後也,何故忘之?」籍談不能對。賓出,王曰:「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所記晉國派荀躒和籍談為使節去洛陽參加王後穆後的葬禮。禮必,周景王設宴款各諸侯國的使節。宴席中,周王室使用的是魯國進貢的酒具,微醺的周景王向國來使賜酒時。問晉國使臣:「各國諸侯每年都會進貢一些物品給王室,為什麽晉國沒有進貢呢?」荀晉國使臣籍談振振有詞,說晉國早年也沒有受到周王室的賞賜,所以自然就不用進貢了。周景王自然非常不滿,便直接指出當年晉國受到周王室封賞的內容,並責問籍談:「你先祖是掌管國家典籍的官員,作為司典後人,竟然忘記國家這麽重要的史實!」籍談羞愧無言。等宴席散去,周景王對著臣子們說:「籍談這這一族人不行了,光知道典故,連自己祖先的記載都忘了。」後世遂留下典故 「數典忘祖」

雖然看上去是周景王在取笑晉國使臣,實際上,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了,當時周王室的「勢微」已經到了諸侯可以輕易頂撞的程度。當然還有很多讓周王室非常難堪的歷史事件發生,但還是本著一個原則,和本系列文章的兩個主角西安與洛陽無直接關聯的,不細聊。還有就是如果這一時期只在史籍中有一個城市出現的不展開了聊。否則,整個東周兩段的春秋戰國,豈不又成了專屬洛陽的獨角戲。所以,我找到了另一個話題,那就是在公元前288年開始,但僅僅執行了兩個月就宣告取消的 「東西二帝」 計劃!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人,自然是有「祖龍」之稱的秦始皇嬴政。但實際上,嬴政只是第一個使用「皇帝」這個詞匯的人,至於所謂的「千古一帝」,則更多的是贊頌秦始皇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和取消了封建制度。而真正有史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帝的,則是東周戰國時期的另一位秦國國君,被後世稱為「秦昭襄王」的嬴稷。

既然說到稱帝,那咱們就來先聊一下這個「帝」字的由來。據考證,在中國已發現並可以辨識的古代文字資料裏,最古老的就是被統稱為「甲骨文」的 「 殷墟甲骨蔔辭」 。而它則是由清末的一位名叫王懿榮的官員率先發現,後經曲折,最終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大量出土的。在很多人的印象裏,都覺得「甲骨文」只是只言片語的詞匯集合,而實際上,透過後世的不管論證研究得出結論,作為殷商或者更早的華夏文明文字傳承,「甲骨文」的詞匯已經趨於成熟,甚至對於一些語法的運用,也已經達到了一定水準。

當然,「甲骨文」上的文字,還是絕大多數都運用於占蔔上。詳盡的東西咱們不做過多贅述,還是往主題上靠。「帝」這個字,最早就出現在「甲骨文」中,並有多種寫法。關於「帝」字的解釋,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典籍上也有不同的詮釋。相對最早的較為清晰並成體系的記載,或許是據傳「周公」所著【周禮·春官·小宗伯】中的: 「兆五帝於四郊。」 這應該也是第一次書面記錄所謂「五帝」的內容。至於「五帝」指的分別是誰,漢代大儒鄭玄曾作註: 「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這五個名稱,分別對應了中國傳統「五行學說」中的「金、木、水、火、土」。

【史記】開篇【五帝本紀】中,將「五帝」記載為: 黃帝、顓頊(zhuanxu)、帝嚳(ku)、堯和舜。 但也有像【呂氏春秋】中將 「伏羲 」、「神農」、「黃帝」、「少昊」、「顓頊」 說是五帝的。關於上古記載的,本身就是後世人的猜測,包括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曾說過,對於五帝的記載,所能用得到的史料繁雜而無法判定真偽,只能憑借自己的理解合並出來,也有很多不太合理的地方。但這個咱們在本文就不做過多探討了。就說這個「帝」字,最早應該有一部份,確實是用來形容一統天下的「帝王」這類含義。 【尚書·堯典】中: 「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於位,讓於虞舜,作【堯典】。 」 說的也就是「堯帝」。

更重要的是,這個「帝」字,是後世來形容上古大賢君王的特指,而自從「堯舜」之後,便無人由此資格稱「帝」了。在禹之後,天下最高統治者稱「王」,一直延續到東周天子時期,也是稱「周王」。而史上第一次有人自稱為「帝」後代的,則是戰國時期的陳國國主「媯因 齊」,也就是後來的「齊威王」。他在位期間,曾鑄一青銅器後世命名為「陳侯因齊敦 」。其上銘文中有記 :「唯正六月癸未,陳侯因齊曰:皇考孝武桓公恭哉!大謨(慕)克成。其唯因脊揚皇考,邵綞高祖黃啻,休嗣桓、文,朝昏諸侯,合揚厥德。諸侯寅薦吉金,用作孝武桓公祭器敦,以蒸以嘗,保有齊邦,世萬子孫永為典用。 」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明確的記錄,說明自己是傳說中「五帝」的後代子孫的。後有考,一般史書均認為,陳國,或說田齊之祖為虞舜之後代。 「陳侯因齊敦 」上的銘文,似乎就驗證了黃帝為虞舜之祖的傳說。後世有人嘗試排列家譜: 「即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橋牛,橋牛生瞽叟,瞽叟生重華,重華即虞舜。」 要說這具體真實可信度嘛......反正人家齊國田氏說了,信不信,由你。

這就要回歸正題了。在齊威王宣稱自己是上古聖賢五帝之後百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帝的人出現了!前文中也說了,他就是「秦昭襄王」嬴稷。在孫皓暉的巨著【大秦帝國】中,曾說始皇帝嬴政之所以能夠一統六國,除了自己的雄才大略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挾六世之余烈」。而 「秦昭襄王」則是這「六世余烈」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一個。嬴稷,是秦惠文王的兒子,也是那個在洛陽因舉鼎被砸死的秦武王異母的弟弟。武王死後,他在趙燕兩國的武力護送下,由右相樗裏疾、魏冉、宣太後等人擁立繼承王位。

雖然繼位的時候已經19歲,在當時已經絕對算得上成年人,但由於長期在外做「質子,可謂在秦國國內沒有任何根基,初成秦王的嬴稷,只能依靠著母親宣太後和舅舅魏冉等重臣的幫扶。這也造成了後來宣太後親政三十余年直至亂政的局面。至於這個宣太後,也就是前兩年熱播劇【羋月傳】中孫儷飾演的角色 「羋八子」 。當然,影視作品中的人物不能完全當歷史人物來看待,宣太後在秦國發展的歷史上,還是起到了相當大的正面作用的,而且,他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明確記載使用「太後」這個稱謂的人!【史記·秦本紀】曰: 「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後。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範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後之語。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後用事之說。是太後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後也。」

魏冉,是宣太後羋八子的弟弟,也就是「秦昭襄王」嬴稷的舅舅。由於 宣太後掌政三十余年,而期間最器重的就是魏冉。魏冉也非平庸之輩,他先是平定國內動亂,然後又啟用當時籍籍無名的年輕將領白起,在今天的洛陽龍門附近擊潰魏韓24萬聯軍,史稱「伊闕之戰」,徹底開啟了秦國通往中原地區的大門。隨後,又不斷地為秦國開疆拓土,戰功赫赫,同時也權傾朝野。而 「秦昭襄王」稱帝,正是出於魏冉功名最盛的時期。

秦昭王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前288年,因戰功被封「穰侯」的魏冉,提出了一個可謂野心勃勃到震驚天下的建議,那就是讓秦昭襄王自稱西帝,並同時尊齊湣王為東帝,試圖平分天下。當時被這個天大的「榮耀」沖昏了頭腦的齊湣王竟然還答應了這個建議,真的就稱帝了。然而,僅僅兩天,齊湣王便被著名的縱橫家蘇秦說服,主動放棄了帝稱,並參與到了一起討伐秦國的「合縱」戰略中。隨即,秦昭襄王也意識到了事態的發展並不像魏冉預料的那麽順利,於是,也隨即宣布不再以「西帝」自稱,仍為秦王。這場戰國時期「東西二帝」並存的鬧劇,僅兩個月便草草收場。

雖然沒有了「西帝」的名頭,但「秦昭襄王 」對於秦國的發展,還是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也正是他的東進,在公元前256年,秦國占領了東周的都城洛陽,也從真正意義上宣告了周王朝的覆滅。這些,咱們下篇繼續聊。

相關前文:

那就從「九鼎」聊起吧——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與洛陽(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