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戰爭進入生死攸關的決戰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皆致力於爭奪戰略地位重要的城市——濟南。對解放軍而言,此役將成為挫敗國民黨,贏得勝利的關鍵之戰;而對敗象初現的國民黨來說,濟南是最後的防線,一旦失守,長江以北將徹底淪陷於共產黨治下。大戰的嚴峻性和艱難程度由此可窺一斑。
毛澤東深度剖析蔣介石當下局勢後,預判王耀武必將成為抵抗解放軍的必然人選。身為擁有屢獲戰功的常勝將領,王耀武在解放軍內部早已如雷貫耳,加上其曾在抗日戰爭中的傑出表現,無疑使他成為我軍面臨的強勁敵手。經過深思熟慮,毛澤東選拔許世友與王建安兩名得力幹將,並當面告誡王建安:「濟南城若不可取,先斬許世友,鞭笞你四十軍棍,同時策降三級軍官職務。」毛澤東以此警示二位猛將務必全力以赴攻克濟南,展示了解放軍必勝的決心與膽識。實際上,這也是毛澤東對二人的一次提醒,意在警醒他們作戰過程中應從全域出發,確保革命事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不受絲毫影響。
毛主席為何特地安排這樣一場軍事表演?究其原因,還需追溯到他與二人之間深厚的緣分。王建安與許世友都出自貧寒家庭,歷經世事磨難後投身革命事業,憑借出色的軍事才能和無人能及的勇猛善戰躋身高層。巧合的是,兩人均為湖北籍,少年時代顛沛流離,王建安因不堪地主欺壓點燃地主豪宅,漂泊至武漢後加入共產黨;許世友則為抵擋生計壓力,自幼習武,學成後救助受辱鄉親不幸失手殺死惡霸,進而步入軍教生涯,隨後因參與大別山農民起義嶄露頭角,迅速晉升為紅軍第四軍軍長。
老鄉情誼與相似經歷使得他們的搭檔配合得非常融洽。1935年初,紅四軍麾下的「山東雙虎」名聲傳遍全軍,他們領導的部隊勇猛頑強且攻無不克,擊敗了多場戰役,迅速成為了中共軍隊中備受信賴的精英。
然而,直至1937年末,他們才一道進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在一次軍事決策討論會上,雙方意見不合,直言不諱的許世友立即率領軍隊返回原駐地,一段時間後,許多新四軍將領紛紛效仿,這種行為顯然過於任性。
王建安察覺情況不妙,立即向上匯報,最終導致許世友被黨內處分,遭受開除黨籍和一年有期徒刑。作為舉報者,許世友自然將這筆債記在了王建安身上。
在毛澤東提出的軍令狀面前,兩人都毫不含糊。原先擔憂許世友是否願意與王建安共事,但毛澤東很快意識到其對這位草莽將軍過於輕視。
聽聞軍令後,許世友不顧腿傷立馬整裝出發奔赴戰場,深知任務重大不能再糾結過往。另一邊的王建安已準備家鄉美酒待客,兩人相見後,許世友首先展露出誠意緩解緊張氣氛,表示過去的事已是雲煙,端起酒來一飲而盡,矛盾至此化幹戈為玉帛,毛澤東對此欣喜不已。
1948年9月,在他們緊密協作下,濟南戰役全線擊潰國民黨軍隊,再輔以東西兩翼協助夾擊,國民黨軍隊窮途末路無從反抗。激戰八天八夜後,國民黨軍隊潰敗,甚至使用化學武器加以抵抗,卻無濟於事。最終成功俘虜王耀武,濟南戰役圓滿收官,兩位老朋友也冰釋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