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印軍侵入中國,毛澤東想10天也沒想明白,只得命令張國華:掃了他

2024-01-29歷史

一、

1962年,印軍再一次越過中印邊境,向中國西藏一側不斷推進。他們沿途修築堡壘和哨所,試圖透過這個手段蠶食和吞並中國神聖的領土。

中印兩國同為文明古國,有著2000多年的和睦交往歷史。除了唐朝那一次,中印兩國幾乎從未交兵。到了近代,中印兩國又同時遭受殖民主義以及帝國主義的入侵和奴役。二戰後,中印兩國又分別於1949年和1947年,獲得了民族的真正獨立。

當時,中印邊界線雖然還未劃定,當時兩國關系大體還是友好的。印度也經常作為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傳聲筒,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印邊境,出於對印度的信任,中國並沒有布置重兵,因此處於「有邊無防」的狀態。

然而隨著西藏的和平解放,以及人民政權在雪域高原的逐漸穩固,印度的態度開始發生了變化。

自印度建國以來,就一直強調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那麽如何才能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呢?其首先一步就是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同時在整個南亞地區確立霸權。

從地緣環境看,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牢牢地掌握在中國手中,而印度的母親河——印度河與恒河都發源於中國境內。中國對於印度有著高屋建瓴般的地理優勢。只要中國派出一支精銳的裝甲部隊,就能在印度的大平原上縱橫馳騁,在短時間內殺到新德裏城下。而這是尼赫魯所不能容忍的。

早在解放軍入藏之初,印度就百般阻撓。表面上,尼赫魯似乎然不支持在西藏問題上與中國發生對抗,但印度政府私下卻繼續為西藏 「分裂」勢力提供幫助,為他們提供了大量武器彈藥。印度人認為,只有「西藏獨立」或「高度自治」,讓西藏成為中印兩大國之間的「緩沖區」,才能讓印度獲得絕對的國防安全。

但西藏重回中國版圖之後,印度的政策又由暗中扶植「西藏自治」,變成了盡量侵吞中國的領土。

中印之間雖然沒有正式劃界,但兩國人民長期相處中早已形成了習慣性的管轄範圍。過去英國統治印度時,不斷地向中國的西藏地區進行蠶食,因此中印之間一直存在著邊界爭端。邊界東段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就是當年英國強加給中國的。中國歷屆政府都沒有承認過。

印度獨立後,尼赫魯繼承了英帝國主義的衣缽,在中印邊界推行擴張政策。由於我軍在中印邊境本來就沒怎麽布置兵力,因此印軍僅用6年時間便侵占了「麥克馬洪線」以南、傳統習慣線以北的中印邊界段東9萬平方公裏領土和中段2000平方公裏領土。1959年,印度又要把一向在中國管轄下的西段3.3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劃歸印度。

印度持續不斷地挑釁行為,讓中國感到十分意外,也讓毛澤東十分頭疼。毛澤東對於尼赫魯曾經有著極大的期待,中印同為文明古國、人口大國,都曾受到帝國主義的百般欺淩。若中印能夠實作友好乃至於聯合,對於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國家都是一個沈重的打擊。中印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毛澤東一度認為尼赫魯能夠拎得清。

1954年,尼赫魯訪華,中國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毛澤東與尼赫魯會談結束後,還破例將他送上了車,並且語重心長地說:

「朋友之間有時也有分歧,有時也吵架,甚至吵到面紅耳赤,但這種吵架和我們同杜勒斯的吵架,性質是不同的。」

在毛澤東看來,中印之間絕非敵我矛盾,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談的,可以互相妥協的。中印矛盾和中國與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是截然不同的。

為了讓尼赫魯安心,周恩來還專門跟他交了底,說明中國戰略方向在東方,無意與印度為敵。

但是不管中國方面示以多麽大誠意,印度不僅置之不理,反而指示印軍不斷挑釁。當時新中國剛剛建立,外交經驗還不夠豐富,對於印度的文化傳統了解不夠深入,有時候會以己度人。

按照中國傳統,我方讓一步,對方應該會給個台階,也讓一步。然而印度的傳統不同,他們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我方退一尺,他們不僅不會妥協,然而會直接進你一丈。只有強大的武力,才能讓印度人知難而退。

從我們中國人的角度來看,印度向中國挑釁,那是自不量力、自尋死路。但是當時的印度人卻自信滿滿,滿以為這場中印沖突,必然以中國失敗而告終。那麽印度人的迷之自信,到底從何而來呢?

二、

首先從國力來說,當時的中國是遠不如印度的。印度曾是英國殖民帝國的一枚「明珠」。為了經營印度,英國下了很大的功夫。現代印度的鐵路系統、郵政系統、社會管理體系,甚至是國家的統一都是英國給予的!剛剛獨立的印度就是亞洲強國,人均GDP比中國還高。

1952年中國GDP為304億美元,比印度高出37%,但整體發展水平比印度要落後大概10-15年,印度當時鐵路總裏程達8萬公裏,而中國不足1萬公裏。

這是印度人敢於向中國叫板的底氣。

其次從外交來說,印度所面對國際形勢要遠遠好於中國。在國際外交場合,尼赫魯可以用長袖善舞來形容。在尼赫魯的經營之下,印度與美蘇兩國保持著極其密切的聯系,同時在第三世界國家裏,也堪稱大哥大。

一直以來,印度與蘇聯就保持著緊密的「準盟友」關系。印度自建國以來,就受到了蘇聯極大的支持和援助。可以說印度的工業體系,就是蘇聯幫忙建立的。雖然印度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但蘇聯對於印度的青睞程度,卻遠遠超過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

特別是中蘇交惡之後,蘇聯更是明目張膽地站在了印度一邊。聽聞印度要向中國動手,赫魯曉夫竟興奮地說:「就讓印度人教訓中國一頓吧!」

按照美國的尿性,蘇聯的盟友就理應是他們的敵人。按照常理,美印關系應該不會有多好。但出人意料的是,美國卻總是對印度另眼相看。因為美國認為印度在牽制中國方面,具有極大的價值。因此自艾森豪威爾總統開始,美國就開始對印度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經濟援助。

就這樣,印度在美蘇之間左右逢源,兩頭得利。

印度不僅與美蘇關系好,同時還是第三世界國家的領袖。在萬隆會議上,尼赫魯出盡了風頭。不結盟運動興起後,印度更是成為了該運動的領袖。一時之間,印度和尼赫魯風頭無兩,為世界所矚目。

反觀中國,則同時與美蘇兩大國交惡,北方和東南方向均面臨著極大的軍事壓力,可謂兩面受敵。相比於印度,中國的國際環境堪稱惡劣。

因此印度認為,一旦中印開戰,「全世界」都會站在印度一邊,中國必敗無疑。

最後,在軍事上,印度對中國也有著極大的優越感。自鴉片戰爭以來,印軍就作為仆從軍跟隨英軍侵略中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八裏橋會戰中,印度錫克騎兵大敗滿蒙精騎,並隨之殺入了北京,躍馬於紫禁城內;八國聯軍侵華時,印度僱用軍又一次馬踏北京城。

抗美援朝戰爭之前,印軍揚言「一個印度兵可以頂十個中國兵」;抗美援朝戰爭之後,印軍改了口,說「一個印度兵可以頂五個中國兵」。其狂妄與無知令人咋舌。

由於印軍跟隨英軍參加了過兩次世界大戰,因此印軍吹噓自己是「打遍歐亞非」的勁旅。因此更加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裏了。

1961年12月12日,印度集結海陸空三萬大軍,兵分多路圍攻葡萄牙人占據的果阿城。12月19日晚上,葡萄牙人被迫向印度投降,在這場戰役中,葡萄牙方戰死31人,印軍損失22人。

印軍在占盡人數和裝備優勢的情況下,竟然花了7天時間才解放果阿,打得並不算好看。但印度人依然為此歡欣鼓舞,這畢竟是印度人五百年來,第一次戰勝歐洲的白人。

無論是尼赫魯還是普通印度人都徹底膨脹了。尼赫魯曾洋洋自得地宣稱:

「中國武裝部隊第一次成為一支非常強大和非常有效的戰鬥力量,我是深知內情才說這番話的……」他還認為,印度陸軍和其它軍種比獨立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強大,即使應付巴基斯坦和中國的聯合進攻「也綽綽有余」。

正是這樣的狂妄,讓尼赫魯和他的幕僚們制定了所謂「前進政策」。在他們看來,中國根本不敢阻擋印軍的北進。即使阻擋了,也會如雞蛋碰石頭般被粉碎。

三、

印度對中國領土地不斷蠶食,讓毛澤東感到萬分痛苦。他曾說:「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通尼赫魯為什麽要搞我?」毛澤東不明白,尼赫魯為什麽會貪圖那麽一點兒蠅頭小利,就要讓中印兩千多年的友誼毀於一旦。

毛澤東一直希望尼赫魯能夠迷途知返,因此對印軍的入侵行為一再忍讓。

1959年7月,面對印軍的蠶食和進攻,中印邊界西段的中國邊防部隊向總參提出:在加勒萬河谷實施反擊,打掉印軍在中國邊防軍哨卡背後修建的幾個據點,以保障邊防哨卡後方補給的暢通和安全。」

楊成武主持總參作戰會議研究後,將作戰方案上報周恩來和毛澤東。毛澤東當即指示:「停止實施這個方案。」要求邊防部隊:「對印軍的入侵,絕不退讓,力爭避免流血。」「犬牙交錯,長期武裝共處。」接到指示後,楊成武在總參作戰會議上感慨地說:「毛主席的胸懷太寬厚了,中國政府對印度真是一忍再忍,一讓再讓了!」

上述情況表明,中國真的做到仁至義盡、忍讓到家了。古代傳統的「退避三舍」「先禮後兵」「不為天下先」,乃至「哀兵政策」等政治、外交、軍事方面的政策和策略都用上了。但印度方面置中國政府的和平誠意於不顧,反而錯誤地認為,中國的退讓是為了避免戰略上兩面作戰,中國軍隊不會也不敢與印軍直接開戰,因而得寸進尺,步步緊逼,終於挑起了這場本來可以避免的戰爭。

1962年10月、11月,印軍越過中印邊境東段、西段雙方實際控制線,悍然向中國邊防部隊發動大規模進攻。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進行自衛反擊,驅除入侵的印軍,維護了中國領土和主權。

印度國防部長宣稱:「要同中國打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支槍。」接著,他又乘飛機到靠近中印邊界東段的提斯浦爾城,進行軍事部署。

隨後,印軍在東段大量增兵。幾天後,印軍第7旅向「麥克馬洪線」以北大舉進攻,並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抗議和警告,進一步擴大事態,公然下令在中印邊界東段、西段,以10個旅的兵力同時發動大規模進攻。戰爭已經無法避免了。

四、

作為一個大軍事家,毛澤東對於這場戰爭極其重視。根據毛澤東的軍事思想,要麽不打,要打就一定要打勝,絕不打沒把握的仗。

印軍雖然孱弱,但毛澤東從來沒有輕視對手的習慣。當邊防將士一再請戰,並要求驅逐印軍時,毛澤東依然保持著冷靜,他說:

「不忙,通知部隊後撤。告訴他們可以一再撤退,暫不還擊。」

同時,毛澤東還命令楊成武:

「要通知部隊,什麽時候打響自衛反擊戰的第一槍,一定要等軍委命令。」還說,「這個事我要管。」

毛澤東之所以要求部隊一再後撤,自然不是妥協退讓。他深諳古代兵法,施用的是當年晉文公「退避三舍」之計。我軍就是「以退為進」,將印軍的戰線拉長,將他們的兵力攤薄,然後讓他們露出破綻,我軍再集中兵力一舉而殲之。

當楊成武向毛澤東匯報邊防部隊開進狀況時,毛澤東指示:

「打第一槍要有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但打響第一槍之後,仗怎麽打,就由你們負責了。仗怎麽打,放多少槍,打多少炮,我不管,反而打勝就是了。」

毛澤東深知西藏遠在千裏,難以遙制,還不如遴選精兵強將,放手讓他們指揮。新中國開國將領眾多,皆為身經百戰、能征慣戰、足智多謀之輩,哪是印度那些只能給英國人打下手的印度將領所能比擬的?

為了實作毛澤東「務求初戰必勝」的指示,根據總參指示,西藏軍區邊防部隊由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副司令員鄧少東、趙文進和副政委呂義山等組成中印邊界東段指揮部;新疆邊防部隊成立了由南疆軍區司令員何家產主持的中印邊界西段指揮部。

在入侵印軍越過朗久河進占克節朗地區後,在中印邊界東段,中國邊防部隊又先後組成「東段東部指揮部」,由成都軍區第54軍軍長丁盛、副軍長韋統泰負責指揮。

1962年10月,毛澤東將張國華請進了中南海,一同開會的還有賀龍、劉伯承等老將老帥。

毛澤東問千裏迢迢從西藏趕來的張國華:「這一仗有把握嗎?聽說印軍還有點戰鬥力,我們打不打得贏啊?」

張國華信心十足地說:「能打贏,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能打贏。」張國華對印軍的情況很清楚,他們的裝備還不如我們,士氣也不高,頂多相當於國民黨中等部隊的水平。

為了給張國華卸掉心理負擔,毛澤東氣勢恢宏地說:

「也許我們打不贏,那也沒辦法。打不贏,也不要怨天怨地,只怨我們沒本事。最壞的結局無非是印度侵占西藏。但西藏是中國神聖的領土,是世人皆知的。天經地義,永遠不乏改變。總有一天,我們會奪過來的。」

毛澤東在標記著印軍據點的大地圖前,毛澤東揮舞著手臂高聲說道:「掃了他!」

10月20日7點30分,天剛剛露出魚肚白,東線的大規模反擊開始了。我軍數十門火炮同時轟鳴,將雨點般的炮彈砸在印度人頭上。在敵人驚魂未定之時,解放軍嘹亮的沖鋒號聲響起,我軍官兵紛紛從掩體裏殺出,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隨後,我軍使用了我們所慣用的穿插、包圍戰術,四處堵擊落荒而逃的敵軍,獲得了全勝,印軍第七旅瞬間覆滅。對此,負責指揮的張國華說:「我從軍數十年,從未打過如此輕松的仗。」

與此同時,我軍西線部隊從阿克賽欽地區發動進攻,幾乎全殲印軍11旅。殘余的印軍躲進森林,惴惴不安地等待著我軍的俘虜。

在一個多月的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殲滅了印軍3個整旅和5個旅的大部隊,俘虜了數千人,而我軍的犧牲更是微乎其微,甚至連被俘的人也沒有。從此之後,印度朝野震動,社會幾乎出現土崩瓦解的態勢。

很顯然,毛澤東退避三舍的戰術起到了奇效,印軍占地太大,兵力又不足,其防線只有外層比較堅固,中間全是空的,使我軍可以輕松使用我們所慣用的穿插滲透戰術,讓敵人一個也逃不掉。

令國際社會意想不到的是,我軍在取得大勝後,不僅沒有乘勝追擊,還把俘獲的印軍俘虜和裝備全部打包還給印方。毛澤東、周恩來的所有良苦用心,雖然未能感化尼赫魯,但他終於還是作出了明智的選擇,沒有再向中國發動新的武裝進攻,並宣布:接受中國政府提出的停火聲明,贊成中印雙方武裝部隊脫離接觸。從此以後,中印邊境地區在較長時間內趨於平靜。

印度自不量力,招來了一場本可避免的戰爭。中國軍隊連美軍都能擊潰,更何況印軍?中印兩國本該成為攜手共進的兄弟,然而在尼赫魯等人的騷操作之下,中印邊境依然重兵雲集、劍拔弩張。同時,這場戰爭還讓印度國際地位大大降低,尼赫魯威風掃地,在幾年後郁郁而終,這都是他們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