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山西平型關,竟然發現1500名無名抗戰烈士,當年到底發生了啥?

2024-01-29歷史

1500無名烈士在平型關被發現,真相何在?

在1937年的9月下旬,林彪率領的115師在平型關成功伏擊日軍,取得了重大勝利。盡管這場戰鬥中八路軍付出了數百人的生命,但是他們成功地殲滅了日軍一千多人。

然而,在平型關的某處戰場上,卻意外地發現了1500多名抗戰烈士的遺骸。

平型關大捷後,我軍沒有乘勝追擊,而是選擇全線撤退。盡管國共合作在抗日中給予了日軍沈重打擊,但最終仍然未能阻止日軍的侵略。

那麽,我軍為何在勝利之後選擇撤退呢?

盡管八路軍在林彪的領導下在平型關大捷中取得了勝利,但最終卻被迫撤退,讓人感到疑惑。實際上,雖然八路軍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但從整個戰役態勢來看,我們軍隊處於不利地位。

這裏的「我們軍隊」不僅僅包括八路軍,還包括國民黨軍。

在國共合作抗日的大背景下,平型關戰役成功演繹了雙方精誠合作的戰例。參與這場戰鬥的中國軍隊包括了八路軍和國民黨軍,總計十萬人。

在這十萬人中,八路軍部隊達到了一萬多人,占了總兵力的十分之一。平型關戰役之所以在此地展開,是因為我軍已經到了無路可退的地步。

自全面抗戰爆發以來,蔣介石將山西及周邊地區劃分為第二戰區,由舊軍閥出身的閻錫山擔任戰區最高長官。雖然閻錫山有抵禦日寇的心願,但遺憾的是他缺乏足夠的能力。

在軍閥混戰的早年,閻錫山多次敗給了蔣介石。蔣介石的軍事才能眾所周知,被譽為運輸大隊長。相比之下,閻錫山的軍事水平略遜一籌。

因此,在早期,他未能有效地組織防務,阻止日軍的進攻。山西的門戶是大同,閻錫山原本打算在那裏與日軍進行大規模的會戰。

然而,他在調動兵力時出現了嚴重漏洞,被日軍看穿了計劃。日軍以機動兵力迅速占領了許多市鎮,直逼平型關,讓閻錫山的大同會戰計劃破滅。

他不得不匆忙從大同撤軍,回防平型關,日軍輕松地拿下了大同。大同落入日軍手中,平型關不能再失守。如果在沒有進行任何抵抗的情況下讓日軍進入山西,將會對軍心民心產生什麽影響呢?

於是,他邀請八路軍共同制定平型關戰役,決心洗刷之前的恥辱。

在平型關戰役中,雖然我軍有多達十萬人的兵力,但由於武器裝備和個人作戰能力的不足,對抗日軍並不容易。因此,智取而非強攻成為了對抗日軍的最佳選擇。

我軍與晉綏軍一同在平型關戰場上布設了一個口袋陣,並且115師還自己設定了一個小口袋陣。終於在1937年9月25日,日軍的輜重隊進入了115師的伏擊圈,林彪下令開火,敵人的兩百輛大車瞬間發生了激烈的爆炸。

在英勇的八路軍的頑強戰鬥下,成功地消滅了敵軍,這個訊息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八路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顯著的戰績,離不開友軍對日軍的有效牽制。

特別是在國軍61軍72師434團的有力支援下,八路軍贏得了極其關鍵的戰鬥時間。

在八路軍115師與日軍的激戰中,持續了兩天,直至27日才結束。戰鬥期間,日軍的增援並沒有預想的那麽充足,原因是一部份日軍被抽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八路軍發起進攻的25日,國軍61軍在陳長捷的率領下,發誓要奪回被日軍占領的團城口。

李服膺曾是61軍的軍長,但因被閻錫山指控臨陣脫逃,最終被判槍決。雖然有證據表明,李服膺曾與日軍頑強戰鬥,並遵循閻錫山的命令撤出戰鬥,但這並未改變他被軍法處置的事實。

這一事件對61軍的戰士們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也引發了對閻錫山責任歸屬的討論。

程繼賢團長對於軍長被處置的訊息無法接受,然而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無法改變。他決定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用自己的勇氣和決心,洗刷軍長和61軍的恥辱。

盡管平型關戰場的戰鬥異常激烈,雙方反復爭奪陣地,但程繼賢團長深知,我軍的進攻能力嚴重受限,主要原因是缺乏重武器和士兵素質低於日軍。

在這種情況下,戰士們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和勇氣,與日軍展開激烈的戰鬥,為我軍爭奪每一塊陣地。

前方傳來重要訊息,團城口陣地被敵人攻占。閻錫山決定派遣61軍進行反擊,程繼賢接到命令後,激動不已,下令全團做好血戰的準備。

這位年僅27歲的團長,率領著一群同樣年輕的戰士們,心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他們之前聽說軍長因為臨陣脫逃而被指責,心中都憋著一股勁。

程繼賢主動找到新任軍長陳長捷,堅決要求擔任先鋒,陳軍長欣然答應。於是,程繼賢帶著全團一兩千人沖上了團城口,與日軍展開激烈的陣地爭奪戰。

程繼賢團一鼓作氣,對日軍發起猛攻,迅速奪取團城口。日軍多次反撲,皆以失敗告終。這為八路軍成功殲滅日軍輜重隊創造了有利條件。

占領團城口的程繼賢團士氣高漲,再接再厲,拿下了交通要道鷂子澗。這一系列勝利使得日軍坐立不安,立即派遣重兵圍攻434團。

此時的434團經過激戰,剩余兵力不足千人,而圍攻的日軍則有一個聯隊之多。

在強大的敵人面前,434團顯得無能為力,只能憑借無畏的勇氣進行最後的抵抗。最終,434團被日軍徹底消滅,除了一小部份偵察人員沒有參加戰鬥外,幾乎所有的士兵都犧牲了。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團長程繼賢向上級發出了最後一份電報,堅定地表達了全團以死報國的決心。

434團以全部犧牲的代價,清除了61軍被冤枉的罪名,他們向全國人民展示了他們的英勇無畏,而非臨陣脫逃。

團長程繼賢在占領了鷂子澗後,意識到單靠自己無法持久,立刻與友軍展開了聯系。

沒想到的是,國軍內部指揮出現了失誤,各部之間的協調也存在問題,竟然沒能及時派出援軍,導致了434團陷入了包圍。

在61軍72師投入戰場之前,國軍的局勢非常危險,不僅陣地被占領,整個作戰體系也被打亂了。日軍成功地完成了對國軍的分割包圍,就在這個時候,72師434團一路猛沖猛打,讓國軍的局面瞬間有了好轉。

如果國軍各部能夠緊緊跟上434團的進攻勢頭,也許整個戰爭的局勢就能得到扭轉。可惜的是,從始至終,像434團這樣的主動進攻精神,在國軍身上並不是經常能看到的。

在抗日戰爭中,國軍由於內部派系復雜,消極防守問題一直未得到徹底解決,導致434團被殲滅,日軍重新占領陣地並形成夾擊之勢,中國軍隊被迫撤退。

在此背景下,閻錫山組織了忻口會戰、太原保衛戰等戰役,其中平型關戰役是太原會戰的一部份。然而,太原會戰最終以太原失陷和日軍占領山西大部結束,標誌著第二戰區的國軍已無能力組織大規模戰役。

閻錫山在山西等地的抗日鬥爭中的地位逐漸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取代,他在晉西南被壓縮,控制的地區僅剩二十幾個縣,身份也從山西土皇帝變成了土財主。

對此,他曾經自嘲說:「我是踩在三個雞蛋上跳舞,國民黨、共產黨、日本人,踩破哪個都不行。」這句話表明他已經從抗日的立場轉變為中立自保,甚至有傾向與日本合作的可能。

然而,國共雙方都警告他不要做出遺恨千古的事情,而他自己也意識到日本不能長久,最終避免了做漢奸。

閻錫山的所作所為,讓61軍程繼賢團一千五百名烈士白白犧牲。平型關戰役結束後,當地村民為保護烈士遺體,秘密將他們集中掩埋,沒有樹立墓碑。

然而,村裏老人至今仍然記得當初埋葬烈士的大致位置。程繼賢團全軍覆沒後,有一位名叫周錫奎的偵察人員僥幸未參戰。

2013年,關愛抗戰老兵的誌願者找到了他,他講述了那場慘烈的戰鬥。

一位老人臨終前的願望是為他去世的戰友們立一座豐碑,讓人們記住他們的功績。一群誌願者決定幫助他實作這個願望,他們私下籌集資金,最終在鷂子澗的高處建立了一座紀念碑,以此紀念這些英勇的戰士們。

雖然國民黨高層存在諸多問題,但不能否認基層官兵的愛國熱情。正是有了數百萬國軍在正面戰場與日軍浴血奮戰,日本企圖占領中國的陰謀才未能得逞。

在平型關戰役中,程繼賢團就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支隊伍。這樣的部隊的存在,讓中國永遠不會倒下。只要大多數中國人堅決抵抗,不言敗,就算有極少數人淪為漢奸走狗,也無法改變中國最終取得勝利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