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35年,國軍士兵崔日發被紅軍俘虜,17年後他的名字響遍了全世界

2024-07-20歷史

前言:

1935年,紅軍對張學良的東北軍進行了包圍。 共俘虜了5000多名士兵 。在這些士兵中, 有一位年僅15歲的小兵,稀裏糊塗的就被紅軍帶走了

他本身為了混口飯吃才無奈加入軍隊,可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 這個剛剛15歲的小夥子,十幾年後竟然成為了震驚美軍的大人物

這名小兵究竟是誰?他又做了什麽,讓美軍十分震驚?

稀裏糊塗加入東北軍

崔日發1915年出生於河北魏縣,雖然之前祖上有人中過進士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 ,但是到他父親這一代就家道中落了

19歲的崔日發為了養家糊口外出謀求生計,但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想要謀求一份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了能有口飯吃,他便參加了東北軍109師征兵

1927年至1937年國共兩黨對峙,國民政府先後調集兵力對共產黨所在的革命根據地進行五次圍剿, 因為第五次共產黨反圍剿失敗,共產黨踏上了長達兩年的長征路程

正是國民政府對共產黨的圍剿,使得國民政府四處征兵,只進行簡單的訓練就要上戰場。

崔日發對這些並沒有什麽了解,他沒有碰過槍,沒有家國概念, 只想能有口飯吃不被餓死 ,於是稀裏糊塗就去參軍,被分配到了牛元峰師長的109師做二等兵。

但是當時國民黨軍隊有一個嚴重的問題, 因為四處征兵後並沒有對新兵進行思想教育,以至於軍心渙散,態度消極

所以在入伍的第一天,一個老兵就告訴了戰場上的「生存法則」: 只要聽見槍一響,不要沖,找地方躲起來,遇到紅軍了就投降,紅軍優待俘虜,你願意回家,還送你三塊大洋。

1935年,直羅鎮戰役打響,東北軍109師被紅軍全殲,師長牛元峰也兵敗身亡。崔日發也成為了紅軍俘虜。

為了不回去再為國民黨賣命, 他加入了紅軍隊伍,選擇留下接受紅軍的思想教育 。那時的崔日發並不知道這個決定將使他的人生迎來一個重要轉折點,為他日後成為一個名揚四海的將軍奠定了重要的一步。

在後來,崔日發再回憶起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會開玩笑說自己是「 被機槍歡迎過來的紅軍 」。

崔日發蛻變,初露頭角要建工

崔日發在加入紅軍後,第一次接受系統的教育,了解到了國家面臨的危難,這讓他很受感觸,他的蛻變也從此刻悄然開始, 一個為人民、為國家而戰的種子悄然發芽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崔日發參加了解放戰爭和抗日戰爭。 雖然他的年齡小,但是做事情有勇有謀,並且喜歡鉆研。

每次打完仗回來就會記錄下來戰鬥經過,日積月累也有了自己的一套作戰方略 ,還屢立戰功。因此他很快在新軍中脫穎而出,嶄露頭角。

1938年, 年僅19歲的崔日發就已經成為了涉縣獨立團二營的教導員 ,負責部隊中思想教育工作等。

隨著他自己思想的改變,崔日發愈發覺得自己的名字過於封建, 於是便改名為「崔建工」 ,既符合建立工農政權的思想,又符合這個工農階級。

而且這種改名字的情況在當時也不算少數事情了,崔建工也只是其中一員罷了。這也足以說明當時士兵思想的改變,不再只是為了吃口飽飯,真正的有了家國概念。

之後,崔建工還參與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淮海、廣東、渡江戰役、韓戰等,同時他也憑借著出色的表現不斷晉升, 年僅31歲就成為了太行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 ,也受到毛澤東等黨中央領導人的贊賞,為中國的建設建立了功勛。

南征北戰,建功立業為人民

1952年,他指揮部隊參加了著名的抗美援朝防禦站—— 上甘嶺戰役

此次戰役之艱險是崔建工之前從未遇到過的,這場戰爭的激烈程度也是極為罕見的,同時也是這場戰役使得崔建工的名號名揚天下,誌願軍也在這場戰役中打出了名聲。

這場戰役也出現了許多像黃繼光、孫占元等這樣舍生忘死 ,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英雄人物,也正是因為這些英雄前輩的浴血奮鬥,持續了整整43天的戰鬥最終取得了成功。

直至後來,這也是崔建工不願提及的一場戰役, 因為這場戰役的傷亡實在太大了

同時上甘嶺戰役也成為了他最難忘記、最不能忘記的戰役。他說:「 作為一名老兵,我參加過許多戰役,但是最難忘記的就是上甘嶺戰役。

在戰鬥開始之前,誌願軍第十五軍軍長秦基偉對崔建工下了死命令:「 一定要守住陣地,上甘嶺如果遺失了,你就不要回來見我。 」崔建功當即保證一定會堅守到底,並說:「 打剩下一個連,我去當連長。打剩下一個班,我去當班長。只要有我崔建功在,上甘嶺就是朝中人民的。

崔建工也憑借之前參加戰役積累下來的作戰經驗,很快開始了部署, 認為坑道作戰才是部隊取得勝利的至關法寶 ,他帶領戰士們打造的長達萬米的坑道,一次次抵抗住了美軍強大炮火的攻擊和前進的步伐。

戰場上硝煙四起,第一天,戰士們在敵軍炮火如雷的攻擊下,與敵人反復展開爭奪戰, 誌願軍傷亡五百余人,殲滅美軍上千人

抵擋住了美軍18小時的連續進攻,而美軍也沒有侵占到崔建工所在陣地的一分一毫。 當天晚上他決定撤回註字洞南山的兵力,全力增援上甘嶺

之後的戰鬥愈加劇烈, 崔建工也直接把床搬到指揮所作戰值班室 ,方便及時了解情況和處理問題,他的身心、他的每根神經都像網一樣覆在陣線上,連線著前線的每一處,面對敵人分毫不讓。

戰爭到第四天的時候雙方在狹窄的陣地上廝殺, 敵人對誌願軍所在的坑道采取了封鎖轟炸 ,向坑道內透支毒氣彈等手段進行圍攻。

哪怕如此惡劣的條件,崔建工也堅定信念,誓死守住上甘嶺。在戰役最緊要的時候, 崔建工連續戰鬥七天七夜也沒有離開過陣地

誌願軍四十五師此時已經沒有一個完整建制的營了,甚至有的連只剩下一個人,無奈之下只能調集兄弟部隊的戰士再次作戰, 誌願軍四十五師相當於大換血

戰爭持續到第18天,敵軍繼續向上甘嶺發起猛烈的攻擊, 出動30架轟炸機開始進行地毯式轟炸。

誌願軍由於傷亡慘重,被迫退守坑道,上甘嶺表面陣地第一次全部失守,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們取得最終的勝利。

而彼時的崔建工也已經親自率領部隊上戰場與敵人對抗 ,在經過一夜的戰鬥,誌願軍又重新拿回了陣地。

之後他更換了作戰戰略,適時替換和補充坑道作戰人員,聯合兄弟部隊準備做好大規模的反擊。

又經過數十天的坑道作戰, 後方終於準備好了彈藥饑和數十萬炮彈。崔建工召開作戰會議 ,根據大家的建議,重新做出戰略部署。誌願軍戰士前赴後繼,不懼生死,終於收復高地。

直至11月25日,在經過43天的奮戰後,終於以誌願軍第十二軍接防,45師的的勝利而結束。

1954年3月,誌願軍第四十五師順利回國。 同年,崔建工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而他的名字也改為了「崔建功」。

這個名字是大會秘書處為他更改的, 建功寓意著建功立業為人民 ,對此他也表示十分認可。崔建功這個名字很快就傳遍了全世界,這一年,崔建功39歲。

1955年,崔建功也憑借在北韓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被授予少將軍銜。

當時的苦難,可能現在我們也難以想象,只有他們親身經歷過才知道這其中的危險、艱辛到底是怎樣的。

向所有為國家浴血奮戰的戰士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