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王翦帶兵打仗有個惡習,讓秦始皇很頭疼,但為了勝利只能咬牙強忍

2024-04-16歷史

王翦是秦國的名將,他帶兵打仗有個讓秦始皇很頭疼的惡習,但為了勝利,秦始皇只能咬牙強忍。這個惡習究竟是什麽?為何會讓秦始皇如此不滿,卻又不得不容忍?王翦真的只是為了勝利而已嗎?他與秦始皇之間又有怎樣微妙的權力博弈?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揭開這位功臣與君主之間不為人知的故事。

王翦的軍事才能

王翦,字維張,出生於今陜西省富平縣一個普通的秦國家庭。他自幼就對軍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常常研讀兵書,練習武藝,夢想有朝一日能夠建功立業,成為一名出色的將領。

機會很快就來了。公元前236年,秦國與趙國交戰,雙方在閼與(今山西省高平市東南)一帶展開激烈的爭奪。年輕的王翦作為秦軍的一員,在戰場上勇猛殺敵,屢立戰功。他的表現引起了上級的註意,被提拔為將軍,率領部隊攻打趙國的城池。

王翦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他帶領軍隊一舉攻下了趙國的九座城池,使趙國損失慘重。這一仗,奠定了王翦在秦國軍中的地位,也讓他嘗到了勝利的滋味。

此後,王翦的軍事才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現。秦始皇嬴政即位後,決心要滅掉山東六國,一統天下。這個艱巨的任務,自然需要一批優秀的將領來完成。王翦憑借著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成為了秦始皇手下最得力的大將之一。

公元前230年,秦軍進攻南韓。王翦率軍攻城略地,很快就攻下了南韓的大片土地。接下來的幾年裏,王翦又先後率軍攻打趙國、魏國,每戰必勝,使這兩個國家的國力受到嚴重削弱。

公元前225年,秦軍進攻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王翦親自率軍攻城,經過激烈的戰鬥,終於攻破了這座堅固的城池。魏國國君被迫投降,魏國從此亡國。同年,王翦的兒子王賁又率軍攻滅了燕國。

至此,在王翦父子的帶領下,秦軍已經滅掉了韓、趙、魏、燕四國,山東六國只剩下齊國和楚國了。王翦功勛卓著,名震天下,成為了秦國軍中的一大名將。

然而,王翦的軍事才能雖然讓秦始皇贊賞,但同時也讓他感到忌憚。在秦始皇看來,王翦的功勞未免太大了些。山東六國,光是王翦父子就滅了四個,再加上王翦滅掉的趙國九座城池,這老小子手裏的兵馬怕是比自己的還多吧?

秦始皇雖然需要王翦這樣的人才,但又擔心他掌握太多軍權。畢竟,王翦若是心生二心,對自己的皇位可是一大威脅啊。秦始皇對王翦的才能又愛又恨,既想利用他去征服天下,又想找機會削弱他的勢力。

而讓秦始皇頭疼的是,王翦在帶兵打仗時,有一個非常令人不滿的"惡習"。這個惡習,讓秦始皇很是煩惱,卻又不得不容忍。究竟是什麽惡習,讓秦始皇如此糾結呢?且聽下回分解。

王翦帶兵打仗的"惡習"

王翦雖然是一名出色的將領,但他在帶兵打仗時,有一個讓秦始皇非常頭疼的"惡習",那就是總是要求大量的兵力。

不管是攻打哪個諸侯國,王翦每次都要向秦始皇索要數以十萬計的士兵。他認為,只有兵多勢眾,才能確保戰爭的勝利。而且,王翦在戰場上也確實能夠發揮這些兵力的威力,所向披靡,攻無不克。

然而,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秦國的兵力消耗極大。畢竟,當時的戰爭不比現代,士兵的傷亡率非常高。每打一仗,秦國都要損失大量的人口。而王翦似乎並不在意這些,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打敗敵人,贏得勝利。

秦始皇對王翦的這個"惡習"自然是非常不滿的。在他看來,打仗不能只求勝利,還要考慮成本。如果每次都動用幾十萬大軍,即便打贏了,秦國也會元氣大傷。而且,王翦手中掌握著如此多的兵馬,萬一他哪天不聽話了,反而會成為自己的威脅。

相比之下,秦國的另一位名將白起就讓秦始皇感到欣慰多了。白起雖然也是一名軍事天才,但他打仗講究以少勝多,從不大興兵力。最著名的就是他率領幾萬人馬,就攻下了楚國的國都郢都,直接導致了楚國的衰落。

秦始皇曾經問過白起,為什麽他能夠以寡敵眾,而王翦卻總是需要大量兵力。白起的回答很有見地。他說,這是因為他善於利用地形,設定埋伏,以弱勝強。而王翦則更傾向於正面對抗,以多勝少。

秦始皇聽了白起的話,不禁對王翦的做法更加不滿。在他看來,白起這樣打仗,才是一名合格的將領應有的素質。而王翦,雖然屢建奇功,但未免太過依賴兵力了。

不過,秦始皇也知道,現在還不是收拾王翦的時候。畢竟,他還需要王翦去征討其他諸侯國。等到天下一統,再想辦法削弱王翦的勢力也不遲。

於是,秦始皇只能暫時容忍王翦的這個"惡習",繼續給他提供大量的兵馬。但同時,秦始皇也開始物色其他的將領,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既能打勝仗,又不需要太多兵力的人才,來取代王翦的位置。

就這樣,王翦依然我行我素,率領著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而秦始皇雖然對他恨得牙癢癢,卻也只能咬牙強忍,等待時機的到來。誰知道,這個時機來得比秦始皇預想的還要早。一場驚心動魄的滅楚之戰,讓王翦和秦始皇之間的矛盾,終於爆發了出來。

滅楚之戰的波折

公元前225年,秦國滅掉了魏國和燕國,山東六國只剩下了齊國和楚國。秦始皇決定先拿下楚國,因為楚國國土廣大,實力雄厚,一直是秦國的心腹大患。

但是,要攻打楚國,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秦始皇心裏清楚,這樣的軍隊非王翦莫屬。於是,他把王翦召進宮中,詢問他的意見。

王翦對秦始皇說,攻打楚國,至少需要60萬大軍。秦始皇一聽這個數碼,差點沒暈過去。要知道,當時秦國的總人口也不過百萬左右,60萬士兵,相當於大半個秦國的青壯年啊!

秦始皇心裏很清楚,如果真的撥給王翦60萬人馬,一旦他在楚國稱王,自己的皇位怕是就保不住了。於是,秦始皇決定改變策略,不再依賴王翦,而是讓年輕的將領李信和蒙恬去攻打楚國。

李信和蒙恬接到命令後,欣然領命。他們只向秦始皇要了20萬士兵,就浩浩蕩蕩地出發了。王翦見狀,心裏很不是滋味。他知道,以李信和蒙恬的能力,是無法徹底打敗楚國的。

果不其然,李信和蒙恬雖然一開始勢如破竹,攻下了不少城池,但很快就遇到了強大的阻力。楚國派出了名將項燕,率領楚軍40萬,與秦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更糟糕的是,駐守在楚地的秦將昌平君,突然反水投敵,導致秦軍腹背受敵。李信和蒙恬雖然奮力抵抗,但寡不敵眾,最終被楚軍打得落花流水,狼狽而逃。

秦始皇聽到這個訊息,頓時傻了眼。他意識到,自己低估了楚國的實力,也高估了李信和蒙恬的能力。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恐怕就要前功盡棄了。

無奈之下,秦始皇只能再次求助於王翦。他親自來到王翦的府邸,懇請他出山相助。王翦見秦始皇都低聲下氣了,也就不再推辭,但他提出了同樣的條件:必須給他60萬大軍,否則他就不能保證勝利。

秦始皇聽了,心裏又是一陣煩悶。他知道王翦所言不虛,但又擔心王翦掌握太多兵權。然而,眼下楚國勢頭正盛,再不派兵增援,恐怕連秦國本土都要被攻破。

權衡再三,秦始皇最終還是同意了王翦的要求。他一咬牙,從各地抽調兵馬,湊齊了60萬大軍,交給王翦統領。同時,秦始皇也暗中加強了對王翦的監視,以防他生出異心。

王翦得到兵權後,立即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這一次,在絕對的兵力優勢下,秦軍如破竹般攻城掠地,一路勢如破竹。項燕雖然拼死抵抗,但終究難以阻擋秦軍的鐵蹄。

經過一番激戰,楚國終於被秦軍攻破。項燕戰死沙場,楚懷王被俘,楚國從此滅亡。秦始皇的統一大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然而,這場勝利並沒有讓秦始皇感到多少欣慰。相反,他對王翦的戒備之心,反而更重了。畢竟,這60萬大軍,都是王翦一手締造的。誰知道他會不會哪天反過來對付自己呢?

王翦似乎看出了秦始皇的疑慮。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主動請纓,要求率軍南征百越。秦始皇見王翦如此殷勤,也就勉強應允了。

就這樣,王翦又立下了赫赫戰功,徹底征服了百越。秦始皇不得不封他為武安君,以示嘉獎。但在秦始皇的心裏,對王翦的提防卻從未消除。他在等待,等待一個徹底鏟除王翦勢力的機會。

王翦的勝利與晚年

在王翦的帶領下,秦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徹底擊潰了楚國的抵抗。楚國國都壽春城破,楚懷王被俘,楚國寶庫的財富盡數落入秦軍之手。楚國,這個曾經叱咤風雲的強國,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王翦率軍凱旋而歸,秦始皇親自到函谷關迎接。看著王翦身後浩浩蕩蕩的大軍,秦始皇心裏既歡喜又憂慮。歡喜的是,楚國被滅,天下離統一又近了一步;憂慮的是,王翦的勢力似乎又壯大了不少。

為了籠絡人心,秦始皇大開慶功宴,賞賜將士。王翦等有功之臣,都受到了優厚的賞賜。秦始皇還特意封王翦為武安君,以彰顯他的軍功。

但是,秦始皇對王翦的提防卻絲毫沒有放松。他生怕王翦擁兵自重,做出什麽反叛的舉動。於是,秦始皇暗中派人監視王翦,同時又想方設法削弱他的勢力。

王翦對秦始皇的想法似乎心知肚明。他深知,在這個爾虞我詐的時代,功高震主是大忌。為了消除秦始皇的疑慮,王翦主動請纓,要求率軍南征百越。

這一舉動,無疑是王翦在向秦始皇表忠心。南征百越,不僅可以為秦國開疆拓土,還能消耗王翦手中的兵力。對秦始皇來說,這簡直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果然,秦始皇欣然應允了王翦的請求。王翦率軍南下,很快就攻克了百越的大片土地。越人雖然善戰,但終究難以抵擋秦軍的鐵騎。不到一年,百越就被徹底平定了。

王翦又立下了一番汗馬功勞,秦始皇不得不再次封賞他。但這一次,秦始皇的賞賜明顯吝嗇了許多。他只是象征性地封了王翦一個武成侯,並沒有給他太多實惠。

王翦對此心知肚明,但他也無可奈何。他深知,自己在秦始皇心中,已經從功臣變成了心腹大患。再這樣下去,怕是連性命都難保。

於是,王翦開始有意避嫌,不再過問軍國大事。他專心經營自己的封地,大興土木,廣置田產。表面上看,王翦似乎變成了一個只知享樂的世家貴族。

但實際上,這只是王翦的一種偽裝。他在暗中結交朝中的重臣,培植自己的勢力。同時,他也在為自己的兒孫謀劃前程,希望能夠世代相傳。

秦始皇雖然看出了王翦的小心思,但也拿他沒有辦法。王翦畢竟是一代名將,功在社稷,不好明目張膽地動手。況且,王翦現在也不再掌兵,已經構不成什麽威脅了。

就這樣,王翦和秦始皇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表面上,他們還是君臣一體,相敬如賓。但私下裏,卻是勾心鬥角,暗流湧動。

這種平衡,一直維持到秦始皇駕崩。秦二世繼位後,王翦似乎看到了東山再起的希望。他開始重新活躍在朝堂之上,試圖扶持自己的兒孫上位。

然而,王翦終究還是低估了秦二世的殘暴。秦二世繼位不久,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清洗。王翦的兒孫,有的被殺,有的被貶,一時間門第衰落。

王翦見大勢已去,也就不再掙紮。他歸隱田園,專心養老,不問世事。直到秦朝滅亡,天下大亂,王翦才又重出江湖,為劉邦提供謀略。

但那時的王翦,已經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了。他雖然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終究難以挽回秦朝的覆亡。王翦最終客死他鄉,連一個像樣的葬禮都沒有。

結尾

這就是王翦的一生。他是一個軍事天才,也是一個政治智者。他曾經叱咤風雲,威震天下,但最終卻難逃權力鬥爭的漩渦。他的一生,既有輝煌,也有苦澀,更多的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