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哪裏才是江南?

2024-01-14歷史

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一幅幅江南水鄉的美景就呈現在腦海中,如烏鎮、周莊、南潯古鎮等江南小鎮美景,小橋流水、粉墻黛瓦、亭台樓閣,那到底哪裏才是江南呢?

白居易生於河南新鄭,童年在江蘇徐州、宿州一帶度過。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修築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西湖名聲在外有他一定的功勞。白居易還擔任過蘇州刺史,期間開鑿西起虎丘東至閶門、長七裏的山塘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或許蘇杭在白居易心裏就是江南吧。

江南並非一個固定不變的純地理概念,而是不斷演變並融合了文化因素在裏面。

古代「四瀆」即「江河淮濟」,「江」是長江,江南也就是長江以南,不過最初的江南範圍沒有今天大。

上古時期,帝舜在流放地駕崩,死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山(又稱蒼梧山,今湖南永州寧遠縣),史官美名其曰:舜崩於巡狩途中。此時的江南,專指長江雲夢澤以南的地帶,即今湖南的平原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以郢都(今湖北荊州)為中心,向外擴張。此時的江南主要是指楚國江南,還是今湖南的平原地區。屈原【招魂】:「目極千裏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三閭大夫屈原後期的活動區域,就是在湘江的支流汨羅江上。

長江自鄱陽湖口(江西九江)至八卦洲(江蘇南京)這一段,呈西南-東北走向,於是這段長江東南一側即環太湖地區稱為江東,西北一側稱為江西。秦朝在江東設會稽郡,也成為項梁、項羽起兵之地。

劉邦、項羽滅秦後,項羽建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在當時的江西,因此自稱為西楚霸王。

楚漢戰爭時,垓下之戰,項羽四面楚歌,敗退至烏江入長江處,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而後天下三分。孫策、孫權建立的東吳,占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建都建業(南京)。此後江東的地位大幅提高,南京也成為帝都之一。後來的東晉及南朝都以建康(南京)為都,南京逐漸成為南方的中心,江南的地域內涵也逐漸向東,以南京為中心的長江下遊地區轉移。

從南京出發溯江而上,左岸就是江東,因此東晉及南朝時期,稱江東為江左。這段時期五胡亂華,北方大亂,中原士族隨之衣冠南渡,江東(江左)的地位進一步攀升。

627年(唐太宗貞觀元年),將天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每道各轄若幹州(廢郡為州)。

江南道的治所在蘇州,所轄範圍相當大,從西往東包括今:四川和重慶東南部及貴州東北部、湖北東南部、湖南、江西、安徽長江以南、江蘇長江以南、上海、浙江、福建。

江南道實在太大了,管理不便。733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在天下十道的基礎上,變成十五道。江南道拆分為三個道: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黔中道。此時的江南,不含武陵山脈及更西的貴州高原,即不含湘西及更西的地區,和今天的江南已經非常接近了。

安史之亂後,江南的日子可比北方舒服多了。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下面這些地方都有典型的江南特色:江南三大名樓(湖南嶽陽嶽陽樓、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江蘇南京玄武湖、江蘇蘇州園林、浙江杭州西湖。

黃鶴樓是江南的,武漢自然也在江南。漢江在武漢匯入長江,形成一個丁字水路,將武漢分為三部份,即武漢三鎮。武昌在長江以東,漢口和漢陽在長江以西。黃鶴樓在武昌,漢口和漢陽雖然在長江另一側,但也屬於武漢,理應屬於江南。也就是說,跨長江的城市,北岸或西岸也屬於江南。

此外還有揚州,雖然位於長江北岸,但說它是江南城市,應該不會有疑問。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就憑這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沒了揚州的江南總不是那麽完整。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在揚州說的很清楚,秋盡江南,揚州自然是江南。

清朝初期,將明朝南直隸,改為「江南省」,包括今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這個江南省,包括淮河以北的今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北、亳州、宿州等地,與今天的江南差異很大。那時黃河還從淮河入海,幾乎黃河下遊以南就是江南省。

總體來說,江南地區北至長江,西至武陵山脈,南至南嶺、武夷山脈、浙閩丘陵,東至海,此外跨長江城市的北岸或西岸、長江北岸的揚州也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