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憑借戰功晉升大將軍銜的有4位元,那其他六位大將,是代表哪個山頭

2024-07-17歷史

憑借戰功晉升大將軍銜的有4位元,那其他六位大將,是代表哪個山頭。在新中國建立伊始,十位將領獲封"開國大將軍"銜,彰顯了他們在革命戰爭中的卓越功績。然而,這十位大將軍並非都憑借戰功獲此殊榮。事實上,僅有粟裕、蕭勁光、陳賡和黃克誠四位將軍是憑借傑出的軍事功勛而被授予大將軍銜的。那麽,其余六位開國大將又代表了哪些"山頭"呢?

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幸擁有一批身經百戰、功勛卓著的傑出將領。其中,粟裕、蕭勁光、陳賡和黃克誠四位大將可謂鮮有人能及,堪稱"無冕之帥"。

粟裕將軍,人稱"東方老鐵",在解放戰爭時期,他曾一手策劃和指揮華東、第三野戰軍與敵人的大規模戰役。憑借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他砍翻了國軍大半精銳部隊,立下赫赫戰功。這位"瘋馬"般的猛將,實至名歸地獲封大將軍銜。

蕭勁光將軍則是一員"萬金油",軍政兩通。他不僅是解放軍歷史上首位兵團司令員,更是毛主席的心腹愛將。在抗戰時期,他擔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保護延安根據地安全。轉入解放戰爭,他又挺進東北,與林彪將軍並肩作戰,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憑借高超的軍事指揮和卓越的政治手腕,蕭勁光當之無愧地獲此殊榮。

提起陳賡這個名字,大家都會想起著名的"陳謝兵團"。陳賡將軍與謝富治麾下的部隊,在他的指揮下挺進中原,與劉鄧大軍、華東野戰軍相互呼應,構築起堅不可摧的戰略態勢。陳賡將軍數次指揮重大戰役,赫赫戰功彪炳史冊,被後人尊稱為"第六大名將"。

黃克誠同誌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就提出了"進軍東北"的戰略思維,後被確立為作戰方針。他帶領新四軍第三師挺進東北,為東北解放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後來黃克誠轉任政治和後勤工作,但他依舊是一位軍功卓著的開國大將。

那麽,剩余的六位開國大將又代表了哪些"山頭"呢?實際上,他們所獲此殊榮,並非單純憑借軍功,而是基於多方面的原因和考慮。

徐海東代表了紅25軍這面旗幟,加之早期的戰功貢獻,因此獲此殊榮很有道理。張雲逸則是因為百色起義和紅七軍的代表身份,以及在華東地區解放戰爭中的後勤工作貢獻而獲此殊榮。羅瑞卿作為第19兵團的政委,其實更多是代表了建國後的公安軍系統。譚政作為秋收起義、井岡山根據地時期的政工將領,代表了全軍的政工系統。

許光達和王樹聲這兩位開國大將,則分別代表了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作為紅軍的主力,他們在革命戰爭年代貢獻卓著,當之無愧地獲此殊榮。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許光達獲此崇高軍銜,但他卻是唯一沒有享受到實際大將軍待遇的開國大將。這不啻是一個小小的遺憾,但絕不會減損他在革命歷程中的卓越功勛。

透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這十位開國大將雖然地位同等,但貢獻出處卻不盡相同。除了軍功卓著的四位大將之外,其余六位大將更多是代表了不同的"山頭"和系統,是革命隊伍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就讓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緬懷這十位開國元勛吧!他們用鮮血和汗水鑄就了今天的和平年代,功勛彪炳,萬古流芳。就如同一首喟嘆之作寫道:"黃沙百戰穿金石,不破藍田遺恨多。""青天有雲來陰復陽,我將恨盡醉歸來。"這些質樸而飽經滄桑的詞句,正是對革命先輩最好的致敬。

當代社會,隨著時代的推移,這些老一輩革命家的名字恐怕在年輕一代中已經漸漸淡去了。但我們永遠不應忘記,是他們用鮮血澆灌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後來者,我們不僅要銘記先輩的豐功偉績,更要發揚他們那種不屈不撓、敢於犧牲的崇高精神。

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自強不息,國家才能長治久安。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緬懷先驅,繼承遭香火,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篇章!透過本文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開國十大將軍雖然級別相同,但軍功卓著的只有粟裕、蕭勁光、陳賡和黃克誠四位。其余六位則代表了不同的"山頭"和系統,充分體現了革命隊伍的多元構成。無論是功高蓋主的名將還是默默耕耘的幕後英雄,他們都是民族獨立的功勛楷模,值得我們永世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