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大明神機營戰術發展史 沐英首創三行戰術 朱棣發展三板斧戰法

2024-04-17歷史

說起大明洪武時期的名將,耳熟能詳的徐達 常遇春 李文忠,而沐英雖不如前面幾個人出名,但他是把大明火器發揚到極致的第一人。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委派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藍玉為左副將軍,沐英為右副將軍出征雲南,掃平元朝的盤踞勢力,幾路大軍出發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攻陷了雲南首府昆明,戰事結束,傅有德和藍玉被召回京城,而沐英則是被留守在了雲南。

但當時雲南勢力錯綜復雜,當地土司和殘留小股元軍都是蠢蠢欲動,沐英只得以戰養戰,其中最難對付的就是土司的大象騎兵,大象體型龐大,皮糙肉厚,一般的弓箭根本傷其不到,要想對大象造成傷害就只能使用火器了。

大象戰陣

如果是按照一般的火器打法,在兩軍對壘時,一排火銃子彈打過去,還沒等裝彈完畢,象隊就沖了過來,換火藥和鐵鉛的時間太長了,於是沐英發明了「三行戰法」,以彌補火力上的不足,而為「三行戰法」?其實就是火槍隊(那時候還不叫火器營)站成三行,第一隊放完槍以後,撤退到第三隊,同時第二隊迅速補上,接著開槍,如此交替反復,稱為「三行戰法」。以今天的軍事角度看,這個好像很簡單,但在當時的時期這個想法已經很先進了,不可謂是發明創造。

三行戰陣

但是這個戰法不適合所有的作戰,只因為雲南山高林密,沐英是因地制宜,針對當時的情況所套用的。如果是快速機動的騎兵,這種戰陣的威力就大大消弱了。

我們把時間推進到永樂時期,隨著老一批名將的雕零,當時明朝稱得上第一大將的就是永樂皇帝自己了,深得嶽父徐達和表哥李文忠的用兵精髓,在騎兵指揮擅長快速突襲,頗有閃電戰的風采。

對於好戰的朱棣來說,當時最主要的任務還是來自漠北的威脅。此時的元朝已然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就是分裂的 瓦剌 韃靼 阿魯台 三大部落了。為了能徹底消滅他們,朱棣對當時的軍制進行了改革,這就是著名的三大營了,分別是神機營 三千營 五軍營;

大明戰陣

朱棣的想法是:「這三大營就是我的三板斧,掏耳朵,挖眼睛,剔牙齒,專門用來對付蒙古騎兵的」。要說朱棣是怎麽掄這三板斧的,他也是進行了具體的思考。

在和蒙古騎兵對壘時,火器營迅速沖到第一線,對準沖鋒的蒙古騎兵就是一番劈裏啪啦的「爆竹」,接著神機營退到兩翼,擔任掩護;第二板斧就是三千營騎兵補上中軍,迅速對蒙古騎兵發動反突擊;第三板斧。三千營突擊了之後,五軍營步兵補齊缺口,手持重武器狼牙棒收割人頭,破蒙古騎兵的重甲;當然,遇到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只是常規情況。

最後再來說神機營都裝備了什麽武器,神機營大約一共有五千人,其中三千多裝備了普通鳥銃,還在身上別了一把短柄鳥銃(手槍的前身),可謂是長短兼備;還有一千人裝備了三管或多管鳥銃(機關槍的前身),負責火力壓制;最後的人就是炮兵了,就是不知道炮兵的指揮官會不會說:「二營長,你~的意大利炮吶,我倒要看你會不會使」。這些就是神機營的全部裝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