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淮海戰役開會,張震出門迎接,鄧小平:住這麽大的村子,不怕嗎?

2024-01-22歷史

後續來了!

上文說道,蔣介石下令讓徐州的邱清泉兵團以及孫元良兵團前往符離集,而黃維、李延年和劉汝明則是分為三路朝著宿縣進攻。

日追夜趕之下,黃維帶著12兵團率先到達了南坪集地區,並與中野進行了小小的激戰,順利渡過了澮河。

面對種種情況,華野以及中野的五位首長決定召開一次會議,商討如何應對目前變化!

那接下來到底發生了什麽?

為何在張震迎接眾人的時候,鄧小平會問其怕不怕呢?

鄧小平

今天的簡史檔案館就跟大家聊聊淮海戰役後半段的故事。

黃維兵團被中野牢牢咬住了

在蔣介石的命令下,黃維出發了,可李延年和劉汝明卻有點「陽奉陰違」的姿態,遲遲未動。

於是,黃維兵團算是「孤軍冒進」了。

在此情況下,陳毅、鄧小平急忙給華野發電並告中央,趁此機會殲滅黃維兵團,之後殲滅李延年和劉汝明將會更加容易。

粟裕、陳士榘、張震等人收到電報後,立即展開討論,在決定實行此計劃之後,當日便上電給中央軍委:

「我們當遵命,首先以大力協同中野殲滅黃維兵團,對劉、李暫采阻擊與殲滅其一部之方針。」

粟裕

當日下午,中央軍委和毛主席便回電給粟裕以及陳鄧兩位首長,做出了詳細的計劃部署:

第一、完全同意先打黃維的計劃;

第二、希望粟裕、陳士榘、張震遵循劉伯承、陳毅、鄧小平部署,派遣必要兵力參加攻打黃維;

第三、情況緊急之時,一切都由劉、陳、鄧臨機處置,不要請示。

收到中央的電報,粟裕等人像吃了一顆定心丸,隨後粟裕做出如下部署調整:

第一、將中野11縱歸還中野建制,調華野7縱、11縱以及特縱一部集結於宿縣以南,準備參加對黃維的作戰行動;

第二、華野指揮所率領華野第10縱隊南下,作為預備隊之用;

第三、韋國清以及吉洛兩人率領華野2縱、6縱、13縱阻擊李延年和劉汝明兵團,保障中野側翼的安全;

第四、譚震林以及王建安兩人指揮華野1縱、3縱、4縱、8縱、9縱、12縱以及兩廣縱隊共7個縱隊的兵力,在徐州方向監視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兵團、組織其南下增援。

黃維

11月25日,中野成功地咬住了前來增援的黃維兵團,黃維此刻已經被團團圍住,雖然兵力強於中野不少,但是依然掙脫不了中野的束縛。

另一邊的李延年也在我華野部隊的阻力下,急忙回撤蚌埠一帶,南線戰況可以說是非常順利了。

蔣介石派遣杜聿明解救黃維

黃維被圍,毛主席瞬間發現了一個可能。

於是在11月28日,毛主席發來電報,指出了黃維被圍之時,徐州方向的敵人極有可能朝著武漢方向、淮陰淮安方向以及連雲港方向逃跑。

粟裕十分同意毛主席的看法,於是立即召開了會議商討下一步的行動部署問題。

毛主席

會議上,有人說應該把主力放在徐州以及兩淮的;也有說把徐州圍死,徹底堵死敵人的,眾說紛紜,粟裕卻格外冷靜。

根據戰場的經驗,粟裕猜測,敵人放棄徐州的可能性還是最大的。

為此,粟裕做出了不少假設:

第一、假如敵人從兩淮到蘇中方向逃走,該地多是河川,水路發達,陸路卻一般,國軍大兵團則可能難以行動,故不會選;

第二、假如敵人從連雲港方向海上逃走,船只和碼頭也是不小的問題,且有利於我軍追捕,故不會選;

第三、假如敵人沿著津浦線南下,不僅道路寬闊,而且還能與李延年和劉汝明會合,故選此路希望較大。

陳士榘

粟裕講出自己的看法之後,會議上的陳士榘等人十分同意,但歸根究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絕對不能讓黃維兵團得到援助的機會。

為了幫助中野盡快殲滅黃維兵團,粟裕下令華野主力形成包圍姿態在徐州以南以及津浦線兩側,確保中野有足夠的空間。

與此同時,杜聿明集團正在朝著永城方向開進,譚震林這邊判斷杜聿明集團近在咫尺,於是上報粟裕應該將杜聿明集團圍殲在徐州西南方向。

粟裕十分同意,於是下令各縱迂回追擊杜聿明集團,並將情況上報給了中央軍委和總前委。

杜聿明

杜聿明猛然不知,依然朝著永城方向開進,但是在12月3日上午,杜聿明忽然收到了蔣介石的手諭,蔣介石要求杜聿明轉向淮北濉溪口,去增援黃維。

這個做法,對於杜聿明來說,實在是大錯特錯。

不得不說,杜聿明是國軍中少有的幾個聰明人。

在收到蔣介石的手諭之後,杜聿明就明白了此計決不可行,但是又不敢不執行軍令,於是杜聿明只能踏上了這條兇多吉少的道路。

果不其然,杜聿明還未見到黃維,就在永城的東北方向被我軍包圍,30萬大軍全部被困在了陳官莊和青龍集一帶。

杜聿明

杜聿明被圍之後,立刻做出了反抗,奈何我軍火力更猛,杜聿明集團在東、北、西等三個方向分別遭受到了我軍的猛攻。

看未能突破,杜聿明下令分路突圍,但是人心不齊,孫元良兵團部還有其部下的41軍和47軍前後被殲滅,孫元良僥幸卷起殘部遁走。

就這樣,突圍失敗,杜聿明只好下令固守原地,隨著我軍的逐步壓縮地帶,杜聿明最後被完全困在了陳官莊裏面。

中央軍委對前線戰士進行獎勵

這邊杜聿明已經被粟裕圍住,另一邊的黃維也被中野困得完全不能動彈。

陳毅

隨後陳毅首長釋出通知,聲稱完全殲滅黃維兵團可能還需要7至10天的時間,但粟裕,發現了一些端倪。

中野如今包圍著黃維,華野包圍著杜聿明,但是兩軍足足相差60公裏,而且此刻蔣介石已經從武漢方面想方設法的調來白崇禧的部隊。

倘若就這麽一直相持著,那我軍將產生極大的不利。

說白了,華野和中野分別殲滅黃維和杜聿明還需要時間,倘若蔣介石趁此機會偷襲任何一方,那直接導致我軍陷入不利。

於是粟裕喊來陳士榘、張震以及譚震林等人商議,可以先抽調一部份兵力去配合中野殲滅黃維兵團,然後再解決杜聿明。

譚震林

粟裕等人的計劃,得到了總前委和中央軍委的批準,隨後,華野方面派出了陳士榘帶著華野3縱、11縱以及特縱一部,前往雙堆集參戰。

在陳士榘的加入下,黃維兵團加速了死亡時間,直至12月15日,黃維兵團全部被殲!

與此同時,在華北戰場上,平津戰役也已經發起。

為了防止蔣介石命令平津之敵南下增援,中央軍委電告粟裕,指示華野部隊對杜聿明暫時不做進攻,只做防禦,華野可暫時戰場休整。

不得不說,此計甚高!

毛主席

平津之敵並無多牽扯淮海方向,使得每個方向都在按照我軍的計劃進行著。

華野這邊臨時休整,也是急需要補充的,為了犒賞軍中戰士,粟裕與陳士榘以及鐘期光決定簽發電報,上報給華東局慰勞參戰部隊。

中央軍委十分同意,戰士們作戰已經40多天,很多戰士因為吃不到油鹽,需要恢復體力,於是中央軍委下令:

「前線將士浴血殲敵,辛勞備至,粟陳鐘張所提,亟應照準。茲由軍委決定,凡我華東、中原參戰部隊,前線人員,一律慰勞以每人豬肉一斤,香煙五包,凡不吸香煙者,得以其它等價的物品代替。此項款物由華東、中原兩軍區按所屬範圍分擔。」

鐘期光

因為上級的獎賞,戰士們也變得更有動力了。

五位首長舉行重大會議

平津戰役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淮海這邊也只剩下杜聿明需要解決。

於是1948年12月12日,在毛主席的建議下,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五位首長召開了總前委會議。

此次會議的目的就是討論下一步的作戰計劃以及未來的渡江作戰的計劃。

因為粟裕和譚震林不能分身前往,於是是劉伯承、陳毅、鄧小平親自來到華野指揮所開會。

12月17日,總前委在蕭縣召開會議,張震是這次會議的主要負責人,早早的就準備好了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三位首長的休息住房。

張震

當三人到來的時候,鄧小平一下車就風趣地開玩笑道:

「住這麽大的村子,不怕嗎?」

這是因為蔣介石的飛機之前經常在空中搞偷襲,所以鄧小平才開了這個玩笑。

張震見狀,笑著插了一句話:

「現在蔣介石搬家都搬不贏,顧不上來炸我們了。」

大家相識哈哈一笑,可以看得出,幾位首長在淮海戰役即將大勝之時,都十分的放松高興。

隨後五人在會議上研究了接下來的渡江作戰方案以及部隊整編的問題,休息的時候,五位首長還一起照了張照片。

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合影(修復後)

會議結束後,劉伯承和陳毅兩位首長趕赴西柏坡向毛主席匯報會議內容,而鄧小平首長則是返回了中野駐地。

66天的淮海戰役勝利結束

圍殲杜聿明能夠成功,天氣是幫了不少忙的。

12月下旬,淮海戰場上的天氣忽然驟變,開始雨雪交加的降至,持續了有數十天之久。

我軍占據主動,自然是不必擔憂,但是被圍的杜聿明糧食彈藥缺乏,饑寒交迫,不得已之下,杜聿明只能下令宰殺軍馬,到了後來甚至還會以吃樹皮為生。

蔣介石得知此情況,派出飛機對杜聿明進行空中增援,但無疑是杯水車薪,而且有的物資還空投到了我軍陣地之上,實在是天助我也。

蔣介石、宋美齡、蔣經國

無奈,國軍士兵只好來到我軍陣地之上,希望用手表以及戒指等貴重物品換取食物。

趁此機會,粟裕下令對前來交換食物的士兵進行政治攻勢,開始以前線喊話,贈送食物等活動勸降杜聿明集團。

經過一波政治攻勢,杜聿明集團有1.4萬人左右紛紛選擇投誠,後來還參加到了我軍的部隊當中。

1949年1月2日,粟裕決定趁著杜聿明集團動搖以及補給未充分的情況下,決定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

首先針對的,便是相對來說較弱的李彌兵團,華野特地派出3、4、10縱以及晉冀魯豫軍區的兩個旅等兵力,對李彌兵團進行進攻。

李彌

勝利之後,蘇北兵團又指揮著2縱、8縱以及11縱朝著邱清泉兵團進攻,分割邱清泉和李彌的聯系。

陳官莊這邊,來了國民黨的空軍副司令王樹銘親自上陣,帶著大批戰機在空中投擲催淚彈、毒氣彈等,企圖掩護杜聿明突圍。

宋時輪則下令4縱和10縱等部隊,進入突圍部隊中將其分割,最後成功將突圍部隊堵截。

經過兩天左右的戰鬥,我軍成功攻占了36個村落據點,敵軍也開始呈現頹勢,逐漸瓦解。

直到1月10日,在我軍部隊的全力進攻下,全殲了杜聿明兵團,杜聿明被俘,邱清泉則是自盡身亡,而李彌僥幸逃脫。

邱清泉

至此,打了66天的淮海戰役,我軍終於拿下勝利!

60萬對80萬!

淮海戰役又是一個以少勝多的光輝記錄,中野和華野並肩作戰,直接創造了至今為止仍津津樂道的神仙戰役。

毛主席得知淮海戰役勝利後,高興地誇贊道:

「淮海戰役打得好,好比一鍋夾生飯,還沒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們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毛主席

當然,除了前線將軍的神仙指揮以及戰士們的勇往直前外,後勤部隊也是不可以忘記的。

在淮海戰役期間,後勤部隊差不多匯集了540多萬人,這裏面有人民,有民工,他們都在支持著我軍的戰鬥。

在戰役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軍軍隊再加上俘虜等幾乎有150萬人需要吃飯,糧食最少每天也需要300萬斤。

而後勤的部隊個個都是傾盡全力,支援前線,甚至是自己餓著肚子也要留著糧食支持前線作戰。

正是因為有這些沙場點兵的將,前線拼殺的兵,後勤補給的民,才有了這場偉大的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的勝利!永遠是人民戰爭的勝利!

不忘初心 致敬英雄

致敬為革命付出的偉大前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