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你不知道的利津那些事兒|利津之名的由來

2024-06-03歷史
古時人們依河而居,有河有水的地方則水草豐盛,人丁興旺,市井繁華,自成一方集市聚落或城邑。「利津」之名最早出現在【金史】中,據載利津於1193年1月設定,至今已有800多年。
民間關於「利津」之名的由來,有個比較流行的說法,取永利之「利」(民間認為駐地鎮為永利鎮)、東津(民間認為駐地渡口為東津渡)之「津」合名而來。但這種說法與【金史】【元豐九域誌】【宋會要輯稿】等相關誌書中記載大相徑庭。
據【金史】(卷二十五)載,「利津,明昌三年十二月以永和鎮升置」。【金史】記載,金章宗完顏璟在位的第三年十二月,也就是公歷1193年1月,利津縣是在永和鎮的基礎上由鎮升縣的。史料記載,利津建縣之前,前身是永和鎮,渡口是(東)永和渡,而非永利鎮和東津渡,顯然取永利之「利」東津之「津」合名而來的說法是缺乏歷史依據的。
利津的由來可從郡縣制的形成背景中探其淵源。郡縣制是中國古代以郡統縣為基礎的兩級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幾乎盛行整個封建時代。也就是說,古代的鎮與現在的鎮是有本質區別的。古代的鎮不屬於行政管理機構,只是以人口聚集為基礎的集市聚落或城邑。
北宋初期,因鄉間商業比較繁榮,在人口比較集中的集市聚落,設定了地方政權的某種職司,負責管理行政事務,強化治安管理。據不完全統計,那個時期各州商貿市鎮達200多處。當時,因山東是中央財賦的主要供應地,便在水陸交通要沖的聚邑、渡口等地設定了職司,因聚落地位相對重要,稱之為市鎮。
擇水而居、依河而生是古人信奉的生存哲學。隋唐時期,濟水濼口以下河段淤塞,河道北移至濟陽、博興、利津入海,濟水會汶水以下河段稱為大清河、清河、北清河。北宋初期,北清河的一個河漢沿京東故道,從利津境北豐國鎮入海。北宋末期,北清河(濟水)自濼口一分為二:一條由豐國鎮入海,被稱之為大清河;另一條由王家鎮入海,被稱之為小清河。昔時,在大清河兩岸自然形成了很多渡口碼頭和市集小鎮。利津古屬齊地,隨著大清河兩岸人口的聚集,一些渡口碼頭和集市聚落隨之形成。因鄉間商業較為繁榮,北宋朝廷便在此設立了轉運使司,具體負責當地的食貨收入(國家財政收入)。
利津建縣之前,古城在大清河東岸還是西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初在大清河(今黃河)東岸,後來在西岸又建新城;另一種是古城夾大清河而建,河東西兩岸各有半城。
有關史料文獻記載,宋代在市鎮地域分布上,以濟水運道及其腹地數量最多。也就是這個時期,棣州永利鎮、濱州永豐鎮、永和鎮應時而生。相傳,永和鎮「永和」二字取「永履和樂」之意。大清河西岸邑鎮被譽為「永和鎮」,東岸邑鎮被譽為「東永和鎮」,其對應的渡運碼頭為「永和渡」和「東永和渡」。
據【宋會要輯稿】食貨十五載,「熙寧十年(1077),東永和鎮:一千五百一十貫七百七十五文;東永和渡:二千二百五十九貫七百九十八文……。」從【宋會要輯稿】一書中可看出:河東岸東永和鎮比西岸永和鎮要繁榮,東永和渡比永和渡要繁榮,因河東岸較河西岸繁榮、人口較多,轉運使司便設在了河東岸東永和鎮。河水攜泥裹沙奔流入海,隨著擺動和淤積,河東岸已經不適合人口聚集,其東永和鎮的人口逐漸向永和鎮聚集,東永和渡作為渡運碼頭的功能也逐漸消逝,日漸被永和渡所替代。
【宋會要輯稿】載,「永和鎮,政和三年以東永和鎮改」。北宋政和三年(1113),北宋朝廷將東永和鎮改屬永和鎮,東永和鎮、東永和渡被徹底革除,轉運使司遷徙到了永和鎮。清代張銓在【竹枝詞】中提到,「古城七裏鎮河東,一片荒煙蔓草中。苦為明昌尋故跡,觀瀾鎮海想遺風」。詩中所說的「古城」指的是東永和鎮。
金代,因政局影響,山東境內商貿市鎮多有變化,有的市鎮升置為縣,有的市鎮被廢置。因永和鎮商稅額在濱州比例較大,又因是濟水重要的渡口碼頭和商貿市鎮,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經金章宗完顏璟批奏,利津縣以永和鎮升置為縣。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曾說過「最古之史,實為方誌」。在一些地方縣誌中,盡管有文字或圖誌顯示利津是以永利鎮升置的記錄,但在【金史】【元豐九域誌】【宋會要輯稿】等史料文獻中,找到的是利津縣駐地鎮是「永和鎮」「永和渡」的記載。
【金史】作為二十四史之一,由元朝丞相脫脫主持編修,記載了金朝的始末,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興衰始末的重要史籍。該書載利津是金明昌三年十二月,由永和鎮升置的縣。金明昌三年六月(1192年7月),因永和鎮距離濱州治所較遠,金朝廷恐怕民眾販賣私鹽,在永豐鎮曹子山村設立了巡檢司,管理利津以北濱海一代的鹽業。
(東)永和鎮和(東)永和渡
據【元豐九域誌】記載,當時,渤海縣有寧海、東永和、通賓、舊安定、三岔、蒲台、新安定、李則和丁字河等九鎮。
關於東永和鎮的說法,最早見於【宋會要輯稿】。該書食貨十五載,「東永和鎮:一千五百一十貫七百七十五文,東永和渡:二千二百五十九貫七百九十八文。……」。該書方域十二載,「永和鎮,政和三年(1113)以東永和鎮改;……」。
【金史】【元豐九域誌】【宋會要輯稿】應是認定利津縣以永和鎮升置的重要依據。也許有人說,【金史】【元豐九域誌】【宋會要輯稿】等史料記載錯了。在封建王朝時代,若在國家級誌書中地名記載錯誤,很容易被判定為欺君之罪。鑒於此,這些史料記載錯誤的概率極小。
古代對一個地區的命名,不是隨意的。簡單說,利津的由來,取永利之「利」、東津之「津」兩字合名值得推敲。比如,沾化區的「沾化」之名,取漢朝渤海郡太守龔遂的「海濱之民,復沾聖化」而立名;惠民縣明洪武前稱為「樂安」,朱高煦叛亂被平定後,取「武裝平定叛亂,以示太平」之意,改「樂安」為「武定」,清雍正十二年(1734)「因城東南二十裏有惠民溝」始置惠民縣。
對於歷史文化,不能簡單地持否定和懷疑的態度,應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對待。無獨有偶。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在歷史上曾設立過「利津縣」,取「有利過渡,益於軍事政治」之意。在古代漢語中:利,有使順利、與願望相符合之意;津,指渡口。
利津縣在金明昌三年設縣取名「利津」,不同地點處在同樣的時期(金代),同樣的環境(與黃河相關、都有渡口,都是當時沿黃河流域繁榮的市鎮)。由此可大膽猜想,「利津」之名有取「有利過渡,益於軍事政治」之意。(來源:【利津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