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中國革命戰爭中走來,毛主席的身邊匯聚了許多誌同道合的同誌和戰友。而鄧小平就是其中一位。
在戰火硝煙和政治風雲中,鄧小平多次被毛主席直接或間接地關心過。
鄧小平被疏散轉移到江西
20世紀60年代末,國際形勢惡化,蘇聯對中國進行軍事威脅,為了應對這種局面,毛主席做出了加緊戰備、準備打仗的指示,緊急將在京的老幹部疏散轉移到其他地方。鄧小平等人被轉移疏散到江西。
在離開北京之前,鄧小平向中央提出請求,要求臨行前再見一見自己的孩子們。
此時,距離鄧小平上一次和孩子們見面,已經過去好幾年了。
1966年,一段特殊的歷史歲月開始了,而鄧小平也在這段特殊歲月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他被監管在自己的家中,而他的孩子們則被迫離開中南海,與鄧小平失去了聯系。
中央得知鄧小平的請求後,報告了毛主席和周總理,在征得他們的同意後,便通知鄧林所在下鄉勞動的連隊,讓她回北京。
當鄧林回到家,看到許久未見的父親和母親時,她的眼中噙滿了淚水。幾年不見,父親和母親又老了,他們的臉上的皺紋和頭上的白發也比以前多了。
當晚,鄧小平一家三口在一起吃了頓飯,這一頓飯,讓鄧小平非常高興,盡管自己的孩子們並沒有全部回來,但他總算是見到自己的大女兒鄧林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鄧小平糊卓琳對孩子們的舐犢之情。
盡管鄧小平表現得和以前一樣,但是鄧林也明白,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麽。為此,她強忍心中的悲傷,在飯桌上和父親健談著,並且在飯後,積極地為父母準備出行需要用的物品。
卓琳看著久別重逢的大女兒鄧林,又想到其他幾個至今還音信全無的孩子,心裏有說不出的酸楚。
鄧小平見到卓琳這個樣子,便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卓琳明白鄧小平的意思,便忍住了將要流出來的眼淚。
第二天,中央警衛局又派車來到鄧小平家中,將卓琳接到了解放軍301醫院,去看望正在接受治療的大兒子鄧樸方。
在那段特殊歲月中,鄧樸方因不滿所遭受的不公正對待,就用跳樓的方式對此表示抗議,結果造成胸椎壓縮性骨折。
毛主席知道後,命令醫務人員要全力進行搶救,並且將他安排在解放軍301醫院住院治療,而這次,毛主席在鄧小平夫婦去江西之前,讓卓琳去看望鄧樸方,也是讓鄧小平放心。
就這樣,鄧小平在處理完相關事宜後,帶著妻子卓琳和繼母夏伯根,悄然登上了前往江西的飛機。
鄧小平的身體有些不太好,正是因為如此,卓琳等人才陪著鄧小平一起前往江西。
對於這一天,鄧小平的妻子卓琳可謂是記憶猶新:
1969年10月26日,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首長被中央疏散到江西,而我也陪著首長一起來到了江西。
對於江西,鄧小平有著特殊的感情,想當年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鄧小平也曾在這裏這片土地上擔任過中共瑞金縣委書記,江西省委宣傳部長等要職。
不過,這裏也是鄧小平政治生涯中第一次起落的地方。在當時,由於他一貫主張擁護毛主席的正確軍事路線和主張,而受到「左傾」領導人的排擠和打壓。
1933年,鄧小平被撤銷省委宣傳部長的職務,受到黨內「最後嚴重警告」處分,被派到樂安縣南村當巡視員。
鄧小平在江西,首先要保證的就是他的安全。為此,周恩來親自做了安排,他給江西省革委會主任程世清打了電話,要求對鄧小平妥善進行安置。
程世清和江西省革委會副主任陳昌奉商量之後,將鄧小平夫婦安排到了南昌郊區的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
在進修配廠工作的第一天,鄧小平就以自己認真的精神打動了車間主任。
分配工作的時候,卓琳被分配到了電線班,而鄧小平則換了好幾個工作。這是怎麽回事呢?
一開始,鄧小平分到了修理班,可是長時間的蹲下修理,讓這位65歲老人感到吃不消。車間主任看到鄧小平蹲久了站不起來的身影,心裏感到十分自責。
於是,車間主任又詢問鄧小平是否會看圖紙,鄧小平說自己的眼睛花了,圖紙的線太細了,他看不清。
最後,車間主任想到了一個活計,便詢問道:「老鄧,讓你銼銼零件怎麽樣?」
鄧小平一聽非常滿意,說:「這個要得,銼刀活,可以出出汗。」
鄧小平之所以對這個工作十分滿意,是因為他在法國勤工儉學的時候,就學習過銼床這門技術,這個工作對於他來說可以說是重操舊業了。
聽到鄧小平肯定的回答,車間主任帶著鄧小平來到了工作台前,看著工作台以及各種銼具,鄧小平心裏油然而生出一種親切之感。
隨後,鄧小平拿起銼刀,熟練地銼了起來,剛銼幾下,車間主任就被鄧小平的招式給折服了,這就是一個資深的銼工啊。
而隨著在這裏的勞動,鄧小平的心情也變得好了。
在這裏,工人們以及車間主任都對鄧小平很好。他們絲毫沒有想過當時的政治環境,自己這樣做可能會帶來什麽不利後果。
在鄧小平長時間工作而沒有休息時,車間主任會過來和他說:「老鄧,累了吧,休息一下吧。」
每當這時,鄧小平都會停下手中的活,微笑著說:「不累,謝謝。」
面對工人們的信任和關懷,鄧小平心裏感到十分地滿足。而鄧小平認真工作的精神,也給工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當工人們說起鄧小平時,都是贊不絕口。
毛主席對鄧小平的關心
就在鄧小平在江西幹得心情大好的時候,遠在北京的毛主席便也想起了這位親密的戰友!
1971年秋天,毛主席乘火車從北京出發,開始了為期33天的南巡,在到達南昌之後,毛主席便向隨行的汪東興詢問:「小平現在怎麽樣了?身體不知道好不好?」說完,就讓汪東興前去看望鄧小平。
見到鄧小平後,汪東興說:「主席很關心你,讓我來看看你,叫我問問你身體怎麽樣?有什麽困難沒有?主席叫你註意身體。」
聽到毛主席的關心,鄧小平顯得十分激動,他對汪東興說道:「謝謝主席對我的關心和幫助,也謝謝你對我的幫助。請你們好好保衛毛主席,照顧好毛主席的生活,祝毛主席健康長壽。」
在送走了汪東興之後,鄧小平不禁陷入了回憶之中。
對於毛主席,鄧小平並不陌生,相反兩人在之前的革命歲月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而且這也不是毛主席第一次詢問鄧小平的情況。
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召開的時候,鄧小平是以中央秘書長的身份參加的。值得註意的是,鄧小平是在遵義會議前,便已經被任命為中央秘書長。
為什麽鄧小平能夠提前擔任中央秘書長這個重要的職務呢?這便是毛主席對鄧小平的第一次的關心和詢問。
在紅軍達到遵義之前,絕大多數軍內和黨內的高級幹部已經對「左傾」領導強烈不滿,而毛主席被排斥的狀況開始改變。
那時,有很多高級幹部頻繁地到毛主席那裏,向他反映情況,與他交換意見。這使得毛主席在黨內軍內的影響日益增大。
特別是在長征路上,毛主席與王稼祥、張聞天的交談,最終說服了他們。
這樣,毛主席在有了發言權之後,在他的過問和影響之下,中央任命了鄧小平為中央秘書長。
回憶到這裏,鄧小平的思緒又回到現實中來。毛主席對自己是多麽的關心啊,我應該養好身體,繼續為黨、為國家做一些事情。
1971年9月之後,鄧小平向中央寫了兩封信,就是這兩封信,讓毛主席深受感動,並讓他再次出來主持工作。
第一封信中,鄧小平表示堅決擁護中央關於林彪反黨集團的協定,敘述了自己對林彪事件的看法。
隨後,鄧小平又於1972年8月3日寫了第二封信,信中說道:「主席知道,林彪、陳伯達對我是置之死地而後快的。如果不是主席的保護,我不知道現在是什麽樣子。我願意繼續為黨為人民為國家再做一些工作。」
毛主席仔細地閱讀了鄧小平的信之後,很受感動。於是,他對鄧小平的來信做了如下批示:
請總理閱後,交汪主任印發中央各同誌。鄧小平同誌犯過錯誤,但也不可否認他的功績,我再說一遍:(1)他在中央蘇區是挨整的,是所謂的毛派頭子。(2)他沒有歷史問題,即沒有投降過敵人。(3)他協助劉伯承同誌打仗是得力的,有戰功。(4)建國之後,率領代表團到莫斯科談判,沒有屈服於蘇修。
周恩來看到毛主席的批示後,立即指示中央辦公廳將主席的指示連同鄧小平的信印制若幹份,分送中央政治局委員傳閱,並於8月15日支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達了毛主席的批示。
而毛主席對於解決鄧小平的問題早就有所考慮。
1972年1月10日,陳毅元帥逝世,毛主席思考再三,決定拖著年邁的身體,前去參加陳毅元帥的追悼會。
在追悼會上,毛主席有心無意地說道:「鄧小平的性質屬於人民內部矛盾。
可以說,在經歷了林彪事件之後,毛主席對大批老幹部的看法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變,現在,再加上毛主席對鄧小平來信的批示,對恢復鄧小平的職務已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1973年2月22日,在江西待了三年多的鄧小平一家,回到了北京。
接著。便是安排鄧小平工作的問題。3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做出【關於恢復鄧小平同誌的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的決定】。
1973年3月28日。周恩來、李先念等人終於見到了闊別多年的老戰友鄧小平。第二天,鄧小平到毛主席的住處參加政治局會議。會前,鄧小平先到了毛主席的住處與毛主席見了面,這是兩位偉人久別重逢的一面。毛主席握著鄧小平說:「我們都老了呀,幹不動了,你要接著幹,保護身體。」
鄧小平看著毛主席,嚴肅認真地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會好好保重身體,繼續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做一些事情。
對於鄧小平的工作,隨後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正式參加國務院業務組工作,並以國務院副總理身份參加對外活動;有關重要政策問題,小平同誌列席政治局會議參加討論。」
鄧小平,又一次站在了中國政治舞台的前面,出現在世界面前。
鄧小平晚年懷念毛主席
鄧小平復出後,為了把國民經濟搞上去,提出了一系列主張和措施。在鄧小平主持工作的這一段時間,全國形勢有了明顯好轉。但是,由於某些特殊原因。鄧小平在1976年又一次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這是鄧小平政治生涯中的第三次被打倒。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10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領導下,一舉結束了那個動蕩的特殊歷史時期。
這時,全國人民期盼讓鄧小平出來工作的呼聲越來越高,因為人們信任鄧小平,所以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1978年12月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由時任中共中央主席的華國鋒主持。全會的中心議題是根據鄧小平同誌的指示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這是鄧小平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的第三次「起」。它是人民和歷史最終做出的正確選擇。人民需要鄧小平,中國需要鄧小平。鄧小平重新出來工作,人民有了盼頭,中國又有了希望。
鄧小平重新出來工作,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做出評價。他會怎麽做呢?人們很關心這個問題。
歷史並沒有像人們預演的那樣,鄧小平沒有因為毛主席對他的批判和剝奪他的權力而對毛主席產生任何的不滿或怨恨。
鄧小平毫無個人私怨,他始終以無產階級政治家的寬闊胸懷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客觀、公正地評價了毛主席的歷史功過,肯定了毛主席在為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鬥爭中建立的豐功偉績和歷史地位,肯定了毛澤東思想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指導作用。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撥亂反正的深入開展和真理標準問題的深入討論,對如何看到毛主席的錯誤,在一段時間很難取得一致的認識。
有的人仍未擺脫個人崇拜的影響,不願意接受毛主席犯有錯誤這樣的事實。有的人則存在偏激心理,把一切錯誤都歸罪於毛主席個人。
但是,這兩種認識都不利於對毛澤東的錯誤做出正確的評價,也不利於進行撥亂反正。面對這種爭論,鄧小平及時地引導人們客觀、公正地評價毛主席的錯誤。
他指出:「毛主席有許多好的思想,我們要繼承下來,他的錯誤也要講清楚。」
鄧小平用實事求是的觀點分析毛主席的錯誤,回答和解決了當時迫切面臨的幾個熱點問題,比如毛主席這樣的領袖人物會不會犯錯誤?以及犯了哪些錯誤?是什麽性質的錯誤?等問題。
在對待毛主席一生的評價中,鄧小平指出:
「我們共產黨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毛主席在他的一生中,為我們的黨、國家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因為他的功績而諱言他的錯誤,以及因為他的錯誤而否定他的功績,都不是唯物主義的態度。」
鄧小平一直都把自己當做是毛主席的學生。當他在毛主席領導下的時候,他是這樣做的。在他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來集體核心的情況下,他也仍然把自己當作毛主席的學生,將自己的規格放在毛主席之下。
對此,鄧小平最大的擔心,也是他本人最不願意聽到看到的事情,就是對他個人的評價超過對毛主席的評價。
1989年9月,鄧小平在即將退休之前,找中央幾位負責同誌談話時,懇切地說:「對我的評價,不要過分誇張,不要分量太重,有的把我的規格放在毛主席之上,這就不好了。」
鄧小平對於毛主席的敬重,體現了鄧小平作為一個無產階級領袖的謙虛品格。
縱觀鄧小平糊毛主席一生的交往,盡管發生過誤解,出現過中斷,但從總的方面來看,可以說是順境多於曲折,成功多於失敗。
這是因為在長期相互交往的,兩人共同遵循了兩項基本原則:黨和國家利益在先,個人利益在後;革命事業在上,個人得失在下。
毛主席和鄧小平真是世界級的偉人,他們的精神和信仰,將永遠指引著年輕一代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