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世界歷史常識之世界大戰篇

2024-04-11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一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進行的世界範圍內的戰爭,當時世界上的眾多國家都被卷入其中,戰場主要在歐洲,參戰雙方是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和以德、奧(奧帝國)為首的同盟國。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是一戰的導火索,經過4年戰爭,1918年,同盟國戰敗。一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戰爭之一,約有1000萬人在戰爭中失去生命。這場戰爭改變了世界帝國主義格局,原霸主英國漸漸被新崛起的美日趕超。德國不滿戰勝國對自己的嚴懲,為後來的二戰埋下禍根。一戰催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世界歷史從此翻開嶄新的一頁。

薩拉熱窩事件

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因發生在波斯尼亞地區首府薩拉熱窩而得名。20世紀以來,由南斯拉夫人掌控的塞爾維亞王國在擺脫了土耳其人的控制後逐漸強大,波黑地區的南斯拉夫人強烈要求擺脫奧匈帝國控制,與塞爾維亞合並。奧匈帝國遂將塞爾維亞視為心腹大患。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在與塞爾維亞接壤的波斯尼亞舉行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的軍事演習。帝國皇太子斐迪南攜太子妃前去視察演習,在薩拉熱窩遭塞爾維亞愛國青年刺殺,奧匈帝國隨即以此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一戰爆發。

凡爾登戰役

1916年,法軍與德軍在法國凡爾登地區進行了一場戰爭,史稱凡爾登戰役。1916年2月,德軍集中大量兵力猛攻法國戰略要地凡爾登。法軍總司令霞飛任命貝當為凡爾登地區司令,組織法軍全力抵抗。德軍在這次戰役中首次使用了光氣窒息彈,法軍因此傷亡慘重,但德軍仍未能突破法軍防線,於是,戰爭進入僵持時期。10月,法軍在凡爾登集結重兵,全線反攻。12月,德軍全線潰敗。凡爾登戰役是一戰中極為慘烈的一場戰役,被稱做「凡爾登絞肉機」,雙方傷亡總數約為100萬。此戰是一戰的轉折點,此後,德國從全面進攻轉為防禦階段。

索姆河戰役

一戰中期,英法軍隊在法國索姆河地帶與德軍展開陣地戰,史稱「索姆河戰役」。1916年6月,為突破德軍防線並緩解凡爾登地區法軍的壓力,英法軍隊兵分三路,向索姆河地帶的德軍防線發起進攻,遭到德軍頑強抵抗,損失慘重。此後,雙方沿著德軍防線展開了漫長而艱苦的拉鋸戰,英軍在此戰中首次使用了坦克,但收效不大。至1916年11月,損兵折將的英法軍隊停止攻勢,索姆河戰役以英法的失敗而告終。索姆河戰役是一戰中規模最大的戰役。英法雖未能突破德軍防線,但牽制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削弱了德軍實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至1945年爆發了的一場世界性的戰爭,當時世界上的60多個國家約20億人卷入到戰爭中,歷史上稱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這是一場世界人民反對以德國、日本和意大利為首的法西斯國家侵略擴張的正義戰爭。戰爭主要分為歐洲、亞洲、太平洋和北非地中海四個戰場。經過蘇聯、中國、美國、英國等國人民的艱苦奮戰,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終於在1945年被全部打敗,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造就約5000萬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月4萬億美元,給人類帶來了空前深重的災難,同時也對日後的世界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軸心國與同盟國

二戰期間,法西斯各國結成了一個以德國、日本和意大利為首的集團。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意大利建立柏林——羅馬軸心。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三國在柏林簽署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正式形成了以柏林一羅馬一東京為軸心的軍事集團,加入此軍事集團的國家被稱為「軸心國」。同盟國又稱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反法西斯國家針對法西斯國家的軸心國集團而建立的國家聯盟。1941年8月,英美兩國首腦發表了【大西洋憲章】,表達了共同抗擊納粹的決心。9月,蘇、美、英三國在莫斯科召開會議,簽訂了互助協定。隨著美國正式參戰及中國等國先後向軸心國宣戰,1942年元旦,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布簽署宣言的各國將團結一致同法西斯鬥爭到底。宣言的簽署和發表,標誌著同盟國集團正式建立。

慕尼黑會議

1938年,德國借口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的日耳曼人受到壓迫,聲稱要對捷克斯洛伐克用兵。1938年9月,英、法、德、意、捷在慕尼黑就蘇台德問題召開會議,史稱「慕尼黑會議」。會上,英法背著捷克斯洛伐克與德意達成了協定,同意德國吞並蘇台德地區,因此這次會議又被稱為「慕尼黑陰謀」,是英法對德實行綏靖政策的重要表現。

丘吉爾

丘吉爾(1874~1965年),英國政治家、演說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任英國首相,領導英國人民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早在張伯倫推行綏靖政策時,丘吉爾就在議會中立場堅定地批評這種妥協投降策略,但並未得到多少人支持。1940年,德國進逼英國,張伯倫被迫下台,丘吉爾臨危受命出任首相。他透過演說向英國人民傳達了抗擊法西斯入侵的堅定信念,並率領人民贏得了不列顛之戰。他積極與美國和蘇聯溝通,推動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前夕,丘吉爾在大選中落敗,卸去了首相職務。

德國入侵波蘭

1939年9月1日,德國謊稱波蘭侵犯德國邊境,於淩晨在夜色的掩護下出動大軍從西部對波蘭實施大規模「閃電戰」,這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9月3日,波蘭盟國英法對德宣戰,但並未向波蘭提供有效的軍事支持,兩國的大批軍隊在防線上實施「靜坐戰」。波蘭軍隊雖奮勇抵抗,最終還是被強大的德軍擊敗。9月6日,波蘭政府逃離華沙。9月17日,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蘇聯出兵攻入波蘭東部。9月27日,德軍占領華沙。波蘭慘遭瓜分。

馬奇諾防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為了防備德軍再次入侵,自1929年起由陸軍部長馬奇諾主持,在德法邊境修築了一套堅固的防禦工事,被稱做「馬奇諾防線」。防線於1936年建成,此後又經多次修補,全長達700公裏。馬奇諾防線由北向南依山據險,密集地配置了大量碉堡、炮台,在當時被認為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然而1940年,德軍進攻法國時繞到馬奇諾防線背後,直搗巴黎,在法國人看來堅不可摧的馬奇諾防線絲毫沒有起到防禦作用,駐紮在防線一帶的數十萬法軍大部份成了德軍的俘虜。從此,馬奇諾防線成為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個笑柄。

鄧寇克撤退

繞過馬奇諾防線後,德軍在法國境內橫沖直撞,直撲英吉利海峽,40萬英法聯軍在法國北部遭到德軍圍攻,只得撤退到法國的鄧寇克港等待船只救援。為保證大軍能夠從這條最後的退路上安全撤回英國,丘吉爾領導的英國政府進行了全國動員,發動一切軍用和民用船只前往鄧寇克運輸部隊。在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的10天裏,各類船只晝夜不停地在英吉利海峽間穿梭,奇跡般地將33萬聯軍士兵撤回了英國,為日後反攻歐洲保存了有生力量。然而這次大撤退也令英法付出了慘重代價,其大批被拋棄在法國的戰略物資全部被德軍繳獲。

法國的淪陷

鄧寇克大撤退之後,德軍加緊了對法國的進攻,各路德軍迅速向法國腹地突破,很快就圍困了巴黎。1940年6月17日,巴黎陷落,法國投降,雙方簽署了停戰條約。根據條約,法國貝當政府將2/3的國土交給德國統治,德國則將貝當政府遷至法國南部的維希市,組建起維希政權,聽從德國法西斯調遣,自此,法國淪陷。從發動西線進攻到攻占法國,德軍僅用了6個星期的時間。隨後,德國開始積極準備入侵英國。

戴高樂

戴高樂(1890~1970年),法國軍事家、政治家。1940年法國淪陷前,他擔任國防部副部長。維希政府成立時,他拒絕做亡國奴和賣國賊,於是逃往英國。在英國,他組織自由法國運動,號召法國人民奮起抵抗德國入侵者。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戴高樂麾下的法國第一集團軍隨英美軍隊一起作戰,其中勒基利爾師成為首批進入巴黎市的軍隊。德國投降時,戴高樂代表法國接受投降書。1958年,戴高樂當選為法國總統,在他的任期內,法國擁有了核武器,並成為西方首個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

蘇德戰爭

在二戰中,蘇聯抗擊法西斯德國及其盟友的戰爭被稱為「蘇德戰爭」,又稱「蘇聯衛國戰爭」。蘇德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份,對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戰爭從1941年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開始,至1945年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留下了像莫斯科保衛戰、史太林格勒戰役這樣的經典戰役。蘇聯人民在戰爭中不屈不撓,英勇奮戰,遏制了法西斯德國的擴張勢頭,極大地損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許多學者都承認:蘇聯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貢獻最大的國家,沒有蘇聯的頑強抵抗,戰爭的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

史太林格勒保衛戰

1942年6月至1943年2月,蘇軍與德軍在蘇聯史太林格勒市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較量,歷史上稱之為「史太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中至關重要的一役。參戰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陣地戰、巷戰,整個城市幾乎被炮火摧毀。最終,蘇軍贏得了這場偉大戰役的勝利,消滅了約60萬敵軍,全殲德軍精銳部隊第六集團軍,並俘虜其總司令保盧斯,使之成為德國軍事史上首位被俘的元帥。史太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的轉折點,被美國總統羅斯福贊為「史詩般的戰鬥」。德軍在戰鬥中損失了東線1/4的兵力,再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蘇軍由此開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逐漸收復失地,走向最後的勝利。

珍珠港事件

日本在亞洲展開的瘋狂侵略擴張活動,引起了美國的警覺,於是,美國采取了一系列非軍事措施制裁日本,打算遏制其擴張勢頭。隨著日本與美國的矛盾不斷激化,日本軍國主義者認識到將來與美國的戰爭絕對不可避免,於是決定先發制人,消滅對日本威脅最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1941年12月7日,依照日本聯合艦隊指揮官山本五十六的部署,日本海軍中將南雲中一率艦隊偷襲了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史稱「珍珠港事件」。這一事件激發了全美國抗擊法西斯的決心,此後,美國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途島戰役

1942年6月,美國太平洋艦隊同日本聯合艦隊在日本中途島進行了一場決定性的海戰,史稱中途島戰役。由於沒能在珍珠港擊沈美軍航空母艦,加上之前日本東京遭到美軍轟炸機的襲擊,山本五十六決定透過此次海戰報仇血恥。然而日軍的電報密碼被美軍破譯,美軍掌握了日軍的作戰計劃,於是,美軍提前設下埋伏,在中途島附近海域伏擊日本艦隊,以損失1艘航母、147架飛機為代價,消滅日軍4艘航母、330架飛機,給日軍以沈重打擊。這場戰役是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美日雙方的攻守形勢從此轉變,此後,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

阿拉曼戰役

英國第八集團軍與法西斯「非洲軍團」在埃及阿拉曼地區展開的決戰被稱為阿拉曼戰役。雙方的指揮官分別為英國將領蒙哥馬利和號稱「沙漠之狐」的德軍將領隆美爾。英軍與德國、意大利聯軍在北非的爭奪自1940年便已開始,雙方在兩年中實力此消彼長,一直未分勝負。1942年10月23日,蒙哥馬利集中優勢兵力,對隆美爾的德意聯軍展開全面進攻,經10多天的苦戰,最終取得勝利。此戰役給「非洲軍團」以沈重打擊,消滅了6萬德意聯軍,並迫使隆美爾的部隊全線後撤。阿拉曼戰役是北非戰場的轉折點,法西斯軍隊自此在北非一潰千裏,並於1943年被徹底逐出北非。

開羅宣言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出現轉折時,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埃及開羅會晤,討論共同對日作戰的方針及戰後對日本的處置等問題,史稱「開羅會議」。經過反復協商,與會三方簽署並行表了【開羅宣言】,表示中、美、英與日本法西斯作戰的目的在於制止和懲罰它的侵略行為。同時明確宣布戰爭勝利後將剝奪日本自一戰起在太平洋奪占的一切島嶼,將日本強占的中國領土,如東北地區、台灣和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開羅宣言】是第一份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的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條約性檔,它明確地提出了日本侵占台灣的非法性,為日後中國處理台灣問題提供了依據。

德黑蘭會議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同盟國已經開始掌握二戰的主動權的情況下,蘇、美、英三國首腦史太林、羅斯福、丘吉爾為討論如何進一步打擊法西斯國家等問題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了一次會議,史稱「德黑蘭會議」。會議確定了英美將於1944年5月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三國最終達成了【德黑蘭協定】。這次會議對加強同盟國協作、促進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諾曼第登陸

1944年6月6日,經過充分準備,英美盟軍在法國沿海的諾曼第地區實施了兩棲登陸作戰,史稱「諾曼第登陸」。在這場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登陸戰中,盟軍投入了近300萬的兵力,並出動了大批空軍、海軍對登陸部隊進行掩護,還在登陸前利用空降兵對德軍防線後方進行騷擾和破壞。經過諾曼第灘頭的激戰,盟軍成功突破了德軍防線,擊潰了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壘」。諾曼第登陸的成功標誌著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法西斯德國從此面臨同盟國的東西兩線夾擊,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雅爾達會議

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史太林、羅斯福、丘吉爾在蘇聯的雅爾達舉行會議,史稱「雅爾達會議」。當時,法西斯勢力已經日暮途窮,英美與蘇聯的利益沖突漸漸突顯。為徹底消滅法西斯勢力,同時協調同盟國間的關系,三國首腦在會議上進行了積極協商,最終決定,戰後德國由美、英、法、蘇分區占領;蘇聯在歐戰結束3個月後對日宣戰;戰後建立聯合國,美、英、法、蘇、中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次會議確定了被稱為「雅爾達體系」的戰後世界格局,對穩定戰後世界局勢有重要作用。但會議的一些協定嚴重損害了弱小主權國的利益,有明顯的大國沙文主義傾向。

攻克柏林

1945年,英美盟軍和蘇聯紅軍分別從東西兩線逼近德國首都柏林,完成了對法西斯德國政治中心的合圍。此後,兩軍為搶先占領柏林展開進軍競賽,最終,蘇聯集中了250萬大軍,於4月16日率先發動了對柏林的進攻,與希特勒調集的100萬德軍展開殊死搏鬥。4月27日,紅軍攻入柏林市中心地區;4月30日下午,希特勒自殺;當天晚上,紅軍戰士將紅旗插上了象征著納粹黨法西斯統治的國會大廈的樓頂;5月2日,戍守柏林的德軍宣布投降。蘇聯紅軍攻克柏林,標誌著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及二戰中歐洲戰爭的結束。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國波茨坦舉行會議,商談處置德國、對日作戰、確定戰後世界格局等問題。會議期間,美國總統杜魯門、英國首相丘吉爾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聯合釋出了敦促日本投降的公告,史稱【波茨坦公告】。公告要求日本立即停止頑抗,解除軍隊武裝;接受【開羅宣言】中提出的條件;將戰犯交付審判。公告最初以美、英、中三國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蘇聯對日宣戰後,也正式在公告上簽字。

日本投降

日本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後,美軍先後於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原子彈,蘇聯紅軍也出兵中國東北打擊駐紮在那裏的日本關東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展開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國民政府的軍隊也開始在正面戰場上收復失地。在同盟國的合力打擊下,日軍各條戰線接連崩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國軍艦密蘇裏號上簽署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日本投降,標誌著二戰的正式結束。

來源:【世界歷史常識】(劉永升 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