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號裏的故事:元明清的國號不是「元」「明」「清」

2024-04-06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每個國號都有講究,元朝之前基本以封地為名。

例如漢,劉邦被項羽封在漢中,稱漢王。晉,司馬昭是晉公,滅蜀後進為晉王。唐,李淵是唐國公,唐是晉的古稱,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周代分封國名為日後國號的根源

隋朝的楊堅是隋國公,後進封隋王,以隋郡等二十郡為隋國。唐朝建立後汙名化隋朝,把「隋」改成了走之底的「隨」。唐末五代,開始出現「隋文帝惡隨字為走,乃去之成隋字」的謠言,實際是剛好說反了。

宋朝的趙匡胤曾任歸德軍節度使,歸德府在今河南商丘,古稱宋國、宋州。

中國最後的三個大一統王朝元明清,卻都沒有按照封地,國號也不是「元」「明」「清」,而是「大元」「大明」「大清」。

這裏面的「大」不是大漢之類的尊稱,是正式寫在國號裏的名稱。

大元:大哉乾元

1260年,忽必烈自立為「大蒙古國皇帝」,1271年采取儒士劉秉忠建議,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定漢文國號為「大元」。「大蒙古國」也改為「大元大蒙古國」。

1335年的亞洲版圖

大哉乾元的意思是,大到了極點就叫元。 劉秉忠是下了番功夫的,忽必烈也非常滿意。

大明:爭議多,或出自【易經】

明朝的正式國號大明,出處爭議很多。

明朝地圖:褐色為長期控制地,淺黃色為短期控制地

近代史學家吳晗認為大明出自明教,與韓山父子的「明王」有關,他們信奉和明教所混合的白蓮教。

元史名家、國家圖書館前副館長 楊訥,批評吳晗因為白蓮教、白雲宗與明教具有相同特點而混為一談是不妥的。他認為明王與明教無關,出自白蓮教經典【大阿彌陀經】—— 「天下幽冥之處皆常大明」,「明王」即是阿彌陀佛。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明史專家杜洪濤認為,大明與大元一樣出自【易經】,出處就在大哉乾元的後面——「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 意思是元統天,而明又禦天。

此外,清代學者、蒲松齡的好友 王士禎認為,「明太祖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 朱元璋開始想的名字是大中,後來祈天定為大明。

竊認為,大明出自明教、明王是最不可靠的,朱元璋和韓山父子哪有什麽交情,還策劃了小明王的死;起兵時借助明教收攏人心有可能,但建國後叫這個國號就太跌份了。

朱元璋是一個心思極深之人,對國號必定千挑萬選,力求完美。因此個人認為祈天論與【易經】論相結合,出處為【易經】中的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

大清:爭議最多,尚無定論

最後聊聊大清,爭議更多。努爾哈赤建立的政權叫「金」,史稱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

18世紀乾隆時期清朝疆域

皇太極為什麽改國號未有史料記載。有人說清是金的諧音,有人說滿人尚青,加水字邊克制明朝的「火」;還有認為出自【管子】「鏡大清者,視乎大明」「鑒於大清,視於大明」。

另有觀點認為大清來源於滿語Daicin,意為「善戰者」,但在清朝文獻中又無這樣的語言用辭。

大清國號的由來,實在沒有太靠譜的論調。 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就是在清朝。

1689年,康熙在與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首次將「中國」作為正式國家名稱使用,與「俄羅斯」相對,指包括蒙古以及外東北在內的整個大清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