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解放保定城(一)

2024-05-09歷史

解放軍占領保定火車站

保定位於華北中部,扼平漢要沖,與平津成三足鼎立之勢,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接管了保定,並將保定劃為河北省省會。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兼任河北省主席和保定綏靖公署主任,坐鎮北平,遙控保定。為了強化對保定的統治,國民黨在保定設立了龐大的統治機構。除國民黨河北省黨部、省政府、保定綏靖公署外,清苑、安新、高陽、博野、蠡縣等流亡縣政權也都設在保定。此外,國民黨中央和北平行營在保定也設有中統、軍統等特務組織,致使在方園只有十二平方公裏,人口不足十萬的保定,國民黨軍、警、憲、特、政人員竟達萬余人。為了鎮壓和防範人民的反抗,他們對人民實行殘酷的法西斯獨裁統治。城郊密設碉堡,四關崗卡森嚴,市溝各道口設有檢查站,嚴密檢查、監視來往行人。同時,到處安插職業特務,跟蹤盯梢,肆意捕殺。僅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七年四月間,由"肅奸委員會"判決、活埋於城內北校場城墻下的共產黨員和無辜群眾就有百余人之多。此外,保定周圍各縣的流亡政府,搜羅在保的土豪惡霸、地痞流氓組織"還鄉隊"、"暗殺團",四處活動。古城保定處在腥風雨之中,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下。

解放軍在定興縣城內巷戰

國民黨保定當局為了滿足他們的貪欲和支付戰事費用,對保定人民肆意橫征暴斂、搜刮民脂民膏,利用保甲壓榨商民。當時在群眾中流傳著"鎮長召集開會,保長陪著受罪,甲長挨門斂費,百姓屈膝下跪"的民謠。為了加強城防,敵人不斷地修築工事,大量征用民夫,使群眾力不能支,困苦不堪。僅從一九四八年三月至八月征調的民工就達兩萬余人,並在城內外大量砍伐樹木、拆毀房屋,使群眾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而統治者借此機會大發橫財,以飽私囊。一九四六年十月,在修築市內溝防禦工事時,保定警備司令池峰城,把大量的鋼筋、水泥運往北京,為自己修蓋房屋和跳舞廳,而工程所需原料和勞力全部"就地取材",強行搬走工事附近住戶的所有門板,拆毀民房三百余間,砍伐護城河岸百年以上的古樹以及城池附近地面上所有的成材樹木,甚至將"曹錕花園"(即 人民公園)風景遊覽區的八角亭、仙人洞以及猴山和老龍廳的狀元橋等建築加以毀壞,引起社會各界公憤。由於連年戰爭和國民黨的破壞、摧殘,保定工商業蕭條,許多中小企業和店鋪,經不起名目繁多的苛捐勒索和官僚資本的排斥,紛紛倒閉破產。嚴重的經濟危機,造成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一九四八年八月十八日,保定物價空前暴漲,打破了過去上漲速度的最高記錄。一鬥小麥漲到了六百二十萬元,超過了國民黨政府第三次限價每鬥五百八十萬的數目,小米每鬥六百萬,玉米面一斤三十八萬……飛速上漲的物價,使本來處在饑餓與痛苦之中的保定人民,陷入更加苦難的深淵。

解放軍攻打徐水縣城,攀爬城墻

國民黨占領保定後,不僅對保定人民進行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瘋狂的經濟掠奪,而且不斷騷擾周圍解放區,給解放區人民帶來了災難。為了保衛勝利果實,解放區軍民在黨的領導下,同仇敵愾,給進犯之敵以迎頭痛擊,連續獲得勝利。尤其是一九四六年八月末九月初冀中平原地區的反擊戰,不僅殲滅了國民黨二十四軍的一個師,暫四師的一個團,暫三師的一個營,而且切斷了保北徐河橋至定興北河店、保定於莊車站至新樂縣的鐵路交通,迫使敵人不得不龜縮防區。從此,保定由戰略物資儲備的"活城市"變為"死城市",防守保定的國民黨軍也由機動兵力變成死守兵力。保定防務開始步步吃緊。

攻打徐水縣城,我軍的炮兵陣地

一九四七年十月初,在全國戰略反攻的形勢下,東北我軍對敵人發動了猛烈攻勢,迫敵急調國民黨四十三軍及傅作義的兩個師馳援東北。晉察冀野戰軍為配合東北我軍作戰,乘敵兵力空虛之機,於十月中旬發起保北戰役。一舉掃清了保定至徐水之間的敵人,並圍攻徐水。敵人倉皇急調大清河北之國民黨十六軍、九十四軍主力及北寧線九十五師至北河、容城地區集結,企圖增援徐水。同時,石家莊之敵第三軍軍部率第七師並指揮十六軍一個團冒險北進,企圖協同徐水以北之敵夾擊我軍。但該敵在我冀中部隊和民兵沿途阻擊下,遲滯不能速進。而晉察冀野戰軍以一部兵力在保北牽制敵人,主力則以一晝夜二百五十裏的強行軍兼程南下,於二十日將敵合圍於清風店地區。經兩日激戰,全殲該敵一萬七千余人,生俘第三軍軍長羅歷戎,取得了華北有名的清風店戰役的重大勝利,並乘勝奪取華北重鎮石家莊,使晉察冀、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保定成了華北國民黨軍北平以南最突出的據點。

定興縣城守敵向解放軍繳械投降

石家莊解放後,保定以南各縣相繼解放。已完全暴露在我軍圍攻之下的保定守敵,恐慌不安。十一月十日,國民黨河北省政府由保定遷往北平,從而引起保定富商士紳紛紛逃至北省政府由保定遷往北平,從而引起保定富商士紳紛紛逃至北平。"全城人心惶惶","大有朝不保夕之勢。"

淶水戰役解放軍抓獲的俘虜

由於孫連仲在華北屢戰屢敗,在河北省和平津兩市部份國民黨上層人物中,出現了反孫擁傅的呼聲。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蔣介石不得不下令調走孫連仲,撤銷北平行營和十一戰區,設立華北"剿總",以傅作義為總司令。傅作義上台後,曾猖獗一時,首先改變孫連仲的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軍事部署,以三十五軍一 O 一師和新編三十二師編成由汽車載運的所謂"快速部隊",企圖以速戰速決和殲滅戰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但事實卻與此相反,傅作義所指揮的部隊,在戰場上也未能逃脫失敗的命運。一九四八年二月在他親自指揮的增援保定的"淶水戰役"中,遭到我軍殲滅性打擊,軍長魯英麟因作戰失利自殺,師長李銘鼎被擊斃,三十一師在定興被全殲,師長陳治平當了俘虜。至此,保北漕河至定興、北河店之間的交通為我軍控制,傅作義不得不由原來的運用所謂快速部隊的戰術改變為"依城野戰"的方針。

我軍的戰前動員大會

為了挽救垂危局面,堅守戰略據點和運用大兵團"依城野戰",傅作義開始加強修築平津保戰略據點。為了固守保定,國民黨保定守軍在傅作義"盡快加強城防工事,掃清射界,準備長期固守"的指令下,到處征丁抓夫,連日趕修二道市溝,並重新擬定了固守保定的城防方案。當時駐守保定的是國民黨新二軍三十二師(師長劉化南)八一四團、八一五團、八一六團及補充團和三十三師(師長劉本厚)八一七團、八一八團、八一九團。此外還有河北省保安第三團、第六團、第十六團。根據地形、工事、兵力三種狀況,敵人決定了固守保定的縱深配備。從前沿至城墻分為四道防禦線。第一道是外市溝。以高碉為警戒線,是主的前點,由保安第三、第六團把守。第二道是內市溝。距城二至三華裏,築有寬十米深七米的圍城大壕及子母連環堡,溝岸築有碉堡及單人掩體,暗堡與掩體之間由寬二尺深三尺的交通壕相聯,陣地周圍架有鐵絲網和鹿寨,密設地雷。此外,還有榴彈炮陣地三處,六零炮九十多門。敵城防司令部稱此防禦線為"銅墻鐵壁",由八一八團把守。第三道是護城河。在距城墻二至三百米的護城河岸,築有堅固的水泥碉堡九處,加配重機槍和六零炮,由八一九團守備。第四道是城墻。各式工事繁多,兵力雄厚,是支援各陣地的總後方和基地。此外,在飛機場、火車站、重要工廠、電站等地,都有重兵把守。全城總兵力三萬余人,子彈二百萬發,炮彈一百多萬發,汽油千余桶。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傅作義來保視察,對工事設定和守城計劃頗為滿意。稱保定城防"固若金湯,萬無一失"。保定守敵妄圖依靠堅固的城防工事垂死掙紮,以挽救他們即將覆滅的命運。

解放軍解放保定戰前練兵

一九四八年七月,華北人民解放軍向平保段之敵發起全面進攻。連克淶水、新城、定興及徐水四城,殲滅了平漢路平保段分散守備之敵,控制了涿縣至保定二百余裏的鐵路,切斷了北平與保定交通,使保定陷於更加孤立的狀態。

七縱二十旅在保定北部阻擊敵人援軍

在主力部隊於保南、保北大量殲敵的同時,我冀中部隊和各縣、區地方武裝不斷向保定外圍據點展開攻勢,先後將保東南之平陵,石橋,保南之北大冉、小福村、南溝頭及保北之西百樓、張莊、頭台、漕河等據點拔除,迫敵龜縮於市溝以內,為保定解放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解放軍騎兵部隊

為了迎接保定解放,保定地下黨組織在保定工作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長期堅持地下鬥爭,戰鬥在敵人心臟。他們利用多種形式,向廣大市民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揭露國民黨獨裁、賣國方針和腐朽黑暗的反動統治,從而提高了廣大群眾的階級覺悟,向敵人展開了英勇的鬥爭。小學教師反饑餓、反甄審的鬥爭,保定市民反拆房的鬥爭,都程度不同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動搖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基礎。同時,隨著敵工工作的開展,敵人內部更加混亂不安,矛盾重重,士氣低落,軍心動搖,敵軍士兵紛紛向我反正、投誠。保定人民的革命鬥爭,從內部沖擊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有利地配合了解放軍外線進攻,使敵人內外交困,陷於我內外夾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