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華野6縱厚葬張靈甫,指戰員很不滿:他剛挖了羅司令的墳!

2024-01-16歷史

作者:相忘於江湖

1947年5月16日,敵整編74師在孟良崮全軍覆沒。

此戰,一舉殲敵3.2萬人,被譽為「五大主力」之首的「禦林軍」整編74師煙消雲散,在我華野27萬大軍的傾力協作下,歷經三天三夜浴血奮戰,終於啃掉了這塊硬骨頭。

此戰斃敵1.3萬人,俘虜1.9萬余人,師長張靈甫「殺身成仁」。

如何處置這個「黃埔名將」的後事,成了擺在華野首長面前的一道難題。一旦處置不當,會讓南京的媒體大做文章,還不利於1.9萬俘虜的轉化。

在華野6縱副司令員皮定均的建議下,陳毅、粟裕決定由6縱政治部對張靈甫予以厚葬,單是從老鄉那裏買來的厚棺材就花了400銀元,下葬的墓穴也多方尋找,最後敲定將張靈甫葬在張靈甫的生母滕氏的老家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董家莊

可是,這個人道性的決定引發指戰員的不滿,很多人找到縱隊和華野首長,當面質疑:「為什麽不把張靈甫千刀萬剮?他可是剛剛挖了羅司令的墳!」

【張靈甫】

華野的指戰員為什麽對張靈甫恨之入骨?

羅司令又是誰,敵人為什麽會挖他的墳墓?

華東野戰軍和整74師的恩怨,要追溯到7個月之前的漣水保衛戰。

當時,南京的蔣校長不甘心黃埔一期李默庵蘇中七戰七敗的奇恥大辱,派出一幹王牌部隊圍攻兩淮,其中黃埔四期的張靈甫親率「禦林軍」整74師進攻漣水。

整74師的前身,是抗戰中的74軍。

在俞濟時、王耀武和施中誠三個前任的苦心經營之下,74軍在抗戰時期取得不少戰績,加冕「禦林軍」,也被稱為「五大主力」的頭號王牌。

一戰漣水,華中野戰軍吃了虧;二戰漣水,張靈甫聲東擊西,突破王必成6師的防禦。

轉過年來,敵人又糾集8個整師20萬大軍,並分三路合擊華東解放區首府臨沂。

剛剛由山野、華中野戰軍合並不久的華野,避實擊虛秘密北上,李天霞指揮中路整74師、整83師占領臨沂,和陳毅、粟裕華野的相互交鋒記錄本上,又添了一筆血債。

正因為整74師威脅大,所以成了華野指戰員的一個心結。

【敵軍密謀會攻臨沂】

「勝利占領」臨沂的敵軍,還做了一件犯眾怒的惡事。

不知道出於什麽樣的心理,敵人作為「得勝之師」,毫無氣度,更無品德,不僅縱容還鄉團和地方武裝大肆殘害我地方人員,燒燒淫掠無惡不作,還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找到我軍名將羅炳輝將軍的墓地挖墳曝屍!

羅炳輝生前是山東軍區兼新四軍的「三把手」,僅次於陳毅和張雲逸。

羅炳輝是雲南彜良人,也是電影【從奴隸到將軍】的人物原型,18歲參加滇軍,當過雲南總督唐繼堯的親兵,由於道不同,轉投朱培德,北伐中升任營長。

大革命失敗後,羅炳輝率部起義,在彭總麾下任旅長。

第一次反「圍剿」,羅炳輝將張輝瓚師引入埋伏圈,被主席譽為「牽牛鼻子的能手」。

第三次反「圍剿」和長征,羅炳輝和紅九軍團多次佯裝主力,被戰友們譽為「羅炳飛」。到達延安,他被女記者海倫·斯諾稱為智勇雙全的「神行太保」。

過草地時,羅炳輝雖然有站位上的猶豫,但主席仍然委以重任,讓他和陳毅在新四軍一支隊搭檔。抗戰勝利後,協助陳毅在臨沂、棗莊多次打擊敵軍,被敵人恨之入骨。

李天霞、張靈甫挖掘羅炳輝墳墓時,這位猛將病逝下葬不到8個月。

【羅炳輝將軍】

和羅炳輝相比,整74師師長張靈甫遜了一籌。

從年齡上看,黃埔四期的張靈甫比羅炳輝小6歲,1903年8月出生於陜西長安,和貧農出身、讀書很少的羅炳輝不同,張靈甫是同時代的才子和學霸。

張靈甫18歲讀中學。20歲考入北大歷史系,當年報考北大的有近2500人,僅錄取了163人,錄取率6.55%。但由於學費無以為繼,已經結婚的張靈甫半道退了學。

不過,23歲的張靈甫運氣不錯,投軍不久就遇到了於右任,在其推薦下考入黃埔四期,畢業後從見習排長做起,七八年以後爬到了團長的位置,頂頭上司就是王耀武。

33歲時,張靈甫因殺妻入獄10年,抗戰爆發後重回軍隊,抗戰中任74軍團長、旅長、師長、副軍長,很受蔣校長的青睞。和老軍長王耀武相比,張靈甫飛揚跋扈,誌大才疏,始終沒有達到王耀武的高度。

無論紅軍時期、抗戰時期還是解放時期,張靈甫都沒法跟羅炳輝比,張靈甫和資格更老的李天霞結下梁子,為他慘敗孟良崮埋下了伏筆,被擊斃時僅44歲。

李天霞和張靈甫的倒行逆施,引發華野眾將士的沖天之怒。

自古以來,就有「敗軍之將不可言勇」的說法。所以,當華野6縱王必成、皮定均決定厚葬冥頑不化的整74師師長張靈甫時,一時間引發指戰員鋪天蓋地的非議。

羅炳輝身高接近一米九,高大威猛,猶如天神下凡,張靈甫反倒像鮮奶油小生,和瘦小枯幹的黃維一樣,很難讓人相信是殺伐果斷的一線指揮官。

對於整74師這樣一支特殊的部隊,陳毅、粟裕非常清楚:如何對待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對於順利改造1.9萬俘虜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

深思熟慮以後,陳粟決定采取行之有效的三步措施:

第一步,陳毅親自設宴,接待整74師被俘的將校軍官。在宴會上,對74軍抗戰貢獻和戰力給予很高的評價,盛贊整74師的戰力堪稱「國軍之冠」。這樣的評價,讓敵軍將領大感意外。當然,陳毅也指出蔣軍錯誤的站位、戰略和戰術,失敗是必然的。

第二步,華野政治部對整74師的俘虜在審查、集訓的基礎上,加以分類甄別。主要就是確認、剔除敵軍安插在整74師的政工、諜報、特務人員,保證留用官兵的純潔性。

第三步,剩余官兵進行全方位的軍政訓練、訴苦教育,然後把1.2萬素質過硬、專業知識強、年齡適合的解放戰士補充華野各縱隊,其余6700余人送到後方,編為27個中隊。

【敵軍被俘人員】

羅炳輝是我軍威望很高的名將,犧牲後遭到張靈甫摧殘,如今卻要厚葬張靈甫,當然會引起指戰員的不滿。

早在紅軍時期,紅九軍團的羅炳輝就和紅一軍團林總、紅三軍團彭總、紅五軍團董振堂一樣,被蔣校長列為懸賞僅次於朱、毛、徐向前等的第二檔紅軍將領,超過第三檔的周公、張氏,以及第四檔的劉伯承、葉劍英等名將。

抗戰時期,羅炳輝的「梅花樁戰術」讓日軍的清剿屢屢碰釘子。解放戰爭時期,如果羅炳輝沒有英年早逝,或許不會讓張靈甫輕易占領臨沂。

即便是蓋棺定論,羅炳輝也是張靈甫所望塵莫及的。

張靈甫「抗日名將」的光環,很大程度時拜老上級王耀武的戰功所賜,自己獨立領軍則功敗垂成。羅炳輝不但是紅軍和抗日名將,還是我軍36軍事家之一,名垂青史!

參考資料:

1、【百戰將星皮定均】,張鳳雛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王牌悍將——張靈甫傳】,鐘子麟著,團結出版社;

3、【羅炳輝傳】,編寫組著,軍事科學出版社。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