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5年,解方被授少將,彭德懷拍桌子:他少將我最多是中將

2023-12-24歷史

1955年,解放軍進行了大規模授銜,其中有一名叫解方的將領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他又被稱為「開國少將之首」。但授銜結束後,解方的老上級彭老總卻拍了桌子,為他打抱不平:「解方要是少將,那我最多就是個中將!」那麽這個解方究竟何許人也呢?他為什麽能得到彭老總如此看重呢?

圖 解方

解方,原名解如川,1908年出生於吉林遼源的一個富商家庭。解方從小生活富裕,衣食無憂,家裏人稱他為「解少爺」。但他嚴格要求自己,並沒有成為紈絝子弟,反而會時不時幫助當地的貧苦百姓。但在此過程中解方也意識到,他自己一個人註定是幫助不了多少人的。並且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貧困的問題,那無論他怎麽幫助,本質上都無法改變現狀。因此他從小就開始探索救國救民之路,決心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而奮鬥。

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解方刻苦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考入了當時吉林的頂尖中學之一。他在這裏結識了一個誌同道合的好友,兩人有著共同的理想和愛好,經常在一起聊天,讀書,旅遊,堪稱親密無間。此人就是張學銘,張學良的弟弟。

解方學習刻苦,但並不是死讀書,相反,他很有主見,總是能從書中總結出自己的看法,並時不時與人辯論。解方從小口才就好,又讀了很多書,因此幾乎每次和人辯論的時候都不落下風,總是能把人駁斥得啞口無言。他不但擅長辯論,還擅長調解他人之間的矛盾,很多本來可能會導致激烈沖突的事情都被解方一張嘴給解決了,因此解方又得了個外號:「解鐵嘴」。

圖 解方

除了辯論之外,解方從小也對軍事特別感興趣,他經常抱著【孫子兵法】等兵書閱讀,並仔細研究歷史上的經典戰例。張學銘看他對軍事如此感興趣,便把他介紹給了哥哥張學良。張學良問他的目標是什麽,他說他想要到軍校進修。

當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是東亞最著名的軍校之一,東北軍的許多軍官都是從這裏畢業的,解方說他也想在這裏學習。張學良聽後對他表示大力支持,之後就推薦他前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有了張學良的推薦信,解方很順利地就東渡日本,進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當時的水平確實很高,蔡鍔、閻錫山、蔣百裏等人都曾在這裏學習過。解方在這裏學習了大量先進的軍事知識,但同時也對學校的環境產生了深深的厭惡。原因很簡單,因為此時日本正在向法西斯轉化,全國上下充滿了鼓吹「大和民族至上」和主張侵略擴張的聲音,而解方作為中國人也經常受到歧視。

解方對此十分不滿,幹脆拒絕參加日本同學們的聚會,也不參與學校裏分析當時軍事局勢的課程,因為這些課程上總是會鼓吹對外擴張。但即便如此,解方依然以優秀的成績畢業,獲得了一等學位證書。

圖 解方

畢業後,解方回到祖國,加入了東北軍。當時在「中原大戰」的背景下,大批東北軍已經入關,駐紮在華北地區,解方所屬的部隊也是如此。東北軍的入關幫助蔣介石取得了中原大戰的勝利,並穩定了華北的局勢,卻也造成了東北兵力不足,防備空虛,為之後的慘劇埋下了禍根。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試圖侵占整個東北。事發當晚,張學良第一時間收到了訊息,但他由於之前在「中東路事件」中的失敗而猶豫不決,擔心武裝對抗會引發全面沖突,也擔心東北軍打不過日軍,從而一直沒有下決心抵抗。解方在得知訊息後全力勸說張學良,希望張學良能夠堅決抵抗,擊退日軍,但張學良最終還是沒能下決心抵抗,解方由此對張學良非常失望。

1931年11月,正當日軍侵略東三省的時候,天津的日本人也蠢蠢欲動。當時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正在天津,他招募了部份日本僑民和天津當地的地痞無賴,組成了一支「便衣隊」,每日秘密操練,準備暴動。土肥原賢二計劃透過一場暴動奪取天津的行政權力,從而讓天津「自治」,實際上就是要在天津建立傀儡政權。

有意思的是,此時解方所部也正駐紮在天津,而他正是土肥原賢二當年的學生。解方早已註意到了土肥原賢二的陰謀,但他在明,敵人在暗,因此他不能先動手,而是後發制人,提前秘密控制了各個重要地點,等待土肥原賢二行動。

土肥原賢二

但土肥原賢二對此卻渾然不知,自以為勝券在握的他於11月8日夜發起了行動。大批地痞流氓組成的「便衣隊」從天津日租界出發,向天津官署發起了進攻。當時的河北省政府主席王樹常堅決主張抵抗,在他的命令下,解方所部對便衣隊展開了迎頭痛擊。便衣隊在各個路口不斷遭到早有準備的保安隊的打擊,損失慘重。到了11月9日清晨,經過一夜的激戰,暴亂被完全平定。

不甘心的土肥原賢二於11月26日再次發起便衣隊暴動,卻再次被鎮壓。土肥原賢二這才得知原來解方早就部署好了一切,不禁感嘆道:「解方真是一點都不給我這個老師留面子啊!但也確實是個難得的將才。」

這一系列事件史稱「天津事變」。此時正值東北國土不斷淪喪的時刻,全國軍民的情緒十分低迷。而解方等人在此關鍵時刻粉碎了日軍的陰謀,避免了天津被日軍控制的局面,可以說是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鬥誌。然而,盡管解方等人在天津事變中取得了勝利,軟弱無能的蔣介石當局卻依舊向日本妥協,對日方表示「歉意」,全盤答應了日方的無理要求。於是失敗的日軍進入了天津,而取得勝利的東北軍反而被調出了天津,其中就包括解方的部隊在內。

剛剛還沈浸在勝利喜悅中的天津民眾頓時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日本侵略者甚至以武力脅迫他們掛出日本國旗。而解方也對這一事件的結局痛心疾首,他原本對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還有點念想,畢竟當初張學良也是跟國民政府合作的。但在此事件之後,解方對蔣介石政權徹底失望。

此後蔣介石為了削弱東北軍的影響力,不再讓他們駐紮華北,而是把他們調來「圍剿」紅軍。解方對此十分抗拒,因為他知道要是打輸了,東北軍會遭遇慘重的損失。而就算打贏了,獲利的也是蔣介石。但在蔣介石的強壓之下,解方不得不執行命令。

在與紅軍打了幾仗之後,解方被紅軍的戰鬥意誌深深震驚了,他們的理想主義精神讓解方十分感動,覺得這才是能拯救中國的軍隊。同時他也越來越覺得東北軍不能再為蔣介石賣命了,而張學良也有同樣的想法。此時他也有些明白過來了,對自己在九一八事變中的決定極為後悔,並深感只有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才是唯一的出路。

1936年,在解方的推動下,張學良開始與中國共產黨秘密接觸。而解方早就對國民黨深感失望,在接觸了中國共產黨的理念後更是深表贊同。1936年4月,解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承擔了搜集國民黨情報的工作。

1936年12月12日,就在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的同一天,在蘭州的東北軍也向效忠於蔣介石的國民黨軍發起了進攻,一舉控制了蘭州,此事史稱「蘭州事變」。解方就在此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親內建隊包圍蘭州的「綏靖公署」,控制了大批國民黨軍政要員,促使東北軍成功控制了局勢。蘭州事變為張學良解除了側翼之憂,對於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意義重大。

圖 張學良

此後,解方繼續潛伏在國民黨內部,一邊宣傳統一戰線,一邊建立情報網,為中國共產黨的情報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1941年,解方因身份暴露而輾轉來到延安,他在這裏受到了毛主席的熱烈歡迎,並擔任了中央軍委情報部第3局局長。但他表示相比於在後方工作,他更希望上戰場直接與日本侵略者拼殺,於是他後來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20師358旅參謀長,參與了抗戰中的一系列重要戰役。

抗戰勝利後,解方又大力反對內戰,聯合原東北軍的部份將領,譴責國民黨試圖發動內戰的陰謀,希望蔣介石迷途知返。但蔣介石最後還是執意挑起了內戰,於是解方又參與了解放戰爭,他先是回到東北老家組織了一系列戰役,之後又揮師南下,從東北一路打到了海南島,堪稱戰功卓著。

1950年,解方又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擔任誌願軍參謀長。他發揮了年輕時「解鐵嘴」的功力,將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並為誌願軍出謀劃策,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彭德懷將他視為諸葛亮一般的傑出謀士,每當遇到難以決斷的事情時,他都會喊一聲:「叫諸葛亮來!」

圖 彭德懷

正因如此,在1955年授銜儀式時,彭德懷才會為解方打抱不平。解方入黨較晚,之前還跟紅軍打過仗,因此軍銜也受到了影響,只被評為了少將。但彭德懷是知道解方的真本事的,因此十分不滿,表示:「解方要是少將,那我最多就是個中將!」但解方本人倒是沒有什麽意見,他表示自己能為國家做貢獻就足夠了,軍銜並不是那麽重要。

最後解方還是被授予少將軍銜,但卻是「開國少將之首「。他的不朽功勛和對祖國的熱愛,值得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