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顧成:朱元璋的愛將,85歲依然鎮守邊關,9代人守護明朝

2024-05-08歷史

晉王朱棣與建文帝朱允炆,帝位之爭,兩雄浴血決一死戰。真定城下,白發老將顧成落入燕軍之手。朱棣大喜,親自為其松綁,感嘆「豈非皇考之靈以爾授我乎」,遂收羅麾下。

老將淚灑徐氏,誓不倒戈。朱棣登基,封鎮遠侯,鎮守西南數十載。一生崢嶸,見證明朝風雲滄桑。今天,就讓我為大家細說,這位宿將的傳奇一生。

風雨江南揚州路,英雄湖南勇士顧成

金陵揚州,自古多風光。元末明初,這裏也曾是亂世風雨中一盞明燈。一位勇猛過人的湖南青年,曾在此立下汗馬功勛,助明開國元勛徐達攻下揚州,該人便是顧成。

顧成祖籍湖南湘潭,但出生於揚州一個船工之家。他先天體格強健,膂力過人,善於騎射,可謂生而神勇。

少年時期,他曾單槍匹馬擊退十多名強盜,使得揚州本地人都對他佩服不已。不過顧成並不以此滿足,他勤於練武,以求在江湖立足。

要知道,張士誠占據揚州時,曾多次邀請顧成加入,但都被顧成拒絕。因為他眼光獨到,不願效忠一個小人物。

1355年,朱元璋率軍渡江,終於等來了翻身機會。顧成毅然前來投奔,朱元璋見他英姿勃發、神氣內斂,知他必成大器,立即任他為帳下親兵。

此後,顧成輔佐朱元璋南征北戰。攻克鎮江之戰中,他勇力過人,被俘後掙脫繩索殺敵逃生,讓徐達對他贊不絕口。

同時,徐達判斷鎮江守軍空虛,顧成屢次力排眾議,主張立即發動攻擊,終於一舉奪下鎮江,使朱元璋大喜。常州、江陰等地的戰役中,顧成也屢建奇功,由百戶晉升為千戶。

1363年,陳友諒沿江而下欲滅朱元璋。朱元璋誘敵深入,大破陳友諒於龍灣。此役之前,諸將皆懼陳友諒軍強大,顧成卻判斷大可一戰,多次勸說朱元璋設伏引敵。至龍灣之戰,顧成率軍追擊,奪得陳友諒三艘戰艦,為此役的勝利作出了關鍵性的貢獻。

根據史料記載,顧成從渡江隨朱元璋起兵,到明朝建立,參加大小數十場戰役,功勛卓著。他不但武藝高強,而且謀略過人,屢屢出謀劃策,助攻城掠地。明朝建立後,他被授予嘉獎,官至堅城衛指揮僉事,為開國元勛之一。

顧成父子鎮守貴州十余年,平定百余次叛亂

洪武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時年四十出頭的顧成鎮守貴州。當時,貴州地處偏遠,多為少數民族居住。明軍剛占領這裏不久,地方屢次發動叛亂,局勢嚴峻。作為一名老將,顧成深知反叛的危害,堅決支持朝廷洪武政策,以鋼鐵的意誌和強悍的武功平定叛亂。

在顧成的領導下,明軍連年出擊。顧成身先士卒,率軍深入敵後,屢建奇功。他用兵極為勇猛,又多有恩信,往往能夠瓦解敵軍內部,令敵軍瓦解。

如洪武十八年,他僅用一年時間,就剿滅大小叛軍30多支,斬殺叛軍首領40余人。洪武二十年,他又持續出擊,共計剿滅叛軍50多支,斬敵首800余級,威懾四方。

在他的堅強領導下,貴州地區終於平定,百姓得以喘息。為慶祝大捷,朝廷加封顧成為征南將軍,使他繼續看守此地。顧成感恩聖恩,以守土為己任。他鼓勵士兵墾荒種田,與本地人民建立深厚感情。他還重用幾名少數民族幹部,組建本地團練,加強本地自衛力量。

這期間,顧成的長子顧統亦跟隨在側,學習軍事。在父親悉心栽培下,顧統也漸成大器,官至指揮使。兩代人同心協力,共同看守邊疆。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召回顧成。不久明太祖駕崩,靖難之變爆發。面對叛軍,顧成重操舊業,隨大軍北伐。然而天不遂人願,他在保護主帥撤退時,終被敵軍擒獲。

老臣投降新君,家破人亡的慘痛代價

眼見形勢已去,顧成只能選擇投降,換取一線生機。這對老臣來說,可以說是抉擇之痛。可他的選擇,也將給家人帶來無盡災難。

朱棣命人護送顧成返京,加入北平守軍。此後顧成以老將之姿,輔佐燕王世子朱高熾固守京畿。南軍圍城時,防務盡聽顧成指揮。靖難戰事結束後,朱棣正式登基為帝。在朱棣深思熟慮的大封功臣中,鎮遠侯顧成位列第三,僅次於張武和鄭亨,可見其功臣地位之崇高。

然而,這個侯爵對70歲高齡的顧成來說異常沈重。此前,顧成為救活被俘的兒子顧統,不惜倒戈投降朱棣。

哪知建文帝聽聞訊息大怒,將顧成在京的長子顧統和家小16口悉數殺害,其中包含5個親生兒子。只有孫子在家丁掩護下幸免於難,日後襲顧成爵位,改名顧興祖。

可見,戰場上的選擇難上加難。顧成倒戈固然為朱棣奪權提供了幫助,但對自己家族卻是淪陷性打擊。

盡管朱棣賞賜金銀宅第,顧成還是懇請離開,再守邊陲。他帶著幸存的孫子離開南京,老驥伏櫪,重新投入明朝西南邊疆。這一次,顧成並非單純的邊將,他肩負起了更偉大的使命。

在顧成的治理下,貴州軍民安居樂業,民風祥和。他開山築路,吊橋飛架,使貴州由過去的「犬戎之地」轉變為富庶之州。在他十年任上,殲滅入侵的蒙古軍十萬。

七十歲時,他親自坐鎮大硐口,擊退莫撓兒兵的猖獗進攻。顧成不遺余力開拓貴州,奠定了這個邊陲重鎮數百年的基業。

然而,顧成的功績不止於此。他還提出在貴州廣種桑樹,發展蠶絲業,增加財政收入。在他的倡導下,貴州很快形成了「戶戶桑,人人養蠶」的局面,絲綢質素和產量均名列全國前茅。這為貴州奠定了數百年的經濟命脈。

此外,顧成十分重視民生。他興修水利,平定盜匪,使百姓安居樂業。還興建學校,推廣儒家文化,培養人才。在他任上,貴州文風大振,出現了「才高八鬥」的狀元程敏政等一批人傑。

老將出山鎮貴州,侯爵忠義承九世

永樂初年,大明政局動蕩,西南地區各土司勾結叛軍,積極謀反。為平定叛亂,明成祖朱棣親自為老將顧成松綁,派其前往貴州平亂。

出發前,太子朱高熾前來為顧成送行,擔憂弟弟朱高煦覬覦皇位。顧成諄諄教導太子,只需竭誠孝順父皇,體恤民情,其他不必過分操心。

顧成率軍來到貴州後,立刻收拾了叛軍的殘部。當地百姓歡迎顧成到來,紛紛歸順明廷。顧成的出現讓貴州瞬間平定,令明廷大喜。成祖甚至感慨,先帝留給自己的良將,現在又鎮守西南,真是大明之幸。

此後五年間,貴州又爆發三次大規模叛亂。八十多歲的顧成不辭辛勞,帶領幼孫顧興祖擒拿叛賊,終平定亂事。看到老臣的忠心,成祖不禁贊嘆顧成不同於搶功的小人,老當益壯,穩定邊疆,實在難能可貴。

永樂十二年,顧成在訓練士卒時病逝,年八十五。成祖為他輟朝吊唁,追贈夏國公,謚武毅。顧成的侯爵之位由孫子顧興祖襲承,世襲鎮遠侯。

自此,歷代鎮遠侯在明朝兩百余年間,每逢貴州叛亂,皇帝總是派鎮遠侯前去平定。他們忠心報國,將初代鎮遠侯顧成的遺誌代代相傳。

第六代鎮遠侯顧寰,歷經三朝,不僅兩次去貴州平叛,還抵禦倭寇,出征兩廣,鎮守邊疆。他將鎮遠侯一脈推向又一個高峰,忠心報國,終老朝廷。

明亡之際,最後一代鎮遠侯顧肇亦不負世代忠義。李自成攻陷北京,他知道崇禎已死,仍率軍奮勇抗擊叛軍,最終壯烈成仁。自開國到覆亡,鎮遠侯一直忠心照國,可謂始終如一。

顧成開創鎮遠侯家族在明朝兩百多年的忠誠,九代鎮遠侯代代報效王室,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