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赫魯曉夫的訪美與訪華

2023-12-30歷史

本篇講述赫魯曉夫存取美國和存取中國的故事。

1953年3月5日,史太林逝世。

訊息傳到日本,東京股票市場暴跌;尤其是軍需股,一片慘不忍睹的景象。

作為奴隸世家出身的窮苦孩子,史太林是一個「階級意識」和「鬥爭意識」非常強烈的領導人。

外交政策領域,與當時的中國非常合拍。

比如在中蘇朝三國都十分關心的北韓停戰談判問題上,史太林就力挺毛澤東關於 「全部遣返戰俘」的意見。

為此他還時不時的敲打一下金日成,讓他不要阻擾中國同誌的談判。

一般來說,當一個國家內部政治穩定時,對外政策會趨向強硬。

而一旦內部政治不穩,大家會傾向於先決出一個老大,對外政策趨向和緩。

史太林一走,新上台的馬林科夫、赫魯曉夫等人極力主張迅速與美國簽訂【停戰協定】。

在他們看來,解決誰在莫斯科說了算才是當務之急,其他外部事務都是小事。

再加上金日成一貫的積極態度,中國方面最終基本接受了「自願遣返」的原則。

全面換裝蘇式裝備的誌願軍

與史太林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定立場不同,赫魯曉夫是一個左右搖擺不定的領導人。

上台之初,他非常希望與美國緩和關系。

1956年,赫魯曉夫針對當時的國際形勢提出了著名的「三和路線」,即「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

具體是這樣講的——

「向資本主義國家領導人建議:讓我們用實踐來證明哪一種制度更好吧,讓我們進行不打仗的競賽吧……

我們建議的是為提高所有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而進行的和平競賽。」

在那個革命意識形態高漲的年代,赫魯曉夫的「三和路線」算是一股清流。

投桃報李。

1959年夏天,前列寧格勒州委書記科茲洛夫率代表團存取美國,參觀美國造船業。

回國時,他帶回了一封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寫給赫魯曉夫的親筆信——邀請其訪美。

若幹年後,下野的赫魯曉夫曾在回憶錄中寫道:

「事情來得太突然,簡直不可思議,我很想去美國看看。」

此行之前,蘇聯從未有過任何一位領導人存取過美國。

蘇聯領導人在美國人心中的印象大概就像史太林那樣——不茍言笑,威嚴莊重。

赫魯曉夫巨大的專機抵達美國

赫魯曉夫此行也面臨著「外交禮節」上的困境。

赫魯曉夫的職位是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第一書記是黨職,而部長會議主席是總理的角色,即政府首腦。

按照蘇聯官方的表述,其國家元首是擔任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伏羅希洛夫。

經過兩國外交部份的反復交涉運作,美國人最後答應在外交禮儀上以國家元首的規格來接待赫魯曉夫。

於是在1959年9月,赫魯曉夫高調的踏上了存取美國的旅程。

這次蘇聯領導人的訪美留下了很多歷史故事。

比如:冒險乘坐首飛不久尚不太穩定的圖-114客機,邀請瑪麗蓮夢露參加晚宴,參觀迪士尼樂園被拒……

在最關鍵的戴維營別墅會談中,赫魯曉夫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連著聊了三天,還發表了一份會談公報。

赫魯曉夫非常得意,他指示蘇聯媒體大肆宣揚所謂的「戴維營精神」,稱:

「蘇美兩國領導人坐在一起,人類歷史就進入了新的轉折點。」

出席宴會的赫魯曉夫

結束訪美的旅程後,蘇聯代表團馬不停蹄,直奔北京出席新中國建國十周年國慶。

赫魯曉夫的政治敏感性是比較差的,口無遮攔。

大家不妨回憶一下,七十年代中美關系正常化時,中方處理起來是非常小心謹慎的。

周恩來每次接待完美國客人,都會親自跑去越南、北韓等鄰國做解釋。

原本訪美結束接著訪華的安排是一個很好的解釋時機,可赫魯曉夫一見到毛澤東,就眉飛色舞講他在美國的所見所聞——

美國人生活如何如何富裕,艾森豪威爾如何如何希望和平,對他的接待如何如何高規格……

作為同一個陣營的兄弟,蘇聯方面非但沒有努力打消大家對於蘇美和緩的疑慮,反而加重了大家的擔憂。

除繪聲繪色的講述訪美故事外,赫魯曉夫有關核潛艇的言論也是在這次訪華中橫空出世的:

「核潛艇技術復雜,花費大,中國造不出來,我們蘇聯有就可以了……」

10月2日這天,中蘇雙方在會談中發生了激烈爭論,從對美關系一直吵到中印邊境沖突。

當時蘇聯正試圖把印度拉近社會主義陣營,所以對中印沖突持中立態度。

這讓中國領導人非常的不高興。

最終赫魯曉夫提前結束訪華回國,不歡而散。

1959年10月1日,毛澤東和多位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

如果說赫魯曉夫前期的外交政策大幅向右,那麽後期便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

作為外交慣例,蘇聯方面曾邀請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於1960年春夏之間存取莫斯科。

可就在1960年5月1日,一架侵入蘇聯境內兩千多公裏的美國U-2高空偵察機被蘇聯導彈部隊擊落,飛行員被俘。

人贓俱獲,赫魯晚夫義憤填膺。

他要求艾森豪威爾就U-2飛機事件公開道歉、懲罰罪犯,並保證不再進行這種偵察飛行。

爭來爭去,又是不歡而散,訪蘇計劃也被取消。

平心而論,在兩大陣營對抗的局面下雙方老大緩和關系是非常困難的,遠不如一方老二和另一方老大緩和關系容易。

比如同一時期的蘇法關系和七十年代開啟正常化行程的中美關系。

1962年,面對已經惡化的蘇美關系,不甘寂寞的赫魯曉夫整了一出古巴導彈危機。

徹底將兩國逼到刺刀見紅的邊緣。

話說在古巴危機前夕,美蘇核武庫戰略核彈頭的對比數量為5000:300。

蘇聯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打到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只有23枚。

在當時的形勢下,美國不僅洲際彈道導彈的數量遠多於蘇聯,而且剛成軍了五艘核潛艇。

雖然這些雛形版的核潛艇只能攜帶射程1850公裏的「北極星」中程導彈,但已經可以在北冰洋和日本海對蘇聯構成巨大威脅。

一番操作完畢,蘇聯人坐不住了。

時任蘇軍副總參謀長格裏布科夫大將制定了一個名為「阿納德爾行動」的計劃。

該計劃將在古巴部署5個中程彈道導彈團,導彈按1:1配置戰略核彈頭,可覆蓋美國全境。

與之配套的還有大量的防空部隊、戰鬥機部隊等等,總兵力達五萬人。

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在7月4日批準了行動計劃,三天後赫魯曉夫拍板決定實施。

古巴導彈危機的過程此處就不詳述了。

美國以全軍警備狀態的高規格,調集200多艘軍艦把古巴島團團圍住。

戰略轟炸機攜帶核彈頭24小時空中值班,只待一聲令下即奔赴蘇聯……

一周後,雙方的秘密談判終於成功,條件如下:

1、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

2、蘇聯撤回駐古巴的所有武器

3、美國撤回駐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彈道導彈,但此撤軍為秘密撤軍,蘇聯不得對外宣傳

第三條很有意思。

堅尼地和赫魯曉夫說啊(大概意思):

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導彈雖然是我美國的,但名義上是北約派駐的。你這直接讓我撤,以後讓我怎麽在小弟們面前混?

要不這樣,我保證一年之內給你撤光,但前提是你不能對外宣傳。咱們都是當大哥的,理解一個唄。

赫魯曉夫理解,於是古巴導彈危機就這樣結束了。

雖然在台面上美蘇基本打了個平手,但就各自陣營內的宣傳戰來說,蘇聯可謂是一敗塗地。

此次危機後,美國在北約內的威望空前高漲,而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內的威望大幅下降。

毛澤東曾經對此有過一段精彩的評論,稱赫魯曉夫:

「既在戰略上犯投降主義的錯誤,又在戰術上犯冒險主義的錯誤。」

希拉里曾發過一封模仿堅尼地給赫魯曉夫的惡搞信,用來諷刺杜林普給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信。中文轉譯:「別做傻瓜,好嗎?將導彈撤出古巴。所有人都會歡呼‘赫魯曉夫,你是最好的!’但如果你不照做的話,大家就會說‘真是個混蛋’」……

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的1962年10月,正值中印邊境戰爭打響。

盡管當時中蘇兩國已瀕臨決裂,但面對萬裏之外的核危機,中國方面還是與蘇聯保持了一致——強烈譴責美國。

不過赫魯曉夫非但沒有領情,反而認為是中國想利用蘇聯拖住美國手腳,轉移西方世界註意力。

所以蘇聯完全拋棄了五十年代末的中立政策,改為明確站隊支持印度。

中蘇兩國徹底決裂。

實際上,自從1959年國慶赫魯曉夫負氣而走後,下一次蘇聯最高領導人存取中國要到整整三十年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