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吳三桂明明可以全身而退,為什麽要在61歲高齡時起兵造反?

2024-07-21歷史

以前見過一個老領導,退休前大權在握,誰漲薪金,誰晉級,可以說是一手抓,不說他對手下是否公平,他退休後根本沒幾個人尊重他

他每次去他以前的科室辦事情,都會遭受刁難,不是手續不夠就是把他往外推,回回氣個夠嗆,就這樣他退休沒有5年就死了,死前對自己的孩子說以後一定要移民到國外去。

反過頭來我們再來聊聊吳三桂

清朝定都北京之後,吳三桂就顯得地位比較特殊。

他在多爾袞沒全面推行剃發令的之前,就已經剃發易服成為了清臣。一方面他在為清朝效力,另一方面他只接受追剿李自成余部的任務,並表示對南明弘光政權「不忍一矢相加遺」。

清初的降將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別,一種是以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為首的三順王,他們基本上是主動投降,而且屬於技術人才,並沒有多少嫡系部隊。

一種是洪承疇、祖大壽等這些投降的俘虜,雖然有嫡系部隊,但也都打散了。

第三種就是吳三桂、姜瓖等這些迫於形勢投降的明朝軍官,有自己的嫡系部隊。

多爾袞也不放心讓吳三桂單獨行動,一定得給吳三桂找個搭檔。像吳三桂這樣的猛人,一般的搭檔可看不住他。所以多爾袞早期給吳三桂配備的搭檔,是清初親貴王爺當中,性子最火爆的英親王阿濟格。

吳三桂的造反實際上可以看做是明末武人的一種典型心態在行動特征上的反饋。

從李自成滅亡明朝開始到南明滅亡這段時間裏,明朝武將基本上是望風而降,有馬科、唐通這種人,手握軍隊,李自成來時投降李自成,多爾袞來時投降多爾袞;有王輔臣這種人,先為農民軍,後來為明軍,再後來為清軍,再後來與吳三桂起兵,緊接著又投降清朝;有姜瓖這種人,先投李自成,再投滿清,最後又反滿清;還有李成棟、

這些武將的種種行為疊加到一起,不禁想問一句:他們有過家國觀念嗎?看他們的事跡是沒有的,向誰投降都是靠著自己的利益行事,並不在乎儒家思想觀念和道德規則,也就是黃宗羲所講的:不識禮義,喜虜掠,輕去就,緩則受吾節制,指顧簿書之間,急則擁兵自重,節制之人自然隨之上下。

吳三桂覺得他就是清朝的沐英,而且清廷不可能在雲南大規模追殺八旗兵,肯定得依靠他來維持西南邊陲的穩定。甚至吳三桂在昆明的平西王府也設在了前明黔國公府的舊址上。

吳三桂下定決心造反的最後一根稻草

到了1673年,尚可喜上書奏請撤藩,吳三桂得按照套路也上書客氣一下,也得要求撤藩。

哪知道十九歲的康熙帝不按套路出牌啊,當場就說「好的」。吳三桂的撤藩,在法理上已成定局,無法更改了。

不過真正讓吳三桂下定決心造反的最後一根稻草,還真不是康熙帝下令撤藩,而是雲南巡撫朱國治。一部叫【我孝莊】的神劇,裏面把朱國治演繹成一個公忠體國的大忠臣。實際上呢,歷史上的朱國治不是什麽好鳥。按照漢唐的標準,朱國治就是個酷吏

從吳三桂的角度講,這還沒撤藩呢,薪金就不如數發放,是不是很讓人寒心?

個人野心與利益集團的推動

吳三桂周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包括他的舊部、李自成和張獻忠農民軍的殘部,以及對清廷不滿的野心家等。這些人在雲南地區生活多年,已經有了穩定的利益基礎,他們不願意放棄現有的權力和財富,因此極力反對康熙的削藩政策。

康熙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決定對三藩進行撤並,這直接威脅到了吳三桂的權力和地位。

康熙的削藩政策一步步剝奪了吳三桂的權力和軍隊,使他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同時,清廷對吳三桂在雲南的軍費開支提出質疑,並指責他私自開采銅礦、銀礦,進一步加劇了他與清廷之間的矛盾。

在得知康熙批準了吳三桂的撤藩請求後,吳三桂的部將們聯手殺死了雲南巡撫朱國治,並逼迫吳三桂反清。這一突發事件讓吳三桂措手不及,但也使他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境地。

康熙在得知朱國治被殺後,一怒之下處死了吳三桂在北京做人質的大兒子吳應熊和大孫子吳世霖等,這進一步激怒了吳三桂,使他下定決心反清。

雖然吳三桂在起兵時已經61歲高齡,但他可能仍然認為自己有足夠的精力和能力來應對這場戰爭。同時,他也可能認為此時不起兵反清,將來可能會面臨更加嚴重的後果。

吳三桂作為明朝舊將,可能對清朝的統治持有一定的抵觸情緒。此外,他手下的將士中也不乏對明朝有深厚感情的人,這些因素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