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1年,彭老總寫信請求去湖南,毛澤東:彭德懷到哪裏去都可以

2023-12-30歷史

1961年,彭老總寫信請求去湖南,毛澤東:彭德懷到哪裏去都可以

1959年,八屆八中全會在廬山召開,會議氛圍緊張,緊鑼密鼓進行,持續了數小時,中午亦未放松,與會者留在美廬品嘗包子。全會結束後,彭德懷在軍隊內的職務被撤銷,盡管保留了中央軍委和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身份,黨內檔仍然按原計劃發放。即便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他也會被通知,只是彭德懷仍然選擇請假不予參與。

彭德懷隨心所欲,可以到任何地方,哪怕是短短的半年。

在1959年國慶前夕,彭德懷離開中南海,搬進了吳家花園。由於他已經脫離了工作崗位,並與外界保持隔離,那段時間他一直過著閑散的生活。偶爾,曾經與他共患難的烈士後代會前來探訪,每次這樣的存取都能使吳家花園充滿活力。

通常,這些訪客會在上午到訪,然後在彭德懷家裏共進午餐和晚餐,離開時,彭德懷會親自為他們打上手電筒,送他們到公交站。在那個年代,每個家庭都很貧困,能夠吃飽已經是一種奢望。盡管本來彭德懷一個人吃飯已經足夠,但這些「窮親戚」常常前來蹭飯,使夥食費超出預算,炊事員也束手無策。

得知這一情況後,他們再次光顧彭德懷的家,而彭德懷總會提前一天花費自己的錢,購買食材,親自下廚為他們烹製美味。他熱情地招呼大家就座,並將自己收到的水果慷慨地分享給眾人。曾有一次,為了關心丈夫彭老總,夫人浦安修偷偷地在每份水果裏留下了兩個,心疼之情溢於言表。

在吳家花園的日子裏,彭德懷過得一點也不閑。他經常與身邊的警衛員一同耕耘農地,親自動手種植和腌制食材。對他而言,作為農民的兒子,他深信應該與人民同甘共苦,沾染上泥土也毫不在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毛主席反復提及讓彭德懷參與工作。有一次,毛主席與楊尚昆商議,提出讓彭德懷擔任農墾部部長的可能性。他希望楊尚昆與彭老總溝通,如果彭德懷同意,就可以替代王震的職務。楊尚昆認為這並不太合適,因為彭老總當時心情不佳,不太可能從事工作,所以一直沒有與他進一步溝通。

到了1961年,彭德懷親自致信毛主席,請求前往農村進行調查研究。他希望中央能夠批準他先回湖南故鄉待上三個月,以了解農村狀況。楊尚昆代為轉交信件給毛主席,不久後,毛主席下令:「彭德懷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半年也可以。」

11月1日,彭德懷滿面喜悅地與中央辦公廳派遣的秘書金石、警衛參謀景希珍一同抵達了他一直思念的湖南。

「彭德懷又回到了家鄉」,這個訊息迅速傳播開來。不久後,彭家的廳堂和院壩都擠滿了人群。在故鄉人們的眼中,他是他們的驕傲,大家由衷地歡迎他。男女老少都面帶笑容,有的稱他為伯伯,有的稱他為舅舅,有的稱他為阿公,還有的稱他為彭元帥。

德懷啊,德懷啊,你回來了。

盡管這次行程被保密,但彭德懷回到故鄉的訊息仍然迅速傳播開來。從次日開始,附近的大隊和公社居民紛紛前來拜訪。隨後,鄰近的幹部、工人、教師和農民絡繹不絕,每天平均需要接待100多人。距離彭家圍子20多裏的石潭鎮上的旅店也迎來了湧入的客人。

景希珍剛一醒來就聽到外面傳來嘈雜的聲音,擡頭一看,原來是人民群眾聽說彭老總回來的訊息後紛紛趕來探望。執勤的幹部們一直堅守崗位,試圖阻止群眾進屋,並解釋他們需要進行請示。然而,老百姓並不理會這套程式,直接沖進來,前面的人還沒走,後面的人已經擠上來。

無奈之下,彭老總只得前往屋外的禾場與鄉親們交談,鄉親們把他團團圍住,紛紛表達想和他交流的願望。整整一天,彭老總都沒有坐下來,景希珍遞給他一把板凳,可是他根本不肯停下來坐下。一位白發老者一邊走向禾場,一邊高聲喊著:「德懷,德懷,你回來了!你在哪裏?」他們不僅僅想親眼見到他,還要伸手觸摸一下。

盡管這次彭老總帶了司機,當地也為他準備了一輛吉普車,但在外出調查時,他更多地選擇步行。有一次,他要前往景泉公社調查,路程來回需要三十多裏,大家紛紛勸他坐車。然而,他大手一揮,直接挽起衣袖先行出發,邊走邊向隨行人員講述沿途的風景。

對於農村,彭老總懷抱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在數十年的歲月裏,他早已訓練出了健步如飛的身手,這令當地的幹部和群眾們贊嘆不已:「彭元帥已經64歲了,步履依然敏捷!」

一路上,彭老總一遇到村民就展開交談,甚至走訪了幾戶社員的家進行實地調查。等到中午抵達公社機關時,他已對該公社的情況了解透徹。

「我沒出去,就是在休息。」在烏石,一則關於「元帥開田」的傳說一直流傳。在彭德懷故居前面的一片稻田上,矗立著一塊標誌牌,上面寫著「彭德懷親手開墾的稻田」。

一晚,彭德懷正在撰寫調查報告,忽然停下筆,徑直前往黃泥大坪。在月光照耀下,他左右觀察了一番,然後對站在身後的景希珍、侄兒彭康誌等人說:「黃泥大坪這片土地,兩旁都已開墾成田地,唯獨中央的一塊肥沃之地尚未開發,實在可惜。」 於是,他鼓動整個生產隊,使這片荒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

次日一早,天剛蒙蒙亮,彭德懷前往烏石峰山下的楠木沖水庫進行考察。回來後,他笑著表示:「水利灌溉沒有問題,黃泥大坪可以進行開墾。」 隨後,他又與生產隊長商討,隊長考慮片刻後表示打算在晚上組織社員大會,共同商議。對此,群眾們是毫不猶豫地舉手贊成。

次日,他帶著侄兒彭康誌和警衛參謀景希珍前往黃泥大坪進行開墾,三人各持一把鋤頭,不停地挖土去除石塊,工作進展得如火如荼。

一些老人對彭德懷用鋤頭開荒感到好奇,詢問:「您曾是軍人,現在使用鋤頭是否習慣?」

彭德懷笑著回答:「我小時候就是拿鋤頭的,一直與它打交道。如今老了,有點力不從心。不過,前幾天我還幫著三嫂子種了一天麥子,也弄得不錯。」 說完,大家一片歡笑。在兩個早晨和一個上午的努力下,彭德懷和侄兒挖掘了大約三四分地。

元帥率先開墾土地的傳說很快傳遍了整個烏石寨,家家戶戶都為之振奮。沒過多久,那片荒廢已久的草木叢生的石坪就被全部墾復,有的地方甚至當年就開始種植麥子。

朱錫這個地方變成了旱澇保收的高產田,而黃泥大坪也早已變成了黃泥大壟。烏石人民感激不忘,將這片稻田命名為「棟梁田」,以表達對彭德懷帶頭墾荒、造福百姓的感激之情。

彭德懷在調查農村的同時,還關心著工人們的生活。他曾抽空到40多米深的石塘坳斜井看望錳礦的井下工人,視察機修車間、錳礦高爐和工人文化宮。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親切地與工人們交談,展現出對工人階級的深厚關懷。

長時間在外進行調查已經嚴重消耗了他的體力。年屆六旬的彭德懷,加上湖南的惡劣氣候,終於被外感風寒所困擾,導致了發燒和咳嗽,不得不病倒了。隨行的工作人員勸告他臥床休息,不要再外出,但他始終不肯停下腳步。如果不是爬起床檢視檔,就是整理調查記錄。服務員小朱送來藥水,看到他仍在工作,勸說他好好休息,而彭德懷只是笑著說:「我沒出去,就是在休息。」

這次湖南之行歷時50多天,最終總結出了5份報告,這些報告被送交到毛主席手中。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