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淮海戰役實際指揮員,是粟裕還是「劉陳鄧」?陳賡電台是爭論起因

2024-04-12歷史

1948年11月6日下午,華東野戰軍司令部機關一路奔波,抵達位於魯蘇交界處的郯城縣馬頭鎮。

此時,他們距離黃百韜兵團駐紮的新安鎮已經非常接近。

華野代司令員和代政委粟裕剛放下行囊,就接到了一位騎兵通訊員騎馬送來的重要情報。看到這份情報,粟裕的臉色驟然變得驚恐起來!

01

來自山東兵團的緊急情報:在全力推進時,我軍偵察員在新安鎮以西地區遭到不明身份的人殺害。

兵團首長根據判斷,認為黃百韜第七兵團主力可能已從新安鎮西逃,如果不迅速攔截,他們將可能逃入徐州東郊。

後來查明,這三位偵察員屬於華野七縱,他們試圖化裝成敵軍士兵潛入新安鎮偵察敵情。

但由於拿的是濟南戰役期間繳獲的空白介紹信,被敵第64軍的師長識破,不幸被捕並被殘忍殺害。

接到訊息後,粟裕立即召開軍事會議,部署全面截殲黃兵團。華野的譚震林、陳士榘、唐亮、宋時輪、王建安等將領在天黑後出席了會議。

粟裕將軍在會議上提出了華野大舉南下的計劃,強調要快速前進,全力南下,不能讓黃百韜逃跑。

他還調整了各縱隊的行軍路線和作戰目標,並將最新的部署電告軍委。

在淮海戰役正式打響的1948年11月6日,華野司令部和粟裕在調整作戰計劃時,只需要向軍委報告即可,同時也會向中原野戰軍通報。

這是因為,當時華東野戰軍正在單獨遂行「小淮海」,而這是粟裕在濟南戰役後提出的構想,旨在尋殲黃百韜兵團並解放兩淮地區,進而威逼徐州取得有利態勢。

但尚無與「徐州剿總」全部敵軍進行大決戰的計劃,因為敵我兵力是42萬對60多萬。

中原野戰軍的初始任務是牽制敵軍,使其無法援助「小淮海」的戰場。

為此,中野采取了分兵策略:劉司令員、李達參謀長帶領野司前指、第2縱隊和第6縱隊在豫西地區監視華中剿總下屬的黃維兵團。

鄧政委和陳毅副司令員則率領第1、第3、第4、第9縱隊打擊鄭州和開封等地的孫元良、劉汝明兵團。

這樣一來,華野在徐州以東戰場只需應對劉峙的三個兵團(邱清泉、李彌和黃百韜),壓力相對較小。

由於「小淮海」的戰役任務由華東野戰軍獨自承擔,因此華野代理前委書記、代司令員、代政委粟裕獲得了全權指揮。

在得知黃百韜加速西逃後,粟裕果斷調整原計劃,開始全力圍堵追擊。

盡管如此,粟裕仍然具有很強的預見性,早在華野大規模行動之前的10月31日,他考慮到劉汝明和孫元良放棄商丘和鄭州,敵軍紛紛向徐州收縮。

而中野主力也已經東來,因此向軍委建議:「此次戰役規模巨大,請陳軍長和鄧政委統一指揮」。

在我軍預測敵人作戰計劃略有不足的情況下,當敵軍三個兵團撤到徐蚌沿線後,中野進入徐蚌戰場已成為定局。

為了應對敵我態勢的變化,粟裕主動提出由「陳、鄧」統一指揮,同時體現了他的高風亮節。

他考慮到中野自身實力有限,擔心「陳、鄧」不便提出這一建議。

在粟裕的提議中,只提到了「陳軍長、鄧政委」,而非「劉、陳、鄧」。

因為劉司令員當時還在豫西,並未確定趕來徐蚌戰場,牽制住敵人最精銳的黃維兵團是「小淮海」戰役取得勝利的重要保障。

盡管如此,軍委還是同意了粟裕的請求,由「陳、鄧」統一指揮戰事,但他們卻在11月2日的復電中表示,由於通訊工具太弱,希望能由軍委對粟譚方面進行直接指揮。

陳、鄧兩位首長最初拒絕統一指揮,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中野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抵達戰場,華野仍是主力,此時接手指揮權不合適;

二是他們手中沒有可以直接與華野聯絡的電台,盡管可以與軍委溝通,但無法直接與華野交流,這將影響到統一指揮作戰的實施。

因此,在這些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過早統一指揮可能會帶來誤判。

如果他們當時具備指揮條件,例如陳賡縱隊擁有可以與華野聯絡的大功率電台和密碼本,那麽在戰役開始前,我軍就可以實作統一指揮,避免後來出現的誤解和爭議。

接到粟裕火速南下的報告後,軍委向陳鄧發出急電:利用劉峙、杜聿明的目光被徐東戰況吸引,無暇顧及宿縣地區防務的時機,盡快攻占宿縣,以截斷徐蚌鐵路線。

陳、鄧率部攻取宿縣,不僅可以配合華野消滅黃百韜兵團,而且可以威脅徐州,迫使杜聿明留駐兵力保衛老巢。

在1948年11月11日,華東野戰軍主力成功包圍黃百韜兵團在碾莊地區,而11月16日淩晨,中原野戰軍陳錫聯部也成功攻克宿縣,這兩記重擊讓劉峙和杜聿明大為震驚。

南京的老蔣也在為這件事而焦急,馬上召集高級軍事會議來商討應對策略。

一番慌亂後,決定呼叫在東北戰場上撤退的第39軍、第54軍和原駐蚌埠的第98軍,在當地新組建李延年的第六兵團(劉汝明綏區已經晉升)。

同時,他緊急調動黃維的第十二兵團向東開進,火速投入徐蚌戰場,這幾乎是把所有的家底都押上了。

如此一來,徐蚌地區的敵軍總兵力將達到80萬人左右,戰爭的規模迅速擴大。

形勢的發展速度讓遠在西柏坡的中央軍委敏銳地意識到,決定長江以北的戰爭勝負,甚至是決定兩黨兩軍命運的大決戰,已經在淮海地區開始了。

既然敵人已經加大了賭註,我方也需要改變部署。

於是,軍委命令中野二縱、六縱「不分晝夜、不惜疲勞、兼程前進」,一定要按時歸建,參與攔截黃維兵團。

同時,劉司令員也帶著電台離開了部隊,乘吉普車向東疾馳,以便盡快與「陳、鄧」完成會合。

02

淮海戰役進入關鍵階段,中野全軍集結完畢,實施統一指揮的時間和條件均成熟。

為此,中央軍委正式下達了成立「淮海戰役總前委」的命令,並要求華北局的領導也要臨時接受總前委的指揮。

總前委由劉、陳、鄧、粟、譚五人組成,小平同誌為總前委書記,將統籌一切,統籌領導,臨機處置一切重要問題。

淮海戰役期間,總前委成為整個戰區的最高指揮機構,由五位黨內職務、軍隊職務最高的華野、中野前委委員組成。

總前委有權"臨機處置一切",代表中央軍委行使作戰、後勤、人事等所有方面的指揮權,確保戰爭的順利進行。

同時,"劉陳鄧"三位常委的任命也頗有意義,他們分別是華野、中野的軍政主官,且劉同誌的黨內排名和黨內職務最高。

此外,陳同誌雖然掛職中野第一副司令員,但仍然兼任華野的軍政主官,掌握著絕對的軍事指揮權。

在黃百韜茍延殘喘的階段,黃維第十二兵團匆忙進抵皖西,與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拉開了一定距離,戰場形勢驟然緊張起來。

「劉陳鄧」考慮到黃維兵團孤軍深入,立即向中央軍委提出建議,更改粟裕之前提出的作戰計劃,調動原在徐州以南打阻擊的中野主力和華野一部,立即轉為進攻姿態圍殲黃維兵團。

中央軍委對這一建議給予了完全的支持,並授權「劉陳鄧」在緊急情況下有權自主決策。

這種授權方式,就像【神探狄仁傑】中的「替天巡狩,便宜行事」之權一樣,充分體現了中央軍委對總前委的信任。

粟裕將軍是總前委委員,他需要參與總前委的工作和討論,同時也要服從總前委的決議和命令,這是沒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由於粟裕和譚震林需要留在華野司令部,實際上,淮海戰役的指揮中心在中野司令部。

在決定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戰略大決戰中,近60萬人民解放軍和數量龐大的地方武裝、支前隊伍,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指揮中心,如果指揮混亂,那麽就很可能失敗。

這一點,連我們的對手都很清楚。

敵人的「徐州剿總」總司令是陸軍二級上將劉峙,早在1948年6月就已到任。

但1劉峙的能力已經大不如前,被人稱為「豬將軍」,幾個兵團司令也不是很服氣。

無奈之下,老蔣又任命陸軍中將杜聿明為「前進指揮所主任」,並且給他另搭了一套指揮班子,以邱清泉為副主任,以舒適存為參謀長、文強為副參謀長。

這個前進指揮所負責統一指揮第二兵團、第十三兵團和第十六兵團,任務是營救黃百韜兵團,但無法指揮徐州剿總的直屬部隊和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

劉總司令和杜聿明在徐州的權力產生了沖突。

為了防止劉峙對杜聿明的幹擾,蔣介石命令劉峙帶著剿總機關的重要人員飛往蚌埠,單獨指揮李、劉兩個兵團北援。

這樣,杜聿明一人掌握了徐州的所有軍權,並最終率領這些部隊從徐州逃脫,在陳官莊被圍殲。

因此,總前委是淮海戰役的唯一最高指揮機關,華野和中野的所有作戰和調動事宜必須接受總前委的領導,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

在1948年12月10日的戰鬥中,總前委根據戰場形勢,認識到要保持戰役的主動權,必須盡快消滅黃維兵團。

因此,他們向全軍指出,當前的任務是在全力消滅黃維兵團的同時,也要註意杜聿明集團的動向。

為了實作這個目標,總前委決定調動華野第3縱隊、第13縱隊和魯中南縱隊加入戰鬥,這表明他們對華野各部具有指揮權。

同時,華野還需要分兵接替中野的防務,阻止李延年和劉汝明兵團的北進。

劉司令員形象地比喻為「吃一個,挾一個,看一個」,這是總前委從戰役全域出發,對戰場形勢的總結和部署,也是對華野和中野「全軍」的指示。

因此,華野必須遵令執行。

03

華野與中野並肩作戰,在淮海戰役中,粟裕將軍功不可沒。

他以卓越的指揮才能和敏銳的戰場洞察力,成功指揮華野消滅了黃百韜兵團,圍殲了杜聿明三個兵團,為徐蚌地區的解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作為總前委成員和華野代司令員,粟裕還根據對敵人的深入了解,多次在軍事上提出自己的建議,並得到了軍委和總前委的高度認可。

因此,可以說,單從軍事角度來說,粟裕確實是淮海戰役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將領,他的貢獻不可磨滅。

戰後,毛主席贊揚他為「淮海戰役中的第一功臣」。

盡管粟裕將軍在淮海戰役中指揮了大量兵力並行揮著重要作用,但不能因此否認總前委的領導地位。

在涉及兩個或更多野戰軍聯合作戰時,我軍曾成立平津戰役總前委、太原戰役總前委等機構,林帥和徐帥作為總前委書記,都是公認的戰役指揮核心。

同樣,淮海戰役的總前委和總前委書記也有這個許可權,這是「黨指揮槍」大原則的重要體現。

雖然粟裕將軍在戰役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過分突出某位將領的作用並不合適,特別是在如此大規模的戰役中,後勤消耗巨大,僅華東局委員、華野代司令員粟裕無法解決。

此外,還需要考慮級別和資歷因素。

在抗戰爆發初期,新四軍軍部和八路軍師部基本平級,「劉鄧」很早就成為第129師的軍政首長,而「陳粟」最初只是新四軍下屬支隊的司令員和副司令員。

因此,與劉、陳、鄧三位首長相比,粟裕將軍在黨內和軍內的級別確實有差距。

華野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在中野掛職時也只能是「第一副司令員」。

因此,在成立淮海戰役總前委時,「劉陳鄧」成為常委毫無爭議。

在淮海戰役結束後,1949年2月間,中央軍委決定以「淮海戰役總前委」改名為「渡江戰役總前委」,並保持人員和權責不變,以統一指揮二野、三野和兩大軍區的120萬大軍,跨過長江,解放全中國。

3月31日,渡江戰役總前委書記鄧小平同誌主持制定了【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

根據該綱要,我百萬雄師將采取寬正面、有重點、多路突擊的戰法,分別組成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

其中,東突擊集團由三野的35萬兵力組成,在三野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的指揮之下;

中突擊集團由三野的30萬兵力組成,在三野副政委譚震林的統一指揮之下;

西突擊集團由二野的30萬兵力組成,在二野司令員劉伯承的統一指揮之下。

原來,在渡江戰役中,粟裕將軍不再指揮三野全軍,而只是統率大約半數稍強的兵力。這說明百萬大軍的指揮權和兵力分配權,完全歸渡江戰役總前委所有。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淮海戰役總前委的權責。

我們不能因為中野拖瘦了(還需要指出,中野並未繼承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全部兵力)、華野壯大了,就認為粟裕才是淮海戰役的實際指揮者。

需要記住,兩大野戰軍都是黨領導下的軍隊,必須無條件執行黨的指示,而「擁兵自重」這個名詞,那是蔣系軍隊的頑疾和專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