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因撿到一塊腰牌,混進皇宮,最後還在紫禁城賣起了饅頭

2024-04-15歷史

前言


近年來,「地攤經濟」一詞迅速躥紅,成為社會熱議焦點。隨著多省市紛紛放寬對街頭擺攤設點的監管限制,昔日沈寂的城市角落如今重現生機,彌漫著濃濃的人間「煙火氣」。

然而,若論史上最傳奇的小販,非清朝鹹豐年間那位潛入皇宮賣饅頭的王庫兒莫屬。 他竟在戒備森嚴的皇宮之內經營「地攤經濟」,長達兩年之久,其事跡令人驚嘆不已。

在普通百姓的認知中,皇帝居所—— 皇宮,堪稱壁壘森嚴之地。巍峨宮墻之內,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銅墻鐵壁般的守衛體系似乎連一只鳥都無法輕易穿越。這裏,是權力的象征,是皇家威儀的神聖殿堂,更是尋常百姓難以企及的神秘世界。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座看似無懈可擊的宮殿中, 王庫兒是如何經營了長達兩年的「地下饅頭鋪」?

正文

話說清朝鹹豐年間,京城之中,有一位名叫王庫兒的小販,乃順天府宛平縣人士,家境貧寒,自幼便跟隨父母在京城大柵欄一帶售賣饅頭。十幾歲時,他便已肩挑擔子,穿梭於街頭巷尾,沿街叫賣。

鹹豐元年(1851年)五月的一天,王庫兒正在皇宮附近的一條胡同內售賣饅頭,忽見前方地面有一物金光閃爍。他疾步上前拾起,細看之下不禁心頭一驚,原來是一塊進出皇宮的腰牌。尋常百姓若遇此物,恐因膽怯而即刻送往官府,但王庫兒望著那巍峨壯麗的皇宮,心中卻萌生奇念:若是能親自入宮一遊,豈非妙事?

膽大包天的王庫兒於是手持腰牌,徑直走向皇宮門,面不改色地向守門侍衛出示腰牌,竟順利混入宮中。此後數日,王庫兒在宮中閑庭信步,遊歷各處,卻發現宮內並無攤販經營。他暗思:若在此皇家重地—— 皇宮內設攤賣饅頭,讓皇上、皇後品嘗民間美食,或許能得到皇恩賞賜,豈非美事?

主意既定,鹹豐三年(1853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晨,王庫兒肩挑兩筐饅頭,來到皇宮外。他再次向守門侍衛出示腰牌,侍衛審視一番後並未盤問,任其通行。就這樣,王庫兒如同鬼使神差般步入皇宮,竟在皇帝起居之所養心殿附近的隆宗門設立攤位,售賣起饅頭來。隆宗門乃通往乾清門及內廷的重要門戶,素有「禁門」之稱。

宮中的宮女太監早已厭倦禦膳房的日常膳食,乍見王庫兒擺攤賣饅頭,先是一楞,繼而忍俊不禁,隨後紛紛圍上前購買。王庫兒頗具商業頭腦,深知宮中人不缺錢,遂將饅頭價格提高十倍。然而,因其饅頭個大潔白、口感軟糯,深受喜愛,不消片刻便銷售一空。未能購得饅頭的宮女太監還特意囑咐他次日早些來,多備些饅頭。

王庫兒由此小賺一筆,次日便早早挑著兩筐饅頭再度入宮,如此這般,他在宮中賣饅頭竟持續了兩年之久,與眾多宮女太監結為朋友,甚至連諸多嬪妃乃至慈安皇後都知曉了他的事跡。

除了宮女太監,每日上早朝的文武百官亦成為王庫兒的常客。這些大臣深夜起身趕往宮中,既餓且乏,見到王庫兒售賣饅頭,皆欣然購買,甚至有人誤以為這是皇上特意安排以慰勞他們的。

在宮中,王庫兒廣結人脈,既有宮女、太監朋友,亦有王公大臣相交。一次,王庫兒因病臥床,數日未入宮賣饅頭,一位王爺得知後,竟特派禦醫前往家中為其診治。

王庫兒過繼的哥哥張貴林眼見弟弟短短兩年間暴富,心生好奇,追問其致富秘訣。王庫兒如實告知腰牌之事。張貴林聽後大感興趣,再三懇求借用腰牌入宮一遊。王庫兒拗不過其纏結,終將腰牌借予他。

自此,張貴林接替王庫兒在宮中賣饅頭,而王庫兒本人則在宮中覓得一份差事。原來,因其饅頭制作技藝出眾,被禦膳房一位名廚張春成收為徒弟,讓他隨己一同烹飪,不僅包吃包住,更開啟了一段宮廷內的職業生涯。

後來在鹹豐帝的嚴厲督促下,宮中展開了一場對崗位職責與門禁體系的深度審查。這場整肅中,王庫兒這類無正式編制的臨時雇員被清退,結束了其在宮中的臨時差事。

面對生計困境,王庫兒決定取回腰牌,重操舊業,在皇宮內繼續售賣饅頭。一日,慈安皇後與鹹豐帝共進禦膳時,她不經意間提及王庫兒的饅頭口感竟勝過禦膳房所制,此言令鹹豐帝頗感意外,詢問何人為王庫兒。

慈安皇後聞聽此問,驚訝之余解釋道,王庫兒乃宮中售賣饅頭的小商販,已在宮內活躍兩年有余,幾乎無人不識。鹹豐帝聞此言,震驚之余怒意陡升,自家皇宮內廷竟長期任由一民間小販自由出入,這無疑暴露出宮禁管理的重大疏漏。盛怒之下,他立即下令對此事進行徹底調查。

經過一番查證,真相浮出水面:王庫兒所持腰牌原屬鑾儀衛校尉袁士棟所有,因袁士棟酒後不慎遺失。然而,遺失腰牌乃重罪,袁士棟心生懼意,未敢上報,而是偽造了一塊腰牌以掩人耳目,而真牌恰巧被王庫兒拾得,由此開啟了他在宮中售賣饅頭的日子。鹹豐帝得知實情後,本欲嚴懲涉事人員,但慈安皇後念及王庫兒並無惡意且饅頭手藝深受宮人喜愛,親自向皇帝求情。最終,鹹豐帝采納了皇後的意見,對王庫兒的處罰予以減輕。

來源

此文來源【清稗類鈔】筆記小說,清代掌故遺聞的組譯,晚清徐珂編撰。徐珂浙江余杭人,光緒年間中舉,曾任袁世凱幕僚,後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以【清稗類鈔】聞名。該書仿照【宋稗類鈔】、【明稗類鈔】體裁,分門別類,按性質年代,事類相從,編撰成書,共分九十二類,一萬三千五百余條,約三百萬字。內容豐富,分類清晰,檢閱方便,對研究清代文史頗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