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明穆宗英年早逝是偶然?如今看完他的私生活,才明白36歲已是高壽

2024-04-15歷史

一、大家眼中的明君

隆慶6年,被譽為一代明君的明穆宗隆慶皇帝駕鶴西去,結束了他那短暫迷離的一生。對於這位皇帝,似乎在民間、學界都有較好的評價。

例如【明史·穆宗本紀】稱他:「端拱寡營,躬行儉約,尚食歲省巨萬,許俺答封貢,減賦息民,邊陲寧謐,繼體守文,可稱令主矣。」

還有著名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也是演繹出一位仁厚寬恕的太子形象,此人對海瑞的重視,對老百姓的關愛,都讓我們印象深刻。

再加上他的舊臣中出現了徐階、高拱、張居正這樣的能人,人們往往更加對他高看一眼。然而雖然這位皇帝在學界、民間有好名氣,可是如果細看他的死亡時間,卻又發現有點「不對勁」。

他的父親嘉靖皇帝,可是有20年時間不上朝,而這位所謂的「明君」卻僅只在位6年便就駕鶴西去,他活著的時間甚至連他父親的「罷工時長」一半都趕不上,這很難不讓人對這位明君產生疑問。

結合以往的歷史規律可知,皇帝若是英年早逝,要麽死在政治鬥爭,要麽亡於天妒英才那麽隆慶皇帝屬於哪一種呢?答案很尷尬,隆慶皇帝兩者都不是,而是屬於更讓人難以接受的縱欲過度。

這個結果十分顛覆「常理」,因為在歷史上的明君能臣多數不會因為縱欲而死,因為他們有理想,有抱負,懂得克制自我,似乎只有那些荒淫無道之輩才會落入此等境地。

那麽隆慶皇帝怎麽會如此這般呢?因為他比較特殊。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隆慶皇帝的表現有點類似於一個被壓抑到極致爆發的火山,前期有多麽沈寂,後期就有多麽狂躁。

二、嘉靖皇帝像壓在隆慶皇帝身上的大山

正如電視劇中所演繹的那般,在嘉靖皇帝一朝,隆慶當初是皇帝的第三子,他的兩位兄長很很早就離開了人世,他本人就已經事實上成為了太子。

然而,這位實際上的太子卻過得十分謹慎,他從不隨便參與朝政,也不搞各種娛樂活動親近女色,甚至就連平時的言行舉止也都十分小心翼翼,就連他的講師高拱等人也對其過度謹慎有些無奈。

如果我們只聚焦於此時此刻,隆慶的表現堪稱完美,不說可以用聖人的標準來評價他,至少也可以稱得上是溫良恭儉讓,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接班人。

然而真正了解歷史的人會知道,這時隆慶的表現情有可原——當時政治鬥爭依舊非常激烈,僅就內閣首輔就已經換了好幾任,各路朝廷高級大員打的你死我活。

不僅如此,嘉靖皇帝的表現也沒有絲毫親情可言,不冊封隆慶為太子是其一,還從不和自己的兒子、孫子見面,對隆慶十分冷落是其二。

正如【大明王朝】中所演繹的那樣,隆慶隨時都面臨著滅頂之災,在這樣的高壓下,他怎能不表現的超乎尋常的優秀?

然而等到嘉靖皇帝去世後,壓抑在隆慶身上的大山終於消失了,這位新皇帝將再也沒有約束他的人了,於是他等來了井噴式的自我放縱......

三、猶如昏君一樣放縱、驕奢淫逸

喜歡寶石。過去高供的人一直在教導他,君王不得有私人愛好,否則容易導致朝綱混亂和百姓動蕩,例如當年宋朝的花石綱。

當年隆慶皇帝聽得好好的,但當皇帝後可不管這麽多。

當時隆慶皇帝明文下旨要求買貓睛綠寶石以供玩賞,隨後又要求大量搜尋各種寶石以為玩樂。上有所好,下必奉承,太監、貴族瘋狂擡高寶石的價格,並趁機搜刮百姓。

史書記載:上越是求之急,宦官和貴戚們越是擡高價格。

喜歡鬥蟋蟀。有不少學者認為,明代皇帝中,除了明宣宗以外,隆慶屬於是最愛好鬥蟋蟀的君王了。

史書稱之為隆慶深諳鬥蟋蟀之道,常沈迷於蟋蟀的廝殺,激動之時甚至趴在地上欣賞決鬥,時常高聲吶喊助威,其行為舉止之荒唐滑稽甚至引得周圍的宮女竊笑。

此外,隆慶特別重視蟋蟀的品質,因此宮廷內外人們都投其所好,但凡有獻上好蟋蟀的人都可以獲得賞賜和提拔。當時朝堂之上,人人言蟋蟀,宮殿瓦攔之間時時聽蟲鳴叫。

喜歡大排場。記得在貞觀之治中,群臣討論太宗皇帝的封禪問題,魏征等人就一直勸阻太宗皇帝,不要興師動眾,要愛惜民力。太宗皇帝深以為鑒,以莫大功勞都未得以封禪泰山。

隆慶皇帝當初也是知道這些典故的,可他就是喜歡搞大排場。

——例如隆慶元年3月,還在父親的守喪期間,隆慶就開始縱情遊辛。之後隆慶元年5月,本來是太祖高皇帝的忌辰,他卻在舉行祭祀禮儀的時候宣布要出幸邸。

當時隆慶拉著成群的嬪妃一路招搖過市,炫耀排場,而且借此壓榨戶部的存銀,用來建造涼亭長廊和船只,以點充遊行的場面。

另外隆慶皇帝還喜歡聚會,例如還是隆慶元年3月,他在守喪期間就大擺宴席,和眾人歌舞盡興,完全沒有人君之相。

四、最大特色——好女色

尤好女色。如果說,前面的幾個愛好還只是行為不規範,那麽接下來好女色的這個愛好可就失真皇帝的精氣神了。

可以說隆慶雖然有諸多愛好,但是尤為特別喜好女色。也許是早年在恐怖的高壓環境下過於壓抑欲望,因此上位後他對於女色的熱衷超乎尋常,幾乎整日和宮女私混在一塊。

雖然隆慶並沒有大規模的搜刮民間美女,但他也沈迷於父親所留下的皇宮美女,天天流連忘返,縱情聲色,即便未曾像他父親一樣曠工,但也是一下朝就狂奔入後宮,一刻都不想有耽誤。

盡管當時隆慶正處於壯年,但由於過度縱情深色,結果導致精神不濟。按理來說,縱欲過度,精神萎靡,就應該好好休養身體。

然而,他卻始終不願意放棄這一愛好,於是學習父親開始求助於道教、媚藥。而在各類大補大刺激的藥物作用下,隆慶徹底透支了他的身體。

甚至由於滿腦子都是男女之事,根本無力管轄朝政,性格也隨之發生改變。

除了這些興趣愛好以外,隆慶的性格也出現問題——尤其是過度飲用壯陽物品後,此人的表現大有亡國之君姿態。

還有隆慶大量收購寶石,結果遭到尚書給事中和禦史等人的連續勸誡,但他卻置之不理,反而繼續要求戶部調撥白銀打造金櫃、玉盆。

當他在守孝期間大搞排場時,大臣極力勸諫皇帝要節約錢財,結果被駁回。在關於皇帝的女色方面,大家也是想盡辦法勸阻,除了天天苦口婆心以外,就連皇後和太監都出面告誡。

——例如眼看著皇帝的面色越來越蒼白,皇後就勸諫皇帝要養著身子,結果引得隆慶大怒,甚至將她趕出別宮,還當著眾人的面狠狠的踐踏了其身為皇後的尊嚴。

皇帝的荒唐舉動,估計連太監都看不下去了,內官監太監李芳尚書,希望皇帝能夠節約開支,而且怒斥其他的太監孟沖、陳洪進獻美女和奇技淫巧掏空皇帝的精氣神,希望對方能夠約束自己。

結果隆慶勃然大怒,不僅撤銷了李芳的職務,還廷杖了他80,下獄等候處置。當時刑部尚書等人紛紛勸諫皇帝不要處置李芳,但皇帝還是沒有聽從。

綜上所述,隆慶私底下的表現遠不如影視作品中他留給我們的印象,甚至就連【明史】對其評價都顯得有些過於粉飾。

五、打出的優秀表現

那麽歷史上真正的隆慶皇帝,到底有沒有做出優秀表現呢?有意思的是,就這麽一個帶有亡國之象的帝王,卻在6年的時間裏讓大明王朝迎來新生。

正如史書記載,隆慶時期對明朝進行全面改革,奠定了張居正時代的勃發。

例如在軍事上,嘉靖時期軍事不振,但隆慶不斷放權給地方大將,使得武將在其防區內擁有決斷軍務大事的權力,讓地方武將主觀能動性大振幅提升。

再加上重用王崇古、戚繼光等幹才,很好發揮了他們的作用,暫時解決了邊防危機,將邊防軍隊的戰鬥力提升到了一個新境界。

在經濟上,嘉靖時期入不敷出,隆慶卻提拔了一大批優秀的地方官——例如龐尚鵬以禦史巡撫浙江,先是改進十段錦法,然後推行一條鞭法。

海瑞巡撫應天大力推行一條鞭法,諸多地方官都根據商品經濟的發展,靈活推出一條鞭法,大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尤其是海瑞等人大規模抑制土地兼並,使得國家開源節流,財政危機由此緩和。

然後就是海禁問題。嘉靖年間關於禁海和通海就已經展開了數十年的爭論,雙方鬥得不可開交,還撞上了嚴重的倭寇問題。

到隆慶時期,這位皇帝直接倒向通海派,解除海禁政策,使得倭寇之患逐漸消失,民間的海上貿易大規模發展,極大的促進沿海地區的繁榮。

六、「半神半魔」的惡性迴圈

綜上所述,隆慶在短短的6年時間裏,雖然無法在根本上解決明朝問題,但他卻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快速的解決了明朝現狀,而且種下勃發的種子。

這也不由得讓人感慨,隆慶真是「半神半魔」。

那隆慶為什麽一個庸才,卻能幹出這麽多政績呢?原因也不難理解,隆慶對朝政並不感興趣,他相信自己的老師、大臣,因此沒有和內閣進行殊死博弈。

加上當時的內閣主流成員都是開拓進取之輩,所以當皇帝撒手不管,將所有的決策由內閣投票決議,朝政的大體方向都是對的。

再加上後來隆慶皇帝長期沈迷女色,早已經沒有精力管理朝政。

一些激烈的朝廷鬥爭,最終變成徐階、高拱和張居正等人的「一言堂」,政令統一,張居正、海瑞和潘季馴等人得以全力施展拳腳,自然就創造出這樣一個奇跡。

不過也正因為這令人稱贊的一番成就,卻加劇了隆慶皇帝的死亡。

正如前文所說,隆慶在私生活方面本來就有點接近昏君,尤其是在女色方面,更是幾乎透支自己的生命。

若是朝政有壓力,大臣們難免會全力要求君王「克己復禮」。但伴隨著皇帝當「甩手掌櫃」,徐階等人越幹越順利,大臣對於皇帝的放縱就難免會有所寬容,甚至會「助長」。

而皇帝眼看著自己的肆意享樂,反而取得不俗的成果,也難免會衍生出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狀態,每幹成一件事就想自我獎勵一番,而他的獎勵還是女色。

如此導致身體進入惡性迴圈,就這樣隆慶皇帝由於縱欲過度死於隆慶6年,年僅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