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美國若插手台灣問題,咋辦?鄧公早給出答案:美國只有兩個選擇

2024-01-30歷史

美國若插手台灣問題,咋辦?鄧公早給出答案:美國只有兩個選擇

在1980年初,美國積極推動對台軍售,甚至考慮向台灣提供F16戰鬥機。當時,國際社會觀望不前,很多西方國家認為,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與美國不會產生矛盾。

鄧小平親自領導打破了這種西方國家的幻想。在1981年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他堅定地表示:「不要害怕中美關系倒退,更不要畏懼停滯……中美關系中的核心問題是台灣。對於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我們不能含糊其辭。」他多次強調,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式是中國的內政,到時候,美國只有兩個選擇。

在中美建交初期,美國為何采取這種行為?鄧小平所提到的「兩個選擇」具體指的是什麽呢?

國共內戰結束後,國民黨敗退至台灣,蔣中正背水一戰。1949年初,國民黨的失敗已成定局,全國解放只是時間問題。盡管蔣介石仍在頑抗,但他早早為自己規劃了三條後路。一是地勢險要的西南地區,二是與兩廣隔海相望的海南島,三是福建海峽之外的寶島台灣。

雖然西南地區地勢險要,但畢竟是大陸的一部份。海南島發展相對滯後,且受到桂系勢力的威脅。因此,1949年12月,蔣介石帶著大量黃金、文物和數十萬國軍悄然逃往台灣。實際上,早在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就全面接管了日本侵略者留下的工業基礎。台灣地理位置獨特,正好位於美國遠東戰略的關鍵節點。

基於這些條件,蔣介石多年來一直夢想「反攻大陸」,並在台灣進行了深度布局。福建沿海居民經常受到國軍騷擾的同時,我軍也積極籌備武裝解放台灣的計劃。

台灣地勢險要,得到美國的支持,而解放軍海上實力不足,在多次交鋒中屢次受挫。

1950年,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再次幹擾了解放台灣的計劃。

在台灣逗留期間,蔣介石對奉化溪口的故鄉充滿思念,品嘗家鄉口味的鹹筍,居住在以故鄉命名的「慈湖」行館,頻繁派遣偵察機檢查母親墳墓的狀況。

對於美國試圖分化兩岸、破壞一個中國的行動,蔣介石並未直接表示支持。當美國要求國民黨從金馬兩地撤軍時,他聲稱「此事無需與杜勒斯交涉義務」。

毛主席敏銳地洞察到蔣介石的心理,透過親筆信多次邀請他回到故鄉。在金門炮戰中,我軍和國軍默契合作,上演了一場為美國觀看的出色戲碼。

然而,蔣介石和毛主席的相繼離世,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鄧小平強調實作統一,而列根卻挑起沖突。毛主席為台灣問題提供新的解決途徑,不再將武力視為唯一方案,但對美國的陰謀需時刻保持警惕。鄧小平延續了這一思路,並將其發展為系統性理論。

早在1975年,鄧小平明確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統一的問題,設想中國人民會將台灣從國土中分割出去,這不可能。」在1978年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他再次提出將台灣納入日程,將解放台灣作為國家統一的首要任務。

鄧小平堅定主張國家主權不可侵犯,但在細節上釋放了多次善意,強調希望台灣同胞和港澳同胞回大陸看一看,親眼見證祖國的蓬勃發展,國家永遠歡迎他們。

然而,在形勢良好之際,美國卻再次介入,試圖以台灣為籌碼遏制中國的發展。雖然中美關系自1972年尼克遜訪華以來已經正常化,1978年兩國正式建交,美國在【中美建交公報】中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那麽,為何美國又在台灣問題上搖擺不定呢?

這得從列根說起,他是演員出身,透過巧舌如簧在美國政壇嶄露頭角,兩次當選為加州州長。1980年,列根高調宣布競選美國總統,為在激烈的兩黨競爭中脫穎而出,他毫不猶豫地打起了中國牌。

在采訪中,盡管兩年前簽署了【中美建交公報】,列根無視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事實,多次不顧一切地用「中華民國」稱呼台灣。

不僅如此,列根極力推動向台灣出售武器,當時台灣已經從美國進口了近3億美元的武器裝備。

列根提出在一年內進一步擴大規模,試圖向台灣提供反坦克導彈、速射大炮以及F16戰鬥機等具有殺傷性的武器。

更為過分的是,列根宣稱,只要他成功當選總統,美國將與台灣建立「更加親密的關系」,並在白宮專門設立一個機構,負責與台灣保持密切聯系。

雖然列根沒有明確表示,但一系列行動都在暗示著,美國有意與台灣重新「建交」。

這一議題一直在持續升溫,面對美國的持續挑釁,中國將會做出何種回應呢?

鄧小平果斷予以回擊,美國被迫進行談判。

對於中國而言,這是一個復雜的決策。

畢竟,中美關系正處於黃金時期,中國剛剛啟動改革開放,國家經濟急需迅速發展。如果與美國陷入對抗關系,可能會對國內產業造成巨大沖擊。

然而,在主權問題面前,經濟問題只能放在次要位置,沒有安全保障,如何談論國家發展?

因此,鄧小平對美國不負責任的言論做出了一系列堅定表態。

首先,鄧小平接受了時任副總統布殊的訪華請求。

在兩人會面時,鄧小平以清晰的口齒和靈活的反應直言不諱地表示,針對列根對台灣的態度,他強調,「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希望美國能夠認真對待」。

此外,鄧小平意識到,列根之所以采取這樣的行動,是因為中國發展經濟的緊迫需求。

回顧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他參觀了眾多大型跨國企業,也表達了對中美在國際貿易上深化合作的期望。

然而,這並不能成為美國挑戰中國底線的理由。

因此,鄧小平詳細闡述了新中國發展的歷史。他指出,在美國經濟封鎖的情況下,中國完成了工業化,並在蘇聯百萬大軍的巨大壓力下成功研發出原子彈。

「中國的發展並不依賴於任何國家。」

言外之意是,美國絕不能將此作為籌碼,試圖迫使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妥協。

最後,鄧小平直截了當地指出,「我們不害怕中美關系回到60年代的狀態」。

這番話傳回美國後,美國不得不謹慎處理此事,於是在1981年,兩國就軍售問題展開了談判。

「美國只有兩個選擇」 當然,美國仍然一如既往地傲慢,在談判中經常企圖超越底線,為了阻止他們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鄧小平首次使用了「絕招」。

這導致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場景。

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鄧小平平靜地說道,

「台灣問題的解決方式是中國的內政,別人無權插手」。

這一表態為台灣問題下了明確的規定,簡而言之,這是不可商議的,美國不能再期望進行討價還價。

鄧小平接著表示,

「我可以坦率地告訴他們,如果和平統一的途徑行不通,那怎麽辦?武力也將被用來解決」。

這番表態更是有著巨大的威懾力,對於那些別有用心的美國和台灣人來說無疑是個重大警告。

鄧小平進一步指出,

「到那時,美國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置身事外,二是全面介入戰爭」。

當然,在鄧小平看來,「介入戰爭將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選擇」。

這時,美國完全懵了,也許一些痛苦的歷史記憶已經湧入他們的腦海。

1950年,中國人民誌願軍為了保衛家園奔赴北韓戰場,將美國打得節節敗退。

美國企圖在越南戰爭中挑起的一場侵略戰爭,被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

1964年,美國以「北部灣事件」為借口,在越南戰爭中大規模屠殺無辜平民。

得知北越政府的呼救後,我軍立即做出迅速響應,趕赴支援。中國介入戰事的期間,成功擊落了1707架美國戰機,並在越南修建了長達1200公裏的公路。

在20世紀60-70年代,為了支援老撾人民的抗美鬥爭,中國派遣了2.1萬余人的防空部隊前往老撾。他們成功協助老撾擊落35架敵機,瓦解了美國的侵略企圖。

顯而易見,在中國軍隊的面前,美國從未得到過任何輕松的勝利。而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迅速增強,80年代的中國軍隊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美軍又怎能有勇氣與中國發動戰爭呢?

因此,鄧小平所謂的給予美國兩個選擇,更像是將美國逼至絕境。美國也心知肚明,如果選擇第二個選項,將不過是自取滅亡。

於是,1982年8月17日,中美重新達成共識,聯合釋出了「中美八一七公報」。

在公報中,美國再次確認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承諾逐步減少對台軍售,最終完全停止。

鄧小平與「老同學」蔣經國之間的關系也備受關註。

不可否認,鄧小平高超的外交手腕使得美國不得不停止敵對行動,為中國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鄧小平看來,實作祖國統一需要既防範西方國家的幹預,又要爭取台灣同胞的理解與支持。他采取了兩手都要硬的策略。

在他的推動下,「一國兩制」的方案逐漸形成,為海峽兩岸的同胞帶來了一份安心。

同時,鄧小平也留意到了蔣經國的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鄧小平留學莫斯科中山大學時,他與蔣經國為同窗。兩人常一起讀書看報、暢談心事。

由於鄧小平比蔣經國年長六歲,蔣經國一直以「學長」、「大哥」的身份稱呼他。

借助與蔣經國的特殊關系,鄧小平決定透過蔣經國著手,推動兩岸交流。

1984年,在國慶35周年招待會上,鄧小平主動提出「我們願意和台灣當局共同協商,解決統一問題」。

私底下,他透過多種渠道與蔣經國取得聯系,表達「希望能夠與老同學合作」。

面對鄧小平的立場,蔣經國最終在1986年承諾「中國只有一個,中國必須統一」,並於1987年開放「台海大門」,允許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

隨著兩岸「雙向奔赴」的開展,實作和平統一的前景備受期待,全球普遍認為在激蕩的民意推動下,兩岸統一的趨勢勢不可擋。

然而,1988年,蔣經國因病辭世,統一行程再度受阻。隨後,美國借機重提所謂的亞太戰略,持續挑撥離間兩岸關系。

結語 鄧小平曾言,

「相當數量的美國政治家對其他國家的民族感情不甚了解,中國人若不能解決台灣問題將死不瞑目」。

1989年與戈巴卓夫會面時,他再次感嘆,

「我一生只有一事未了,恐怕已無法完成」。

鄧小平的一生,使中國人民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兩岸未能統一卻成為他最大的遺憾。

然而,兩岸統一勢在必行,是無人能夠阻擋的大勢所趨。祖國統一的大業必將達成,也必須達成,任何試圖阻礙的國家都將遭受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