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趙倡文
田氏代齊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然而,對於田氏為何能代齊,司馬遷在【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給出的答案是「天意」。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還是讓我們走進那段歷史來看一看真相。
兩次占蔔,讓司馬遷有了「天意說」
要說起田氏代齊,必須得從春秋時的陳國說起。
這一年,陳國的國君陳厲公生了個兒子,起名叫完。想著後繼有人了,陳厲公在高興之余自然想知道這個兒子的命運如何,於是就請人給兒子算了一卦。
這個算卦的人比較牛,是周太史,雖然他沒留下姓名,但能在周王朝做太史,肯定也是個大學問家。
周太史給陳完的占蔔結果是「卦得【觀】之【否】」,也就是卦象由【觀】卦變成了【否】卦。
周太史看著卦象,給陳厲公解釋說:「這個卦也不錯!可能是說,這個孩子會代替陳氏擁有國家吧?可能不在陳國,而是在別的國家?但不是他自己,而是在他的子孫後代身上應驗。如果是在別的國家,一定是在姜姓的國家。可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兩者同時強大,陳國衰亡時,這個孩子的後代可能就會昌盛起來?」
盡管周太史是牛人,但對於這個卦象和他對這個卦象的解釋,陳厲公並不完全相信。自己的後代不在陳國發展,怎麽還要跑到別的國家去才能昌盛呢?
齊恒公畫像
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陳厲公的預料,他做國君沒幾年就被殺身亡,僥幸的是他的兒子陳完沒被殺。
到陳宣公二十一年時,陳國又發生了內亂,宣公殺死了自己的太子禦寇。而陳完和禦寇的關系又非常要好,眼看著好朋友被殺,陳完怕自己受牽連,就逃到了齊國。
齊國此時正是齊桓公當政。對於陳完的到來,不僅齊桓公非常重視,而且他手下的大臣也對陳完高看一眼,尤其是齊國的懿忠更是想把女兒嫁給陳完。
要嫁閨女,自然也要算上一卦,得到的卦辭是「是謂鳳凰於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於姜。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這個卦辭,不僅與周太史的占辭一脈相承,而且還具體到第幾代能昌盛、強大起來。看著如此好的卦辭懿忠毫不猶豫把女兒嫁給了陳完。
陰德於民,讓田釐子「得齊眾心」
也許是在陳國受的磨難比較多,也許是初來乍到,雖然齊桓公非常看重陳完,但陳完卻很低調,當齊桓公要讓他做國卿時,他推辭掉了,只願意做個管理工匠的工正。
陳完的低調,不僅使他在齊國站住了腳,而且這種低調還遺傳給了他的後代子孫,一個個是悶聲發大財,小心侍奉著齊國的國君。
到了陳完的第四世孫田桓子無宇時,齊國的國君是崇尚武力的齊莊公,而剛好田桓子天生神力,無論是出征打仗,還是打獵都是個好手,因此,非常喜愛田桓子的齊莊公把女兒嫁給了他。此時,田氏這個外來戶在齊國已經是根深蒂固,有了蔔辭中「五世其昌」的跡象。
齊莊公死後,齊景公繼位。早年的齊景公是個有著霸業夢的人,因此,他不僅非常勤政,而且還善於納諫,再加上名相晏嬰的輔佐,齊國的國勢漸漸得到了恢復。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齊景公漸漸發生了蛻變,奢侈殘暴起來,好治宮室、聚狗馬、喜奢侈而厚賦重刑。公室倉廩中布、帛、稷、粟都放得腐爛,生了蟲子,人民卻生活無著,餓殍載道,勞役不止。生活無望的人民起來反抗,又遭到齊景公的鎮壓,被砍腳的人不知多少,出現了「國之諸市,屨賤踴貴」的異常現象。
與齊景公失民心不同的是,田桓子的兒子田釐子田乞作為齊景公的大夫卻在幹著收買民心的事。具體就是在收賦稅時,他用小鬥來收;而要借糧給衣食無著的老百姓時,他卻用大鬥來借給老百姓。在這一小一大的比較中,田氏漸漸贏得了齊國老百姓的心,是「田氏得齊眾心」「民思田氏」。
對於田乞收買民心的做法,晏嬰非常警惕,他知道長此下去齊國是要易幟的,他勸齊景公要行仁政,可齊景公始終不聽。於是,無可奈何的晏嬰在出使晉國時,不由發出了「齊國之政其卒歸於田氏矣」的感嘆。
子行父政,齊人歌曰「歸乎田成子」
隨著在齊國威望的不斷提升,以田乞為代表的田氏家族也開始在齊國政壇上主動出擊。
齊景公的太子死後,景公決定立寵姬芮子的兒子荼為太子,可田乞卻想立與自己關系好的陽生。於是田乞在齊景公死後,利用姜荼初立、政局不穩的機會,發動兵變,殺死了姜荼,立陽生為國君,這就是齊悼公。
齊悼公沒做國君時就與田乞關系密切,這次又是田乞幫他登上了國君寶座的,於是他對田乞是投桃報李,任命田乞為國相,使田乞成為齊國的實際掌權者,史書記載是田乞「專齊政」。
戰國七雄圖
齊悼公四年(前485年),田乞一命嗚呼,他的兒子田成子(田常)做了齊國的國相。可好景不長,齊悼公被人幹掉了,悼公的兒子姜壬繼了位,史稱齊簡公。
俗話說,一朝君子一朝臣。齊簡公上台了當然要用自己人,於是乎,齊簡公的親信監止與田成子一道分別擔任左右相,一起輔佐齊簡公。
雖說是共同輔佐,但田成子心中明白,監止是齊簡公的親信,不僅在齊簡公的心中他的地位遠遠在自己之上,而且根據以往的政治鬥爭經驗,說不定哪一天,監止為了獨攬大權還會幹掉自己。
面對這樣的危局,田成子惶恐不安,思來想去田成子想到了父親田乞當初的隱忍之道和小鬥收稅、大鬥外借的成功秘訣,決定也悶聲發大財行父之政。他用大鬥借糧食給老百姓,而收債時卻用小鬥,一下子把民心給收了過來,連民間也唱出了「嫗乎采芑,歸乎田成子」的歌謠。
民心已歸,田常果斷出擊,殺死了監止和齊簡公,立簡公的弟弟驁為國君,史稱齊平公。
齊平公是田常所立,田常作為國相自然也就一手遮天。齊平公立五年以後,「齊國之政皆歸田常」「封邑大於平公之所食」,田常成為了事實上齊國的統治者。
到了陳完的九世孫田和時,田氏終於被周天子「立為齊侯,列於周室,紀元年」,完成了田氏代齊,應驗了「八世之後,莫之與京」的蔔辭。
在【田敬仲完世家】中,雖然司馬遷以蔔辭開篇給田氏代齊做鋪墊,給人以宿命論的感覺,但在他的詳細記述中我們可以發現,不是老天要眷顧田氏,而是因為姜氏當政者不知憐民、恤民,而田氏則反其道而行之,用小小的鬥,透過「以大鬥出貸,以小鬥收」的簡單方法,就贏得了人心。古語雲:得民心者得天下。由此看來,田氏代齊不是天意,而是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