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東北的氣質

2024-03-02歷史

1

春節前後,東北火了一把。

無論是南方小薯仔到哈爾濱玩雪,還是春運期間高鐵遭遇暴風雪,東北的內燃機車南下援助,都獲得極高的關註度,臨了臨了,東北網友拍下山海關站的照片,配上「出了山海關就到家了」的文案,又在短影片平台刷屏。

東北這片土地,處處顯露著一種獨特的氣質。

最直觀的一點,東北人對黑龍江、吉林、遼寧的省份區別不太敏感,統稱為東北,地域觀念比較淡薄,而江蘇的地級市互相不服氣,昆山跳過蘇州和江蘇,自稱中國昆山,有極強的地方保護主義,這幾年被人稱為江蘇十三太保。

東北之所以這樣,很大程度是因為清末民國的闖關東。

早年間,清朝入關的時候,多爾袞為集中兵力消滅李自成和南明,便把數十萬滿洲旗人和漢人包衣都帶出來了,可以說是舉族遷徙,山海關外成了一片荒涼的無人區。

後來順治皇帝覺得不行,堂堂奉天城僅有五千多名男丁,龍興之地太荒涼了,便在1653年頒布【遼東招民開墾條例】,鼓勵漢人遷徙到東北開墾荒田、庶衛邊疆。

但這次移民的時間很短,到1668年,康熙皇帝和輔政大臣就取消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不允許漢人移民東北,並開始修建柳條邊墻,把東北做為愛新覺羅氏的自留地,旗人的永久產業——

「以備退軍兵丁做為恒產。」

從此以後,只有旗人能在東北正常活動,東北的漢人基本都是犯人,例如政治鬥爭失敗的官員、觸犯文字獄的文人都被流放東北,「流放寧古塔」一詞就是這麽來的。

據統計, 清朝流放到東北的漢人將近五十多萬。

漢人再次大規模進入東北,要到晚清了。

自從鴉片戰爭以後,俄國參與到瓜分中國的列強隊伍,逐漸滲透到地廣人稀的東北,隨後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崛起,準備以北韓半島為彈板奪取東北。

在日俄兩國的圍攻下,清朝的東北政策便無法持續,再不放開限制移民實邊,東北就要徹底丟了,到時候日俄的兵鋒直指北京,清朝皇帝就可能重演朱祁鎮的故事,旗人的家業也要被洗劫一空。

要退路還是顧眼前,清朝君臣很容易做出選擇。

於是自1860年起,清朝放棄祖制,一步一步的開放東北,允許漢地十八省的漢人到東北開荒打獵,自謀生路。

那時整個東北的人口不足300萬,但甲午戰爭的時候,東北人口便超過500萬,1911年清朝滅亡時,東北人口達到1800萬,開墾出一億畝耕地。

到了1920年代後期,漢人更是以每年一百萬的規模向東北移民,東北人口很快超過3000萬。

短短70年時間,東北便從地廣人稀的無人區,轉變成人口稠密的關外沃土。

2

中國人向來安土重遷,他們為什麽願意離開故鄉移民東北呢?

其實就是因為 故鄉沒有活路,他們才背井離鄉,跑到東北謀生。

自秦漢以來,華北地區就是中國的人口高地,但唐宋以後經濟重心南移,華北的陶瓷、絲綢產業也都轉移到江南,導致華北地區的經濟極其落後,大部份人口都以種田為生,沒有其他產業能容納過剩的人口。

於是,無限暴漲的人口和有限土地的矛盾,逐漸顯露出來,晚清的時候,華北地區的人均耕地只有4畝左右,再加上高額的田租和苛捐雜稅,大多數人口都是在生存線上掙紮。

進入民國以後,軍閥開始割據華北各地。

在沒有中央政府統籌的背景下,華北地區的水利設施沒人維護了,基層治安沒人負責了,旱災和瘟疫沒人救助了,華北成了一盤散沙。

而為了籌集軍費,軍閥們又不斷提高田稅,並以不同的名目征收苛捐雜稅,例如張宗昌割據山東的三年時間,頒布了51種苛捐雜稅,共搜刮3.5億元。韓復矩統治山東時,不僅繼承了張宗昌的苛捐雜稅,還把田稅總額從817萬元提高到1516萬元,翻了將近一倍。

在天災人禍的摧殘下,華北地區的人們水深火熱。

既然華北沒有活路,其中一部份人便奔向東北。

盡管東北的人口不斷增加,但依然有大量的未開墾土地,只要過了山海關,就能在一望無際的黑土地上耕種。

即便不願意種田,東北的平均薪金也遠超華北,例如山東的短工月薪是0.13元、山西是0.14元,奉天的短工月薪能給到0.42元,整整翻了三倍。

張作霖割據東北以後,除了入關爭霸以外,境內幾乎沒有大型戰爭,給東北營造出相對太平的環境。

和華北各省相比,東北簡直是世外桃源,所以清末民初的人都有一個東北夢。

移民東北便是實作東北夢。

最開始移民東北的大部份是青壯男性,春天在黑土地上開墾一片土地,或者打短工掙薪水,臘月帶著一年的收入回到故鄉,春來冬往,年復一年。

這樣來回奔波幾年,隨著東北的生活逐漸穩定,這些青壯男性要麽在東北娶妻生子,要麽把故鄉的妻兒爹娘帶到東北,全家開始新生活。

在這樣的背景下,山海關做為華北和東北的交匯點,便有了特殊的意義—— 過了山海關,生活就有希望了,妻兒爹娘就有飯吃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清末民初的闖關東,相當於美國的西進運動。

據相關統計,東北移民的70%來自山東,以開荒種田為主,另外30%來自河北和山西,河北人主要從事工礦行業,山西人依托晉商的資本優勢,基本都經營商業。

農業是清末民初的支柱經濟,山東人是東北移民的主流,河北和山西移民從事的工礦業、商業,其實是圍繞山東移民發展起來的服務業。

這樣的人口比例和產業結構意味著, 東北,無非是大號的山東。

原本山東就有強烈的省份認同,東北又是一望無際的黑土平原,並沒有高山大河阻隔人們交流遷徙,那麽以山東人為主的東北移民,自然很容易構建「東北」的地域認同。

我們山東人,便成了我們東北人。

那時候的東北孩子打架,經常有定居東北兩三代的孩子,罵剛移民東北的孩子「山東棒子」,家長聽到就跑過來大罵:

「你奶奶個熊,你爺爺也是山東的。」

正因為大家都來自同一片故土,為同一個目標而來,千千萬萬為生活闖蕩的東北移民,便形成了獨特的東北氣質。

「過了山海關就到家了」,不僅是現代東北孩子的思想情緒流露,背後更是一段前輩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悲壯征程。

3

大量移民闖關東,給東北帶來深遠的影響。

從秦漢到宋明,中國王朝實際控制東北的時間非常短,根本原因就是定居東北的漢人太少,軍隊打下來也占不住。

清朝自東北入關,倒是能實際控制東北了,但日俄崛起以後,以清朝的祖制,守護的東北概率非常低。

正是轟轟烈烈的闖關東,把愛新覺羅氏的自留地變成漢人的定居區,中國才有繼續實控東北的可能。

東北再也不是隨時可以放棄的塞外,而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疆土。

東北移民不僅剝奪了愛新覺羅氏的生存空間,還重塑了東北的文化。

在漢人移民東北以前,留在東北的漁獵部族和遊牧部族,幾乎沒有文化修養,解決問題時更崇尚武力,但漢人移民改變了這一切。

早在康熙年間,因文字獄和政治鬥爭而流放東北的文人,便開始傳播文化。

翰林院編修陳夢雷,創辦了沈陽最大的私塾,史稱「在塞外十余年,公卿子弟受業者眾」,流放寧古塔的吳兆騫,以教授披甲人子弟為生,結果就是「彬彬乎冰山雪窖之鄉,翻成說禮敦詩之國。」

這些失意文人們,初步奠定了東北的文教。

後來隨著漢人大規模移民東北,華北地區的文化和習俗被完全復制過去,於是屬於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的滿語,被替換成屬於漢藏語系的漢語,東北也有了正規學校、有了訴訟、有了商幫、有了省會和縣城,最重要的是有了「中國」的概念。

除了替換,當然還有融合,這點在飲食方面最明顯。

【清朝野史大觀】記載道:「滿人嗜面,不常嗜米,種類繁多,有炸者、蒸者、炒者,或制之以糖、或以椒鹽,或做成龍興、蝴蝶形以及花卉形」。

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面食,或多或少有些黏性,因為黏性面食不容易消化,扛餓,外出漁獵放牧的時候方便隨身攜帶。

漢人移民到東北以後,為了適應寒冷的環境,便接受了滿人喜歡的粘豆包等黏性面食。

滿人每次殺豬,都要把豬腸清洗幹凈,再灌進新鮮的豬血,放進燒開的鍋裏煮熟慢慢吃,滿人把這種食物稱之為血腸。

哈爾濱廚師鄭興文,則把魯菜技法、東北肉食、黏性面食融為一體,研制了一種全新的菜品,取名為鍋包肉。

現在粘豆包、血腸、鍋包肉都是東北風格餐廳的必點菜。

近現代的東北,事實上是農耕和漁獵遊牧融合、新與舊融合的獨特產物, 你很難用語言描述東北的氣質到底是什麽,但踏上東北的土地,就能清晰的感受到,這裏和其他省份不一樣。

4

現在說起東北,總有一句「投資不過山海關」,但我們之前在【 東北的崛起和衰落 】裏說過,這不是東北的問題,而是整個東北亞的問題。

近代東北能成為中國的經濟重心,最重要的是日俄兩國為奪取東北,大力投資了將近半個世紀,打造出以東北為中心、輻射日本、俄國、北韓、蒙古的大貿易圈。

新中國在這樣的基礎上,繼續大力投資,東北依靠國家的資源傾斜,又維持了三十年的輝煌。

但是改革開放以後,長三角和珠三角憑借市場經濟的底蘊,再加上非常便利的航運通道和出海口,逐漸取代了東北的經濟重心地位。而東北沒有好的出海口,又失去東北亞的大貿易圈,不復往日榮光。

至於東北年輕人一批一批的向南方流動,不願意再回東北,其實也很正常。

清末民初的漢人移民東北,是因為他們在東北看到了希望,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現在的東北年輕人是在南方看到了希望,和先輩一樣,他們也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一百六十年,幾代人,走完一個南來北往的征程。

不過隨著俄羅斯受戰爭的影響越來越深,和中國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中國有很多人到遠東做生意,東北亞的經濟貿易有活躍的跡象。

如果照這樣的形勢繼續發展下去,東北可能會吃到一波紅利,煥發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