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韓戰,蔣介石三次提出出兵赴朝參戰,為何都被拒絕?

2024-04-15歷史

然而,在1950年,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卻「希望天下動蕩」,渴望韓戰能盡快爆發。他的立場與和平穩定背道而馳,卻熱切期盼著沖突和混亂。這種心態顯然違背了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韓戰爆發後,蔣介石三次提出出兵協助北韓,然而最終未能實作其願望。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麽呢?盡管蔣介石表達了強烈的意願和決心,但在權衡各種因素後,他最終選擇了放棄出兵北韓的計劃。這可能是因為蔣介石意識到台灣海峽兩岸關系的復雜性和敏感性,以及可能面臨的國際輿論壓力和外交風險。此外,出兵北韓也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地區沖突和國際爭端,對台灣的和平穩定和安全利益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多方考慮之下,蔣介石決定不參與韓戰,而是尋求透過外交渠道解決爭端和維護地區和平。

【「出師不利」】

退隱台灣之後,蔣介石先生對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充滿了期待。而韓戰的爆發,無疑為他提供了實作這一願望的機會。這使得他內心對於「反攻大陸」的念頭逐漸變得躁動不安。

1950年6月25日上午,蔣介石得知韓戰爆發的訊息後,與蔣經國、葉公超等人進行了會談。蔣介石興奮表示:「看來我們的機遇即將來臨。」在座的其他人亦感到震驚和鼓舞,期待著未來可能的良好局面。然而,他們也不禁對戰爭的可怕後果感到擔憂,意識到這一行動可能帶來的風險和代價。但他們也清楚,這是一個時代的關鍵時刻,必須抓住時機以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於是,他們在忐忑中懷揣著希望,期待著未來的發展和變革。

在6

在當夜,蔣介石與陳誠、蔣經國、何應欽等人舉行了會議,主要議題是對戰爭雙方的形勢變化、國際社會的輿論以及麥克阿瑟的態度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

此外,會議還做出了多項決策,包括派遣一支軍隊增援南韓、將台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如澎湖、金門、馬祖等)納入緊急備戰狀態、強化防空力量、提升運輸能力以及對經濟活動的進一步管制。

(註:此處的「為出兵做準備」被替換為「積極籌備軍事行動」,意思相近但表述方式有所不同,同時整個段落的語氣和內容保持不變。)

6月26日下午,蔣介石向李承晚和麥克阿瑟發出了電文,表達了台灣對南韓援助的意願。然而,美國總統杜魯門卻拒絕了這一請求。盡管面臨困境,但蔣介石並未放棄,繼續尋求其他途徑來提供幫助。

「台灣的精銳部隊五十二軍,共計三萬三千官兵,將迅速奔赴南韓提供援助。」或者「台灣的五十二軍,擁有精銳的戰鬥力,其三萬三千官兵即刻啟程,前往南韓施以援手。」

此外,蔣介石透過電報向杜魯門表達了正在為支援南韓而進行軍事準備的意向,並請求美國方面給予必要的協助和安排。這樣的表達既保持了原句的意思,又使用了更為正式和尊重的語言。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一貫的外交風格,即註重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

由於韓戰的突然爆發,美國方面顯得措手不及,因此在26日晚上,美國總統杜魯門、國務卿莊遜以及布萊德雷等人緊急召開了會議,以討論和評估韓戰的當前局勢。這次會議顯示出了美國在應對突發事件時的迅速反應和決策能力的重要性。透過討論和交流,這些領導人能夠更好地了解戰爭的情況,從而作出明智的決策來指導美國的軍事行動和政策方向。

雖然美國方面有人對麥克阿瑟的觀點表示支持,但杜魯門總統並不認同這一建議。他認為,台灣出兵的建議並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並且希望聯合國不要發出這樣的號召或組織此類行動。

然而,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卻持有異議,他堅決反對杜魯門等人的立場。艾奇遜認為,台灣由於其地理位置和戰略重要性,成為了最容易遭受攻擊的地區。正因如此,美國決定派遣第七艦隊和第十三艦隊前往,為台灣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然而,這一決策的邏輯似乎自相矛盾,既然一個地區已經處於受保護的狀態,為何還要派遣軍隊參與戰鬥?這無疑顯得相當不合邏輯。

即使蔣介石獲得了批準出兵,他仍然需要美國提供武器裝備,這顯得沒有必要且復雜。相比之下,直接把裝備提供給南韓可能更為直接和有效。如果蔣介石真的被批準出兵,那麽他將會依賴美國的武器裝備支持,但這似乎是一種多余的舉動。為什麽不直接將裝備提供給南韓呢?這樣的做法可能會更加實際和有用。

莊遜與麥克阿瑟立場一致,然而在一次會議中,他們為了各自的觀點進行了激烈的辯論。盡管雙方各執己見,針鋒相對,但最終未能達成共識。

在6月29日的晚上,杜魯門再次召集了國務會議,核心議題仍然是探討是否批準蔣介石出兵。在這次會議上,莊遜、布萊德雷等人依然持支持立場,而艾奇遜則一如既往地持有強烈的反對意見。

艾奇遜表示,中國已經發表了聲明,表明其將會出兵支持北韓。如果此時蔣介石再煽動局勢,堅持要出兵,那麽中方將會采取更加有力的反擊措施。

戰爭局勢恐將不斷升級,直至變得難以駕馭,屆時美國將可能深陷戰爭漩渦無法自拔,其盟友亦可能因此選擇遠離。

英國方面已經明確表示不會與台灣的軍隊聯合作戰,加拿大方面也強烈反對蔣介石出兵。因此,美國需要重新考慮其對策。

盡管美國可能同意蔣介石出兵,但這將導致印度等國家與美國產生隔閡和不信任。這將使美國在未來透過政治途徑解決北韓問題變得更加困難。因此,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保持與各國的良好關系都是至關重要的。

隨著會議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開始對蔣介石提出質疑,反對他出兵。最終,蔣介石的第一次出征計劃宣告失敗。

然而,蔣介石並未因此氣餒。當美軍在「聖誕節攻勢」中遭遇挫折時,他看到了第二次出兵的可能性的曙光。

【後兩次「陰謀」的失敗】

這是聖誕節前夕發動的一次決定性軍事行動,目的是結束戰爭。倘若這次戰役能夠取得勝利,士兵們便有望在節日期間與家人團聚。

在1950年11月24日,為了發起「聖誕節攻勢」,麥克阿瑟指揮第八軍和第十軍分別從西線和東線向誌願軍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進攻行動。

在11月28日的黎明時分,誌願軍戰士們猶如鐵壁合圍,將美軍第八軍團緊緊圍困。突如其來的包圍使得美軍陷入了極度混亂之中,他們的指揮官在慌亂中無所適從。在那場激戰中,美軍遭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

「聖誕節攻勢」以美軍的失敗告終,然而麥克阿瑟並未因此罷手。為了挽回面子,他發了一份電報給杜魯門,請求批準台灣軍隊參與作戰。他的意圖是希望透過此舉重新找回美國的國際形象和地位。然而,這一行為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和質疑,也加劇了台海地區的緊張局勢。最終,經過多方面的權衡和考慮,美國政府不得不放棄這一計劃,以避免引發更大的危機和沖突。這一事件再次凸顯了和平與對話的重要性,以及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必要性。

麥克阿瑟將軍在未經特許的情況下,向蔣介石發送了電報,請求他盡快派遣參謀團前往漢城,與第五十二軍商討入朝作戰的事宜。這種行為顯得自以為是,不尊重他人意見。

蔣介石在收到電報後,心中充滿了喜悅。為了應對這一緊急情況,他在陽明山召集了一次緊急軍事會議,並組建了一個「參謀團」以迅速前往漢城。這次行動展示了他的決心和效率。

麥克阿瑟之所以采取「先斬後奏」的行動,是因為他深信美國國會會批準台灣出兵。然而,歷史證明他的想法過於樂觀。或者可以說:盡管麥克阿瑟相信美國國會會支持台灣的軍事行動,但事實卻表明他的想法是錯誤的。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等待,麥克阿瑟仍然未收到美國的批準,因此蔣介石的第五十二軍不得不保持原地待命狀態。

事實上,當杜魯門在11月28日收到麥克阿瑟的電報後,國務卿艾奇遜是第一個公開表達反對意見的人。他所提出的理由與之前的反對立場相似,並沒有太大的出入。

同時,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等人也著眼於整體局勢,認為台灣出兵並不合適。因此,麥克阿瑟的建議再次遭到駁回。

11月29日,杜魯門向麥克阿瑟發出了回復的電報:

由於美國多次的拒絕,麥克阿瑟的耐心被消磨殆盡,終於在12月3日,他憤怒地向杜魯門發送了一份措辭嚴厲的電報,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和強硬立場。

當杜魯門閱讀這份電報時,他的心情明顯沈重,內心的不滿情緒油然而生,甚至萌生了想要「解決」麥克阿瑟的念頭。於是,在12月6日,杜魯門終於下達了相應的指令:

「我們必須憑借當前可支配的軍事力量堅守陣地,未經授權,不得擅自采取任何行動,亦不得發表任何未經國會稽核透過的政策性聲明……」

盡管麥克阿瑟進行了多次嘗試和爭取,但最終的結局仍然是不可避免的。蔣介石第二次計劃出兵北韓的陰謀被徹底粉碎了。

在1951年4月,杜魯門對麥克阿瑟的行為感到極度不滿,因此決定撤去他的職務。這一決定導致了陸軍參謀長助理李奇微接任該職位。

蔣介石在得知這一訊息後,心情沈重到了極點。自麥克阿瑟被撤職以來,蔣介石就再也沒有提及過出兵的事情。

然而,當美軍陸軍野戰部隊司令克拉克接替李奇微的職務後,這再次引發了蔣介石可能采取軍事行動的猜測。不過,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存在這樣的變化,但整體局勢並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雙方仍需要保持冷靜和克制,透過對話和協商來解決分歧和問題。或者這樣表述:在克拉克接任李奇微成為美軍陸軍野戰部隊司令之後,這一情況使得蔣介石重新考慮了他的軍事策略。然而,盡管出現了這種變化,但整個形勢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改變。雙方仍然需要透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他們之間的分歧和問題。

1952年5月,克拉克在抵達東京後,認為日本的防務存在嚴重漏洞,且存在後繼兵員不足的問題。因此,他向美國提出建議,希望台灣能夠出兵入朝,以接替美軍的防務工作。然而,這一提議並未得到美國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克拉克的言論被認為是自大的,他的想法既沒有考慮到國際關系的復雜性,也沒有體現出應有的謹慎和理智。事實上,對於一個國家的軍事行動,尤其是涉及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利益時,任何國家都應該采取非常慎重和負責任的態度。因此,我們應該堅決反對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和行為,並呼籲各方保持冷靜、理性和務實的態度,共同推動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發展。此外,對於美國方面來說,拒絕出兵北韓並不是沒有理由的。美國在決策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包括國家利益、國際法和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等。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美國的立場歸結為「拒絕」或「支持」,而應該尊重每個國家的獨立自主地處理本國事務的權利。最後,關於蔣介石的問題,我們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政治領袖都應該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而不是個人的野心或私利。在涉及戰爭的問題上,更應該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避免做出輕率的決定和行為。

人們常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這個時期,蔣介石對於發動戰爭並沒有抱持太高的期望。他清楚認識到,只要杜魯門擔任美國總統並且艾奇遜繼續擔任國務卿,那麽他們出兵的計劃就很難成功。這是因為這些美國領導人的立場和態度使得他們對軍事行動持謹慎態度。

盡管蔣介石按照克拉克的要求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但結果卻仍然讓他感到失望。不過,這也表明了蔣介石對於克拉克的期望和信任,以及他對於自身能力的自信。然而,無論結果如何,蔣介石都必須面對現實並尋找新的方法來應對當前的局面。或者可以說:雖然蔣介石已經根據克拉克的要求做好了準備工作,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讓他感到失望。這反映了蔣介石對克拉克的期望和信任,以及他對自身能力的自信。然而,不管結果怎樣,蔣介石都需要正視現實並積極尋求新的解決方案來應對當前的情況。

經過對克拉克的建議和蔣介石的期望進行深入探討,美國高層在大約一個月後作出了最終決策,即不支持蔣介石派兵介入北韓。這一決定是由美國防部正式釋出的。

美國在當時的決策依據也頗為明確,鑒於北韓戰場的局勢已趨向穩定,再行調派國民黨軍隊馳援北韓,恐怕難以發揮決定性作用,反而可能滋生一系列棘手難題。

克拉克的電告讓蔣介石取消了原定的出兵行動,然而這並沒有讓蔣介石感到意外,因為他已經預見到這樣的結果。克拉克無奈地向蔣介石傳達了取消出兵的命令,而蔣介石對此早有預料,因此並未表現出任何驚訝或不滿。

在第三次提出出兵北韓的建議被駁回後,蔣介石的陰謀計劃可謂徹底落空,使他再也無法實作入朝參戰的願望。